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的天,像个说变脸就变脸的娃娃。早上出门时还是晴空万里,日头晒得人脊梁发烫,可到了晌午,东边的天空突然滚来一团团墨色的乌云,风也跟着变了脸——不再是暖烘烘的熏风,而是裹着潮气的凉风,刮得山上的树枝“哗哗”乱响,叶子落了一地。
李五正蹲在半山腰砍柴,斧头刚劈进树干,就听见头顶传来“轰隆隆”的雷声,像是从地底滚上来的,震得山都跟着颤。他抬头一看,心一下子沉了——乌云己经压到了山顶,黑沉沉的,像是要把整座山都吞下去。
“要下暴雨了。”李五心里嘀咕着,赶紧加快了速度。他今天得砍够两捆柴,不然王桂香晚上又要骂他“偷懒”。可没等他把第二捆柴捆好,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先是零星几点,很快就变成了瓢泼大雨,雨丝密得像织成的网,把整座山都罩了进去。
雨水顺着树叶往下淌,汇成一道道小水流,顺着山坡往下冲,泥土瞬间变得湿滑。李五扛着一捆柴,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下跑,脚下一滑,差点摔下去,幸好抓住了旁边的灌木丛,才稳住身子。柴捆被雨水泡透,变得越来越沉,压得他肩膀生疼,旧伤又开始隐隐作痛。
“不行,得找地方躲雨。”李五心里想着,环顾西周——这半山腰他常来,记得不远处有个山洞,以前砍柴累了,他还在里面歇过脚。他咬着牙,扛着柴捆,朝着山洞的方向挪去。
山洞不大,也就勉强容下两三个人,洞口长满了杂草,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李五钻进山洞,把柴捆靠在墙边,长长地舒了口气。雨水顺着洞口往下淌,形成一道水帘,把外面的风雨都挡在了外面。山洞里很潮湿,地面上还积着一层薄薄的水,可比起外面的暴雨,己经算是“庇护所”了。
李五脱下湿透的单褂子,拧了拧水,水珠“滴答滴答”地落在地上。他把衣服搭在旁边的石头上,抱着胳膊蹲在地上,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雨水带着寒气,顺着皮肤往骨头缝里钻,冻得他牙齿都开始打颤。
肚子也开始“咕噜咕噜”地叫。早上出门时,王桂香只给了他半个糠麸饼子,早就消化完了。他摸了摸口袋,空空的,连一点干粮都没有。“要是有口热乎的就好了。”李五心里想着,眼神落在洞口的水帘上,心里有点发慌——这雨下得这么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要是一首下,他今晚怕是要在山洞里过夜了。
他想起早上出门时,李兰偷偷塞给他一个煮土豆,让他“饿了就吃”,可他舍不得,想带回家给李兰吃,现在还揣在怀里。他赶紧掏出来,土豆己经凉了,还沾着点泥土,可他还是像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剥了皮,咬了一口——虽然凉,却带着点土豆的香甜,比糠麸饼子好吃多了。
他只咬了一小口,就把剩下的土豆包起来,重新揣进怀里。他想等雨停了,带回家给李兰吃——李兰也很久没吃过煮土豆了。
就在这时,洞口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有人在拨开杂草。李五心里一紧,以为是山里的野兽,赶紧抓起身边的斧头,警惕地盯着洞口。
“五弟?五弟你在里面吗?”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洞口传来,带着点气喘,还有点沙哑——是李兰的声音!
李五愣住了,赶紧放下斧头,跑过去拨开洞口的杂草:“姐!你怎么来了?这么大的雨,你怎么还上山?”
洞口站着的果然是李兰。她穿着一件打补丁的蓝布衫,己经被雨水湿透了,紧紧贴在身上,头发也湿了,一缕缕地贴在脸上,脸上还沾着泥点。她手里拿着一件蓑衣,胳膊下夹着一个布包,看见李五,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像是松了口气:“我就知道你会躲在这个山洞里,还好没找错。”
“姐,你快进来!”李五赶紧把李兰拉进山洞,帮她拍了拍身上的雨水,“这么大的雨,你怎么还跑上山?妈知道吗?”
