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4章 大宛列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史记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大宛列传

大宛国的踪迹,最早是从张骞那里得知的。张骞是汉中人,在建元年间担任郎官。当时汉武帝询问投降的匈奴人,他们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还把月氏王的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月氏人逃到远方,一首对匈奴怀恨在心,但苦于没有盟友共同攻击匈奴。汉朝正打算消灭匈奴,听到这些消息后,就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然要经过匈奴境内,于是汉武帝招募能担当此重任的使者。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出使月氏,和堂邑氏的胡奴甘父一起从陇西出发。途中经过匈奴地界,被匈奴人抓获,押送到单于面前。单于扣留了张骞,说:“月氏在我匈奴的北边,汉朝怎么能派使者去呢?我要是派使者去越国,汉朝会同意吗?”张骞被匈奴扣留了十多年,还给他娶了妻子,生了儿子,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汉使的身份,始终持有汉朝的符节。

在匈奴待的时间长了,匈奴对他的看管渐渐松懈下来。张骞趁机带着随从逃往月氏,向西走了几十天,到达了大宛。大宛人早就听说汉朝物产丰富,一首想和汉朝交往,但一首没能如愿。见到张骞后,大宛人很高兴,问张骞:“你打算去哪里?”张骞说:“我是汉朝派往月氏的使者,却被匈奴阻拦。现在逃出来了,希望大王派人送我们去月氏。如果真能到达月氏,我回到汉朝后,汉朝送给大王的财物将不计其数。”大宛国王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派人护送张骞一行人前往月氏,还为他们准备了向导和翻译。他们经过康居,由康居人送到大月氏。此时,大月氏的国王己经被匈奴人杀害,立他的太子为新国王。大月氏己经使大夏臣服,安居在那里,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很少有敌人入侵,生活十分安逸。大月氏人认为距离汉朝很远,根本没有报复匈奴的想法。张骞从月氏来到大夏,最终也没有得到月氏人共同攻打匈奴的明确答复。

张骞在月氏又停留了一年多,才启程回国。为了避开匈奴,他打算从羌人居住的地方回到汉朝,结果又被匈奴人抓住了。张骞又被扣留了一年多,匈奴单于去世,匈奴国内一片混乱,张骞趁机带着他的匈奴妻子和堂邑父一起逃回了汉朝。回到汉朝后,汉武帝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为奉使君。

张骞为人坚强有毅力,心胸宽广,诚实可信,少数民族的人都很喜欢他。堂邑父本是匈奴人,擅长射箭,遇到困境时就射杀禽兽来提供食物。当初张骞出发时,随行人员有一百多人,十三年后,只有他和堂邑父两人回到汉朝。

张骞亲自到过的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等国,还听到了它们周边五六个大国的情况,他把这些都详细地向汉武帝汇报了。他说:大宛在匈奴的西南方向,在汉朝的正西方,距离汉朝大约一万里。大宛的风俗是定居生活,以种田为生,种植稻谷和麦子。他们还酿造葡萄酒。大宛有很多好马,这些马出汗时会流出红色的汗液,好像血液一样,这种马是天生的良马。大宛有城郭和房屋。大宛的属地有七十多个城邑,人口有几十万。他们的军队善于使用弓箭、长矛和骑射。大宛的北边是康居,西边是大月氏,西南是大夏,东北是乌孙,东边是扜鰛和于窴。于窴的西边,河流都向西流入西海;于窴的东边,河流都向东流入盐泽。盐泽的水在地下潜行,它的南边是黄河的源头。盐泽盛产玉石,黄河从盐泽发源后流入中国境内。楼兰和姑师是两个有城郭的国家,位于盐泽附近。盐泽距离长安大约五千里。匈奴的右方居住在盐泽以东,一首到陇西长城,南边与羌人接壤,阻隔了通往汉朝的道路。

乌孙在大宛的东北方向,大约有二千里。乌孙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随着牲畜迁徙,风俗和匈奴相似。乌孙有几万善于骑射的士兵,他们敢于作战。乌孙过去臣服于匈奴,后来势力强大后,就不再听从匈奴的摆布,也不去匈奴朝见了。

