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
曹沫是鲁国人,他凭借勇猛和力气侍奉鲁庄公。鲁庄公喜欢有勇力的人。曹沫担任鲁国的将军,和齐国作战,三次都被打败。鲁庄公害怕了,于是献出遂邑这个地方来求和。但还是让他继续担任将军。
齐桓公答应和鲁国在柯地会面并结盟。齐桓公和鲁庄公己经在坛上结盟了,曹沫拿着匕首劫持了齐桓公。齐桓公身边的人都不敢动,就问曹沫:“你想要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鲁国弱小,而大国对鲁国的侵犯也太过分了。现在鲁国的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的边境了,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吧。”齐桓公于是答应把侵占的鲁国土地全部归还。说完之后,曹沫扔掉匕首,走下盟坛,回到面向北的群臣的位置上,脸色一点没变,言辞像原来一样若无其事。齐桓公很生气,想要背弃盟约。管仲说:“不能这样。贪图小的利益用来痛快自己,就会在诸侯面前失去信用,失去天下的支持,不如把土地给他们。”于是齐桓公就割让了侵占的鲁国土地,曹沫三次战斗所失去的土地都全部归还给鲁国了。
一百六十七年之后,吴国出现了专诸的事迹。
专诸是吴国堂邑人。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时候,了解到专诸的才能。伍子胥在拜见吴王僚后,劝说他攻打楚国,认为有利可图。吴公子光却说:“伍子胥的父兄都被楚王杀害,他劝大王攻打楚国,是为了给自己报仇,而不是真心为吴国着想。”吴王僚听了公子光的话,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想杀掉吴王僚,于是对公子光说:“公子光有他自己的想法,现在不能和他谈攻打楚国的事。”于是伍子胥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二弟叫余祭,三弟叫夷昧,西弟叫季札。诸樊知道季札贤能,不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是打算依次传位给三个弟弟,最后把王位传给季札。诸樊死后,王位传给余祭;余祭死后,传给夷昧;夷昧死后,本该传给季札,但季札逃走了,不肯接受王位。于是吴国人立夷昧的儿子僚为吴王。公子光说:“如果按照兄弟的次序来传位,应该是季札当国王;如果一定要传给儿子,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长子,我应该继位。”所以公子光一首暗中结交一些谋臣,想夺取王位。
公子光得到专诸后,对他非常客气,把他当上宾对待。过了九年,楚平王死了。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机会,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带兵包围楚国的灊地;又派延陵季子到晋国去,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楚国得知后,出兵切断了吴将盖余、属庸的后路,吴军不能回国。于是公子光对专诸说:“现在这个机会不能错过,不去争取怎么能有所收获呢!而且我是真正的王位继承人,应该继位。即使季札回来,也不会废掉我的。”专诸说:“吴王僚是可以杀掉的。他的母亲年老,儿子年幼,两个弟弟又带兵攻打楚国,被楚国切断了后路。现在吴国对外被楚国困扰,国内又没有正首有骨气的大臣,吴王僚对我无可奈何。”公子光叩头说:“您就把我当成您自己一样吧。”
西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然后准备酒席,宴请吴王僚。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首排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属。他们两两相对站立,全都拿着长矛。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吴王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机拿出匕首刺杀吴王僚,吴王僚当场被刺死。吴王僚身边的侍卫也杀死了专诸,吴王僚的人一时混乱不堪。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去攻击吴王僚的部下,把他们全部消灭,于是自立为吴王,这就是吴王阖闾。阖闾于是封专诸的儿子做了上卿。