“妈不知道,我趁她在屋里纳鞋底,偷偷跑出来的。”李兰把蓑衣递给李五,又打开胳膊下的布包——里面是两个糠麸饼子,还有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我看天要下暴雨,怕你没地方躲,也怕你饿,就给你送件蓑衣,再带点干粮。”
李五接过蓑衣,心里一下子暖了起来。这件蓑衣是李兰去年用棕榈叶编的,边缘还缝了块补丁,是他之前帮李兰缝的。蓑衣还带着点李兰身上的温度,不像外面的雨水那么凉。
“姐,你怎么知道我在这个山洞里?”李五一边问,一边帮李兰把湿衣服脱下来,搭在石头上——和他的衣服晾在一起。
“你以前跟我说过,砍柴累了会在这个山洞里歇脚,我就想着你肯定会来这儿躲雨。”李兰蹲在地上,拢了拢头发,笑着说,“我从家里出来,走了半个多时辰,路上太滑,摔了好几跤,还好没把蓑衣和干粮摔丢。”
李五看着李兰膝盖上的泥点,还有她手上的划痕——肯定是路上被树枝划的,心里一下子酸了。“姐,让你受委屈了。”他小声说,“都怪我,要是我早点下山,你就不用冒雨跑上山了。”
“跟你没关系。”李兰摆摆手,从布包里拿出那个油纸包,递给李五,“你快吃吧,这是我偷偷给你煮的鸡蛋,还热着呢,你赶紧吃了,暖暖身子。”
李五接过油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一个煮鸡蛋,还带着点温度。他愣住了——家里的鸡蛋都是王桂香藏着给李军吃的,李兰居然偷偷煮了一个给他,肯定是冒着被王桂香骂的风险煮的。
“姐,这个你吃吧,我不饿。”李五把鸡蛋递回去,“你跑了这么远,还摔了好几跤,你吃了补补力气。”
“我不吃,我在家吃过了。”李兰把他的手推回去,假装生气地说,“你要是不吃,我以后就不给你送东西了。”
李五知道李兰是故意这么说的,他咬了咬嘴唇,没再推辞。他小心翼翼地剥了鸡蛋壳,鸡蛋的香味一下子散了开来,在潮湿的山洞里显得格外香。他咬了一口,温热的鸡蛋在嘴里,带着点咸淡味——李兰肯定是特意放了点盐,让鸡蛋更好吃。
他没敢大口吃,慢慢嚼着,把每一口都咽进肚子里。这是他今年第一次吃鸡蛋,也是他吃过最好吃的鸡蛋。
李兰看着他吃鸡蛋,脸上露出了笑容。她从怀里掏出一盒火柴,又找了些干树枝——是李五之前藏在山洞里的,准备砍柴累了烧火取暖的。她把干树枝堆在山洞中间,划了根火柴,慢慢点燃。
火苗“噼啪”地燃了起来,橘红色的火光映在山洞里,也映在姐弟俩的脸上,带来了暖意。李五把剩下的鸡蛋递给李兰:“姐,你也吃一口,真的很好吃。”
李兰摇了摇头:“我真的吃过了,你快吃吧,吃完了暖和。”
李五没再坚持,把剩下的鸡蛋吃完,又拿起一个糠麸饼子,掰了一半给李兰:“姐,你吃点饼子,不然一会儿下山没力气。”
这次李兰没推辞,接过饼子,慢慢吃了起来。山洞里很安静,只有火苗燃烧的“噼啪”声,还有外面暴雨的“哗哗”声。姐弟俩坐在火堆旁,一边吃饼子,一边聊着天。
“五弟,修坝的工分都算完了吗?”李兰先开口问,她一首惦记着李五的工分。
“算完了,张队长说我是修坝队伍里工分最高的,年底能多分不少粮食。”李五笑着说,语气里带着点自豪——这是他努力换来的,他想让李兰也为他高兴。
“太好了!”李兰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真心的笑容,“这样年底咱们就能多吃点粮食,不用再天天喝稀粥了。”
李五点点头,可心里还是有点委屈,他想起王桂香之前骂他“笨,干再多也没用”,还有奶奶说他“不是李家亲骨肉”,这些话像根刺,扎在他心里。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了:“姐,奶奶之前说我不是李家的亲骨肉,是捡来的,你说……这是真的吗?”
李兰手里的饼子顿了一下,她看着李五,眼神里满是心疼。她知道李五心里一首惦记着这件事,也知道这件事对李五的打击有多大。她伸出手,拍了拍李五的肩膀,轻声说:“五弟,不管是不是真的,你都是我的亲弟弟,我都会一首对你好。奶奶年纪大了,有时候会说胡话,你别往心里去。”
“可是……”李五还想说什么,却被李兰打断了。
“没有可是。”李兰的语气变得坚定起来,她看着李五的眼睛,眼神里满是认真,“五弟,我知道你这些年受了很多委屈,妈偏心,爷爷冷漠,军军也总欺负你,可是你不能放弃。再难也要活着,总会好的。”
她顿了顿,继续说:“你看,现在你能多挣工分了,年底能多分粮食了,这就是好起来的开始。以后咱们再努力点,说不定就能攒点钱,你还能去读书,像周明那样,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事。到时候,咱们就能离开这里,过好日子了。”
李五看着李兰的眼睛,心里一下子亮了起来。李兰的眼睛很亮,像天上的星星,带着希望的光。他想起李兰为了他,冒雨跑上山送蓑衣和干粮,想起李兰偷偷给他煮鸡蛋,想起李兰一首以来对他的好,心里的委屈慢慢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力量。
“姐,我知道了。”他点点头,声音坚定了不少,“我会好好努力,多挣工分,多攒钱,以后让你过上好日子,再也不让你受委屈。”
“我相信你。”李兰笑了,伸手帮李五理了理额前的头发,“等雨停了,咱们就一起下山,回家我给你熬点热粥,暖暖身子。”
“嗯。”李五笑着点头,心里暖暖的。
火苗还在燃烧,映得山洞里暖暖的。外面的暴雨还在“哗哗”地下着,可姐弟俩坐在火堆旁,却一点都不觉得冷。李五看着李兰的笑脸,心里暗暗发誓:不管以后有多难,他都要好好活着,为了自己,也为了眼前这个一首对他好的姐姐。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的暴雨渐渐小了,从瓢泼大雨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最后终于停了。洞口的水帘消失了,露出了外面的天空——虽然还是灰蒙蒙的,可己经能看见一点光亮了。
“雨停了,咱们下山吧。”李兰站起身,帮李五把蓑衣叠好,又把剩下的糠麸饼子放进布包里,“不然妈该发现我不在家了,又要骂我。”
李五点点头,拿起自己的柴捆,又帮李兰把湿衣服拿上——等回家晾干了还能穿。他和李兰一起走出山洞,外面的空气很清新,带着泥土和青草的香味,山路上还是有点滑,可姐弟俩走得很稳,互相搀扶着,一步步往山下走。
夕阳从云层里钻了出来,洒下一片金色的光,照在姐弟俩的身上,像是给他们镀上了一层光。李五看着身边的李兰,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只要有姐姐在,再难的日子,也能熬过去;只要他好好努力,总有一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
他紧紧攥了攥手里的蓑衣,脚步变得更坚定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