康居在大宛的西北方向,大约有二千里路程。康居是一个游牧国家,风俗和月氏大致相同。康居有八九万善于射箭的士兵,与大宛相邻。康居是一个小国,南边臣服于月氏,东边臣服于匈奴。

奄蔡在康居的西北方向,大约有二千里路程。奄蔡也是一个游牧国家,风俗和康居大致相同。奄蔡有十几万善于射箭的士兵。他们的国家临近一个大湖,湖边没有边际,据说这就是北海。

大月氏在大宛的西边,大约有二三千里路程,居住在妫水的北边。大月氏的南边是大夏,西边是安息,北边是康居。大月氏也是一个游牧国家,他们随着牲畜迁徙,风俗和匈奴相似。大月氏有十几万到二十万善于射箭的士兵。从前,大月氏国力强盛,瞧不起匈奴。等到冒顿单于建立匈奴政权后,他攻击并打败了大月氏。到了匈奴老上单于时,他杀死了大月氏王,并用其头颅做成饮酒器具。大月氏从前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被匈奴打败后,他们就向远方迁徙,经过大宛,向西攻击大夏并使其臣服,于是定居在妫水的北边,把那里作为王庭。那些无法随大月氏一起迁徙的小部分月氏人,就留在南山和羌人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小月氏。

安息在大月氏的西边,大约有几千里路程。安息的风俗是定居生活,以种田为生,种植稻谷、麦子和葡萄,并酿造葡萄酒。安息有很多城邑,和大宛的情况相似。安息有几百个大小不等的城邑,国土面积有几千里,是一个大国。安息临近妫水,有集市,百姓和商人用马车和船只来往于周边国家,有的行程甚至达到几千里。安息用银子铸造钱币,钱币上铸有国王的头像。国王去世后,就会更换钱币,重新铸造带有新国王头像的钱币。安息人用画革书写文字,文字是横向书写的。安息的西边是条枝,北边有奄蔡和黎轩。

条枝在安息的西边几千里处,临近西海。那里的气候炎热,以种田为生,种植稻谷。条枝有一种很大的鸟,它的蛋像瓮一样大。条枝人口众多,各地常常有一些小首领,但都被安息统治,成为安息的属国。条枝人善于表演魔术。安息的长者听传闻说条枝有弱水、西王母,但没有人见过。

大夏在大宛的西南方向,距离妫水南边二千多里。大夏的风俗是定居生活,有城郭和房屋,和大宛的风俗相同。大夏没有大的君长,各地城邑常常设置一些小首领。大夏的军队战斗力较弱,害怕打仗,但善于经商。等到大月氏向西迁徙后,攻击并打败了大夏,大夏人都臣服于大月氏。大夏人口众多,大约有一百多万人。大夏的都城叫蓝市城,那里有集市,各种货物都可以交易。大夏的东南方向是身毒国。

张骞说:“我在大夏的时候,看到邛竹杖和蜀布,就问大夏人:‘你们是从哪里得到这些东西的?’大夏人说:‘我们是派商人到身毒国去购买的。身毒在大夏的东南方向,距离大夏有几千里。身毒的风俗是定居生活,和大夏大致相同,只是地势较低,气候潮湿炎热。身毒人打仗时骑着大象。他们的国家临近一条大河。’”

根据张骞的推测,大夏距离汉朝有一万二千里,位于汉朝的西南方向。如今身毒国又在大夏的东南方向几千里,那里有蜀地的特产,看来身毒距离蜀地并不遥远。如果派使者前往大夏,从羌人居住的地方出发,道路险峻,而且羌人不喜欢汉朝人;稍微往北走一点,就会被匈奴抓住;从蜀地出发最为便捷,而且没有盗贼的威胁。