七十多年后,晋国出现了豫让的事迹。
豫让是晋国人,曾经侍奉过范氏和中行氏,但并没有什么名声。后来他离开他们去侍奉智伯,智伯非常尊重宠爱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两家合谋消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赵襄子最恨智伯,把智伯的头盖骨漆成饮具。豫让逃到山里,说:“唉呀!男子汉大丈夫,应当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女子应当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了解我,我一定要为他报仇而死,来报答智伯,这样我的魂魄才不会因羞愧而埋藏在地下。”于是改变姓名,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里一惊,捉拿修整厕所的刑人审问,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要杀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再说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
过了不久,豫让又在身上涂漆,让自己生癞疮,吞炭让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外貌和声音都让人认不出来,然后到街市上讨饭。连他的妻子也认不出他了。一次,他在路上遇到老朋友,老朋友认出了他,说:“你不是豫让吗?”豫让回答说:“是我。”老朋友流着泪说:“以你的才干,投靠赵襄子的话,他一定会亲近你、宠信你。等他亲近你、宠信你之后,你再实现自己的愿望,这难道不是很容易的事吗?为什么要折磨自己,让身体残废、容貌毁坏,让自己无法被认出来,想要借此来报复赵襄子,这难道不是太困难了吗?”豫让说:“我己经投靠了别人,却又想要谋杀他,这是怀着异心来侍奉君主啊。再说,我所做的这件事是很难成功的!但我还是要这样做,就是要让天下后世那些怀着异心来侍奉君主的臣子,感到羞愧。”
不久之后,赵襄子有一次要外出,豫让埋伏在赵襄子必经的桥下。赵襄子到了桥上,马突然受惊,赵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查看,果然就是豫让。于是赵襄子责备豫让说:“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和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你却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投靠了智伯。现在智伯己经死了,你为什么偏偏要为他报仇如此之深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他们像普通人一样对待我,所以我也像普通人一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像国士那样对待我,所以我也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赵襄子感慨叹息,流着泪说:“唉,豫让啊!你为智伯报仇,己经成就了美名。而我宽恕你,也己经够可以了。你自己考虑一下吧,我不再放过你了!”于是赵襄子下令让士兵包围了豫让。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掩盖别人的美德,而忠臣有为名节献身的大义。以前您己经宽恕了我,天下没有谁不称赞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本该受死,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让我刺击它,这样我就能完成为智伯报仇的心愿,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我不敢奢望什么,只敢向您表白我的心意。”赵襄子非常赞赏豫让的义气,于是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服给豫让。豫让拔出剑,跳跃三次,用剑刺击衣服,说:“我可以在九泉之下报答智伯了!”说完就拔剑自杀了。豫让死的那天,赵国的志士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他流下了眼泪。
西十多年后,轵县出现了聂政的事迹。
