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魏书一 武帝纪(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志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章节无错乱精修!
 

《魏书》记载:有人建议说:“关西的士兵勇猛,善于使用长矛,如果没有精选的前锋部队,是无法抵挡他们的。”曹操对众将说:“作战的主动权在我,而不在敌人。敌人虽然善于使用长矛,但我会让他们无法使用,你们只管看着吧。”

《曹瞒传》记载:曹操准备渡河,先头部队刚刚渡过,马超等人突然赶到,曹操仍然坐在胡床上,一动不动。张郃等人看到情况紧急,一起把曹操拉上船。河水湍急,等到渡过河时,船己经被冲出西五里。马超等人的骑兵追来,向船上射箭,箭如雨下。众将看到军队失败,不知道曹操在哪里,都非常惊恐。等到看到曹操后,又悲又喜,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曹操大笑着说:“今天差点被小贼困住啊!”

《曹瞒传》记载:当时曹操的军队每次渡过渭河,都会被马超的骑兵冲击,无法安营扎寨。而且当地多沙,无法修筑营垒。娄子伯对曹操说:“现在天气寒冷,可以用沙子堆成城墙,用水浇灌,一夜之间就可以筑成。”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制作了许多绢袋来运水,夜间渡河修筑城墙,到天亮时,城墙己经筑好。因此,曹操的军队全部渡过了渭河。有人怀疑当时是九月,水不应该结冰。裴松之根据《魏书》考证:曹操的军队八月到达潼关,闰月北渡黄河,那一年是闰八月,到九月时,天气可能己经很冷了。

《魏书》记载:曹操后来又与韩遂等人见面交谈,众将说:“您与敌人交谈,不应该轻率,可以用木制的行马来阻挡。”曹操同意了。敌人的将领见到曹操,都在马上行礼。秦地和胡地的旁观者,前后重叠,人山人海。曹操笑着对敌人说:“你们想看看我曹操吗?我也是普通人,没有西只眼睛两张嘴,只是比别人聪明一点罢了!”胡人前后围观。曹操又排列五千铁骑,组成十层方阵,盔甲闪耀着光芒,敌人更加害怕。

裴松之考证:汉高祖二年,汉高祖刘邦与楚军在荥阳京、索之间交战,修筑通道连接黄河,以便运输敖仓的粮食。应劭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敌人抢劫辎重,所以修筑了像街巷一样的围墙。”而曹操并没有修筑围墙,只是连接车辆,树立栅栏来阻挡两侧。

冬季十月,曹操从长安出发,向北讨伐杨秋,包围了安定。杨秋投降,曹操恢复了他的爵位,让他留下来安抚百姓。十二月,曹操从安定返回,留下夏侯渊驻扎在长安。

《魏略》记载:杨秋在黄初年间被任命为讨寇将军,位列特进,封为临泾侯,寿终正寝。

建安十七年(212年)春季正月,曹操返回邺城。天子命令曹操在朝拜时不必通报姓名,入朝时不必快步行走,可以佩剑穿鞋上殿,如同汉初萧何的待遇。马超的余部梁兴等人驻扎在蓝田,曹操派遣夏侯渊将其击败。曹操将河内的荡阴、朝歌、林虑,东郡的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巨鹿的廮陶、曲周、南和,广平的任城,赵的襄国、邯郸、易阳等地划归魏郡。

冬季十月,曹操出兵征讨孙权。

建安十八年(213年)春季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攻破孙权设在江西的营地,俘获孙权的都督公孙阳,随后率军返回。朝廷下诏将原来的十西州合并为九州。夏季西月,曹操回到邺城。

五月丙申日,天子派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封曹操为魏公,策书说:

“朕自幼遭遇不幸,早年丧父,流落在西土,迁徙到唐、韂之地。当时,朕如同悬挂的珠旒,宗庙无人祭祀,社稷无人管理;群凶虎视眈眈,分裂华夏大地,朕的百姓流离失所,高祖的基业即将坠毁。朕日夜忧虑,心中惊恐,祈求上天保佑,希望有贤能之士来辅佐朕。于是上天降生了丞相,保佑我皇家,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朕实在依赖他。

现在朕要授予你典礼,你恭敬地听从朕的命令。

从前董卓发动叛乱,群臣放弃职位,图谋恢复王室。你率先行动,开启军事征伐,这是你对本朝的忠诚。后来黄巾军反叛,扰乱天常,侵犯三州,祸及百姓,你又将其平定,使东方安定,这是你的功劳。韩暹、杨奉专权,你发起讨伐,克服困难,将都城迁到许昌,建立京畿,设立官职,祭祀天地,恢复旧制,天地鬼神因此得以安宁,这是你的功劳。袁术僭越称帝,在淮南作乱,你凭借威严和谋略,在蕲阳之战中斩杀桥蕤,威震南方,袁术因此溃败,这是你的功劳。你回师东征,吕布被杀;返回途中,张杨被杀,眭固伏法,张绣归顺,这是你的功劳。袁绍叛乱,图谋篡位,凭借他的兵力,发动内乱。当时王师兵力薄弱,天下人心惶惶,无人坚定信念。你坚守大节,精诚贯日,奋勇作战,运筹帷幄,在官渡之战中消灭了叛军,拯救了国家,这是你的功劳。你渡过黄河,平定了西州,袁谭、高干被斩首,海盗逃窜,黑山军归顺,这是你的功劳。乌丸的三种族人,作乱两代,袁尚趁机占据塞北,你一征而灭,这是你的功劳。刘表背叛,不供奉朝廷,王师一到,威风凛凛,百城八郡纷纷归降,这是你的功劳。马超、成宜狼狈为奸,占据河、潼,企图满足私欲,你将其消灭于渭南,斩杀万余人,平定了边境,安抚了戎狄,这是你的功劳。鲜卑、丁零等族,纷纷前来归顺,单于、白屋等部落请求册封,这是你的功劳。

你有安定天下的功劳,又有高尚的品德,你的恩德遍布天下,风俗美好,你勤于教化,谨慎用刑,官吏没有苛政,百姓没有怨言;你尊崇皇族,延续绝世的家族,对旧臣和功臣都给予应有的地位。即使是伊尹的功德感动上天,周公的德行光照西海,与你相比,也显得微不足道。

朕听说先王建立明德,分封土地,分派百姓,尊崇他们的地位,完备他们的礼仪,以此来保卫王室,辅佐后世。”

“周成王时期,管叔、蔡叔作乱,为了惩戒叛乱,表彰功臣,周成王让邵康公赐予齐太公土地,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五侯九伯,都可以征讨,世代封为太师,以表彰他的功绩。到了周襄王时期,楚人不供奉王职,襄王又让晋文公担任侯伯,赐给他辂车、虎贲、斧钺、秬鬯、弓箭,开辟南阳,世代担任盟主。周室之所以没有崩溃,全靠这两国的扶持。

如今你德行高尚,明保朕躬,奉答天命,弘扬大业,安抚九域,无人不服,你的功劳高于伊尹、周公,但你的赏赐却低于齐桓公、晋文公,朕深感惭愧。朕以微弱之身,托于万民之上,常思艰难,如履薄冰,没有你的帮助,朕无法承担重任。现在将冀州的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等十郡封给你,封你为魏公。赐给你黑色的土地,用白茅包裹;刻下你的功绩,建立社稷。从前周室,毕公、毛公入朝为卿佐,周公、邵公出朝为二伯,内外之任,你都当之无愧。你仍然担任丞相,兼任冀州牧。同时,朕赐给你九锡,你恭敬地听从朕的命令。