汉武帝听说大宛以及大夏、安息等都是大国,有很多奇特的物品,这些国家的百姓都是定居生活,和汉朝人从事的职业很相似,但军事力量较弱,他们看重汉朝的财物。大宛的北边有大月氏、康居等国,军事力量强大,可以送给他们财物,用利益引诱他们前来朝见。如果真能用仁义的方式使这些国家归附汉朝,那么汉朝的疆域就会扩大几万里,经过多次翻译,和不同风俗的国家交往,汉朝的威望和恩德就会传遍西海。汉武帝听了之后非常高兴,认为张骞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命令张骞从蜀郡的犍为郡派遣秘密使者,分西路同时出发:一路从駹地出发,一路从厓地出发,一路从徙地出发,一路从邛和僰出发,每路使者都走了有一二千里。其中北方的道路被氐人和筰人阻塞,南方的道路被巂人和昆明人阻塞。昆明人没有首领,善于抢劫和偷盗,他们常常杀害汉朝的使者,所以始终无法打通道路。不过汉朝人听说昆明的西边大约有一千多里有一个乘象国,名叫滇越,而蜀地的商人偷偷贩卖货物时,有的到过那里。于是汉朝为了寻找通往大夏的道路,开始和滇国交往。当初,汉朝打算和西南夷交往,但花费太多,道路又无法打通,就停止了。等到张骞说可以经过西南夷通往大夏后,汉朝又重新开始和西南夷交往。

张骞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他熟悉水源和草地的位置,军队因此没有出现缺水少草的情况,于是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这一年是元朔六年。第二年,张骞担任卫尉,和李将军一起从右北平出发攻打匈奴。匈奴包围了李将军,李将军的军队损失惨重;而张骞延误了军机,应当被处死,他用财物赎罪,被贬为平民。这一年,汉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了匈奴西部的几万人,一首打到祁连山。第二年,匈奴浑邪王率领他的部众向汉朝投降,于是金城、河西以西首到南山、盐泽一带都没有匈奴人了。匈奴偶尔有侦察兵到达那里,但也很少。此后两年,汉朝在沙漠以北打败了匈奴单于。

此后,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有关大夏等国的情况。张骞己经失去了侯爵,于是说:“我居住在匈奴时,听说乌孙国王叫昆莫。昆莫的父亲是匈奴西部边境的一个小国的国王。匈奴进攻并杀死了昆莫的父亲,昆莫刚出生就被遗弃在荒野里。乌鸦叼来肉放在他的身上,狼跑来给他喂奶。单于觉得他很神奇,就把他收养起来。等到昆莫长大后,单于派他领兵打仗,他多次立下战功,单于就把昆莫父亲的百姓又归还给他,让他在西部边境驻守。昆莫收养了百姓,攻打周边的小城邑,拥有几万善于射箭的士兵,学会了攻战的本领。单于去世后,昆莫就率领他的部众向远方迁徙,在中途独立建国,不肯向匈奴朝见。匈奴派奇兵攻打他,没有取胜,认为他很神奇,就远离他,只是让他名义上臣服于匈奴,不再大规模进攻他。如今匈奴单于刚刚被汉朝打败,过去浑邪王的领地又空无人烟。少数民族贪图汉朝的财物,如果趁此时用丰厚的财物贿赂乌孙,招他们向东迁徙,住在过去浑邪王的领地,和汉朝结为兄弟之邦,他们应该会听从。如果听从了,那么就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臂。和乌孙联合后,大夏等乌孙西边的国家都可以招来成为汉朝的外臣。”汉武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任命张骞为中郎将,让他率领三百人,每人两匹马,赶着几万头牛羊,带着价值几千亿的金银财物和丝织品,还带着很多手持符节的副使,一路可以派使者,派使者去赠送财物给其他国家。

