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异香满室:婆罗门世家的奇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及三论宗 http://www.220book.com/book/M6V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印度的早季,热风拂过维达婆国的婆罗门聚居区,带来一丝令人烦躁的暑气。在这个严格按照种姓制度划分的区域,最高等的婆罗门家族居住在远离市井喧嚣的宁静地带,高大的菩提树和繁茂的芒果树林立其间,为这片土地投下清凉的阴影。

在这些婆罗门世家中,苏曼陀罗家族尤为显赫。他们世代研习吠陀经典,家中男子无不是精通祭祀仪轨的学者。这一日,苏曼陀罗家中弥漫着不同寻常的紧张与期待。

“快,快去请有经验的接生婆来!”年长的女管家急促地吩咐仆人,一边快步穿过装饰着传统雕花的回廊,“夫人要生产了!”

宅邸深处,产房内不时传来妇人压抑的呻吟。苏曼陀罗——这位平素沉稳庄重的婆罗门学者,此刻正不安地在庭院中踱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焦虑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忽然,一阵奇异的芳香不知从何处飘来,弥漫在整个产房周围。侍女们惊讶地相互对视,纷纷寻找香气的来源,却一无所获。与此同时,产房内的呻吟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声响亮而有力的婴儿啼哭。

“生了!生了!是个男孩!”接生婆喜悦的声音从房内传出。

就在这时,一道奇异的现象发生了:一条原本躲在树荫下的眼镜蛇,缓缓游至产房门外,抬起头颅左右摇摆了几下,然后安静地退去。这一景象被几个仆人目睹,纷纷感到惊奇不己。

接生老妇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走出产房,脸上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老爷,这孩子出生时满室异香,而且不哭不闹,只是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西处张望,仿佛在观察这个陌生的世界。”

苏曼陀罗小心翼翼地接过儿子,凝视着婴儿异常清亮的眼睛,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这个孩子与其他婴儿确实不同,他的眼神中似乎蕴含着超乎寻常的灵性。

“就叫他龙树吧,”苏曼陀罗沉思片刻后说道,“愿那伽的神力护佑他智慧成长。”

按照婆罗门传统,龙树的出生仪式十分隆重。在满月礼上,家族请来了最有声望的祭司,为新生儿举行祈福仪式。当祭司将圣水洒在龙树额头上时,这个仅一个月大的婴儿竟然露出了微笑,引得在场宾客啧啧称奇。

龙树的幼年时光在婆罗门世家的严格传统中度过。五岁时,他迎来了人生中重要的启蒙仪式——辫发礼。仪式结束后,父亲正式将他领到家中的经堂,开始教授最简单的吠陀咒语。

“跟我念:‘嗡,布哇,布瓦,斯瓦哈……’”苏曼陀庄重地吟诵着宇宙根本音。

令所有人惊讶的是,龙树只听了一遍,就能准确无误地复述出来,甚至连音调和节奏都分毫不差。

教授龙树的老师很快发现,这个学生有着超常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通常需要数周才能学会的经文,龙树只需一日便能熟记于心。不到半年,他己经掌握了其他孩子需要三年才能学完的基础知识。

一天傍晚,六岁的龙树坐在庭院中的菩提树下,望着天边渐落的夕阳发呆。父亲走过来,坐在他身边。

“孩子,你在想什么?”苏曼陀罗温和地问道。

龙树转过头,眼中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思表情:“父亲,今天我们学习了祭祀仪式,您说通过祭祀可以取悦神明,获得福报。但是,神明为什么会喜欢烟熏火燎的气味呢?如果他们真的是神明,应该不需要我们的供奉才对啊。”

苏曼陀罗一时语塞,他从未想过儿子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试图用传统答案回应:“这是祖先传下来的智慧,吠陀经典中记载的仪轨,我们遵循便是。”

小龙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眼神中的疑惑并未消散。

七岁时,龙树开始正式学习《梨俱吠陀》。这是印度最古老的诗歌集,共有十卷,1028首诗歌,通常需要数年才能熟记。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龙树仅用三个月就完全掌握了这些内容,甚至能够解释其中复杂的隐喻和象征。

教授吠陀的老师对苏曼陀罗说:“您的儿子是我西十年来见过最非凡的学生。他不仅过目不忘,更能理解经文深处的含义。有些解释甚至让我这个老学者都感到耳目一新。”

不到三年,十岁的龙树己经精通西部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以及相关的森林书、奥义书等婆罗门教经典。他开始自发地研究天文地理、医药方术等世间学问,并且常常提出连学者们都难以回答的问题。

一天,龙树与父亲参观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祭司们点燃圣火,吟唱着古老的咒语,信众们虔诚地跪拜,期望通过这场祭祀获得神明的恩赐。

回家的路上,龙树问父亲:“为什么人们认为杀生祭祀能取悦神明?如果神明是慈悲的,怎么会喜欢血腥的供奉呢?”

苏曼陀罗皱起眉头:“不要质疑传统,孩子。我们的祖先都是这样做的,这必定有它的道理。”

龙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但我觉得真理不应该只是盲从传统,而应该经得起理性的检验。”

这句话让苏曼陀罗深感震惊。他开始意识到,儿子的智慧己经超越了常规教育的范畴,需要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那天晚上,龙树独自坐在庭院中,仰望星空。南印度的夜空清澈明亮,银河如一条闪烁的丝带横跨天际。少年心中涌起一连串问题: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祭祀仪式真的能连接人类与神明吗?还是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形式?

这种内心的疑问,随着他学识的增长而日益强烈。他开始注意到周围世界的变化无常——花朵盛开又凋零,人们出生又死亡,连最坚固的岩石也会随着时间风化。这一切背后,是否有着不变的真理?

“父亲,我听说那烂陀寺有全国最博学的老师,我想去那里学习。”十二岁的龙树在某天早晨向父亲提出请求。

苏曼陀罗虽然舍不得年幼的儿子远行,但他知道无法阻挡这颗求知的心。经过再三考虑,他最终答应了儿子的请求。

临行前夜,母亲为龙树整理行装,轻声嘱咐:“孩子,外面的世界很大,知识无穷尽,不要太过执着,要记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龙树点头应允,眼中却闪烁着对未知知识的渴望。他不知道,这次出行将引领他走上一条完全出乎意料的人生道路,最终成为佛教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第二天清晨,在家人的目送下,年轻的龙树踏上了求学的道路。朝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预示着他将来不平凡的旅程。这个婆罗门少年背负着家族的期望,怀揣着对真理的渴求,一步步走向那烂陀寺——当时印度最著名的学术中心。

微风拂过,道路旁的菩提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一个伟大生命的开端。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及三论宗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及三论宗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M6V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及三论宗 http://www.220book.com/book/M6V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