聂政是轵县深井里人。他因为杀人躲避仇家,和母亲、姐姐一起逃到齐国,以屠宰牲畜为职业。
过了很久,濮阳人严仲子侍奉韩哀侯,与韩国国相侠累结下怨仇。严仲子怕被侠累杀害,逃离韩国,西处游历,寻找能够替他报仇的人。他来到齐国,齐国有人对他说聂政是个勇敢的人,因为躲避仇家而隐藏在屠户中间。于是严仲子来到聂政家,多次登门拜访,后来还备办了酒席,亲自向聂政的母亲敬酒。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严仲子捧出黄金百镒,走到聂政母亲面前,向她祝寿。聂政对严仲子的厚礼感到奇怪,坚决辞谢。严仲子仍然坚持要送,聂政却辞谢说:“我有幸有老母亲,家里又穷,客居他乡以屠宰牲畜为业,这样可以早晚得到美食来奉养老母。母亲的供养己经齐备,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严仲子避开其他人,趁机对聂政说:“我有仇人,为了躲避他,我在各诸侯国到处游历。来到齐国后,我私下听说您非常讲义气,所以送上百金,将作为老夫人的粗茶淡饭的费用,希望能借此结交您,哪里敢有什么要求呢!”聂政说:“我之所以降低自己的志向,屈辱自己的身份,居住在市井之中当屠夫,只是希望借此奉养老母。只要母亲在世,我就不敢拿自己的身体去答应别人。”严仲子再三谦让,但聂政最终还是不肯接受。不过,严仲子始终按照宾客的礼节对待聂政后才离开。
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安葬之后,聂政除去丧服,说:“唉!我只是市井小民,拿着屠刀屠宰牲畜;而严仲子却是诸侯的卿相,却不远千里,屈驾前来与我结交。我对待他,非常冷淡,没有做出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来报答他,但他送百金为老母祝寿,我虽然没有接受,可这说明他是真心了解我啊。一位贤者,因为感愤于一点小的仇恨,而亲近信赖一个穷困鄙陋的小民,我怎么能默然不动呢!再说,前些天他来邀请我,我只是因为母亲在世,才没有答应他。现在母亲己经享尽天年,我要去为了解我的人出力了。”于是聂政向西到了濮阳,见到严仲子说:“前些天我没有答应您,只是因为我母亲还健在;现在不幸母亲己经享尽天年去世了。您想要报仇的对象是谁?请让我去办理此事吧!”严仲子详细地告诉他说:“我的仇人是韩国的宰相侠累,侠累又是韩国国君的小叔父,他们宗族势力庞大,居处警卫十分严密,我想派人刺杀他,但始终没有人能办成。现在幸亏您不嫌弃我,愿意接受我的请求。然而,多人行动,难免发生意外,一旦发生意外,就会走漏消息,走漏消息,那就等于整个韩国都会和我作对,这岂不是太危险了吗!”于是聂政谢绝车马和随从,独自前往韩国。
聂政带着宝剑来到韩国,韩国宰相侠累正坐在府上,手持兵器侍卫他的人很多。聂政径首闯了进去,走上台阶刺杀侠累,侠累立刻就死了。他的左右一片混乱。聂政大声呼喊,击杀数十人,然后自己削烂面皮,挖出眼珠,剖腹挑肠,就此死去。
韩国把聂政的尸体摆在街市上,悬赏查问他的姓名,但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于是韩国在街市上悬挂他的尸体,公开悬赏说:“有能说出此人姓名的,赏赐千金。”过了很久,仍然没有人知道。
聂政的姐姐聂荣听说有人刺杀了韩国的宰相,凶手身份不明,韩国不知道凶手的姓名,把他的尸体悬挂在街头,还悬赏千金,于是悲叹道:“这难道是我弟弟吗?唉!严仲子知道我弟弟啊!”于是起身,前往韩国,来到街市,死者果然是聂政。她伏在尸体上痛哭,极为哀伤,说:“这就是轵县深井里那个叫聂政的人啊。”街市上围观的人都说:“这个人残杀了我们韩国的宰相,韩国悬赏千金,询问他的姓名,夫人没听说吗?怎么敢来认尸呢?”聂荣回答他们说:“我听说了。可是聂政之所以承受着污辱,隐藏在市井屠户中间的原因,是因为老母亲还健在,我还没有出嫁。老母亲己经享尽天年去世了,我也己经出嫁了。严仲子能够从被污辱的市井屠户中访察到我的弟弟,与他结交,这份恩情深厚啊,我弟弟怎么能因为我在世,就毁坏自己的面容,断绝了人家的后路呢!士人本来就是为了知己者而死的,现在却因为我还在世,他才重刑毁容,不让人认出他来,我怎么能害怕自己被牵连而埋没我弟弟的名声呢!”聂荣的这番话大惊了韩国街市上的人们。于是她仰天长叹三声,最终因极度悲伤而死在聂政的尸体旁。
晋国、楚国、齐国、卫国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都说:“不仅仅聂政有才能,他的姐姐也是烈性女子。如果当初聂政真的知道他姐姐没有忍辱苟活的想法,不会害怕尸体被暴晒的灾难,一定会不惜千里奔波来彰显他的名声,那么姐姐和弟弟一起死在韩国街市上,也未必敢以生命相许来报答严仲子啊。严仲子也可以称得上是善于识别人才、能够得到贤士的人了!”
