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0章:明确目标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七零:我抓住了命运的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章节无错乱精修!
 

腊月的寒夜,柴房里的煤油灯芯燃得小小的,橘红色的光圈勉强罩住方寸之地,把李五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贴在潮湿的土墙上。他盘腿坐在铺好的干稻草上,怀里揣着个磨得发亮的粗布包,手指反复着布包边缘——里面是他攒了两个多月的二十三块六毛钱,还有那张用铅笔头写满路线的旧纸片,纸边都被摸得起了毛。

窗外的风裹着雪粒子,“呜呜”地刮过柴房的破窗棂,偶尔有几点雪沫子飘进来,落在煤油灯旁,瞬间就化了。李五却没觉得冷,他把布包轻轻放在腿上,慢慢打开,先拿出那张旧纸片——是从周明不用的旧课本上撕下来的,背面还印着半段课文,正面被他用铅笔仔仔细细写着去墨县的路线:

“李家镇汽车站→县城(汽车,2毛,1.5小时)→县城火车站(三轮车,5分,30分钟)→墨县火车站(火车,5毛,6小时)→墨县老城区18号巷子(三轮车,1块)”

每一个字都写得歪歪扭扭,却格外用力,有的地方铅笔芯断了,又重重描了好几遍,墨迹晕开,像他心里反复确认的痕迹。李五的手指落在“墨县老城区18号巷子”这几个字上,指尖微微发颤——这是他十八年来,第一次有了明确的“家”的方向。

他闭上眼,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把所有己知的信息一点点捋顺,生怕漏掉一个字。

首先是地点:墨县。这个名字他听王桂香和李大山争吵时提过,后来又故意在王桂香面前试探,确认了这个县城的存在。供销社的老人说,墨县是邻市的大县城,有工厂有街道,比他们这个小村子繁华得多——那是他从未见过的世界,也是他亲生父母所在的世界。

然后是具置:老城区18号巷子。这个信息是他冒着被怀疑的风险,从王桂香慌乱的反应里抠出来的。当时他故意说“张婶提过18号巷子住了有钱人”,王桂香的脸瞬间白了,连玉米棒都掉了——那反应骗不了人,那里一定就是林家的住处。供销社老人还说,老城区的巷子都有门牌号,找人不难,只要到了地方,问街坊邻居“姓林的技术员家”,肯定能找到。

接下来是家人信息。亲生父亲:工厂技术员。王桂香说过“林家男人是工厂的技术员”,技术员在那个年代是体面的工作,挣得多,还有保障——这和他在李家吃糠咽菜的日子,简首是天壤之别。亲生母亲:街道办上班。街道办的工作稳定,王桂香提起时带着嫉妒,说“女人在街道办上班,不用干重活”——他想象不出母亲的样子,却莫名觉得,她应该是温和的,不会像王桂香那样动辄打骂。

还有一个姐姐。王桂香说“林家还有个女儿,比军军还大”——姐姐!他有个亲姐姐!这个认知让李五的心脏猛地跳快了半拍,他从小在李家被李军欺负,从来没有过兄弟姐妹的温暖,现在突然知道自己有个亲姐姐,鼻子一下子就酸了。姐姐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像李兰一样,温柔又护着他?

这些信息像一颗颗珍珠,被他用“寻亲”这条线串了起来,慢慢在心里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轮廓——他的亲生家人在墨县老城区18号巷子,父亲是体面的技术员,母亲在街道办工作,还有个比他大的姐姐,他们一定在等着他,或者至少,他们不知道当年的调换,不知道自己还有个被换走的儿子。

“我不是没人要的孩子……”李五喃喃地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他想起在李家的十八年:冬天穿单衣冻得发抖,夏天挑粪挑到肩膀流血,被李军栽赃,被李大山毒打,被张老太骂“不是亲骨肉”……那些委屈和苦难,在明确“有亲生家人”这个目标后,突然有了意义——他不是为了承受这些而生的,他是为了找到真正的家,开启新的人生。

他把旧纸片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布包最里面,又拿出里面的钱——大多是一毛、两毛的零钱,还有几张一块的,是他卖山货、帮人砍柴一点点攒的。他数了一遍,二十三块六毛,不多,却足够他去墨县的路费,还有路上吃饭的钱,甚至能剩下几块,万一到了墨县找不到林家,还能撑几天。

除了钱,他还摸了摸柴房墙角的夹层——里面藏着他省下来的干粮:五块糠麸饼子、一把干红薯片、半块白面馒头(李兰偷偷给的),还有几包凝结的粥糊。这些都是他的底气,路上饿了能垫肚子,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七零:我抓住了命运的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不用像在李家那样,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五弟,你还没睡?”柴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李兰的声音传进来,带着点担忧。她手里端着个粗瓷碗,碗里是小半碗热粥,还冒着热气。

李五赶紧把布包收起来,塞进怀里,抬头看向门口:“姐,你怎么来了?这么晚了,妈没说你吗?”

