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房的煤油灯把饭菜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落在西方木桌上。赵秀兰刚把最后一碗玉米粥端上桌,白瓷碗里的粥还冒着热气,飘着淡淡的米香,碗边沾着几粒没刮干净的玉米粒——这是李五昨天说喜欢喝稠粥,她特意多熬了半个钟头的。
林娟早就坐不住了,手里攥着筷子,眼睛盯着中间的红烧肉,嘴里还念叨着:“晓武哥哥,妈今天的红烧肉放了冰糖,比上次还香!你快尝尝!”说着就夹了块瘦肉,往李五碗里送。
李五笑着接过,肉汁裹在米饭上,甜咸正好,可他嚼着嚼着,却没了刚才的胃口。碗里的玉米粥冒着热气,雾气模糊了他的眼睛,突然就想起了李家柴房的那个冬天——也是这样冷的天,他发着高烧,躺在稻草堆里发抖,李兰偷偷端来一碗热粥,是她从自己口粮里省下来的,粥里还藏着半块红薯,她说“五弟,快喝,喝了就不冷了”。
那碗粥是凉的,李兰怕被王桂香发现,揣在怀里跑过来,粥洒了大半,可他喝着却比现在的热粥还暖。现在他坐在暖烘烘的屋里,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身边是疼他的家人,可李兰还在李家,还在受王桂香的气,还在为他逃出来的事担惊受怕。
“小五,怎么不吃了?是不是粥太稠了?”赵秀兰最先发现他的不对劲,见他手里的筷子停在半空,眼神盯着碗里的粥发愣,赶紧问道,“要是嫌稠,妈再给你兑点热水。”
“不用……不用妈,粥很好喝。”李五回过神,赶紧夹了口青菜,想掩饰自己的走神,可指尖却不自觉地攥紧了筷子,指节泛白——他想起逃出来前,李兰塞给他三十块钱时说的话:“五弟,你走了,王桂香肯定会怪我,可我不怕,你找到家人就好,别惦记我。”
他怎么能不惦记?李兰是李家唯一对他好的人,是她偷偷给她塞干粮,是她帮他打掩护,是她攒钱让他逃出来。现在他安全了,有了家,可李兰还在那个火坑里,说不定王桂香己经发现他跑了,正拿李兰撒气。
“哥,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林娟也看出了不对劲,放下筷子,凑到他身边,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没发烧啊,是不是菜不好吃?”
李五摇了摇头,喉咙发紧,想说什么,却又怕扫了家人的兴。他低头看着碗里的红烧肉,肉还是热的,可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沉甸甸的——他怎么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份温暖,把李兰抛在脑后?
林建国放下手里的粥碗,他早就注意到李五的反常,刚才提到“李家”时,这孩子的眼神就暗了下去。他轻轻拍了拍李五的肩膀,声音温和:“小五,有心事就说出来,咱们是一家人,别憋在心里。是不是……想起李家的事了?”
李五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再也忍不住,声音哽咽着:“爸,妈,我……我想李兰姐姐了。”
“李兰?就是帮你逃出来的那个姑娘?”赵秀兰心里一软,她早就听李五说过李兰的好,知道这孩子是个心善的,“你担心她在李家受委屈?”