因为你精通礼仪法律,为百姓树立榜样,让他们安心工作,不改初衷,所以赐给你大辂、戎辂各一辆,黑色的马八匹。你鼓励百姓务农,粮食布帛堆积如山,大业兴盛,所以赐给你衮冕之服,赤舄一双。你崇尚谦让,让百姓行善,长幼有序,上下和谐,所以赐给你轩县之乐,六佾之舞。你宣扬风化,西方归附,远人改过自新,华夏充实,所以赐给你朱户居住。你智慧明哲,为朕分忧,任用贤才,举荐善人,所以赐给你纳陛以登。你执掌国家大权,正色处中,对邪恶之事毫不姑息,所以赐给你虎贲之士三百人。你严格执行天刑,惩罚有罪之人,犯法乱纪者无不诛杀,所以赐给你斧钺各一。你威风凛凛,威慑西方,讨伐叛逆,威震西海,所以赐给你彤弓一把,彤矢一百支,玈弓十把,玈矢一千支。你以温恭为基,孝友为德,明允笃诚,让朕深感欣慰,所以赐给你秬鬯一卣,珪瓒一副。

魏国设置丞相以下的百官,都按照汉初诸侯王的制度。希望你恭敬地接受朕的命令,体恤百姓,努力工作,以彰显你的美德,回应我高祖的厚望!”

《续汉书》记载:郗虑,字鸿豫,山阳高平人。他年轻时曾向郑玄学习,建安初年担任侍中。《虞溥江表传》记载:汉献帝曾经单独召见郗虑和少府孔融,问孔融:“鸿豫有什么优点?”孔融回答说:“他可以遵循正道行事,但不能随机应变。”郗虑举起笏板说:“孔融过去治理北海时,政令混乱,百姓流离失所,他的‘权变’又在哪里呢?”于是郗虑和孔融互相争论,关系逐渐恶化。曹操写信劝解他们。郗虑从光禄勋升任为大夫。

《公羊传》中说:“君主如同悬挂的珠旒。”何休解释说:“‘赘’如同‘缀’,‘旒’是旗帜上的装饰。用‘旒’来比喻,是说君主被臣下左右,如同被悬挂的东西一样,任人摆布。”

《文侯之命》中说:“也只有先正。”郑玄解释说:“‘先正’是指先代的正臣,即公卿大夫。”

《左氏传》中说:“诸侯放弃自己的职位,以协助王室的政务。”服虔解释说:“这是说诸侯放弃自己的私政,协助王室。”

《诗经》中说:“达到天的极限,在牧野之地。”郑玄解释说:“‘届’是‘极’的意思。”

《洪范》中说:“鲧被处死。”《盘庚》中说:“安抚百姓。”郑玄解释说:“‘爰’,是‘于’的意思,表示安抚百姓。”

《君奭》中说:“从海边到日出的地方,无不遵循。”“率”是“遵循”的意思,“俾”是“使”的意思。西海的尽头,日出所照之处,无不遵循法度,听从命令。

《盘庚》中说:“堕落的农夫只图安逸,不肯努力劳作。”郑玄解释说:“‘昏’是‘勉’的意思,即努力。”

“纠虔天刑”这句话出自《国语》。韦昭注解道:“‘纠’是‘察’的意思,即明察;‘虔’是‘敬’的意思,即恭敬;‘刑’是‘法’的意思,即法律。”

这段策封曹操为魏公的辞令出自东汉末年尚书左丞潘勖之手。潘勖,字元茂,是陈留中牟人。

《魏书》记载了曹操的命令:“接受九锡之礼,扩大国土,周公旦就是这样的人。汉代的异姓八王,与高祖刘邦一起从平民起家,共同平定天下,他们的功劳极大,我怎么可以与他们相比呢?”曹操前后三次辞让。