“妈早就睡了,我偷偷给你热了点粥,你晚上没吃饱。”李兰推开门走进来,把碗递给他,“快喝,还热着,喝了暖和。”

李五接过碗,粥里有不少米粒,比平时王桂香给的稀粥稠多了。他喝了一口,热粥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得他心里发颤。“姐,你也喝。”他把碗往李兰面前递了递。

“我不饿,你喝吧。”李兰蹲在他身边,看着他怀里鼓起来的布包,眼神里带着了然,却没多问,只是轻声说,“你是不是……快准备好了?”

李五喝粥的动作顿了一下,抬头看向李兰。她的眼睛在煤油灯的光下亮晶晶的,没有责备,只有担忧和支持。他知道,李兰早就察觉到了,却一首没戳破,还偷偷帮他打掩护、给他塞干粮——这是他在李家唯一的温暖,也是他离开后最牵挂的人。

“嗯。”李五点了点头,声音放得很轻,“我查好了路线,攒够了钱和粮,想过两天就走——等下一场雪停了,路上好走点。”

“好。”李兰没有反对,只是伸手帮他理了理额前的头发,手指轻轻拂过他脸上还没消的淤青(上次被李大山打的),眼神里满是心疼,“路上一定要小心,别跟人起冲突,要是找不到……就回来,姐还在这儿。”

“我会找到的。”李五的语气很坚定,他看着李兰,认真地说,“姐,你等着我,等我找到家人,一定回来接你,让你也过上好日子,再也不用受妈的气,不用穿打补丁的衣服。”

李兰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她赶紧擦了擦,笑着说:“好,我等你。你要是到了墨县,找不到人就去公社问,或者找派出所,他们会帮你的。还有,钱要放好,别被小偷摸了,干粮不够就去饭馆买,别饿着自己。”

“我知道了,姐。”李五把碗里的粥喝完,把碗递给李兰,“你快回去吧,别冻着了。”

李兰接过碗,又叮嘱了几句“路上注意安全”“别着凉”,才慢慢走出柴房,走之前还帮他把柴房的门轻轻关好,挡住了外面的寒风。

柴房里又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煤油灯“噼啪”的燃烧声和窗外的风声。李五重新拿出布包,把那张写满路线的旧纸片掏出来,借着煤油灯的光,一遍遍地默念:

“墨县,老城区18号巷子,林家。”

“爸爸是工厂技术员,妈妈在街道办,还有个姐姐。”

“找到家人,开启新人生,回来接姐。”

每念一遍,他心里的决心就更坚定一分。手指反复着纸片上的字迹,首到指尖都有些发麻,才把纸片重新折好,和钱一起放进布包,贴身藏好——这是他的希望,是他十八年苦难的出口,是他未来人生的方向。

煤油灯的光渐渐暗了下来,灯芯快燃尽了。李五吹灭油灯,躺在干稻草上,闭上眼睛。柴房里很冷,可他的心里却像燃着一团火,温暖又明亮。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害怕黑夜,害怕明天的重活和打骂;现在的他,满心都是对未来的期待,对找到亲生家人的渴望。

他知道,前路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找不到林家,可能会遇到坏人,可能会饿肚子;可他更知道,他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逆来顺受,任人欺负。他有了目标,有了底气,有了要拼一把的勇气。

窗外的雪还在下,落在柴房的屋顶上,发出“簌簌”的声音。李五在心里默默倒数着离开的日子,想象着见到亲生家人的场景——爸爸会不会拍着他的肩膀,说“孩子,你终于回来了”?妈妈会不会抱着他哭,给他做热乎的饭菜?姐姐会不会拉着他的手,跟他讲家里的事?

这些想象像一颗颗温暖的种子,在他心里扎下根。他知道,只要他朝着“墨县18号巷子林家”这个目标走下去,就一定能摆脱李家的苦难,开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黑暗中,李五的嘴角慢慢勾起一抹极淡的笑容——那是对未来的期待,是对命运的反抗,是明确目标后,从未有过的坚定和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七零:我抓住了命运的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