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非常聪明灵慧,小时候就能说话,长大后又敦厚敏捷,成年后更是智慧出众。轩辕的时代,神农氏的势力逐渐衰落,诸侯们互相侵伐,残暴地对待百姓,而神农氏无力征讨。于是轩辕开始训练军队,用武力去讨伐那些不遵守规则的诸侯,其他诸侯都纷纷前来归附。而蚩尤最为残暴,没有人能够讨伐他。炎帝也想侵犯其他诸侯,诸侯们都归附轩辕。轩辕于是修养德行,整顿军队,治理五行之气,种植五谷,安抚百姓,考察西方,还训练熊、罴、貔、貅、貙、虎等猛兽,与炎帝在阪泉之野作战。经过三次战斗,才最终取得胜利。蚩尤作乱,不听从黄帝的命令。于是黄帝召集诸侯的军队,与蚩尤在涿鹿之野交战,最终擒获并杀死了蚩尤。此后,诸侯们都尊奉轩辕为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还有不顺从的地方,黄帝就去征讨,平定之后就离开,他开山辟路,从未有过安宁的居所。黄帝的足迹东到大海,登上丸山和泰山;西到空桐,登上鸡头山;南到长江,登上熊山、湘山;北逐匈奴,到釜山与诸侯合符盟誓,然后在涿鹿山下建都定居。他经常迁徙,往来没有固定的地方,以军队作为自己的营垒和护卫。他给百官都用“云”来命名,称为“云师”。设置了左、右大监,让他们监督天下万国。天下万国和睦,祭祀鬼神山川的仪式也比以前多了很多。黄帝得到了宝鼎,按照太阳的运行来推算历法。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人来治理百姓。他顺应天地的规律,研究阴阳的吉凶,探讨生死的道理,解决存亡的疑难。他按时播种百谷草木,驯化鸟兽虫蛾,广泛研究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等事物,用心力耳目去考察,节约使用水火等物资。因为有土德的祥瑞,所以号称黄帝。
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获得姓氏的有十西人。
黄帝居住在轩辕丘,娶了西陵氏的女儿,名叫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为黄帝生了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统治了天下。其中一个儿子叫玄嚣,也就是青阳,青阳被分封到江水一带居住;另一个儿子叫昌意,被分封到若水一带居住。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昌仆生了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
黄帝去世后,被葬在桥山。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高阳继位,这就是帝颛顼。
帝颛顼,名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性格沉静而深沉,富有智慧,通达事理,善于培养人才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根据天象安排农事,依据鬼神的意志制定礼仪,通过调整风气来施行教化,以至诚之心进行祭祀。他的统治范围北到幽陵,南到交阯,西到流沙,东到蟠木。无论是动植物还是大小神灵,只要在日月所照之处,都归附于他。
帝颛顼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穷蝉。颛顼去世后,玄嚣的孙子高辛继位,这就是帝喾。
帝喾,名高辛,是黄帝的曾孙。高辛的父亲叫蟜极,蟜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是黄帝。从玄嚣到蟜极都没有成为天子,首到高辛才登上帝位。高辛是颛顼的侄子。
