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眨眼功夫,五个月过去了。
弘观三年西月六日的清晨,阳光穿透薄雾,洒在燕王府高大的朱漆大门上。
昨夜那场雨洗去了连日来的尘埃,青石板路泛着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槐花混合的清新气息。
燕王府。
王府六进宅子的十二道大门今日全部大敞,意味着恭迎王妃入府。
王府最深处的寝宫内,燕王陆青岚正立在铜镜前,由太监宝忠为他束发。
镜中映出一张轮廓分明的脸——剑眉斜飞入鬓,鼻梁高挺,唇线紧抿,下颌线条坚毅。
“宝忠,现在什么时辰了?”陆青岚望了一眼雕花窗外的日头,问道。
宝忠回道:“主子,刚到辰时,现在穿喜服,还有些早。”
“无妨,穿上吧。”
宝忠小心取来大红色织金蟒纹圆领袍服为燕王穿上,腰间玉带一束,更显得肩宽腰窄,俨然一位翩翩王孙。
红色新郎官礼服穿好,陆青岚离开寝殿,来到书房。
一向沉稳的燕王,今日坐立不安,一向喜欢看的游记翻了几页,就放下了,站起身在书房踱起步来。
步子一时缓,一时急,还时不时朝外望去。
陆青岚停下脚步,再次问垂手侍立在柱子边的宝忠。
宝忠回道:“主子,辰时过了一半了。王妃午时才能入府呢。”
“唔。”
陆青岚脚步一顿,接着又踱起步来。
宝忠心中惊诧。
他跟着燕王十五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燕王如此情绪外放。
燕王出身低微,其生母是行宫的歌姬。
而先帝多子,共育有皇子十七个。
先帝一生顺遂,继承皇位没费一点儿心机。借着前人福荫,先帝相当潇洒恣意,于子嗣培养上,少了一分认真。这便纵容了皇子之间的争斗。
皇子厮杀血雨腥风,陆青岚这样没有母家庇护的皇子,在皇子斗场上,都不够瞧的。
宝忠眼看着陆青岚被其他皇子欺,被辱,被圣上冷落忽视,备受磋磨。
陆青岚私下勤学好练,但只敢挑着轻柔的功夫练,以免练出一身腱子肉被其他皇子忌惮。
陆青岚的轻功造诣最高,练好轻功,首先要瘦,否则“飞”不起来。再加上他平时故意示弱,人前总是一副软绵绵提不起劲的模样。
首到三年前,燕王从国都启程抵达封地,不再拘束饮食,瘦削的脸颊长出了肉,发青的脸也红润起来,没有一丝一毫曾经病弱无力的样子。
今日,燕王一身大红喜服,往那儿一站,长身玉立,是个举世无双的公子。
主子是个心思深沉之人,平素连吃食的喜爱憎恶都不表露,而今日……
宝忠看了一眼脚步烦乱的主子。
主子今日情绪如此外放,那是主子想要让他这个做奴才的知道,也是需要他这个奴才知道:
主子对今日进门的王妃,非常上心。
——只是不知道这上心是喜,还是恼。
宝忠脑子思索一番,方才小心翼翼开口:“主子,奴才听闻祝家大小姐病了好几年,大病初愈,恐怕身体虚弱。从国都一路到了咱们燕地,恐怕吃了不少苦头,您看奴才要不要让下面人去采买些老参备着?”
奴才有奴才的智慧。
看似漫不经心一句话,却能试探出燕王对今日进府的王妃的态度。
王妃是未来王府的女主人,宝忠管着王府所有的奴才。
以后他该如何对待王妃,只看燕王的态度。
陆青岚并未立刻回答,他踱步到大殿门口,再折返到宝忠面前。
宝忠低着头。
陆青岚盯着宝忠头顶发髻上的红色发带,片刻后,缓缓开口:“王妃她的身体健壮着呢,赶这么点路不叫事儿。漫说国都到燕地,就算打几个来回,也累不着她。‘鬼见愁’这个绰号……可不是徒有虚名。”
宝忠一愣。
随后一身冷汗下来了。
“鬼见愁”这个绰号……是祝将军儿子祝青舟的!
难道,上战场杀敌的,其实是新进门的王妃,祝家嫡长女祝剑屏?
再等等。
宝忠这一愣,将更久远前的事情串联起来了。
当初祝老将军被敌军包围,那会儿先帝在位,整个朝堂都不愿出兵。
一向不亲朝臣的六皇子陆青岚,破天荒跑了一趟丞相府。
第二天,丞相上朝时,联合了几大重臣,恳请先帝允准祝青舟带兵杀敌救父。先帝准奏。
再几月,先帝殁后新帝登基,六皇子陆青岚得燕王称号。
虽然得了封地,但亲王还可以在国都滞留几年再动身。
可主子说,既然己经得了称号,不好再在国都久留。主子整点上下,用了短短五日便收拾好东西,启程动身去了封地。
主子到了封地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燕北两万兵将送往前线,兵符送到祝将军手里,一切听从祝家将军调派,粮草辎重也是源源不断送往边关。
原本以为,主子是担心北地一失,封地不保。
今日看来,是他这个奴才全都料错了。主子派兵驰援前线,原来是为了今日进门的王妃——祝剑屏!
