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曾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公元前232年,一个男婴出生于楚国的将门世家。他名籍,字羽,下相人。其家族为楚国贵族,源自芈姓分支(楚国王室为芈姓熊氏,项氏为旁支)。因秦汉后姓氏合一,后世多以“项”为其姓。
他亦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项羽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武力。叔父项梁教他读书识字,他却认为“书足以记名姓而己”;学剑亦半途而废,称“剑一人敌,不足学”。唯有兵法能吸引他,却也只略知其意便不再深究。
秦始皇南巡至浙江,项羽目睹其仪仗,竟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项梁大惊,却也意识到这个少年胸怀大志。
桀骜不驯,轻狂勇猛的少年等来了他的时机。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天下云集响应。项梁、项羽叔侄在吴中斩杀会稽太守殷通,率八千江东子弟起兵。项羽初次展露锋芒,一人斩杀卫兵近百人,其勇猛令敌军胆寒。此时他二十出头。
项梁战死后,项羽被楚怀王封为次将,随宋义北上救赵。宋义畏战不前,项羽果断斩杀宋义,自任上将军,率军渡漳河。他下令“破釜沉舟”,仅带三日口粮,以必死之心与秦军主力决战于巨鹿。楚军“以一当十”,呼声动天,一举击溃章邯、王离西十万大军。此时他二十五岁。
巨鹿之战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奠定了他“诸侯上将军”的地位。
秦亡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分封十八路诸侯。
他以军功与威望重构天下秩序,却因缺乏政治谋略,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历史如歌 埋下了败亡的种子。
刘邦被封为汉王,占据巴蜀、汉中;秦朝降将章邯等被封为“三秦”,遏制刘邦东进。然而,项羽未彻底消灭刘邦势力,反而因猜忌范增、疏远诸侯,逐渐失去人心。
鸿门宴上,范增数次暗示项羽诛杀刘邦,项羽却因“妇人之仁”犹豫不决,最终放虎归山。这一决策成为楚汉之争的转折点。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暗度陈仓,平定三秦,拉开楚汉战争序幕。项羽虽在彭城之战中以三万精骑大破刘邦五十六万联军,却因战略失误陷入多线作战。他东征西讨,疲于奔命,而刘邦则采纳张良、韩信之计,逐渐形成包围之势。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围垓下。楚军粮尽且无援,西面楚歌。
项羽夜起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自刎殉情,项羽率八百骑突围,至乌江边仅余二十八人。他拒绝渡江逃生,大呼:“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最终乌江自刎,年仅三十一岁。
项羽是军事天才,巨鹿之战、彭城之战皆是以少胜多的经典;他重情重义,与虞姬的生死相随令人动容;他宁折不弯,乌江自刎的气节被李清照赞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然而,他刚愎自用、缺乏政治远见,最终败给了深谙权谋的刘邦。
后世对项羽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叹惋他的悲剧结局,有人批评他的妇人之仁,但无人能否认他“千古无二”的战神地位。他的事迹被载入《史记》,搬上舞台,成为中国人心中“英雄主义”的象征。正如唐代诗人杜牧所言:“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虽败,却以其纯粹的英雄气概,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永恒的光芒。
(http://www.220book.com/book/J3L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