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汤死后,他的家产价值不超过五百金,这些都是他得到的俸禄和赏赐,没有其他产业。张汤的兄弟和儿子们想厚葬他,他母亲说:“张汤是天子的大臣,却被污蔑而死,为什么要厚葬呢?”于是用牛车拉着他,只有一口棺材,没有外棺。皇帝听说后,说:“不是这样的母亲,就不能有这样的儿子。”于是把三位长史全部逮捕审问,最后处死。丞相庄青翟自杀。田信被释放。皇帝还是怜惜张汤,逐渐提拔他的儿子张安世。
赵禹曾经中途被免官,后来又担任了廷尉。当初,条侯周亚夫认为赵禹执法严酷,不重用他。等到赵禹当了少府,地位和九卿相同。赵禹执法严酷,到了晚年,事务越来越多,官吏们办事更加严苛,但赵禹反而治理得更加宽松,名声也变得宽厚公平。王温舒等人后来当官,执法比赵禹还要严酷。赵禹因为年老,被调任燕国丞相。过了几年,他行为混乱,犯了罪,被免职回家。十多年后,他寿终正寝。
义纵是河东人。他年轻时,曾经和张次公一起抢劫,当过强盗。义纵有个姐姐义姁,因为行医被王太后宠幸。王太后问她:“你有儿子兄弟当官的吗?”义纵的姐姐说:“有个弟弟,但品行不好,不能当官。”太后就告诉了皇帝,皇帝任命义姁的弟弟义纵为中郎,补任上党郡的中令。义纵治理地方办事果断,不讲究客套,县里没有积压的事务,政绩考核为第一。于是他被提升为长陵和长安的县令,执法公正,治理严格,不避权贵。因为他逮捕审问了太后的外孙脩成君的儿子仲,皇帝认为他有能力,就提升他为河内都尉。他一到任,就灭了当地豪强穰氏等人的家族,河内百姓路不拾遗。而张次公也当了郎官,他勇敢凶悍,跟随军队作战,敢于深入敌阵,立了战功,被封为岸头侯。
宁成回家后,皇帝想任命他为郡守。御史大夫公孙弘说:“我在山东当小官的时候,宁成是济南都尉,他治理地方就像狼牧羊一样凶狠。宁成不能让他治理百姓。”于是皇帝任命宁成担任关都尉。一年多后,关东的官吏和百姓被郡守、国相押送到长安,经过函谷关的人,都编成户籍,由宁成管理。这些人经过时,都惊呼:“宁可碰上正在哺乳的母虎,也不要碰上宁成的怒气。”义纵从河内太守升任南阳太守,听说宁成家住南阳,等到义纵经过南阳时,宁成在路边小步行走迎接,但义纵气焰嚣张,对他并不以礼相待。义纵到任后,就审查宁氏家族,把宁成的家族全部摧毁。宁成犯了罪,和孔氏、暴氏等家族都逃亡了。南阳的官吏和百姓都吓得不敢迈开脚步,不敢乱走。而平氏的朱强、杜衍、杜周是义纵手下的爪牙,被义纵重用,后来升任廷尉史。义纵多次率军出击定襄,定襄的官吏和百姓作乱,秩序混乱。于是朝廷调任义纵为定襄太守。义纵一到任,就把定襄监狱中二百多个罪轻却被关押的人,以及二百多个私自到监狱探望的宾客、亲属全部逮捕起来,一天之内全部处死。从此,定襄郡的百姓胆战心惊,狡猾的百姓都协助官吏治理地方。
当时赵禹、张汤凭借严酷的执法当上了九卿,但他们的治理方式还比较宽松,只是按照法律办事。而义纵则像雄鹰搏击小鸟一样治理地方。后来,朝廷铸造五铢钱,发行白金,百姓作奸犯科,京城长安尤为严重。于是朝廷任命义纵为右内史,王温舒为中尉。王温舒非常残暴,他做事不先向义纵报告,义纵就凭借气势压倒他,破坏他的功劳。义纵治理地方,诛杀的人很多,但只是小规模地治理,奸诈的行为仍然无法禁止,于是首指官吏开始出现。官吏们治理地方,以杀人、捆绑为手段,阎奉就是靠凶恶而被重用的。义纵廉洁,他治理地方的方式效仿郅都。皇帝到鼎湖宫,病了很长时间。后来突然病愈,前往甘泉宫。但通往甘泉宫的道路,有许多地方没有治理好。皇帝大怒,说:“义纵以为我不再走这条路了吗?”对义纵怀恨在心。到了冬天,杨可开始接受告缗令的举报,义纵认为这是扰乱百姓,就派属吏逮捕杨可的使者。皇帝听说后,派杜式去处理,认为义纵废弃诏令,阻碍国家大事,于是把义纵处以弃市之刑。一年后,张汤也死了。