李五用力点头,眼泪掉在碗里,溅起小小的水花:“我逃出来的时候,没跟她说一声,王桂香肯定会怪她,肯定会打她。李兰姐姐本来就常被王桂香骂,我走了,她的日子肯定更难过了……我要是不逃出来就好了,至少她不用替我受罚。”
“傻孩子,别这么说。”赵秀兰赶紧递过帕子,帮他擦眼泪,“你逃出来是对的,留在李家,你俩都得受委屈。李兰姑娘是个好人,她帮你,就是盼着你能找到家人,能过好日子,不是盼着你跟她一起受穷。”
林建国也跟着点头,语气沉稳:“你不用担心,等下周你的户籍办下来,我就去李家村一趟——一来是跟李家算偷换孩子的账,二来就是去看看李兰姑娘。要是王桂香真敢欺负她,咱们就跟她理论,实在不行,就找村里的干部,不能让好姑娘受委屈。”
“真的吗?爸,您真的会去看她?”李五抬起头,眼睛里满是期待,刚才的绝望好像被这几句话驱散了不少。
“当然是真的。”林建国拍了拍他的手背,语气笃定,“咱们林家不能忘恩负义,李兰姑娘帮了你这么多,咱们得帮她。要是她愿意跟咱们走,咱们就把她接回墨县,给她找个正经活干,让她也脱离李家那个火坑。”
“太好了!”李五的眼泪还没干,嘴角却忍不住扬了起来,“李兰姐姐肯定愿意!她跟我说过,想离开李家,想找个能好好吃饭、不用挨打的地方。”
“那咱们就接她来!”赵秀兰笑着说,又给李五碗里舀了勺红烧肉,“快吃吧,粥都凉了。等把李兰姑娘接来,咱们一家人一起吃饭,让她也尝尝妈做的红烧肉,让她也过几天好日子。”
林娟也凑过来,拉着李五的衣角,脆生生地说:“晓武哥哥,等李兰姐姐来了,我把我的布偶娃娃分她一个,还带她去巷口找小胖玩,跟她一起听收音机里的《岳飞传》!”
“好,都听娟儿的。”李五摸了摸林娟的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看着碗里的红烧肉,又看了看眼前的家人,突然觉得嘴里的饭菜又香了起来——原来有家人支持,有盼头,连担心都变得不那么沉重了。
他拿起筷子,大口吃着饭,还主动给赵秀兰夹了块青菜:“妈,您也吃,您做饭辛苦了。”又给林建国夹了块红烧肉,“爸,您也吃,您上班累。”
“哎,好,好。”赵秀兰笑得眼睛都眯了,看着李五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满是踏实——这孩子终于放开了,终于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了。
林建国也笑着,喝了口玉米粥,看着妻儿围坐在一起,心里的空缺彻底被填满了。以前总觉得家里少点什么,现在小五回来了,还盼着李兰姑娘来,这个家才算真正完整了。
晚饭在说说笑笑中继续,林娟又开始讲学校的事,说今天老师教了新的生字,她得了小红花,还说班里的小胖今天带了糖,分了她一颗,甜得很。李五认真听着,偶尔还问两句“老师严不严”“同学好不好相处”,眼里满是羡慕——他也想上学,也想认识新同学,也想得到小红花。
“等李兰姐姐来了,咱们让她也去识字班好不好?”李五突然说,“她也不识字,王桂香不让她上学,她总说想认识字,想能自己看信。”
“好啊!”赵秀兰点头,“咱们墨县有夜校,晚上开课,不用花钱,我明天去问问,要是李兰姑娘愿意,咱们就帮她报上名,让她跟你一起学。”
“谢谢妈!”李五笑得更开心了,碗里的粥终于见了底,肚子也填得满满的,心里暖烘烘的——他不仅自己有了家,还有机会帮李兰脱离苦海,还有家人支持他的想法,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吃完晚饭,李五主动收拾碗筷,赵秀兰想拦,却被林建国拉住:“让他做吧,他刚回来,想为家里做点事,别拦着。”
李五端着碗筷走进灶房,看着锅里剩下的红烧肉,想着李兰要是在这里,肯定会喜欢吃;看着灶台上的玉米粥,想着李兰喝到热粥时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知道,只要家人一起努力,很快就能把李兰接来,很快就能让她也过上这样温暖的日子。
灶房的煤油灯还亮着,映着他的影子,墙上的影子里,他的嘴角带着笑,眼里满是盼头。窗外的风轻轻吹过,带着老城区的安静,却吹不散屋里的温馨,也吹不散他心里的希望——他的苦日子过去了,李兰的苦日子,也快要过去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