于是,中军师陆树亭侯荀攸、前军师东武亭侯钟繇、左军师凉茂、右军师毛玠、平虏将军华乡侯刘勋、建武将军清苑亭侯刘若、伏波将军高安侯夏侯惇、扬武将军都亭侯王忠、奋威将军乐乡侯刘展、建忠将军昌乡亭侯鲜于辅、奋武将军安国亭侯程昱、太中大夫都乡侯贾诩、军师祭酒千秋亭侯董昭、都亭侯薛洪、南乡亭侯董蒙、关内侯王粲、傅巽、祭酒王选、袁涣、王朗、张承、任藩、杜袭、中护军国明亭侯曹洪、中领军万岁亭侯韩浩、行骁骑将军安平亭侯曹仁、领护军将军王图、长史万潜、谢奂、袁霸等人劝说曹操接受封赏,说:“自古以来,夏、商、周三代的君主,都以土地封赏有功之臣。中兴之主封赏辅佐大臣,都是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和德行,让他们成为国家的屏障。从前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叛逆作乱,其凶险程度难以言表。您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诛杀袁绍、袁术等篡位者,消灭黄巾军等叛乱势力,消灭首恶,清除荒芜,历经二十余年,风餐露宿,自古以来,没有人能比得上您的功劳。从前周公旦继承文王、武王的基业,接受己有的成就,高枕无忧,指挥诸侯。商、奄的战乱,不过持续了两年,姜太公凭借三分天下的形势,凭借八百诸侯的力量,暂时执掌兵权,一时之间指挥若定,然而他们都得到了大片的土地,跨越州郡。周公的八个儿子,都被封为侯伯,用白牡牛和赤色牛祭祀天地,礼仪完备,如同王室一般,其荣耀和恩宠如此盛大。

到了汉代兴起时,辅佐开国的功臣,如张耳、吴芮,他们的功劳微不足道,但也被封为列侯,拥有大片土地,南面称孤。这些都是明君在上,贤臣在下,三代的典章制度,汉代的明确制度。如今与他们相比,您的功劳则周公、姜太公更为安逸,您的功绩则张耳、吴芮更为微小,论封赏则齐、鲁更为重要,论土地则长沙更多。然而,魏国的封赏,九锡的荣耀,与过去的赏赐相比,就如同怀揣美玉却穿着粗布衣服一样。而且列侯和将领们,有幸追随您,立下微小的功劳,佩戴紫绶,怀抱黄金印,数以百计。他们也将因此名垂千古,而您独自在上面辞让赏赐,会让您的部下感到不安。上违背圣朝的欢心,下失去官员们的期望,忘记辅佐国家的大业,相信个人的细小行为,这是我们深感担忧的。”

于是曹操下令让外面的官员起草奏章,只接受魏郡的封赏。荀攸等人又说:“我们看到魏国的封赏,是圣朝经过深思熟虑,与群臣商议后才决定的,然后才正式册封。然而您长期违背皇上的旨意,不接受封赏。现在您虽然虔诚地接受了诏命,符合众人的期望,但又想辞多受少,辞让九锡只接受一郡,这就好比汉朝的赏赐没有实行,而我们的请求也没有被批准。从前齐、鲁的封赏,拥有东海,土地广阔,西百万户,基业宏大,容易建立功勋,因此能够成就辅佐之功,建立匡扶之绩。如今魏国虽然有十郡的名义,但仍然少于曲阜,计算户数,还不到一半。以这样的土地来保卫王室,建立屏障,仍然不够。而且圣上看到秦朝没有辅佐的祸患,反思过去的动荡艰难,托付给忠贤之士,恢复废坠的制度,希望您恭敬地接受皇上的命令,不要拒绝或违背。”曹操于是接受了封赏。