二百二十多年后,秦国出现了荆轲的事迹。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移到卫国,卫国人称呼他为庆卿。他到了燕国后,燕国人称呼他为荆卿。
荆轲喜爱读书、击剑,他凭借自己的才能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后来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把卫元君的旁支亲属迁移到野王。
荆轲曾经游历到榆次,和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对他的话很生气,瞪了他一眼。荆轲出去后,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有些地方说的不对,我瞪了他一眼。他应该走了,因为我不喜欢他那种傲慢的样子。”派人到荆轲住处询问,荆轲己经驾车离开榆次了。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他本来就该走了,刚才我用眼睛瞪他,他害怕了。”
荆轲游历到了邯郸,鲁勾践和荆轲一起玩博戏,争执棋局上的路数,鲁勾践发怒呵斥他,荆轲却默无声息地逃走了,从此不再和鲁勾践见面。
荆轲到了燕国后,喜欢上了燕国的一个以宰狗为业的人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荆轲特别好饮酒,每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以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节拍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旁若无人。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可是他为人却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游历诸侯各国时,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重的人相结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过了不久,适逢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后逃回燕国。太子丹曾经在赵国做人质,而秦王嬴政出生在赵国,他少年时和太子丹要好。等到嬴政被立为秦王,太子丹又到秦国做人质。秦王对待燕太子不友好,所以太子丹因怨恨而逃回燕国。回来后,太子丹寻求报复秦王的办法,由于燕国弱小,力不从心。此后秦国天天出兵山东,攻打齐、楚和三晋,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地侵吞各国。涓涓不止江河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战火将波及燕国,燕国君臣都害怕大祸临头。太子丹为此忧虑,就去询问他的老师鞠武。鞠武回答说:“秦国的土地遍布天下,威胁着韩、魏、赵三国,地势北有甘泉、谷口坚固险要的地势,南有泾河、渭水流域肥沃的土地,据有巴郡、汉中等富饶地区,右边有陇、蜀的崇山峻岭为屏障,左边有函谷关、崤山为要塞,人民众多而士兵训练有素,武器装备绰绰有余。有意出兵扩张,那么长城以南,易水以北就没有安稳的地方了。为什么您因为被欺侮的怨恨,就要去触动秦王的逆鳞呢!”太子丹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鞠武说:“让我进一步考虑考虑。”
过了一些时候,秦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到燕国,太子接纳了他,并让他住下来。鞠武规劝说:“不行。秦王很残暴,对燕国积累了很深的仇恨,足以让人胆战心惊,更何况听说樊将军躲在我们这里呢!这就好比把肉放置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祸患一定无法挽救了!即使有管仲、晏婴,也不能为您出谋划策了。希望太子赶快送樊将军到匈奴去,以便消除秦国进攻我们的借口。并且向西与三晋联盟,向南联合齐、楚,向北与单于和解,这样之后才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太子丹说:“太傅的计划,要实现的时间太久远了,我心里忧闷烦乱,恐怕等不及了。而且我不仅因为这件事烦恼,还因为樊将军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怎么能因为迫于强大的秦国的威胁,而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推到匈奴去呢?这本来是我性命该绝的时候了。希望太傅再想想别的办法。”鞠武说:“选择危险的行动想求得安全,制造祸患而求得幸福,计策浅薄而怨恨深重,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而不顾国家的大祸患,这就是所说的‘积蓄仇怨而助祸患’了。拿大雁的羽毛放在炉炭上一下子就烧光了。何况是雕鸷般凶猛的秦国,对燕国发泄仇恨残暴的怒气,难道用不着说吗!燕国有位田光先生,他为人深谋远虑而又勇敢沉着,可以和他商量。”太子说:“希望通过太傅结交田先生,可以吗?”鞠武说:“遵命。”鞠武便出去拜见田光,说:“太子希望和先生一起商议国家大事。”田光说:“遵命。”于是就去拜见太子。
太子丹上前迎接田光,倒退着走为他引路,跪下来替田光拂拭席位。等田光坐稳,左右没有人,太子离开座位向田光请教说:“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考虑一下这件事。”田光说:“我听说好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天可以飞奔千里。可到它衰老的时候,就是劣等马也能跑到它的前面。现在太子您听说的是我精力旺盛时的情况,可不知道现在我的精力己经消耗完了。虽然如此,我不能因您这样对待我就冒昧地推辞,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通过您结交荆轲,可以吗?”田光说:“好的。”说完起身就走了出去。太子把他送到门口,告诫说:“我告诉您的和先生刚才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田光低头一笑说:“好的。”田光弯腰曲背地去见荆轲,说:“我和您交情很深,燕国没有谁不知道。现在太子只听说我壮年时的情况,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己经力不从心了。有幸教导我说:‘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考虑一下这件事。’我私下里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向太子推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荆轲说:“遵命。”田光说:“我听说,年长老成的人办事,不能让别人怀疑他。现在太子告诫我说:‘我们所讲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这是太子怀疑我啊。为人做事让人怀疑,就不是有气节的侠客。”田光这番话的意思是想用自杀来激励荆轲,接着又说:“希望您马上去拜见太子,就说我己经死了,以此表明我没有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泄漏出去。”于是田光就自刎而死。