帝喾出生时就表现出非凡的灵性,自己说出自己的名字。他广泛施惠于人,却不为自己谋取私利。他聪慧而能洞察远方,明察秋毫。他顺应天道,体恤百姓的疾苦。他仁爱而有威严,施惠而守信,注重自身修养,因而天下人心悦诚服。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俭使用,教导万民,使他们受益并得到教化。他按时迎送日月,敬奉鬼神,认真侍奉。他的容颜庄重,品德高尚。他的行动合乎时宜,穿着朴素。帝喾秉持中正之道治理天下,日月所照之处,风雨所及之地,无不归服。
帝喾娶了陈锋氏的女儿,生下了放勋;又娶了娵訾氏的女儿,生下了挚。帝喾去世后,挚继位。但挚在位时表现不佳,于是他的弟弟放勋继位,这就是帝尧。
帝尧,名叫放勋。他的仁爱如同苍天般广阔,他的智慧如同神灵般敏锐。人们靠近他时,如同沐浴在阳光之下;远望他时,如同仰望祥云。他富有却不骄傲,地位尊贵却不放纵。他头戴黄色的帽子,身穿纯色的衣服,乘坐红色的马车,驾着白马。他能够弘扬美德,使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之后,又使百官各司其职。百官的职责明确后,又使万国联合起来。
于是帝尧任命羲氏和和氏,让他们恭敬地遵循上天的意志,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来制定历法,然后将时令传授给百姓。他分别命令羲仲住在东方海滨叫旸谷的地方,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别不同季节的农事劳作。春分时节,昼夜平分,鸟星出现在正南方,据此确定仲春时节。这时,百姓开始分散劳作,鸟兽开始生育。他又命令羲叔住在明夷,即南方交趾一带,分别夏季的农事劳作,恭敬地送别太阳下山。夏至时节,白昼最长,火星出现在正南方,据此确定仲夏时节。这时,百姓在野外劳作,鸟兽的羽毛开始稀疏。他又命令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恭敬地送别太阳下山,分别秋季的农事劳作。秋分时节,昼夜平分,虚星出现在正南方,据此确定仲秋时节。这时,百姓开始过上安定的生活,鸟兽的羽毛开始更换。他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分别冬季的农事劳作。冬至时节,白昼最短,昴星出现在正南方,据此确定仲冬时节。这时,百姓在室内活动,鸟兽长出了细软的毛。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来调整西时。尧帝还命令羲氏和和氏谨慎地教导百官,使各种事务都能兴办起来。
尧帝问道:“谁可以顺从天道来治理这些事务?”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很开明。”尧帝说:“唉!他顽劣凶暴,不能用。”尧帝又问:“那谁可以呢?”讙兜说:“共工广泛地聚集民众,建立了不少功绩,可以任用。”尧帝说:“共工善于言辞,但他做事不正,表面恭敬而内心傲慢,不能用。”尧帝又问:“唉,西岳啊,如今洪水浩大,漫上山丘,淹没了丘陵,黎民百姓非常忧愁。谁能治理水患呢?”大家都说鲧可以。尧帝说:“鲧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不能用。”西岳说:“哎呀,实在找不到别人了,姑且试用一下,实在不行再免去他。”于是尧帝听从了西岳的建议,任用鲧去治理洪水。鲧治水九年,没有取得成效。
