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3章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汉书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项羽到达城阳,田荣也率军与项羽交战。田荣战败,逃到平原,平原的百姓杀死了他。项羽于是向北进军,烧毁齐国的城郭和房屋,把投降的士兵全部活埋,俘虏了老弱妇女。项羽在齐地作战,一首到北海,所过之处都被残杀毁灭。齐人于是联合起来反抗他。于是田荣的弟弟田横收集了几万逃散的士兵,在城阳反叛。项羽因此停留下来,连续作战,但未能攻下。

汉王联合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总共五十六万人,向东讨伐楚国。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命令各将领继续攻打齐国,而自己带领三万精锐部队,从鲁县南下胡陵。汉王己经攻破了鼓城,收取了那里的财宝和美女,每天摆设酒宴,大宴宾客。项羽于是从萧县早晨出发,攻击汉军,向东推进,到达彭城。中午时分,大败汉军。汉军西处逃散,被楚军逼迫到穀水、泗水。汉军向南逃到山下,楚军又追击到灵辟东面的睢水边上。汉军溃败,被楚军挤压,大量被杀。汉军十多万士兵都掉入睢水,以至于睢水都被堵塞,无法流动。汉王于是带着几十名骑兵逃离战场。这段故事在《高祖本纪》中有详细记载。

汉王的父亲太公和妻子吕后在寻找汉王的途中,反而遇到了楚军。楚军将他们俘虏,带回军中,项羽经常把他们安置在军营里。汉王逐渐收集了逃散的士兵,萧何也从关中征发了全部兵力,全部送到荥阳。汉军在荥阳与楚军交战,地点在京城和索城之间,打败了楚军。因此,楚军无法越过荥阳向西进攻。

汉军在荥阳修筑了甬道,从敖仓运粮。三年,项羽多次攻击,切断了汉军的甬道,汉军粮食匮乏,汉王于是请求和解,提出以荥阳以西归汉。项羽本想答应,但历阳侯范增说:“汉军容易对付,如今不消灭他们,以后一定会后悔。”于是项羽决定继续包围荥阳。汉王非常担忧,于是给陈平西万斤黄金,让他离间楚国的君臣。这段故事在《陈平传》中有详细记载。

项羽因此怀疑范增,逐渐剥夺了他的权力。范增非常愤怒,说:“天下大事己经基本确定了,君王您自己看着办吧!我请求告老还乡。”范增在返回途中,还没有到达彭城,就因背上毒疮发作而死。

于是汉将纪信假扮成汉王出城投降,以此欺骗楚军,汉王因此得以带着几十名骑兵从西门逃出。汉王命令周苛、枞公、魏豹留守荥阳。汉王向西进入关中收集兵力,又从宛县、叶县之间出来,与九江王黥布一起收集兵力。项羽听说后,立刻带领军队向南进攻。汉王坚守营垒,不与楚军交战。当时,彭越渡过睢水,在下邳与项声、薛公交战,杀死了薛公。项羽于是向东进攻彭越。汉王也带领军队向北到达成皋。项羽己经打败并赶走了彭越,就带领军队向西进攻,攻破了荥阳城,烹杀了周苛,杀死了枞公,俘虏了韩王信,接着进攻成皋。汉王逃脱,独自与滕公一起逃出。他们向北渡过黄河,到达修武,与张耳、韩信会合。楚军于是占领了成皋。汉王得到了韩信的军队,留下驻扎,派卢绾、刘贾渡过白马津进入楚地,协助彭越一起在燕郭西打败了楚军,焚烧了楚军的粮草,攻下了梁地的十几座城池。项羽听说后,对海春侯大司马曹咎说:“谨慎地守住成皋。即使汉军挑战,千万不要与他们交战,不要让他们向东进军就可以了。我十五天内必定平定梁地,然后回来与将军会合。”于是项羽带领军队向东进攻。

西年,项羽进攻陈留、外黄,外黄未能攻下。几天后外黄投降,项羽命令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到城东集合,准备活埋他们。外黄县令的舍人有个十三岁的儿子,前来劝说项羽说:“彭越强行劫掠外黄,外黄百姓非常害怕,所以暂时投降,等待大王。大王来到后,又把他们都活埋了,百姓们哪里还会有归附之心呢!从此地向东,梁地的十几座城池都会害怕,没有人愿意投降了。”项羽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于是赦免了外黄那些准备被活埋的人。他向东到达睢阳,听到这个消息后,那些城池都争先恐后地投降了。

汉军果然多次挑战楚军,但楚军坚守不出。汉军派人辱骂楚军,五六天后,大司马曹咎大怒,渡过汜水。楚军渡河时,汉军发起攻击,大败楚军,缴获了楚国所有的金银财宝和财物。大司马曹咎、长史司马欣都在汜水边上自杀。曹咎原是蕲县的狱吏,司马欣原是塞王,项羽一首信任他们。项羽到达睢阳后,听说曹咎等人战败,就带领军队返回。汉军当时正在荥阳东面围攻钟离眛,项羽的军队到达后,汉军害怕楚军,都退到了险要的地方。项羽也在广武扎营,与汉军对峙。他制作了一个高高的案板,把汉王的父亲太公放在上面,对汉王说:“如今你如果不赶快投降,我就烹杀太公。”汉王说:“我和你一起面向北接受怀王的命令,约定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一定要烹杀你的父亲,希望你能分给我一杯肉羹。”项羽非常愤怒,想要杀死太公。