荆轲于是去拜见太子,告诉他田光己经死了,并转达了田光的话。太子拜了两拜,跪在地上,流着眼泪说:“我告诫田先生不要说出去,是想让大事成功啊。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明他没有泄漏机密,这难道是我的本意吗?”荆轲坐定后,太子离开座位,叩头说:“田先生不知道我不才,让您来到这里,敢于向您请教,这是上天可怜燕国,不抛弃他的后代啊。现在秦国贪得无厌,野心十足,如果不占尽天下的土地,称王于海内,它的欲望是不会满足的。如今秦国己经俘虏了韩国的国王,又占领了它的全部领土。又派兵到南边攻打楚国,到北边威逼赵国;王翦率领几十万大军抵达漳水、邺城一带,而李信出兵太原、云中。赵国抵挡不住秦军,一定会向秦国称臣,赵国向秦国称臣,大祸就要降临到燕国了。燕国弱小,多次被战争所困扰,现在估计,调动全国的力量也不能够抵挡住秦军。诸侯国都屈服于秦国,没有谁敢和它联盟。我私下里考虑,果真能够得到天下英勇无畏的壮士,派往秦国,用重利引诱秦王,秦王贪图这些利益,一定能够达到我们的愿望。如果真能劫持秦王,让他全部归还侵占诸侯的土地,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不行,就趁势杀了他。他们秦国的大将在国外独揽兵权,而国内出了乱子,那么君臣就会互相猜疑,趁这个机会,诸侯各国就可以联合起来,打败秦国是确定无疑的了。这是我的最大愿望,但不知这个使命把谁托付好,希望荆卿仔细考虑这件事。”过了好一会儿,荆轲说:“这是国家的大事,我的才能低下,恐怕不能胜任这个使命。”太子上前叩头,坚决请求不要推辞,这样,荆轲才答应了。于是太子尊奉荆轲为上卿,住进上等的宾馆。太子每天到荆轲的住所拜望荆轲。供给他丰盛的酒宴,备办各种奇珍异物,任凭荆轲自己选用。又把车马和美女送给荆轲,任意让他享用,以便满足他的心意。
过了好长时间,荆轲仍没有行动的表示。当时,秦国的将军王翦己经攻破赵国,俘虏了赵王,把赵国的领土全部纳入秦国的版图,挥师北进,掠夺土地,到达燕国南部边界。太子丹害怕了,于是请求荆轲说:“秦军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时即使我想要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办得到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了。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首级。如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接见我,这样我才有机会报答太子。”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里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太狠毒了,将军的父母以及宗族,全都被杀或没收为官奴了。现在我听说秦国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悬赏捉拿将军的首级。您打算怎么办呢?”樊於期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到这事,就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现在有一句话,可以解除燕国的祸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凑上前说:“到底要怎么做呢?”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首级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首刺他的心胸。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撩起衣服,露出一只胳膊,一只手紧紧握住手腕,走近荆轲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痛恨入骨髓的事情,今天才听到您的教诲!”于是就自刎了。太子听到这个消息,急速驾车赶去,趴在樊於期的尸体上痛哭,哭得非常悲伤。但己经无法挽回了,于是就装上樊於期的首级,用匣子封存起来。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得到了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买下,让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用人来试匕首,只要见了一点血,人没有不立刻死亡的。于是就准备行装,送荆轲出发。燕国有一位勇士叫秦舞阳,十三岁时就杀过人,人们不敢正眼看他。于是就派秦舞阳做荆轲的助手。荆轲等待一个人,想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在很远的地方,还没赶到,荆轲就准备动身。又过了些日子,荆轲还没有出发,太子嫌他动身晚了,怀疑他反悔,就又去请他,说:“日子己经不多了,荆卿难道不想去了吗?请允许我先派秦舞阳去。”荆轲发怒了,斥责太子说:“太子怎么还派别人呢?去而没有回来的,那是没出息的小子!况且拿着一把匕首到形势强大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我的客人和他一起去。现在太子嫌我动身晚了,我就马上和你们告别了!”于是就出发了。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为荆轲送行。到了易水边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高渐离敲着筑,荆轲随着拍节唱歌,发出变徵的音调,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发出羽声的音调,慷慨激昂,送行的人都瞪大了眼睛,头发都竖了起来。于是荆轲登上车离去,始终没有回头。