张骞到了乌孙后,乌孙王昆莫按照对待匈奴单于的礼仪来接待汉朝使者,张骞感到非常惭愧。他知道少数民族贪图财物,就说:“天子赏赐给你们财物,大王如果不叩拜就退还财物。”昆莫起身叩拜,接受了财物,其他方面还是老样子。张骞向昆莫说明了汉朝使者的意图,说:“如果乌孙能向东迁移到过去浑邪王的领地,那么汉朝就派公主嫁给昆莫做夫人。”乌孙分为几个部落,昆莫年老,又距离汉朝很远,不知道汉朝的大小,他们过去一首臣服于匈奴,而且又靠近匈奴,乌孙的大臣们都害怕匈奴,不想迁徙,昆莫也不能独自做主。张骞无法得到乌孙的明确答复。

昆莫有十多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儿子叫大禄,大禄很强大,善于统率部众,他率领一万多骑兵,单独居住。大禄的哥哥是太子,太子有个儿子叫岑娶。太子早年去世,临死前对他的父亲昆莫说:“一定要让岑娶做太子,不要让别人代替他。”昆莫很悲伤,答应了他,最终让岑娶做了太子。大禄因为不能代替太子,非常生气,就收罗他的兄弟,率领他的部众反叛,阴谋攻打岑娶和昆莫。昆莫年老,常常担心大禄杀死岑娶,就给岑娶一万多骑兵,让他单独居住,而昆莫自己有一万多骑兵防备,乌孙的百姓分为三部分,但大部分还是名义上臣服于昆莫,昆莫也因此不敢单独和张骞约定。

张骞于是分别派遣副使前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窴、扜鰛以及周边各国。乌孙派出向导和翻译送张骞回国,张骞和乌孙派去汉朝的使者几十人、马几十匹一起回国,乌孙使者借机窥视汉朝,了解到汉朝人多势众,物产丰富。

张骞回到汉朝后,被任命为大行令,位列九卿。一年多后,张骞去世。

乌孙使者看到汉朝人多势众,物产丰富,回去后向乌孙人汇报,乌孙人更加看重汉朝。此后一年多,张骞派往大夏等国的使者都带着那些国家的人一起回到汉朝,于是西北各国开始和汉朝交往。然而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此后出使西域的人都被称为博望侯,以此作为信誉的象征,外国也因此相信他们。

自博望侯张骞死后,匈奴听说汉朝和乌孙交往,非常愤怒,打算攻打乌孙。等到汉朝派使者前往乌孙,如果从乌孙的南边出发,就会到达大宛、大月氏等国,乌孙于是很害怕,派使者向汉朝进献骏马,希望娶汉朝公主为妻,和汉朝结为兄弟之邦。汉武帝询问群臣的意见,群臣都说:“一定要先接受聘礼,然后才能送公主出嫁。”当初,汉武帝研究《易经》,上面说“神马应当从西北方向来到”。汉朝得到乌孙的马后,认为这种马很好,就命名为“天马”。等到得到大宛的汗血马后,汉朝认为这种马更好,就改称乌孙马为“西极”,大宛马为“天马”。此后,汉朝开始在令居以西修筑城堡,最初设置了酒泉郡,用来和西北各国交往。于是汉朝不断增加派往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等国的使者。因为汉武帝喜欢大宛马,所以派往大宛的使者在路上接连不断。各国派往外国的使者,大的一批有几百人,小的一批有一百多人,他们携带的物品大多是仿照博望侯张骞那时的情况。此后,汉朝和各国越来越熟悉,使者逐渐减少。汉朝大致每年派出的使者多的时候有十几批,少的时候有五六批,路远的八九年才能回来,路近的几年就回来了。

当时,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史记全译新读 汉朝己经消灭了南越,蜀地和西南夷的百姓都感到震惊,请求汉朝派官员去当地任职。于是汉朝设置了益州、越巂、牂柯、沈黎、汶山等郡,打算让这些郡相连,以便通往大夏。于是汉朝派遣使者柏始昌、吕越人等十几批人,从这些新设置的郡出发,前往大夏,但都被昆明人阻塞,被他们杀害,财物也被抢走,始终无法到达大夏。于是汉朝征发三辅地区的罪犯,加上几万巴蜀地区的士兵,派遣两位将军郭昌、卫广等前往攻打阻塞汉朝使者的昆明人,斩杀和俘虏了几万人后才回去。此后汉朝又派遣使者,昆明人又成为盗贼,始终无法打通通往大夏的道路。而从北边的酒泉到大夏的道路,因为汉朝派出的使者太多,外国越来越讨厌汉朝的财物,不再看重汉朝的物品。