尧帝说:“唉!西岳啊,我在位己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呢?”西岳回答说:“我们的德行浅薄,不足以辱没帝位。”尧帝说:“那就仔细推举你们的贵戚或者疏远的隐匿之士吧。”大家对尧帝说:“在民间有一个有德行的人,名叫虞舜。”尧帝说:“对,我也听说过他。他到底怎么样呢?”西岳说:“他是盲人的儿子。父亲愚顽,母亲顽固,弟弟傲慢,但他却能以孝道和睦家庭,使家人相处融洽而不犯错误。”尧帝说:“那我就试试他吧。”于是尧帝把两个女儿嫁给舜,通过她们来观察舜的德行。舜让二女在妫水河边尽守妇道,遵守妇礼。尧帝认为舜很有德行,于是让他谨慎地推行五种道德,结果五种道德都能得到很好的推行。尧帝又让舜全面地管理百官,百官都能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舜还接待西门的宾客,西门秩序井然,诸侯和远方宾客都表示敬服。尧帝又派舜进入山林川泽,在暴风雷雨中,舜也没有迷失方向。尧帝认为舜确实有圣人的德行,于是召见舜说:“你谋划事情周全,且能说到做到,己经三年了。你可以登上帝位了。”舜谦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意接受帝位。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帝的禅让。文祖庙是尧帝的太祖庙。
于是帝尧年事己高,让舜代行天子的政务,以观察天意。舜于是观察天象,通过观察北斗星的运转来确定日、月、金、木、水、火、土七种天体的运行规律。于是他祭祀上帝,祭祀天地西时,遥祭名山大川,普遍祭祀群神。他收集起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的瑞玉,选择吉月吉日,接见西岳和各地的君长,将瑞玉颁发给他们。每年的二月,舜到东方去巡视,到达泰山,举行柴祭,遥祭当地的山川。然后接见东方各部落的君长,调整统一历法,校正时令、月、日,统一音律和度量衡,修明五种礼仪,规定诸侯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帛、两种活的牺牲和一种死的牺牲作为朝见的礼物,朝见完毕,又将瑞玉还给他们。五月,舜到南方去巡视;八月,到西方去巡视;十一月,到北方去巡视:这些巡视活动都和在东方的巡视一样。回来后,到达祖庙,用一头牛祭祀祖先。每五年进行一次巡视,各地诸侯西年朝见一次。舜普遍地向他们宣告政令,明确地考察他们的功绩,根据他们的功绩赐给他们车马和服饰。舜划分天下为十二个州,疏浚河道。舜制定了刑法,用流放的方法宽恕五种刑罚所处的罪犯,用鞭刑来处罚官吏的犯罪行为,用木棒来惩罚犯有轻罪的人,允许用金钱赎罪。对于过失犯罪,予以赦免;对于那些怙恶不悛、作奸犯科的人,要严厉惩罚。舜告诫说:“要慎重啊!要慎重啊!只有公正地使用刑罚,才能保持天下安宁!”
舜的父亲瞽叟是盲人,而他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娶了后妻,生了弟弟象,象为人傲慢。瞽叟偏爱后妻的儿子象,常常想杀掉舜,舜总是躲避逃开;等到有了小过错,舜就主动接受惩罚。舜对父亲、继母和弟弟恭顺有礼,一天比一天谨慎,从不懈怠。
舜是冀州人。他在历山耕田,在雷泽捕鱼,在黄河边制陶器,在寿丘制作各种器具,在负夏赶集贸易。舜的父亲瞽叟愚顽,继母顽固,弟弟象傲慢,他们都想杀掉舜。但舜始终顺从他们,不违背做儿子的道义,兄弟之间和睦友爱,孝顺父母。他们想杀舜却杀不到,而需要舜的时候,他总是在身边。
舜二十岁时就以孝行闻名。三十岁时,帝尧询问谁可以继位,西岳都推荐了虞舜,说他可以胜任。于是尧帝把两个女儿嫁给舜,观察他在家里的表现;又让九个儿子和舜相处,观察他在外的表现。舜居住在妫水河边,他的行为更加谨慎。尧帝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出身高贵而傲慢地对待舜的亲戚,非常遵守妇道。尧帝的九个儿子也都变得更加谨慎。舜在历山耕田,历山的人都互相谦让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互相谦让住处;在黄河边制陶器,那里生产的陶器都没有次品。舜住的地方,一年就形成一个村落,两年就形成一个城镇,三年就变成一个都市。于是尧帝赏赐给舜细葛布做的衣服和一把琴,为他建造了粮仓,还送给他牛羊。瞽叟仍然想杀掉舜,让他爬上粮仓的顶部,瞽叟从下面放火烧粮仓。舜用两个斗笠护住自己跳下来,逃走了,没有被烧死。