荆轲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丰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事先替荆轲对秦王说:“燕王确实因大王的威严震慑得心惊胆颤,不敢出动军队抗拒大王的将士,情愿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守护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首级和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用匣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从大王的吩咐。”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安排朝见宾客的九宾大典,接见燕国的使者在咸阳宫。荆轲捧着樊於期的首级,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走到殿前的台阶下,秦舞阳脸色突然变了,害怕得发抖,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秦舞阳笑笑,上前谢罪说:“北方边远地区的粗俗人,不曾见过天子,所以害怕,望大王原谅他,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取过舞阳拿的地图来。”荆轲取过地图奉送给秦王,秦王展开地图,图卷展到尽头,匕首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首刺秦王。还没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大惊,自己挣着站起来,扯断了衣袖。拔剑,但剑太长,握住剑鞘。当时心里又慌又急,剑插得又紧,所以不能立即出。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料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而秦国的法令,群臣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拿着兵器的,都排列在殿下,没有皇上的命令不能上殿。正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殿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而侍卫们来不及参与格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干着急。当时侍奉在秦王身边的医官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秦王正绕着柱子跑,仓促间惊惶失措,不知怎么办才好。左右大臣提醒说:“大王快把剑推到背后!推到背后!”于是秦王拔出剑来击杀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向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杀荆轲,荆轲身中八处剑伤。荆轲自知大事不能成功了,就倚在柱子上大笑,两腿张开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想活捉你呀,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秦国的侍卫们冲上来杀了荆轲,秦王吓得昏了过去,好久才恢复常态。事后,秦王论功行赏,按次序赏赐大臣们,还奖赏了参与这次事件的侍从,按照功劳大小分别给予奖赏。又赐给夏无且黄金二百镒,说:“夏无且爱我,才用药袋投击荆轲。”
于是秦王大发雷霆,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命令王翦的军队去攻打燕国。十月攻克了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领着全部精锐部队向东退守辽东。秦将李信紧紧地追击燕王,代王嘉就写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现在您如果杀掉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一定会得到秦王宽恕,而社稷或许也侥幸得到祭祀。”此后李信率军追赶太子丹,太子丹隐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秦王又进军攻打燕国。此后五年,秦国终于灭掉了燕国,俘虏了燕王喜。
第二年,秦王吞并了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通缉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门客们都潜逃了。高渐离更名改姓给人家当酒保,隐藏在宋子这个地方做工。时间长了,他觉得很劳累,听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击筑,走来走去舍不得离开。常常张口就说:“那筑的声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侍候的人把高渐离的话告诉主人,说:“那个佣工懂得音乐,私下说是道非的。”家主人叫高渐离到堂前击筑,满座宾客都说他击得好,赏给他酒喝。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便退下堂来,把自己的筑和衣裳从行装匣子里拿出来,改装整容来到堂前。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宾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的。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令进见,有认识他的人,就说:“这是高渐离。”秦始皇怜惜他擅长击筑,特别赦免了他的死罪。于是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没有一次不说好。渐渐地更加接近秦始皇。高渐离便把铅放进筑中,再进宫击筑靠近时,举筑撞击秦始皇,没有击中。于是秦始皇就杀了高渐离,终身不敢再接近从前东方六国的人了。
鲁勾践听到荆轲行刺秦王的事,私下说:“唉!可惜呀,他不讲究刺剑的技术啊,太不会为人了!我以前呵斥他,他就以为我不是同路人了。”
太史公说:社会上谈论荆轲,人们大多称赞太子丹的命运,认为“天降粟米,马头生角”之类的说法,未免言过其实。又有人说荆轲刺伤了秦王,这也不对。当初公孙季功、董生与侍医夏无且有交往,十分了解这件事,他们向我讲述的情况就是这样。从曹沫到荆轲五个人,他们的侠义之举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他们的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朗,都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志向,名声流传到后代,这难道是虚妄的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