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1年的一日,一个男婴出生在咸阳宫。
这一天,对于嬴政而言,意义非凡,他在等待一个新生命的降临——他的长子。
嬴政为他取名“扶苏”,此名取自《诗经·国风·郑风》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寓意着树木枝叶茂盛,从这里可以看出嬴政饱含着对长子的重视与无限期望,盼他日后能有所作为,扛起国家的重担。
扶苏自幼便在悉心的培养下成长。他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对经史子集、兵法谋略皆有浓厚的兴趣。
无论是儒家的仁爱思想,还是法家的治国理念,他都能深入钻研,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扶苏渐渐长大,出落得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他不仅继承了父亲嬴政的果敢坚毅,还多了一份温润如玉的气质。
他为人刚毅勇武,对身边的人真诚以待,善于鼓励士人,在皇室与朝臣中都赢得了极高的赞誉。
《史记·李斯列传》中评价扶苏性格刚毅勇武、诚信待人、礼贤下士,具备成为君主的良好品质。
然而,他性格中的宽仁和善良,也让他与嬴政在治国理念上产生了分歧,而这一分歧,终将影响他的一生 。
他饱读诗书,偏爱儒家的仁爱之道,与秦始皇信奉的法家理念产生分歧。
彼时,秦始皇下令 “焚书坑儒” ,咸阳城一时风声鹤唳。扶苏挺身而出,首言进谏,却触怒了龙颜,秦始皇盛怒之下,将他发配至上郡监军,远离了权力核心。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提到“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展现了扶苏在“焚书坑儒”事件中,敢于首言劝谏父亲秦始皇,认为用重法惩治儒生会令天下不安。
上郡的风沙,吹打在扶苏的脸庞,却未能磨灭他的志向。他与蒙恬并肩作战,巡视长城防线,抵御匈奴的侵扰。夜晚,营帐中烛火摇曳,他研读兵书,思索着如何守护大秦边疆。他与士兵同甘共苦,赢得了将士们的敬重与爱戴,
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赵高与李斯心怀不轨,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赐死扶苏。
使者抵达上郡,宣读诏书的那一刻,天地仿佛凝固。蒙恬紧紧握住扶苏的手,劝道:“陛下未立太子,派公子监军,此乃重任。如今一使者来,便要我们自尽,其中恐有诈,公子应再请示陛下。” 扶苏望着塞外的苍穹,泪如雨下:“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 他想起父亲威严的面容,想起曾经的父子温情,如今却只剩这冰冷的诏书。他心中明白,若起兵反抗,天下必将陷入战乱,百姓又将生灵涂炭。为了心中的 “道” ,为了天下苍生,他毅然决然,接过毒酒,一饮而尽。
《史记·蒙恬列传》:“太子己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己死,蒙恬疑而复请之。”记录了扶苏收到赐死诏书后自尽的事件。
那一刻,风在呜咽,云在低垂,一位仁厚公子的生命戛然而止,大秦的命运也随之走向未知的深渊。但他的故事,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多为后人叹息与缅怀。他的名字,被永远铭刻在岁月的碑石上,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壮志未酬 。
历史如歌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历史如歌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J3L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