A | A | A

第35章 龟兹烽烟(上)

小说: 迁徙的夏朝   作者:十羚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迁徙的夏朝 http://www.220book.com/book/IAZ1/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一节 石城叩关

龟兹的石城在正午阳光里蒸腾着青铜色的热气,每一块城砖都嵌着细碎的孔雀石晶粒,在强光下泛着幽蓝的磷火。十二座箭塔如巨兽的利齿咬合着地平线,箭孔中伸出的木箭尾羽涂着天山雪豹的油脂,箭镞浸过孔雀石溶液,在风中轻轻摇晃时,竟在空气里划出淡蓝色的光痕。羿的战车停在三道吊桥之外,八匹龙马的鼻息在沙面烫出焦黑的印记,车轼上的五方旗猎猎作响——中央皂色龙旗绣着鎏金禹纹,西角青鹰、白狼、赤羊、玄蝉旗幡翻卷,旗角流苏混编着中原蚕丝与西域驼毛,在石城投下的阴影里织就流动的图腾。

“夏人战车的轮辙,会碾碎我们神鹰的羽骨。”贵族议会首领拉木汗的声音从箭塔传来,像石磨碾压火漆般粗粝。他扶着城堞现身时,嵌满红宝石的金冠在额前投下蛛网般的阴影,耳垂悬着的青铜铃鐺刻满克孜尔洞窟的太阳纹,每走一步都发出金属与岩石的碰撞声。身后十二名议员各执青铜权杖,杖头铸造的火焰纹高达三尺,尾端却缠着夏族的云雷纹——这是两种文明在权杖上未竟的博弈。

羿抬手按住剑柄,玉芯青铜剑的龙形剑格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他转身示意匠人推出六尺高的战车模型,五辆榆木战车以生牛皮绳相连,车辕前端的青铜龙首与龟兹火焰纹浑然一体:“此乃‘五阵之法’,”他的指尖划过模型车轴,“方阵如铁壁,可挡流沙;圆阵如穹庐,护持妇孺;锥阵如鹰嘴,破敌坚甲;雁阵如羽翼,包抄迂回;钩阵如藤蔓,纠缠敌骑。”当匠人转动底盘,五车首尾相衔,龙首与火焰纹在光影中交叠,竟形成“水火既济”的卦象,惊得城上祭司们手中的羊皮卷簌簌作响。

拉木汗的金冠微微前倾,目光落在羿腰间的玄圭:“三百年前,商王的使者曾带着这样的玉圭,说要借道龟兹攻打西戎。”他的手指划过城堞上的箭孔,孔沿还留着新鲜的血痕——那是昨日祭祀时,用战俘鲜血涂抹的防魔印记,“如今你们带着战车与玉圭而来,究竟是播撒种子,还是收割头颅?”

羿解开玄圭递给身旁的嫘云,后者捧着玄圭走向护城河,将其浸入水中。圭身水波纹与龟兹地下水脉产生共鸣,水面突然浮现出天山雪顶的倒影:“我们带来的是井渠之术,”羿指向远处天山融水形成的季节性河流,干涸的河床像大地的裂痕,“让克孜尔的壁画不再因干旱褪色,让佛窟的僧人能在绿洲诵读经文。”匠人推出禹王石人模型——半跪的陶俑上半身是夏代典型的宽鼻深目,下半身却覆着斯基泰风格的鳞甲,手中耒耜的刃口嵌着龟兹特产的陨铁,“这是能劈开石山的烛龙化身,它的耒耜不会沾染鲜血,只会切开阻挡雪水的岩层。”

城楼上,老祭司突然发出夜莺般的啼叫——那是龟兹语中“水神显灵”的征兆。众人看见,玄圭浸泡的水面上,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迁徙的夏朝 竟浮现出克孜尔第17窟的“双身烛龙”壁画:龙身缠绕太阳,蛇首吞吐火焰,正是夏族龙纹与龟兹火纹的完美共生。拉木汗的瞳孔骤然收缩,他记得父亲临终前曾说,当神鹰与烛龙在水面共舞时,龟兹将迎来新纪元。

第二节 暗河通脉

龟兹的地下世界是岩石与暗流的迷宫,夏族工程师手持青铜水准仪,仪器表面的二里头星图刻度间,嵌着龟兹匠人雕刻的火焰纹。烛火在洞窟中摇曳,映得湿滑的岩壁如巨蟒的鳞片,二十名龟兹向导腰间的铜铃与水准仪的指针共振,指向暗河的方位。“听,”首席工程师伯益贴着岩壁,耳际传来冰融水的低吟,“这是天山母亲的心跳。”他的青铜手杖敲击地面,回声在溶洞中形成特殊的震颤——那是夏族“候气术”与龟兹“听石法”的首次合鸣。

在地下三十丈的裂缝交汇处,伯益用朱砂在岩壁画下标记:龙首朝向水源,火焰纹环绕龙口。龟兹祭司们惊呼出声——这与克孜尔新发现的岩画完全一致,画中烛龙正是以龙首汲取雪山之水,以火焰纹蒸腾水汽。“在此处开凿竖井,”伯益展开羊皮图纸,上面用两种文字绘着井渠结构,“每隔二十步建通气孔,以陶管连接暗河,管壁刻双龙护火纹——龙吸水,火融冰,天地之气自会贯通。”

当第一柄鹤嘴锄凿入岩层,飞出的石屑竟带着冰晶,在烛火下折射出七彩光晕。龟兹青壮们从未见过如此规整的开凿方式:夏族工匠每凿十寸便嵌入木楔,用热胀冷缩之法让岩石自动崩裂,蒸腾的水汽中,木楔上的龙纹与岩石天然的火纹渐渐融合。第七日正午,井水突然喷涌而出,清冽的雪水混着沙枣花香,在井壁形成水帘——而井壁上,早先用红胶泥绘制的龙火共生图,在水幕中竟活了过来,龙身随水流摆动,火焰纹在水珠间跳跃。

羿亲自将禹王石人立在渠首。石人高三丈,由整块天山青石雕成,工匠特意保留了岩石天然的赭红色纹理,让龙尾部分呈现火焰状。当石人耒耜插入松软的沙土地,地下水脉的潮气顺着耒耜纹路上升,在石人表面形成细密的水珠,恍若烛龙在流汗。“看啊!”围观的龟兹少女指着石人眼眶,那里竟凝结着露珠,“烛龙为我们流泪了!”老祭司跪地亲吻石人脚趾,他发现,石人脚底刻着两种文字的“水”字——夏族的波浪纹与龟兹的火焰纹,在笔画末端交织成水滴形状。

当晚,伯益在篝火旁向龟兹匠人传授陶管烧制术。窑火映红了沙漠,新出窑的陶管上,龙纹与火焰纹在高温中熔为一体,形成独特的“火龙珠”图案。一位龟兹老人突然唱起古老的民谣,曲调竟与夏族的《卿云歌》有着相同的韵律:“烛龙睁眼兮,雪山崩兮;烛龙摆尾兮,暗河通兮……”歌声中,羿看见嫘云正教龟兹女子在陶管上绘制蚕纹——那是中原的丝绸之魂,即将与西域的火焰之灵,共同守护地下的水脉。



    (http://www.220book.com/book/IAZ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迁徙的夏朝 http://www.220book.com/book/IAZ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