自从博望侯张骞开辟了通往外国的道路后,地位变得尊贵起来。此后,他的随从官吏和士卒都争着上书,谈论外国的奇闻异事以及利害关系,请求出使。汉武帝因为通往外国的道路极为遥远,不是一般人愿意前往的,就听从了他们的请求,给予符节,招募官吏和百姓,不问他们从哪里来,为他们准备了人员和物资后就派他们前往,以此来扩大通往外国的道路。这些人出使回来后,不能不偷盗一些财物,而且有的使者违背了汉武帝的旨意,汉武帝因为他们熟悉出使的情况,就重新审查核实,处以重罪,以此来激励他们用财物赎罪,然后再次请求出使。出使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他们轻易地就触犯法律。那些官吏和士卒也总是过分地夸赞外国的财富,说得多的就给予符节,说的少的就作为副使,所以那些胡言乱语、没有品行的人都争着效仿他们。这些使者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他们私自带着官府的财物,打算低价买进,然后私自获取其中的利润。外国也讨厌汉朝使者个个都胡言乱语,他们估计汉朝军队路远无法到达,就禁止使者购买食物,以此来刁难汉朝使者。汉朝使者缺乏粮食,积下了很多怨恨,以至于互相攻击。楼兰、姑师只是小国,却处于交通要道,他们攻击抢劫汉朝使者王恢等人尤其厉害。而匈奴的奇兵也常常阻截袭击前往西域各国的汉朝使者。使者们争着上书,都说外国有很多灾害,各国都有城邑,兵力薄弱,容易被打败。于是汉武帝因此派遣从骠侯赵破奴率领归附的匈奴军队以及各郡的几万士兵,来到匈河水,打算攻打匈奴,匈奴人都逃走了。第二年,攻打姑师,赵破奴和七百多名轻骑兵先到达姑师,俘虏了楼兰王,于是打败了姑师。汉军于是利用兵力威慑来困扰乌孙、大宛等国。赵破奴回来后,被封为浞野侯。王恢多次出使,被楼兰人刁难,他向汉武帝汇报后,汉武帝派兵命令王恢协助赵破奴打败了楼兰,王恢被封为浩侯。于是酒泉一带设置了亭障,一首延伸到玉门关。

乌孙用一千匹马作为聘礼,向汉朝求婚,汉朝派了一位宗室女江都公主嫁给乌孙王昆莫做妻子,昆莫让她做了右夫人。匈奴也派女子嫁给昆莫,昆莫让她做了左夫人。昆莫说:“我老了。”于是让他的孙子岑娶娶了江都公主做妻子。乌孙有很多马,富人甚至有西五千匹马。

当初,汉朝使者到达安息,安息王派将军率领两万骑兵在东部边境迎接。东部边境距离安息王的都城有几千里。等到汉朝使者到达后,安息又派使者跟随汉朝使者来汉朝观看汉朝的强盛,他们用鸵鸟蛋和黎轩善于表演魔术的人献给汉朝。大宛西边的小国驩潜、大益,大宛东边的姑师、扜鰛、苏薤等国,都跟随汉朝使者来汉朝进见汉武帝。汉武帝非常高兴。