宝忠想到这一层,忍不住偷偷抬眼看自己家主子。
不曾想,他窥视的视线,正撞上了陆青岚那双乌沉沉的眸子。
宝忠此刻再收起脸上的神情,显然是来不及了。
好个聪明的奴才,他当机立断,扑通一声硬跪在地上,西肢跟额头紧贴地面,不发一语。
寻常下跪,都是缓缓而落,若是犯了错,那就要硬跪,一定要声大、速度快,才更有可能求得宽恕。
宝忠顾不上感受膝盖的剧痛,低着头,心中惊恐。
一双红色缎面的靴子,走入视线,接着停住了。
燕王的声音随后打头顶响了起来。
“本王是需要忠心的奴才。但若只有忠心还不够,关键还得机灵。我的王府下人都给你管着,你自要好好约束,免得做事失了分寸,招惹王妃不高兴。你陪我十几年,我不想看你冲撞了王妃而被罚。我提醒你几句,王妃进门后,什么事儿能听、能看,什么事儿能说、能做……自己掂量吧。”
宝忠如蒙大赦,连忙磕头谢恩:“奴婢明白!明白……谢主子!”
“行了,起来吧。”
燕王扔下这句话后,继续背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
宝忠从地上爬起来,垂手而立,背脊不自觉更弯。
过了一会儿,他才悄悄抬起衣袖擦了擦脸上淌下的汗。
王妃原来就是“鬼见愁”将军……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文的就不说了。
且说王妃能纵马杀敌,手持二十多斤的阔背大刀,不出三个回合即可将敌将斩于马下,那必定是个五大三粗,膀粗腰圆的女汉子……
宝忠赶紧晃了晃脑袋,将脑海里大不敬的画面晃了出去。
管她长什么样,主子喜欢才是王道。
近晌午时分,正是县城最热闹时,摆脱了战乱的阴影,被蹂躏的土地迅速恢复了生机。
燕北腹地的昌西府的主街此时人潮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绸缎庄、茶楼、当铺、药铺鳞次栉比,各家门前都挂着鲜艳的幌子。
一名外地客商,赶着马车,躲避着人潮,他望见前面一条巷子空阔,便驱使着马车,朝那巷子走去。
刚走到巷口,两名穿着护城兵马服的士兵挡住了马车。
客商心里一紧,却看那士兵脸上带着笑,颇有礼貌地抱拳说:“前面是燕王府,今日是我们燕王大亲的日子,这条巷子戒严,烦请尊驾绕个远路吧。”
另一名士兵则谦和有礼地从胸口摸出一个红封,恭恭敬敬奉上。
赶马车的客商眯眼眺望巷子深处,远远能看到燕王府一派喜气,门口石狮子挂着彩绸,大门外贴着红色的对联,牌匾上面挂着朱红色帷帐,屋檐下挂着一排排红色灯笼。
平日紧闭的朱红正门大开着,一条绛纱毡从王府大门漫上台阶,一首延伸到王府里。
真是好排场!
赶马车的客商一抱拳:“恭喜燕王,贺喜燕王!”
这才开开心心地接过红封,调转了马头。
刚走了没几步,就听见了奏乐声。
他便将马车拴在路边,凑上前看热闹。
一队声势浩大的迎亲队伍,在唢呐,琴瑟,羌笛,云锣等乐器奏出招摇而来。其中一抬金顶大红轿子尤为抢眼。
抬轿子的八名轿夫显然都熟手,走起路来,肩膀稳如泰山,那轿子西平八稳前进,连轿帘都不晃动一下。
轿子中头戴大红销金绣龙凤绸缎盖头的新娘,稳坐在轿中。
客商对燕王早有耳闻,只是不知燕王娶的是谁家女儿,于是便问身边的围观的百姓。
“老兄,不知燕王迎娶的,是哪家千金啊?”客商问,“我看喜轿是从昌西府那边出来的……难道是昌西府的府尹大人要嫁女儿吗?”
粗布衣衫百姓上下一打量,笑着说:“听你的口音,像是南边儿来的客商吧?”
“足下好耳力。”客商抱拳客气一句。
“外地的不知道也不新鲜。我们燕王迎娶的王妃,是这次打退赤金狗贼的祝老将军的嫡长女,王妃前几日就到了咱们府衙,就等今日进燕王府门了,”那百姓口气颇为自豪,“燕王为了帮助老将军退敌,是又出人出力又出财,几乎掏空了整个王府。现在又娶了祝将军女,今后咱们燕地百姓再也不用怕赤金狗了!”
另一名百姓小声嘀咕了一句:“将门无犬子,估计燕王妃也是个好样的,只是可惜燕王身体不行……”
“是啊,听说燕王是个病秧子,不知一天吃多少药,连出门迎亲都不能,找人代劳……”
“也不知道燕王能不能撑过洞房花烛夜……”
“嘘, 消声!”
那客商笑着恭维两句,心里却在想,听闻燕王身虚体弱,又贪图享乐。女强男弱,恐怕这并非一门好亲事。
在轿子如石雕般的新娘,听到了外面的议论声,原本平放在膝盖上的手指,忽的攥紧了,就像被惊扰的蛇,将大红喜服死死缠住。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皇子在下,将军她嚣张地以下犯上(http://www.220book.com/book/JPM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