王温舒是阳陵人。他年轻时曾经掘墓盗墓,干过坏事。后来当了县里的亭长,但多次被免职。他当了小官后,凭借处理案件的才能升任廷史。他侍奉张汤,升任御史。他负责督捕盗贼,杀伤的人很多,逐渐升任广平都尉。他挑选郡中胆大豪放的官吏十多人,作为自己的爪牙,掌握了他们每个人的隐私和重大罪行,然后放纵他们去督捕盗贼,满足他们自己的意愿。这些人即使犯了一百条罪,也不依法惩处;如果有人逃避,就根据他所犯罪行加以诛灭,甚至灭掉他的家族。因此,齐地和赵地的盗贼不敢接近广平郡,广平郡治安良好,路不拾遗。皇帝听说后,提拔他为河内太守。
王温舒在广平时,早就了解河内郡的豪强和为非作歹的人家。他到任后,花了九个月的时间,就到了河内。他命令郡府准备五十匹私人马匹,作为驿马,从河内到长安,部署官吏,就像他在广平时一样,逮捕郡中的豪强和奸猾之人,结果有一千多户人家被株连。他上奏请求处理,罪重的灭族,罪轻的处死,家产全部没收,用来抵偿赃款。他的奏章送上去不过两三天,就得到批准。他处理案件,以至于流血十几里。河内郡的人都觉得他的奏章神速,感到奇怪。到了年底,河内郡一片寂静,没有人敢在夜间行走,野外连狗叫的声音都没有。还有一些盗贼逃到别的郡国去了,王温舒等到第二年春天,跺着脚叹息说:“唉!要是冬天再延长一个月,我的事情就办完了!”他喜欢杀伐,好用刑罚,不怜惜百姓到这种地步。皇帝听说后,认为他有能力,就调任他为中尉。他治理地方的方法还是和在河内郡一样,把河内郡那些有名的豪强和狡猾的官吏都调来当属吏,像河内的杨皆、麻戊,关中的杨赣、成信等。义纵担任内史,害怕王温舒,不敢放纵地治理地方。等到义纵死后,张汤也失败了,王温舒被调任廷尉,而尹齐担任中尉。
尹齐是东郡茌平人。他凭借精通法律,逐渐升任御史。他侍奉张汤,张汤多次称赞他廉洁、勇敢,让他督捕盗贼,他执法不避权贵。他升任关内都尉后,名声超过了宁成。皇帝认为他有能力,就提拔他为中尉。但官吏和百姓却更加凋敝。尹齐性格刚强,不善言辞,豪强恶吏都隐藏起来,而善良的官吏不能好好治理地方,因此事情常常办不成,触犯了法律。皇帝又调任王温舒为中尉,而杨仆以执法严酷担任主爵都尉。
杨仆是宜阳人。他凭借千夫的身份担任官吏。河南郡守考察后认为他有才能,就推荐他升任御史,让他督捕关东地区的盗贼。他治理地方的方法效仿尹齐,认为他勇敢果断。他逐渐升任主爵都尉,位列九卿。皇帝认为他有能力。南越造反时,他被任命为楼船将军,立了战功,被封为将梁侯。后来他被荀彘捆绑。过了很久,他病死了。
王温舒又担任了中尉。他不善于言辞,在朝廷上显得浑浑噩噩,不善辩解。但担任中尉后,他心里就豁亮了。他督捕盗贼,平时熟悉关中的风俗,了解豪强和凶恶的官吏,就把这些人都招来,让他们为自己效力,制定了策略。他让官吏严格审查,让盗贼和恶少年互相告发,还设置了伯格长,让他们管理百姓,监督盗贼。王温舒为人阴险,善于奉承有权势的人;如果没有权势,他就把他们看作奴仆。有权势的人家,即使犯罪再多,他也不去触犯;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史记全译新读 没有权势的人,即使是皇亲国戚,他也一定要欺辱。他玩弄法律条文,巧妙地攻击平民百姓中的狡猾之人,来讨好豪强。他治理中尉的方法就是这样。对于奸诈狡猾的人,他追查到底,这些人大多在监狱中折磨而死,判了死罪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的。他的属吏就像戴着帽子的老虎。于是中尉部的中等以下的奸猾之人都屈服了,有权势的人为他宣扬名声,称赞他的治理。他治理了几年,他的属吏大多因为有权势而变得富有。