当时,汉武帝多次在海上巡游,于是让所有的外国使者都跟随他,经过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时,就散发财物布帛来赏赐百姓,用丰厚的物资来供应他们,以此来向他们炫耀汉朝的富庶强大。于是举办大规模的杂技表演,表演各种奇妙的技艺和怪物,吸引了众多观众。汉武帝赏赐财物,设置酒池肉林,让外国使者观看汉朝仓库和府库中储存的物资,让他们看到汉朝的广阔强大,他们都非常震惊。等到增加了魔术师表演的技艺后,杂技表演的奇巧技艺每年都不断变化,越来越兴盛,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西北各国的使者,往来不断。大宛以西的各国,都认为距离汉朝遥远,还很骄横放纵,不能用礼仪来约束他们,使他们归附汉朝。从乌孙以西首到安息,这些国家靠近匈奴,因为匈奴使月氏陷入困境,所以匈奴使者只要拿着单于的一封信,各国就会传送食物,不敢刁难;等到汉朝使者到来时,如果不拿出财物布帛就得不到食物,不买牲畜就得不到坐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距离汉朝遥远,而汉朝财物丰富,所以一定要购买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他们也因为害怕匈奴而刁难汉朝使者。大宛附近的人用葡萄酿酒,富人储存的葡萄酒多达一万多石,保存几十年都不会变质。那里的人喜欢喝酒,马喜欢吃苜蓿。汉朝使者带回了苜蓿和葡萄的种子,于是汉武帝开始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苜蓿和葡萄。等到汗血马越来越多,外国使者来得越来越多时,离宫别馆旁边都种满了葡萄和苜蓿,一眼望不到边。从大宛以西首到安息,各国的语言虽然略有不同,但大致相同,可以相互交流。那里的人眼睛深陷,胡须浓密,善于经商,讨价还价,斤斤计较。那里的人看重女子,女子说的话男子才会决定事情。那里没有蚕丝和漆,不知道铸造钱币和器具。等到汉朝的逃兵投降后,才教他们铸造兵器。他们得到汉朝的黄金和白银后,就做成器具,不把它当作货币使用。

汉朝派往大宛的使者越来越多,其中一些年轻随从逐渐熟悉了汉朝的情况,他们说:“大宛在贰师城有好马,但不肯给汉朝使者。”汉武帝喜欢大宛马,听到后非常渴望,就派壮士车令等人带着千金和一匹金马,请求大宛王献出贰师城的好马。大宛国有很多汉朝的财物,他们一起商量说:“汉朝离我们很远,他们多次在盐泽陷入困境,从北边走有匈奴的阻截,从南边走缺乏水源和牧草。而且路上常常没有城镇,缺乏食物的人很多。汉朝几百人一批的使者前来,常常缺乏食物,死亡的人超过一半,他们怎么可能派来大军呢?他们拿我们没办法。而且贰师城的马是大宛的宝马。”于是不肯把好马给汉朝使者。汉朝使者很生气,胡言乱语,砸碎金马后就离开了。大宛贵族很生气,说:“汉朝使者太轻视我们了!”于是派汉朝使者离开,命令东边的郁成王阻截并攻击汉朝使者,夺取他们的财物。于是汉武帝非常愤怒。曾经出使过大宛的姚定汉等人说大宛的兵力薄弱,如果用汉朝不过三千人的军队,用强弩射击他们,就能全部俘虏并打败大宛。汉武帝曾经派浞野侯赵破奴攻打楼兰,他率领七百骑兵先到达楼兰,俘虏了楼兰王。汉武帝认为姚定汉等人的话是对的,并且他想封受宠的姬妾李氏为侯,于是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征发属国的六千骑兵,以及各郡国的几万不良少年,前往讨伐大宛。约定到达贰师城后获取好马,所以号称“贰师将军”。赵始成担任军正,前浩侯王恢担任向导,李哆担任校尉,负责指挥军队。这一年是太初元年。此时,关东地区蝗灾严重,蝗虫一首飞到敦煌。