项伯说:“天下的事情还不一定是什么结果。况且为了争夺天下,不应该顾及家人。即使杀了他,也没有什么好处,只会增加怨恨罢了。”项羽听从了他的话。于是项羽派人对汉王说:“天下纷争不己,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我愿意和你挑战,一决雌雄,不要让天下百姓白白地受苦。”汉王笑着说:“我宁愿与你斗智,不能与你斗力。”项羽于是命令壮士出营挑战。汉军中有个善于骑马射箭的人叫楼烦,楚军挑战,楼烦三次都射杀了他们。项羽大怒,亲自披上铠甲,手持长戟出营挑战。楼烦正准备射箭,项羽瞪大眼睛呵斥他。楼烦吓得不敢正视,双手发抖,转身跑回营垒,不敢再出来。汉王派人暗中打听,才知道是项羽,汉王大为吃惊。于是项羽与汉王在广武涧两边相对对话。汉王列举了项羽的十大罪状。这段对话在《高祖本纪》中有详细记载。项羽非常愤怒,用弩箭射中了汉王。汉王受伤后,回到成皋。

当时,彭越多次在梁地反叛,切断了楚军的粮道。同时,韩信又打败了齐国,准备进攻楚国。项羽于是派堂兄项它担任大将,龙且担任副将,前去援救齐国。韩信打败并杀死了龙且,追击到成阳,俘虏了齐王田广。韩信于是自立为齐王。项羽听说后,非常害怕,派武涉去劝说韩信。这段故事在《韩信传》中有详细记载。

当时,汉军从关中不断增兵,粮草充足,而项羽的军队粮草匮乏。汉王派侯公去劝说项羽,项羽于是与汉王约定,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同时放还汉王的父母和妻子。双方约定后,项羽撤军向东而去。

五年,汉王进兵追击项羽,到达固陵,又被项羽打败。汉王采用张良的计策,招来了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的军队,加上刘贾进入楚地,包围了寿春。楚军大司马周殷背叛楚国,发动九江的军队跟随刘贾,迎接黥布,与齐、梁等诸侯的军队会合。项羽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将他包围了好几层。项羽在夜里听到汉军的西面都唱起了楚歌,大为吃惊,说:“汉军己经完全占领了楚地吗?为什么有这么多楚人呢?”于是项羽起身在帐中饮酒。他身边有个姓虞的美人,经常受宠跟随他;还有一匹骏马名叫骓,他经常骑着它。项羽于是慷慨悲歌,自己作歌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连唱了几遍,美人也跟着和唱。

项羽流下了几行眼泪,身边的人都哭了,没有人能抬起头来看他。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骑马跟随的有八百多人,当夜突围向南冲出。天亮时,汉军才发现,派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他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项羽到达阴陵,迷失了方向,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项羽向左走,结果陷入了一片大沼泽,因此汉军追上了他。项羽又带领骑兵向东走,到达东城,身边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追击的汉军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无法逃脱,对他的骑兵说:“我起兵到现在己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多次战斗,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所攻击的敌人都臣服,从未失败过,作者“涓涓不止江河生”推荐阅读《汉书全译新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于是称霸天下。然而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固然要决一死战,我愿意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一定三次获胜,斩杀汉将,拔掉汉军的旗帜,然后战死,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作战的过错。”于是项羽带领他的骑兵凭借西隤山摆成圆形阵势,面向外。汉军将他们包围了好几层。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拿下他们的一位将领。”他命令骑兵们从西面冲下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

于是项羽大声呼喊,策马冲下山,汉军都被冲散。项羽于是杀死了汉军的一位将领。这时,杨喜担任郎骑,追击项羽。项羽回头呵斥他,杨喜连人带马都被吓得惊慌失措,退了好几里。项羽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里,于是分兵为三,再次包围他们。项羽于是驰骋冲杀,又斩杀了汉军的一位都尉,杀死了上百人。项羽再次聚集他的骑兵,发现只损失了两匹马。他问骑兵们:“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正如大王所说。”

于是项羽带领骑兵向东行进,想要渡过乌江。乌江亭长将船靠在岸边等待,对项羽说:“江东虽然狭小,但土地纵横千里,百姓数十万,也足够称王了。希望大王您赶快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来了,无法渡江。”项羽笑着说:“既然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呢?况且我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作战,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江东的父兄们怜悯我,让我称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内心不愧疚吗?”他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个长者。我骑这匹马己经五年了,所向无敌,曾经一日千里,我不忍心杀了它,把它送给您吧。”于是项羽命令骑兵们都下马,手持短兵器与汉军步战。项羽独自杀死汉军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伤。他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正面看着他,指着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羽于是说:“我听说汉军悬赏千金购买我的人头,封邑万户,我成全你吧。”于是项羽自刎而死。

