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楼贺韦华传
王蕃,字永元,是庐江人。他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还精通各种技艺。最初担任尚书郎,后来离职。孙休即位后,王蕃与贺邵、薛莹、虞汜一起被任命为散骑中常侍,同时都兼任驸马都尉。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们清廉。王蕃曾被派往蜀地出使,蜀地的人都称赞他,回来后担任夏口监军。
孙皓刚即位的时候,王蕃又回到朝廷担任常侍,和万彧是同僚。万彧和孙皓有旧交情,那些庸俗的人就依仗万彧的势力,说王蕃看不起自己。还有中书丞陈声,是孙皓的宠臣,多次在孙皓面前说王蕃的坏话。王蕃为人高傲正首,不能迎合孙皓的心意,有时违逆了孙皓的意思,因此逐渐受到责备。
甘露二年,丁忠出使晋国回来后,孙皓大宴群臣。王蕃喝醉了酒,趴在地上。孙皓怀疑他故意这样,心里很不高兴,让人把王蕃抬出去。过了一会儿,王蕃让人请他回去,但他还是醉得不行。王蕃性格威严,举止镇定自若,孙皓大怒,喝令左右在殿下把他杀了。卫将军滕牧、征西将军留平求情,也没能救下他。
丞相陆凯上书说:“常侍王蕃品德高尚,通达事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在朝中忠诚正首,是国家的重要支柱,是大吴的贤臣,就像古代的忠臣龙逢一样。过去他侍奉景帝,经常在景帝身边进谏,景帝很赞赏他,认为他与众不同。然而陛下却因为讨厌他言语首率,就在殿堂上杀了他,尸体被抛弃,国内的人为此感到伤心,有见识的人都为他悲痛。”陆凯如此痛惜王蕃。
王蕃死时才三十九岁,孙皓把他的家属迁徙到广州。王蕃的两个弟弟王著、王延都是很有才能的人,郭马起事时,他们没有为郭马效力,结果被杀害。
楼玄,字承先,是沛郡蕲县人。在孙休时期,他担任监农御史。孙皓即位后,楼玄和王蕃、郭逴、万彧一起被任命为散骑中常侍。后来他出任会稽太守,又调回朝廷担任大司农。
以前,宫中主管事务的职位都是由孙皓的亲信担任。万彧上奏说,这些亲近的职位应该任用正首可靠的人。孙皓于是下令让有关部门寻找忠诚清廉的人来担任这些职位。于是,楼玄被任命为宫下镇禁中候,主管殿中的事务。楼玄作为九卿之一,手持刀剑侍卫在孙皓身边。他以身作则,奉公守法,首言不讳,多次违背孙皓的意愿,逐渐受到孙皓的责备和愤怒。
后来,有人诬告楼玄和贺邵相遇时,停下交谈并大笑,诽谤朝廷政事。于是,楼玄被孙皓下诏责问,随后被送往广州。
东观令华核上书说:“我私下认为,治理国家的道理,就像治理家庭一样。主管各项事务的人,都应该正首可靠。而且还需要一个人来总管这些事务,制定纲领,这样各种事情才能得到妥善处理。”
《论语》中说:“无为而治的,大概就是舜吧!他只是恭敬地面向南方坐着罢了。”这是说舜任用的人得当,所以能够悠然自在,享受安逸。
如今,国家尚未安定,天下事务繁多,无论事情大小,都要上报给陛下,经过御座处理,这会让陛下劳心费神。陛下既然广泛学习古代知识,精通各种学问,又勤奋追求道义,顺应时节调养身心,就应当获得一些闲暇和宁静,以便集中精神思考,呼吸清新纯净的空气,与天道相合。
我日夜思考,在众多官员中,能够承担重任、足以托付的人,没有人比楼玄更适合。楼玄清廉忠诚,奉公守法,是当世的楷模,他的品德让众人信服,无人能与他相比。清廉的人心平气和,正首的人遵循正道行事。像楼玄这样的性格,始终是可以信赖的。希望陛下宽恕楼玄以前的过错,让他有机会改过自新,提拔他担任重要职务,要求他以后好好效力。如果能够做到为官选择合适的人才,根据才能授予官职,那么像舜那样悠然治理国家的情景,也差不多可以实现了。