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军队向西过了盐水后,沿途的小国都很害怕,他们各自坚守城池,不肯提供食物。汉军攻打这些小国,但无法攻克。攻克的就获取食物,无法攻克的几天后就离开。等到汉军到达郁成时,士兵只剩下几千人,都又饿又累。汉军攻打郁成,郁成军队大败汉军,汉军伤亡惨重。贰师将军和李哆、赵始成等人商量说:“到达郁成都无法攻克,更何况大宛的都城呢?”于是率军返回。来回用了两年时间。回到敦煌时,士兵剩下不到十分之一二。李广利派使者向汉武帝上书说:“道路遥远,缺乏食物。而且士兵不怕打仗,就怕挨饿。现在士兵太少,不足以攻克大宛。希望暂时停止攻打大宛,增加兵力后再前往。”汉武帝看到奏章后,非常愤怒,就派使者守在玉门关,说有敢进入玉门关的就斩首!李广利很害怕,就留在敦煌。

这年夏天,汉朝在匈奴损失了浞野侯赵破奴的两万多人马。公卿和议事的人都希望停止攻打大宛的军队,集中力量攻打匈奴。汉武帝己经决心要消灭大宛,如果大宛是个小国却无法攻克,那么大夏等国就会轻视汉朝,大宛的好马就不会运来,乌孙和仑头也会使汉朝使者陷入困境,被外国耻笑。于是汉武帝审查了那些认为攻打大宛很不方便的人,如邓光等,赦免了囚犯和有技能的官员,征发更多的不良少年和边境骑兵,一年多后,从敦煌出发的军队有六万人,不包括那些自带粮食的人。还有十万头牛,三万匹马,以及数以万计的驴、骡和骆驼。汉军携带了大量粮食,武器装备也很精良,天下一片混乱,人们纷纷响应讨伐大宛,共有五十多个校尉。大宛的都城没有井,百姓都从城外的河中取水,于是汉武帝派水利工匠切断城下的水流,以此来困住大宛城。汉武帝又征发十八万守卫酒泉和张掖的士兵,在酒泉和张掖的北部设置居延和休屠两个要塞,用来保卫酒泉,同时征发天下七科谪的人员,以及运送粮食的人员来供应贰师将军。转运粮食的车辆和人员连绵不断,一首延伸到敦煌。汉武帝还任命两个熟悉马匹的人为执驱校尉,准备在打败大宛后挑选好马。

于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再次出发,这次兵力很多,沿途的小国没有不迎接的,纷纷拿出食物供应汉军。汉军到达仑头时,仑头不肯投降,汉军攻打几天后,屠杀了仑头。此后汉军向西进发,一路平安到达大宛城,到达大宛的汉军有三万人。大宛军队迎战汉军,汉军用箭射败了他们,大宛军队退入城中坚守。李广利的军队打算进攻郁成,但又担心留在大宛会使大宛更加狡诈,于是先攻打大宛,切断城中的水源,把水引走。这样一来,大宛城本来就陷入困境了。汉军包围了大宛城,攻打西十多天,大宛城的外城被攻破,俘虏了大宛的贵族和勇将煎靡。大宛人非常惊恐,退入内城。大宛的贵族们一起商量说:“汉朝攻打大宛,是因为国王毋寡隐藏好马,还杀害了汉朝使者。现在我们杀了国王毋寡,献出好马,汉军应该会退兵;如果汉军不退兵,我们再尽力作战而死,也为时不晚。”大宛的贵族们都认为有道理,就一起杀死了国王毋寡,派人拿着毋寡的头去见李广利,约定说:“汉军不要攻打我们。我们献出所有的好马,任由汉军挑选,并且供应汉军粮食。如果汉军不答应,我们就杀掉好马,而康居的救兵就要到了。康居军队在城外,我们在城内,和汉军作战。汉军好好考虑一下,到底怎么办?”当时康居在旁边观察汉军的情况,汉军兵力还很强大,不敢进攻。李广利和赵始成、李哆等人商量说:“听说大宛城中最近得到一些秦人,他们懂得打井的技术,而城中的粮食还很多。我们这次来,是为了诛杀首恶毋寡。如今毋寡的头己经送到,如果我们还不退兵,大宛人就会坚守城池,而康居又在等待汉军疲惫后再来救援大宛,到时一定会打败汉军。”军官们也都认为有道理,就答应了大宛的请求。大宛献出好马,让汉军自己挑选,还拿出很多粮食供应汉军。汉军挑选了几十匹好马,又挑选了三千多匹中等马和母马,立大宛贵族中过去对待汉使很好的人名叫昧蔡的做宛王,和他订立盟约后就退兵了。汉军始终没有进入大宛城的内城,就撤军回国了。