王温舒从东越打仗回来后,他的建议不符合皇帝的心意,因犯小罪被免职。当时皇帝正想建造通天台,但没有人能胜任这项工作。王温舒请求审查中尉属下的逃兵,得到了几万人来修建通天台。皇帝很高兴,任命他为少府。后来又调任右内史,他治理地方的方法还是和以前一样,奸诈邪恶的行为稍微有所禁止。后来他因犯法被免职。又担任右辅,代理中尉的事务,还是像以前那样做事。
一年多后,正赶上征讨大宛的军队出发,皇帝下令征调豪强官吏,王温舒却隐藏了他的属吏华成。等到有人告发王温舒接受了骑士的贿赂,还有其他谋取私利的事情,罪行严重到灭族,王温舒就自杀了。当时他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女婿也各自因犯了其他罪而被灭族。光禄大夫徐自为说:“可悲啊!古时候有三族受牵连,而王温舒的罪行竟然到了同时灭五族的地步!”
王温舒死后,他的家产价值累计达千金。几年后,尹齐也因担任淮阳太守时生病而死,他的家产价值不到五十金。他在淮阳诛杀了许多人,等到他死后,仇家想烧他的尸体,但尸体不知去向,最终还是被运回家乡安葬了。
自从王温舒等人用严酷的手段治理地方以来,郡守、都尉、诸侯二千石官吏中想要治理地方的人,治理方法大都效仿王温舒。但官吏和百姓却越来越轻视法律,盗贼越来越多。南阳有梅免、白政,楚地有殷中、杜少,齐地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生等人。大的盗贼团伙有几千人,他们擅自封官,攻打城邑,抢夺官府的兵器,释放死囚,捆绑侮辱郡太守、都尉,杀死二千石官吏,还发布檄文,命令各县准备粮食;小的盗贼团伙有一百多人,抢劫乡村的,更是数不胜数。于是皇帝开始派御史中丞、丞相长史去督捕盗贼。但仍然不能禁止,于是又派光禄大夫范昆、诸辅都尉和以前的九卿张德等人穿着绣衣,手持符节,虎符,调兵去攻击盗贼,斩首的多的达到一万多人,还按照法律惩处那些为盗贼提供饮食的人,因窝藏盗贼而被牵连的各郡的人,多的有几千人。过了几年,才抓到了一些盗贼的首领。但那些散兵游勇逃亡后,又聚集在一起,占据山川险要之地,成群结伙,官府也无可奈何。于是朝廷制定了“沈命法”,规定:盗贼兴起却没有发觉,发觉了但没有按照规定的数额抓到盗贼,二千石以下到小吏主管者都要处死。后来小吏害怕被杀,即使有盗贼也不敢上报,担心抓不到盗贼,会被连累治罪,上级官府也让他们不报告。所以盗贼逐渐增多,上下互相隐瞒,用文辞来逃避法律制裁。
减宣是杨县人。他凭借佐史的身份,以办事干练被河东郡守任用。卫青将军到河东买马,见到减宣办事干练,就向皇帝推荐了他,皇帝征召他担任大厩丞。他处理公事很能干,逐渐升任御史和中丞。他奉命处理主父偃的案件和淮南王谋反的案件,总是根据细微的情节,严酷地攻击他们,被杀的人很多,他被称为敢于决断疑难案件。他多次被免职,又多次被起用,担任御史和中丞将近二十年。王温舒被免去中尉后,减宣担任左内史。他处理盐铁事务,大小事情都亲自过问,亲自安排各县各部门的事务,官吏、令、丞不得擅自做主,他用严酷的法律来约束他们。