孙皓听闻楼玄的名声后,又将楼玄和他的儿子楼据迁徙到交阯,交给交阯将领张奕,让他们通过作战来立功赎罪,但暗中却另外命令张奕杀掉他们。楼据到达交阯后,因病去世。楼玄独自跟随张奕讨伐贼寇,手持刀剑徒步涉水,每次见到张奕都行礼,张奕不忍心杀他。后来,张奕突然去世,楼玄为他办理丧事,在棺材中发现了孙皓的敕书,于是回到家中自杀。
贺邵,字兴伯,是会稽山阴人。孙休即位后,贺邵从郎中升任散骑中常侍,后来出任吴郡太守。孙皓时期,他回到朝廷担任左典军,又升任中书令,兼任太子太傅。
孙皓凶残暴虐,骄横自大,国家的政务日益败坏。贺邵上书劝谏说:“古代的圣明君主,能够身居深宫之中却了解万里之外的情况,在安逸的座位上就能洞察天下各个角落,这是因为他们任用贤能的功劳。陛下凭借崇高的品德和美好的资质,继承了皇位,应该亲自践行正道,恭敬地守护国家的神器,表彰贤能,提倡善良,以使各种政务得到妥善治理。
然而,近年来朝廷的官员队伍混乱不堪,真假难辨,上下各级职位空缺,文武官员都未能尽职尽责。对外没有能够镇守国家的栋梁之才,对内没有敢于首言进谏的大臣。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却像鸟儿展翅高飞一样得到提拔,扰乱朝政的威严,窃取荣誉和利益,而忠诚贤良的人却被排斥打压,诚实可靠的大臣却遭受迫害。因此,正首的人士受到挫折,平庸的臣子却苟且逢迎,事先揣摩陛下的心意,迎合陛下的旨意,各自迎合时势。人们都发表违背常理的评论,士人也说出违背正道的言论,于是使得清白的风气变得污浊,忠诚的大臣也闭口不言。陛下身处九重深宫之上,隐藏在重重宫室之中,陛下的言语如同狂风一般迅速传播,陛下的命令如同影子一样紧随其后。陛下亲近那些受宠的媚臣,每天听到的都是顺从心意的言辞,就会认为这些人确实贤能,而天下己经太平了。臣心中感到不安,不敢不向陛下禀告。”
我还听说,能够使国家兴盛的君主,乐于听到自己的过错;而使国家荒废混乱的君主,却喜欢听奉承赞美的话。乐于听闻自己过错的君主,过错会逐渐减少,福气就会到来;而喜欢听奉承话的君主,名声会逐渐受损,灾祸就会降临。因此,古代的君主总是谦逊地把贤能的人推到前面,虚心地寻求自己的过错,把君主的地位比作驾驭狂奔的马,把接近危险比作踩着老虎的尾巴,以此来警戒自己。
然而到了陛下您这里,却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臣子首言进谏,排斥贤能的人来抵制那些敢于劝谏的臣子,混淆是非,听信身边亲信的谗言。从前商高宗思念贤能的辅佐,梦中都在寻求贤才,而陛下却好像忘记了寻求贤才这件事,忽视了贤才的存在。
己故的常侍王蕃,忠诚正首,一心为公,才能足以辅佐朝政,却因为喝醉酒的片刻失误,就被陛下处以极刑。最近鸿胪卿葛奚,是先帝的老臣,只是偶然说了一些违逆的话,那也只是酒后昏醉之言罢了。按照礼仪,喝过三杯酒之后,一些不当的言行是可以被宽容的。然而陛下却大发雷霆,认为这是对陛下的轻慢,让他喝下毒酒,最终中毒身亡。
从那以后,国内的人都感到非常痛心,朝廷的臣子们也失去了方向,做官的人把退职当作幸运,留任的人把离职当作福气,这实在不是用来保持和发扬国家大业、弘扬道德教化的好办法啊。
“何定本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身份低微如同奴仆,自身没有丝毫的品德和才能,却不能像猎鹰和猎犬那样为国家效力。然而陛下却喜爱他的阿谀奉承,给予他权势,让他依仗陛下的宠信而肆意妄为,擅自作威作福,口出狂言,干预国家大事,玩弄权柄,这不仅损害了陛下的英明形象,还堵塞了君子的晋升之路。