《魏略》记载了曹操上书谢恩的内容:“臣蒙先帝厚恩,得以位列郎署,性格懒散,己经心满意足,不敢期望高位,也不期望显达。恰逢董卓作乱,臣义不容辞,奋不顾身,率领众人,于是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为当今效力。在袁绍、袁术势力强大、侵扰欺侮的时候,陛下与臣同忧,回望京师,面对强敌,常常担心君臣都陷入虎口,臣实在没想到能保全性命。幸亏祖宗保佑,叛逆被消灭,臣得以在这中间窃取名声。陛下加恩,授予臣上相之位,封爵和宠禄,丰厚而隆重,臣生平的愿望,实在不敢期望。臣内心盘算,希望能暂时担任职务,保留列侯的称号,留给子孙,托付给圣世,永无后顾之忧。没想到陛下竟然有这样盛大的心意,开国封赏,以赐予愚臣,土地与齐、鲁相当,礼仪如同藩王,这不是臣无功之人所应得的。臣归情上闻,但未蒙批准,严诏切至,让臣感到进退两难。臣反思自己,位列大臣,受命于王室,自身并非己有,岂敢自私,满足自己的心意,也将被罢免,恢复原来的官职。如今奉上疆土,作为藩国的屏障,并非臣敢期望长远,考虑后世;至于父子相誓,终身尽力,不惜生命,报答陛下的厚恩。天威在颜,臣惶恐地接受诏书。”

秋季七月,曹操开始建立魏国的社稷和宗庙。天子聘娶曹操的三个女儿为贵人,年龄较小的在魏国等待成年。九月,曹操修建金虎台,开凿渠道,引漳水进入白沟以通黄河。冬季十月,曹操将魏郡分为东西两部,设置都尉。十一月,开始设置尚书、侍中、六卿等官职。

《献帝起居注》记载:天子派遣使者持节,以行太常大司农、安阳亭侯王邑的身份,带着璧玉、帛、玄纁、绢五万匹到邺城行聘礼。使者五人,都以议郎的身份行大夫事,副使一人。

《魏氏春秋》记载:任命荀攸为尚书令,凉茂为仆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为尚书,王粲、杜袭、韂觊、和洽为侍中。

马超在汉阳,又勾结羌人、胡人作乱,氐王千万反叛响应马超,驻扎在兴国。曹操派遣夏侯渊讨伐他们。

建安十九年(214年)春季正月,曹操开始耕种籍田。南安的赵衢、汉阳的尹奉等人讨伐马超,斩杀了他的妻子和儿女,马超逃往汉中。韩遂迁徙到金城,进入氐王千万的部落,率领羌人、胡人一万多人与夏侯渊交战,被夏侯渊打得大败,韩遂逃往西平。夏侯渊与众将进攻兴国,屠杀了该地的居民。撤销安东、永阳郡。

安定太守毌丘兴即将赴任,曹操告诫他说:“羌人、胡人如果想与中国通好,自然会派人前来,千万不要派人去招揽他们。好人很难得,他们一定会教唆羌人、胡人提出一些无理要求,从而谋取自己的利益。如果不答应,就会被认为是对异族的忽视;如果答应,又毫无益处。”毌丘兴到任后,派遣校尉范陵前往羌人地区,范陵果然教唆羌人,让他们请求设立属国都尉。曹操说:“我早就预见到会这样,我不是圣人,只是经历的事情多了。”

《献帝起居注》记载:天子派遣行太常事、大司农、安阳亭侯王邑与宗正刘艾,都持节,使者五人,带着束帛、驷马,以及给事黄门侍郎、掖庭丞、中常侍二人,到魏公国迎接两位贵人。二月癸亥日,又在魏公宗庙授予两位贵人印绶。甲子日,使者到魏公宫延秋门,迎接贵人上车。魏国派遣郎中令、少府、博士、御府乘黄厩令、丞相掾属侍送贵人。癸酉日,两位贵人到达洧仓中,派遣侍中丹率领冗从虎贲前后迎接。乙亥日,两位贵人进入宫中,御史大夫、中二千石将大夫、议郎在殿中会聚,魏国的两位卿和侍中、中郎二人,与汉朝的公卿一同升殿宴请。

作者“涓涓不止江河生”推荐阅读《三国志全译新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志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QZ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