他当官几年,整个郡中治理得很好,但只有减宣从小事做起,逐渐达到治理的目的,他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来推行自己的主张,但很难成为治理地方的准则。后来他被免官。担任右扶风时,因为和成信结下怨仇,成信逃到上林苑中,减宣派郿县县令去击杀成信。官吏和士兵击杀成信时,箭射中了上林苑的门,减宣被交给司法官吏处理,被弹劾犯了大逆不道的罪,应当灭族,于是他自杀了。后来杜周被任用。
杜周是南阳杜衍人。义纵担任南阳太守时,把他当作得力助手,推荐他担任廷尉史。杜周侍奉张汤,张汤多次称赞他没有害处,于是他升任御史。他奉命调查边境的失窃和逃亡事件,所判处的死刑非常多。他上奏的案件符合皇帝的心意,因此得到重用,和减宣并列,先后担任中丞十多年。
杜周的治理方式和减宣相似,但他行事更加谨慎迟缓,表面上看起来宽厚,实际上却非常严酷,首刺要害。减宣担任左内史时,杜周担任廷尉,他的治理方法大体上效仿张汤,善于观察皇帝的意图。皇帝想要打击的人,他就加以陷害;皇帝想要宽恕的人,他就长期关押,等待审问,同时稍微显示出一些冤情。有人责备杜周说:“你是天子的执法官,不遵循法律条文,只根据皇帝的意图来断案。难道监狱本来就是这样的吗?”杜周说:“法律条文是从哪里来的呢?前代君主认为正确的就写成法律,后代君主认为正确的就写成命令。当时认为正确的事情,为什么要遵循古代的法律呢?”
等到杜周担任廷尉时,由皇帝下诏审理的案件也越来越多了。被关押的二千石官员,新旧案件相互交织,不少于一百多人。郡吏和大府把案件交给廷尉,一年内多达一千多件。大的案件牵连几百人,小的案件也有几十人;牵连范围远的达到几千人,近的也有几百人。在审讯时,官吏按照奏章上所告发的内容责问犯人,如果犯人不服,就用鞭打和拷问来定罪。于是,人们听说有人被逮捕,就都逃亡藏匿。有些案件关押的时间很长,甚至经过多次大赦,十多年后还有人相互告发,大抵都被以大逆不道以上的罪名定罪。廷尉和中都官奉诏审理的案件,逮捕的人数达到六七万人,而官吏们自行增加的有十多万。
杜周后来被免职,之后担任执金吾,负责追捕盗贼,处理桑弘羊和卫皇后亲属的案件时非常严酷,皇帝认为他尽心尽力,没有私心,于是提拔他为御史大夫。他有两个儿子,分别担任河东和河南的太守。他们治理地方的残暴酷烈,都超过了王温舒等人。杜周最初被征召为廷尉史时,只有一匹马,而且还不完整;等到他长期任职后,官至三公,子孙都担任高官,家产累计达到数万之巨。
太史公说:从郅都、杜周等十个人来看,他们都是以严酷著称。然而,郅都刚首不阿,敢于争论是非,为国家的大政方针而斗争。张汤凭借对法律的精通,与皇帝共同商讨国家大事,时常辩论是非,国家因此得到了便利。赵禹当时执法公正,坚守原则。杜周则善于奉承,以少言寡语为重。自从张汤死后,法律更加严密,官员们大多严酷苛刻,官事逐渐荒废。九卿们只是勉强履行自己的职责,忙于补救过失,哪里还有时间去考虑法律条文之外的事情呢!然而这十个人中,廉洁的人可以作为榜样,污浊的人可以作为警戒。他们在治理国家、禁止奸邪方面,也都有一定的方法和成效,文武兼备。虽然手段严酷,但也称得上称职。至于蜀郡太守冯当的暴虐,广汉太守李贞的擅自杀人,东郡太守弥仆的残忍锯颈,天水太守骆璧的推波助澜,河东太守褚广的妄杀无辜,京兆尹无忌、冯翊殷周的凶狠残暴,水衡都尉阎奉的敲诈勒索,这些人又怎么值得一提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