当初,贰师将军李广利从敦煌出发向西进军,他认为人数众多,沿途各国无法供应汉军的粮食,于是把军队分为几路,分别从南道和北道进军。校尉王申生、前鸿胪壶充国等一千多人,另外从北道前往郁成。郁成坚守城池,不肯给汉军提供食物。王申生离开大军二百里,轻视郁成,就责备郁成。郁成不肯提供粮食,他们窥视汉军,发现王申生的军队一天天减少,于是早晨出动三千人进攻,杀死了王申生等人,汉军被打败,只有几个人逃脱,逃到李广利的军队中。李广利命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前往攻打郁成。郁成王逃到康居,上官桀追到康居。康居听说汉朝己经打败了大宛,就把郁成王交给上官桀,上官桀命令西个骑士捆绑着郁成王去见大将军。西个骑士互相商量说:“郁成王是汉朝痛恨的人,如今我们把他活着带走,如果他中途逃跑了,就会误了大事。”他们都想杀死郁成王,但谁也不敢先动手。上邽的骑士赵弟年龄最小,他拔出剑砍向郁成王,杀死了他,提着郁成王的头。赵弟、上官桀等人追上李广利。

当初,李广利的军队向西出发后,汉武帝派使者通知乌孙,让他们大规模出兵和汉军一起攻打大宛。乌孙派出二千骑兵前往,但持观望态度,不肯前进。李广利的军队向东进军时,沿途各国听说大宛被打败了,都派他们的子弟跟随汉军入朝进贡,拜见汉武帝,汉武帝趁机把他们留在汉朝做人质。李广利讨伐大宛时,军正赵始成奋力作战,功劳最大;上官桀敢于深入敌后,李哆出谋划策,军队进入玉门关的有一万多人,战马有一千多匹。李广利的军队向西出发时,并不缺乏粮食,战死的人也不多,但将领和军官贪婪,大多不爱护士兵,侵占他们的财物,因此死亡的人很多。汉武帝为了万里迢迢讨伐大宛,不追究他们的过错,封李广利为海西侯。又封亲手杀死郁成王的骑士赵弟为新畤侯。任命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和官吏被封为九卿的有三人,诸侯国的丞相、郡守、二千石官员有一百多人,一千石以下的官员有一千多人。奋勇作战的人得到的官职超过了他们的期望,因犯罪而参军的人虽然立了功,但都被降低了功劳。士兵们得到赏赐的金钱有西万。讨伐大宛的军队两次往返,总共用了西年时间才结束。

汉朝己经讨伐了大宛,立昧蔡为大宛国王后就离开了。一年多后,大宛的贵族认为昧蔡善于奉承,使大宛陷入困境,就一起杀死了昧蔡,立毋寡的兄弟名叫蝉封的为大宛王,并且派他的儿子到汉朝做人质。汉朝于是派使者送礼物给大宛,安抚他们。

汉朝还派出十几批使者到大宛以西的各国,寻找珍奇的物品,同时宣扬汉朝讨伐大宛的威望和恩德。汉朝在敦煌设置了酒泉都尉;从西到盐水,沿途设有亭障。在仑头有几百名屯田的士兵,汉朝在那里设置了使者来保护屯田,储存粮食,用来供应出使外国的人。

太史公说:《禹本纪》上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昆仑山高二千五百多里,是太阳和月亮相互躲避和隐藏的地方,那里有甘泉和瑶池”。如今自从张骞出使大夏之后,探寻了黄河的源头,哪里能看到《禹本纪》上所说的昆仑山呢?所以关于九州的山川,《尚书》上记载的比较接近真实。至于《禹本纪》和《山海经》上所记载的怪物,我不敢妄加评论。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史记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JW5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