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十七年
鲁哀公十七年春季,卫侯在藉圃建造了一座虎皮装饰的帐篷,完工后,他寻找一个有好名声的人,和他一起享用帐篷落成后的第一顿饭。太子请求让浑良夫来参加。浑良夫乘坐一辆用两匹公马驾驶的车,穿着紫色的衣服,外面披着狐皮裘。他到了之后,解开上衣,露出里面的衣服,但没有解下佩剑就开始吃饭。太子派人把他拉出去,列举了他的三条罪状,然后杀死了他。
三月,越国国君讨伐吴国。吴国国君在笠泽抵抗越军,双方军队在水边列阵对峙。越国国君把军队分为左右两队,让他们在夜间时而从左边、时而从右边发起进攻,鼓噪呐喊着向前推进。吴军分散兵力去抵御越军的两队。越国国君则率领三军主力悄悄渡过河流,首捣吴军中军,擂鼓冲锋。吴军大乱,最终被越军击败。
晋国的赵鞅派人到卫国说:“您在晋国的时候,志父是您的主人。请国君或者太子前来,我们就可以放了志父。不然的话,我们的国君会说,这是志父的主意。”卫侯以事情困难为由推辞了。太子又派人去威胁卫侯。
夏季六月,赵鞅包围了卫国。齐国的国观和陈瓘去救援卫国,俘虏了晋军派来挑战的人。子玉让俘虏穿上整齐的衣服,然后接见他们,说:“国子确实掌握着齐国的军政大权,他命令我说:‘不要避开晋军。’我怎么敢违背他的命令呢?你们又何必亲自屈尊前来呢?”赵鞅说:“我们占卜过讨伐卫国,但没有占卜过和齐国作战。”于是晋军就撤退了。
楚国白公胜作乱的时候,陈国仗着自己有城池的防御,就趁机侵犯楚国。楚国平定叛乱之后,准备收割陈国的麦子。楚惠王向太师子谷和叶公诸梁询问谁可以担任这次行动的主帅。子谷说:“右领差车和左史老,都曾辅佐过令尹和司马去讨伐陈国,可以让他们去。”子高说:“他们的地位低贱,百姓会轻视他们,恐怕他们无法指挥军队。”子谷说:“观丁父是鄀国的俘虏,楚武王任命他为军率,他因此攻克了州、蓼,使随、唐臣服,开辟了群蛮之地。彭仲爽是申国的俘虏,楚文王任命他为令尹,他确实占领了申、息两地,让陈、蔡两国前来朝贡,把疆界扩展到汝水。只要他们能胜任,又有什么低贱的呢?”子高说:“上天的旨意不会偏袒任何人。令尹对陈国有怨恨,如果上天要灭亡陈国,一定会让令尹的儿子来完成这个使命,您何不放弃原来的计划呢?我担心右领和左史虽然出身低贱,却没有令尹那样的德行。”楚惠王占卜,结果武城尹吉利。于是楚惠王派他率领军队去收割陈国的麦子。陈国人抵抗,结果被打败,楚军于是包围了陈国。秋季七月己卯日,楚国公孙朝率领军队灭掉了陈国。
楚惠王和叶公用龟甲占卜,卜问让子良担任令尹是否吉利。沈尹朱说:“卜兆显示吉利,但超过了他本人的志向。”叶公说:“王子担任令尹,他的志向会超过他所能做到的,这怎么行呢?”过了些日子,楚惠王又改卜,卜问让子国担任令尹,于是就让他当了令尹。
卫侯在北宫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登上昆吾的高台,披散着头发,面向北方大声喊道:“登上这昆吾的废墟,绵延生长出瓜来。我是浑良夫,向天呼喊冤枉啊!”卫侯亲自为这个梦占卜,胥弥赦为他占卜,说:“没有害处。”卫侯把一个城邑赐给胥弥赦,把他安置在那里,但他还是逃到宋国去了。卫侯又用龟甲占卜,所得的卦辞说:“如同鱼尾巴发红,横着游水而迂回徘徊。拖着长尾到大国,会被灭掉而灭亡。关闭大门堵塞洞口,反而从后面跳墙逃走。”
冬季十月,晋国再次讨伐卫国,进入外城。晋军将要进入内城时,赵鞅说:“停止进攻。叔向曾经说过:‘依靠叛乱来灭掉一个国家的人,不会有后代。’”于是卫国人赶走了卫庄公,向晋国表示顺服。晋国立了卫襄公的孙子般师为国君后就回去了。十一月,卫侯从鄄地进入卫国都城,般师被赶走了。
当初,卫出公登上城墙向外眺望,看到了戎州。他问戎州的情况,有人告诉了他。卫出公说:“我是姬姓,和戎族有什么关系呢?”于是下令驱逐戎州人。卫出公让工匠们长时间地劳作。卫出公想驱逐石圃,还没来得及行动,祸难就发生了。辛巳日,石圃依靠工匠们攻打卫出公。卫出公关闭大门请求放过他,但石圃不答应。卫出公翻越城墙逃到北面,结果掉下来,摔断了大腿。戎州人也来攻打他,太子疾和公子青翻墙跟随着卫出公,被戎州人杀死。卫出公逃到戎州的己氏家中。当初,卫出公从城上看到己氏的妻子头发很美,就派人把她头发剪下来,送给吕姜做假发。卫出公进入己氏家后,把一块玉璧拿给己氏看,说:“救我,我把玉璧给你。”己氏说:“杀了你,玉璧还能到哪里去呢?”于是杀死卫出公,夺走了他的玉璧。卫国人又召回公孙般师,立他为国君。
十二月,齐国攻打卫国。卫国人请求讲和,齐国人立公子起为卫君,抓了公孙般师回国,把他安置在潞地。
卫出公会见齐国国君,在蒙地结盟,孟武伯担任相礼。齐侯叩头,卫出公则行拜礼。齐国人生气,孟武伯说:“不是天子,我的国君不能叩头。”孟武伯问高柴:“诸侯结盟时,谁来执牛耳?”高柴说:“鄫衍之战时,是吴国公子姑曹;发阳之战时,是卫国的石魋。”孟武伯说:“这么说来,我也能执牛耳了。”
宋国皇瑗的儿子皇麇,有个朋友叫田丙。皇麇夺了他哥哥皇劖的封邑,把它送给了田丙。皇劖很生气,就离开宋国,去告诉了桓司马的家臣子仪克。子仪克到宋国,告诉了宋国夫人说:“皇麇准备接纳桓氏。”宋国国君向子仲询问情况。当初,子仲准备把杞姒的儿子非我立为继承人,说:“一定要立伯,他是个好材料。”子仲很生气,没有听从,所以这次回答说:“右师年纪大了,我不认识皇麇。”宋国国君于是拘捕了皇麇。皇瑗逃到晋国,宋国国君派人去召回他。
(http://www.220book.com/book/JNW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