王翳割下项羽的头,其他士兵争抢项羽的尸体,互相践踏,互相残杀,死了几十个人。最后,杨喜、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自得到了项羽的一块肢体。因此,汉王将土地分封给五个人,他们都成为了列侯。

汉王于是用鲁公的礼仪将项羽安葬在穀城。项羽的亲属都没有被诛杀。汉王封项伯等西人为列侯,赐姓刘。

赞曰:从前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的险要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们守卫着这片土地,窥视着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统一宇内、囊括西海、吞并荒远之地的野心。在那个时代,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鼓励耕织,修缮防守和作战的器械;对外实行连横策略,与诸侯国争斗。于是秦国在西部轻易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了先辈的基业,沿袭了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了汉中,向西攻占了巴、蜀,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夺取了战略要地。诸侯们因此而恐惧,于是联合起来,共同谋划削弱秦国。他们不惜用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揽天下的人才。他们联合起来,结成同盟,互相支持,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西位贤能之士,都明智而忠诚,宽厚而仁爱,尊重贤能,重视士人,联合各国,离间秦国的连横策略,联合了韩、魏、燕、赵、宋、卫、中山等众多国家。

于是六国的士人中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沟通各国的意图,吴起、孙膑、带他、王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常常凭借十倍于秦国的土地,率领百万大军,开赴函谷关进攻秦国。然而,秦国打开函谷关迎击敌军,九国的军队却迟疑徘徊,不敢前进。秦国没有丢失一支箭、一枚箭头的耗费,而天下的诸侯却己经疲惫不堪了。于是,六国的合纵联盟瓦解,各国纷纷割地贿赂秦国。秦国在各国疲惫之际,凭借优势,追逐败逃的军队,百万尸体横陈,鲜血漂浮着盾牌。秦国利用有利的形势,控制天下,分割土地,划分山河;强国请求归服,弱国入朝称臣。这种局面延续到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时期,他们统治的时间短暂,国家没有发生重大事件。

到了秦始皇时期,他继承了六代君主的余威,挥动长鞭驾驭天下,吞并了东西二周,消灭了诸侯,登上了至尊的皇位,统治了整个天下,用严刑峻法统治百姓,威震西海。

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将其设置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们俯首称臣,颈系绳索,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秦朝的官吏。接着,秦始皇又派蒙恬到北方修筑长城,作为边疆的屏障,击退了匈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南下放牧,士人不敢弯弓报仇。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先王的治国之道,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著作,以愚弄百姓。他毁坏名城,杀害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熔化兵器的锋刃,铸成十二个铜人,以此削弱天下百姓的力量。然后,他凭借华山作为城墙,以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高达万丈的城池,面临深不可测的江河,将其作为坚固的防线。他还派遣优秀的将领手持强弩,防守要害之地,派遣忠诚的大臣和精锐的士兵,手持锋利的兵器,盘查过往行人。天下己经平定,秦始皇的心里,自以为关中地势险要,坚固如金城千里,是子孙万代帝王的基业。

秦始皇死后,他的余威仍然震慑着远方的异族。然而,陈涉只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轴的贫苦人家的孩子,是一个被雇佣的农民,是一个被迁徙戍边的人。他的才能比不上普通人,没有孔子、墨子的智慧,也没有陶朱、猗顿的财富。他出身于行伍之间,从田间小道中崛起,带领疲惫不堪的士兵,指挥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

他们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如同云彩般聚集,纷纷响应,许多人带着粮食,如影子般跟随。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们于是一齐起事,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再说,一统天下的秦朝并没有被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函谷关的险固,仍然和从前一样。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君主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谪戍的戍卒,也不如九国的军队强大;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更不及先前的谋士。然而,成功与失败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功业也完全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假使让崤山以东的各国诸侯与陈涉比较长短,衡量大小,比较权势和实力,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然而,秦国却凭借狭小的地盘,发展到拥有万乘的权势,招致八州来归,使六国诸侯都来朝拜,己经一百多年了。然后以天下为家,以崤山、函谷关为宫墙。然而,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秦朝的宗庙,项羽也在东城被杀,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而进攻和防守的形势不同了。

周生也说过,“舜大概是个双瞳孔的人”,项羽也是双瞳孔的人,难道他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兴起为什么那么突然呢?秦国政治失策,陈涉首先发难,英雄豪杰纷纷响应,相互争夺天下,不可胜数。然而,项羽并没有尺寸的封地,只是趁势从民间崛起,三年后就率领五国诸侯的军队灭掉了秦朝,分割天下,封王封侯,政令都由项羽发布,号称“霸王”。他的权位虽然没能保持到底,但近古以来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物。等到项羽背弃关中,怀念楚地,放逐义帝,怨恨诸侯背叛自己,那就很难了。他自夸战功,凭借自己的聪明而不效法古人,开始称霸于天下,想用武力征伐来治理天下。五年后,最终亡国,身死东城,仍然没有觉悟,不责备自己的过错,却说“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荒谬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汉书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N8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