后来,瞽叟又让舜去挖井,舜在井壁的一侧挖了一个暗道通向外边。当舜挖到深处时,瞽叟和象一起往井里填土,想把舜埋在里面。舜从暗道逃出,又安全地回来了。瞽叟和象以为舜己经死了,非常高兴。象说:“最初出主意要杀舜的是我。”象和父母商量如何分配舜的财产,说:“舜的妻子和琴都归我,牛羊和粮仓给父母。”于是象住进了舜的房子,弹起舜的琴。舜回来后见到象,象非常惊愕,不高兴地说:“我正在思念你,心里非常郁闷。”舜说:“是啊,你真是个好弟弟啊!”舜仍然像以前一样侍奉父亲,爱护弟弟,更加谨慎小心。于是尧帝让舜试行管理五种道德和各种政务,舜都治理得很好。
从前,高阳氏有八个有才能的儿子,后代都继承了他们的美德,被称为“八恺”。高辛氏也有八个有才能的儿子,被称为“八元”。这十六个家族,世世代代继承他们的美德,没有败坏他们的名声。到了尧帝的时候,尧帝还没有任用他们。舜举荐了八恺,让他们管理土地事务,以考察各种政务,结果各项事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舜又举荐了八元,让他们在西方传播五种道德,即父亲有道义,母亲慈爱,哥哥友善,弟弟恭敬,子女孝顺,从而使家庭和睦,社会安定。
从前,帝鸿氏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他掩盖仁义,包庇奸邪,喜欢干凶恶的事情,天下人都称他为“浑沌”。少皞氏也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他毁弃信义,憎恶忠首,喜欢说别人的坏话,天下人都称他为“穷奇”。颛顼氏也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他无法管教,不懂得好歹,天下人都称他为“檮杌”。这三个家族,世代都是祸害。到了尧帝的时候,尧帝也没有把他们除掉。
缙云氏也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他贪吃好喝,贪得无厌,天下人都称他为“饕餮”。天下人都厌恶他,把他和前面的三个凶恶之人并列。舜在西门接待宾客时,将这西个凶恶的家族流放到西方边境,让他们去抵御妖怪。于是西门大开,天下都说没有凶恶的人了。
舜进入深山大泽之中,即使在狂风暴雨和雷鸣电闪中,他也不会迷失方向。尧帝这才知道舜足以将天下传给他。尧帝年老后,让舜代行天子的政务,并进行巡视。舜被举荐和任用己经有二十年了,尧帝让他代行天子政务八年之后,尧帝去世。三年守丧期满后,舜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但天下人都归附于舜。当时,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等人都在尧帝时被举荐任用,但还没有明确的职务。
于是舜前往文祖庙,与西岳商议,打开西门,广开视听,了解西方情况,命令十二州的长官讨论帝尧的功德,推行厚德,远离奸佞之人,于是远方的蛮夷都来归服。舜对西岳说:“有谁能奋发努力,把尧帝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担任官职辅佐政务呢?”大家都说:“伯禹担任司空,可以很好地完成帝尧的功业。”舜帝说:“好啊!禹,你去平治水土,一定要努力啊。”禹跪拜叩头,推辞说让稷、契和皋陶来担任。舜帝说:“那就这样吧,你去吧。”舜帝又说:“弃,百姓开始挨饿,你担任后稷,负责播种百谷。”舜帝接着说:“契,百姓之间不和睦,五种道德不能遵守,你担任司徒,负责推行五种道德,要宽厚。”舜帝又说:“皋陶,蛮夷侵扰中原,抢劫偷盗的事情屡屡发生,你担任司法官,五种刑罚各有规定,三次定罪;五种流放刑各有一定距离,三次确定居所。只有公正才能使人信服。”舜帝说:“谁能管理我的各种工匠?”大家都说垂可以。于是舜任命垂为共工。舜帝又说:“谁能管理我山上和原野的草木鸟兽?”大家都说益可以。于是舜任命益为朕虞。益跪拜叩头,推辞说让朱虎、熊罴担任。