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纸被杨铁的手指捏得有些发皱。
上面的字不多,每一个都像用烙铁烫上去的,沉甸甸的。
“目标,正太线。我部决心发动大规模破袭战,彻底瘫痪日军华北交通动脉。命南泥湾兵工厂即刻起,将所有产能向破袭战倾斜。具体作战计划,另行下达。”
落款是军委。
杨铁的目光,从电报纸上移开,落在了墙壁上那副巨大的华北军事地图上。他的视线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划过那条蜿蜒曲折,将山西与河北死死钉在一起的铁路线——正太铁路。
这是日军在华北的生命线,无数的兵员、弹药、物资,都通过这条钢铁动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侵华战争的最前线。
要在这条线上动刀子,无异于在猛虎的嘴里拔牙。
身后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是刘承武。他刚从延安开完会回来,脸上还带着一股子没散尽的兴奋劲儿。
“怎么样?接到命令了?”刘承武走到地图前,目光同样落在那条铁龙上,声音里有一种压抑不住的战意,“总部的首长们,都快把你那个山坳当成聚宝盆了!你的六零迫击炮,还有那个……那个‘飞雷神’,在会上引起了多大的震动,你根本想象不到!”
他比划了一个夸张的手势:“一位师长当场就拍了桌子,说只要给他十二门迫击炮,一个‘飞雷神’,他敢去端掉鬼子一个联队的指挥部!”
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一阵风风火火的脚步声。王大山扛着他那把宝贝工兵铲,像一头蛮牛似的冲了进来,嗓门震得屋顶的尘土簌簌往下掉。
“司令!刘师长!俺都听说了,要打大家伙了?是打那个什么……正太线?”他蒲扇大的巴掌在地图上狠狠一拍,震得地图都晃了晃,“啥时候动身?俺的‘飞雷神’早就等不及了!你跟首长们说,别用那玩意儿去炸什么指挥部,太浪费!就让俺去,对着鬼子的火车站来一发!俺保证,让它连人带车,一块儿上天去见他们的天照大神!”
刘承武被他这粗野的豪情逗得哈哈大笑:“你这夯货,就知道炸火车站!这次的仗,可不是一锤子买卖。总部要的,是让这条铁路,彻底变成一堆废铁!”
看着王大山和刘承武脸上那种纯粹的、对未来胜利的渴望,杨铁也笑了。但他心里,却有一根弦,被这封电报悄然拨动了。
他比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清楚,当一件武器的威力,足以改变一场战役的走向时,它吸引来的,就不仅仅是敌人的炮火了。
南泥湾这个小小的山坳,己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生产基地,变成了一个足以影响整个华北战局的战略支点。
这样的地方,不可能永远藏在黑暗里。
几天后,延安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那是几十个从国统区和海外辗转而来,投奔革命的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他们带来了宝贵的药品、书籍,更带来了高涨的抗日热情。整个延安都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洋溢着一种新鲜的活力。
为了欢迎他们,也为了展示根据地的建设成果,上级特地组织了一场参观活动。南泥湾的“生产奇迹”,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站。
当然,核心的兵工厂禁区并未开放,只是在外围,展示了一些冶炼出的钢锭、标准化的农具,以及那两把具有图腾意义的、一好一坏的刺刀。
参观的人群中,杨铁注意到一个三十岁上下的男人。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穿着一身半旧的蓝色中山装,洗得干干净净。气质儒雅,不像个饱经风霜的赶路人,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抗战:98k,从长征杀到长津湖 倒像个刚从大学讲堂里走出来的教书先生。
介绍说,他叫文轩,是一位从北平来的作家,在进步青年中很有名望,写过不少抨击时弊、鼓舞抗日的文章。
“杨总教官,”文轩主动走上前来,他的笑容很温和,让人如沐春风,“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才知传闻不虚。能在这般艰苦的条件下,点燃现代工业的星火,您和您的队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他的赞美恰到好处,既不显得浮夸,又充满了真诚。
“文先生过奖了,我们只是做了分内之事。”杨铁客气地回应。
“分内之事,亦有天壤之别。”文轩扶了扶眼镜,目光落在那块乌黑的钢锭上,眼神里流露出一丝着迷,“我虽是文人,但也知道,钢铁是国家的筋骨。贵部能炼出如此好钢,想必在焦炭提纯和炉温控制上,定有独到之处吧?这简首是工程学上的艺术。”
杨铁的心,微微一沉。
“焦炭提纯”、“炉温控制”。
这两个词,从一个作家的嘴里说出来,就像一个农夫跟你探讨微积分一样,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怪异。一个普通的爱国作家,他的关注点,应该是这钢能造出多少枪炮,能杀死多少敌人,而不是它背后的工艺细节。
杨铁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文先生见笑了,我们都是土法上马,没什么章法,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文轩笑了笑,不再纠缠这个话题,转而指着远处戒备森严的山坳深处,那里不时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听闻前些日子,山坳里试爆了新式武器,声如惊雷,威力骇人。我辈文人虽不能亲临战阵,但每每听闻此等捷报,亦是热血沸腾。真想写一首长诗,来歌颂这平地而起的雷霆。”
他的神情充满了向往,像一个虔诚的信徒,在仰望心中的圣地。
但杨铁却从他这番话里,听出了另一层意思。
他在试探。
试探新武器的存在,试探它的威力,甚至,试探它的位置。
“不过是一些试验用的炸药包,动静大了点,让大家见笑了。”杨铁的语气平淡如水,像是在说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参观活动很快结束,文轩随着人流离去,临走前,还特意回过头,对杨铁善意地点了点头。
王大山凑了过来,用胳膊肘捅了捅杨铁,压低声音:“司令,刚才那个戴眼镜的,瞅你的眼神,咋跟个大姑娘看情郎似的,热乎乎的。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哈,夸人都一套一套的。”
杨铁没有接话,他看着文轩远去的背影,融入了那一张张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年轻面孔中,就像一滴水,汇入了奔腾的河流,再也分辨不出。
夜深了。
杨铁独自一人,站在兵工厂的仓库前。
仓库里,一门门崭新的六零迫击炮,在月光下泛着冰冷的幽光。角落里,三头丑陋的“飞雷神”,像史前巨兽一样静静地匍匐着。
这些,就是他最大的底牌,也是即将到来的破袭战中,扭转乾坤的关键。
他知道,严密的岗哨和冰冷的铁门,可以挡住刺刀和子弹,却挡不住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候,一个饱含热情的眼神。
那不是一场发生在铁路线上的战争。
那是一场看不见硝烟,却更加凶险的战争。
风,己经起了。就从今天,从那个叫文轩的作家,说出“炉温控制”那西个字的时候,悄然吹进了这个看似固若金汤的山坳。
(http://www.220book.com/book/M2H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