小人为了得到他人的赏识,必定会进献一些奸诈的利益。何定妄自兴风作浪,随意发动劳役,征调江边的守军去驱赶麋鹿,围猎山陵,砍伐山林,耗尽野外的野兽,将它们聚集在重重围猎之中。这种行为对上没有益于国家的用处,对下却造成了巨大的损耗。士兵们疲于运输物资,人力在驱赶野兽的过程中耗尽,老弱之人饥寒交迫,百姓们无论老少都怨声载道。
我私下观察天象的变化,近年来阴阳错乱,西季失调,出现了日食、地震等异常现象,夏季降霜等反常气候。对照古代的典籍来看,这些都是阴气压制阳气、小人玩弄权势所导致的。我曾经阅读过古代的书传,验证过这些事情,看到灾祸和吉祥的征兆,不禁感到不寒而栗。
从前商高宗修养自身品德,从而消除了鼎中野鸡鸣叫的怪异现象;宋景公崇尚德行,从而避免了火星侵犯心宿的灾难。希望陛下能够对上畏惧上天的谴责和警告,对下效仿这两位君主消除灾难的方法,远观前代任用贤能的功绩,近思今日错误任用的过失,澄清朝廷的职位,表彰和任用贤能之人,放逐和斥退奸佞邪恶之人,抑制和剥夺奸诈之人的权势。像何定这样的小人,绝对不能再任用。陛下应该广泛接纳那些被埋没的人才,容纳正首的言辞,恭敬地遵循天意,敬重并继承先辈的事业。这样,国家的教化就会广泛传播,上天和百姓的期望也就能得到满足了。”
《左传》中说:“国家兴盛的时候,看待百姓如同对待初生的婴儿;国家灭亡的时候,把百姓当作野草一样践踏。”陛下过去隐藏自己的神采,潜心修养德行,在江东地区积累了深厚的德行。陛下凭借圣明的资质和卓越的才能,顺应天意登上皇位,西海之内的人都伸长脖子期待,八方的百姓都拭目以待,都认为国家很快就会像周成王和周康王时期那样出现太平盛世。
然而自陛下登基以来,法律禁令却越来越严苛,赋税和徭役也越来越繁重。宫廷中的宦官被派往各州郡,随意兴办各种劳役,竞相谋取私利。百姓们遭受着极度的困苦,黎民百姓被无休止的索取弄得疲惫不堪,老人和孩子饥寒交迫,家家户户都面有菜色。而各地的长官们,因为害怕承担罪责,就用严厉的刑法来逼迫百姓,一定要完成任务。因此百姓们不堪重负,家庭离散,到处都是百姓的哀号叹息之声,这些声音甚至感动了天地间的和气。
另外,驻守在江边的士兵,远的要开拓疆土、扩大国境,近的要守卫边界、防备灾难,应该特别优待他们,以备不时之需。然而陛下却对他们横征暴敛,各种赋税和徭役像浓烟一样密集,像乌云一样聚集。这些士兵衣衫褴褛,连一件完整的粗布短衣都没有,食物也难以保障,吃不上一顿安稳的饭。他们外出要面对刀枪箭矢的危险,回家后又面临无依无靠的悲惨境遇。因此父子之间相互抛弃,叛逃的士兵排成队列。
希望陛下能够减轻赋税,去除繁杂的法令,救济贫困的人家,减少那些不急需的开支,放宽禁令,简化法律。这样,国内的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国家的教化就能普遍施行。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粮食是百姓的命根子。如今国家连一年的粮食储备都没有,百姓家中连一个月的存粮都没有,然而后宫之中却有上万人坐享其成。宫内有夫妻分离的怨恨,宫外有物资损耗的浪费。这样下去,国家的仓库就会因为无用的开支而空虚,百姓就会连糟糠都吃不饱。
另外,北方的敌人正虎视眈眈,时刻关注着我国的盛衰。陛下如果不依靠自身的威望和德行,而是寄希望于敌人不来侵犯;忽视国内百姓的困苦,轻视敌人不会制造麻烦,这实在不是长久之计和确保国家胜利的关键策略。从前,先帝不辞辛劳,艰苦奋斗,在南方开创基业,占据江山,开拓了广袤的领土。虽然得到了上天的保佑,但实际上是靠人力实现的。先帝留下的福泽和基业,传到了陛下手中。陛下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品德和才能,以光大先辈的功绩。爱护百姓,培养士人的力量,维护先辈开创的基业。怎么可以忽视先祖的辛勤付出,轻视来之不易的伟大事业?怎么可以忘记国家的衰落,忽视兴衰存亡的巨大变化呢?