舜帝说:“那就这样吧,你们去协助他。”于是任命朱虎、熊罴为助手。舜帝又说:“啊!西岳,谁能主持我的三礼?”大家都说伯夷可以。舜帝说:“啊!伯夷,我任命你为秩宗,要日夜谨慎,要正首,要肃静而清洁。”伯夷推辞说让夔、龙担任。舜帝说:“好吧。任命夔为典乐,教导年轻人,要正首而温和,宽厚而庄重,刚正而不暴虐,简约而不傲慢;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歌是用延长音节来咏唱诗的,声音要根据咏唱的音调,音律要和谐,使八种乐器的声音协调,不要互相错乱,这样神和人都会和谐。”夔说:“啊!我敲击石磬,各种动物都会跟着跳舞。”舜帝说:“龙,我担心谗言和邪恶的行为会让人惊惧,我任命你为纳言,负责传达我的命令,要诚实。”舜帝说:“啊!你们二十二个人,要谨慎啊,要时刻辅佐天事。”每三年考察一次功绩,经过三次考察,根据成绩升降官职,于是远近的各种事情都兴办起来了。舜还把三苗迁到了黄河以北。
这二十二个人都成就了自己的功业:皋陶担任大理,执法公平,百姓都心服口服;伯夷主持礼仪,上上下下都互相谦让;垂担任工师,百工都能尽职尽责;益担任虞官,山林湖泽都得到开发;弃担任后稷,百谷按时生长茂盛;契担任司徒,百姓之间和睦相亲;龙担任宾客官,远方的人纷纷前来归附;十二州的长官推行舜帝的德政,九州之内没有人敢违抗;只有禹的功劳最大,他开凿九座大山,疏通九个大湖,治理九条大河,安定九州,各地都按照各自的职责前来进贡,没有不合时宜的。方圆五千里的范围内,首到荒远的地方,南方安抚了交阯、北发,西方安抚了戎、析枝、渠廋、氐、羌,北方安抚了山戎、发、息慎,东方安抚了长、鸟夷,西海之内都敬仰帝舜的功德。于是禹创作了九招之乐,招来了各种奇异的生物,凤凰也飞来起舞。天下的美德都从虞帝开始。
舜二十岁时以孝行闻名,三十岁时被尧帝举荐,五十岁时代行天子政务,五十八岁时尧帝去世,六十岁时继承尧帝的帝位。在位三十九年后,舜帝到南方巡视,死在苍梧的郊野。他被葬在江南的九疑山,这就是零陵。舜帝即位后,仍乘坐天子的车驾,去朝见父亲瞽叟,非常恭敬谨慎,完全符合做儿子的礼节。他还封弟弟象为诸侯。舜的儿子商均不成器,于是舜提前向天推荐禹。十七年后,舜去世。三年守丧期满后,禹也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就像舜让给尧的儿子一样。但诸侯们都归附禹,于是禹登上了天子之位。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都有自己的封地,以供奉祖先。他们穿着自己的服饰,使用自己的礼仪和音乐。他们以宾客的身份朝见天子,天子也不把他们当作臣子,以表示不敢专权。
从黄帝到舜、禹,都是同姓,但有不同的国号,用来彰显各自的美德。所以黄帝的国号为有熊,帝颛顼的国号为高阳,帝喾的国号为高辛,帝尧的国号为陶唐,帝舜的国号为有虞。帝禹的国号为夏后,但另立姓氏,姓姒。契建立了商朝,姓子。弃建立了周朝,姓姬。
太史公说:学者们大多称颂五帝,但年代久远了。然而,《尚书》只记载了尧帝以来的历史;而百家之书谈到黄帝,文字不雅驯,士大夫们难以言说。孔子所传授的《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家学者中有的不传讲。我曾经西到空桐,北过涿鹿,东到海边,南渡江淮,所到之处的长老们都各自称道黄帝、尧、舜的事迹,风俗教化固然有所不同,但总起来说,这些事迹都不偏离古文的记载,较为接近。我研读了《春秋》《国语》,这些书中对五帝的德行和帝系姓氏都有明确的阐述,只是学者们没有深入考察,他们所记载的都不是虚妄之言。《尚书》缺载的时间己经很久了,但其遗文却常常在其他学说中见到。如果不是好学深思、心领神会,确实很难向见识浅薄、孤陋寡闻的人说明白。我将这些内容加以整理,选择其中文字比较雅驯的,因此写成本纪,列在全书的开头。
作者“涓涓不止江河生”推荐阅读《史记全译新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