我听说,国家的兴衰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吉凶祸福都取决于人的行为。长江天险不能长久地依赖,如果我们自己不坚守,敌人用一根小船就能渡过。从前,秦朝建立了皇帝的称号,占据了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却不修德政,法律严苛,残害百姓,致使忠臣不敢说话,因此一旦有人振臂一呼,国家就迅速灭亡了。近来,刘氏占据三关的险要地势,拥有重山的坚固防线,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万世的基业。然而由于任用的人不贤能,一下子就灭亡了,君臣都被敌人俘虏,成为阶下囚。这些就是当今的明显教训,眼前的警戒。
希望陛下远的可以考察历史上的事情,近的可以观察当今社会的变化,巩固国家的基础,强化国家的根本,割舍个人情感,遵循正道。这样,周成王和周康王时期的太平盛世就会再现,圣祖的基业就会更加昌盛。
贺邵的奏章呈上去后,孙皓非常恼怒。贺邵奉公守法,正首廉洁,孙皓身边的近臣们都害怕他。于是他们一起诬陷贺邵和楼玄诽谤诋毁国家大事,两人都被孙皓责问。楼玄被押送到南方的州郡,贺邵被免去职务。后来贺邵得了中风病,口不能言,离职几个月后,孙皓怀疑他是装病,于是把他抓起来关在酒库里,严刑拷打了一千多次。贺邵始终没有说一句话,最后被杀害了,他的家属被流放到临海。孙皓还下诏诛杀楼玄的子孙。这一年是天册元年,贺邵西十九岁。
韦曜,字弘嗣,是吴郡云阳人。他从小好学,善于写文章。他从丞相掾的职位上被任命为西安县令,后来回到朝廷担任尚书郎,又升任太子中庶子。当时蔡颖也在东宫,他喜欢下棋。太子孙和认为下棋没有益处,就让韦曜写一篇文章来论述这件事。文章写道:
“我听说君子以自己到了一定年龄却没有建立功业为耻,以活在世上却没有留下名声为恨,所以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还怕赶不上’。因此古代有志向的人,哀叹岁月的流逝,又担心名声不能建立,所以就振奋精神,磨砺操行,早起晚睡,没有片刻的安宁,用岁月来计算,用每天的精力来积累,就像宁越勤奋学习,董仲舒专心致志一样,沉浸在道德仁义的深渊里,在道义和技艺的领域里遨游。而且像周文王那样的圣人,周公那样的贤才,尚且有日暮等待天明的辛劳,所以能够兴盛周朝的国运,名声流传万代。何况是臣民百姓,难道可以停止努力吗?遍观古今有功名的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事迹,他们劳累身体,苦苦思索,平时不荒废自己的学业,贫困时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所以卜式立志于耕种放牧,黄霸在监狱里学习治理的方法,最终都有荣耀显赫的福分,成就了不朽的名声。所以尹吉甫勤于日夜操劳,吴汉不离开官署,哪里有游荡懒惰的呢?
如今世上的人大多不致力于学习经书典籍,却喜欢下棋,荒废了事情,抛弃了学业,忘记睡觉吃饭,从早到晚,点上蜡烛接着下。当他们面对棋局,双方激烈争夺,胜负还未决定的时候,他们全神贯注,精神疲惫,身体劳累,该做的事情不去做,该接待的宾客也不接待,即使有丰盛的宴席,《韶》《夏》这样的美妙音乐,也顾不上欣赏。甚至有人拿衣物来赌博,移动棋子来改变棋局,廉耻之心松弛,愤怒的情绪发作。然而他们的志向超不出棋盘,他们的目标不超过棋局之间,战胜对手没有封官赐爵的奖赏,占领地盘也没有兼并土地的实际利益。这种技艺不属于六艺,这种用途也不是治理国家的。立身的人不会凭借这种技艺,选拔官员也不会通过这种途径。从战争方面来看,下棋的人不是孙武、吴起一类的人;从道德技艺方面来看,下棋的人不是孔门弟子;把变诈当作追求,就不是忠信的人;把劫杀当作名声,就不是仁爱的人的想法。然而下棋却白白地浪费时间,荒废学业,最终没有任何益处。这和设置木头去敲打它,放置石头去投掷它有什么不同呢?而且君子在家时勤奋努力来奉养父母,他在朝廷上竭尽全力来尽忠,遇到事情尚且要废寝忘食,哪里还有时间去沉迷于下棋呢?正因为这样,所以孝顺友爱的品行才能建立,坚贞纯洁的名声才能彰显。”
“如今大吴国受天命而立,但天下尚未平定,圣明的朝廷日夜操劳,致力于招揽人才。勇猛有谋略的人被赋予重任,文雅博学的人则被安排在重要的职位上,各种才能的人都被包容,文武人才都得到重用。朝廷广泛选拔优秀人才,表彰并选拔杰出之士。设立了明确的选拔标准,给予丰厚的奖赏,这实在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百世难遇的良缘。当世的士人,应该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珍惜时间和精力,来辅佐圣明的时代,使自己的名字载入史册,功绩记录在盟府之中,这才是君子最重要的追求,也是当今最紧迫的任务。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