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 回归初心:坚定佛教信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及三论宗 http://www.220book.com/book/M6V8/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笑三千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龙树从龙宫返回那烂陀己数月有余。这段期间,他潜心研习和消化所得教法,思想发生了深刻转变。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事件,促使他对自己的信仰归属进行最终抉择。

那烂陀大学每年举行一次大型供僧法会,邀请各方信众供养僧众,同时也有各派学者前来交流。今年法会特别盛大,甚至有一些远方国家的王子和大臣前来参加。

法会第三天,发生了一场意外争论。一位来自南印度的婆罗门学者在公开演讲中,激烈批评佛教的无我思想和出家制度,认为这破坏社会秩序和家庭

“佛教比丘弃家离亲,不事生产,徒耗社会资源;其无我思想否定灵魂永恒,破坏道德基础...”这位学者的言论尖锐而具有煽动性。

那烂陀的几位佛教法师上前回应,但似乎未能有效平息争议。现场气氛逐渐紧张,一些外来信众开始产生疑虑。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龙树——这位出身婆罗门却深研佛法的学者。他站在思想的十字路口:是维护自己出生的传统,还是捍卫自己认同的教法?

龙树平静地站起身,走向讲台。他先向各方行礼,然后开始发言:

“尊敬的各位学者,各位信众。我出生婆罗门家庭,自幼学习吠陀经典,深知传统价值。但我也深入研究佛法,体证其深奥智慧。今天,我不为任何一方辩护,只为真理而言。”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好奇这个特殊背景的学者将说些什么。

龙树继续说道:“出家修行并非佛教独创,吠陀传统中也有林栖期和遁世期的规定。佛教的创新在于强调出家修行的目的是为了究竟解脱,而非形式上的离俗。”

“至于无我思想,”龙树转向那位婆罗门学者,“尊敬的婆罗门学者,请问《奥义书》中是否说‘i, i’(不是这个,不是那个)?这不是同样指向超越有限自我的真理吗?”

那位婆罗门学者一时语塞。龙树引用婆罗门教自身经典来阐释佛教思想,这种方式出人意料又难以反驳。

龙树进一步阐述:“佛教的无我不是否定一切,而是破除对虚幻自我的执着。正如《伊莎奥义书》所说:‘彼即圆满,彼即圆满,从圆满中生出圆满...’这圆满不是有限的我,而是无限的真理。”

他巧妙地将佛教思想与婆罗门教经典相融通,显示出二者在深层次上的一致性,同时又指出佛教在实践道路上的特殊性。

这场演讲持续了近一个时辰。龙树不仅回应了各种批评,还正面阐述了佛教的核心价值和智慧。他的论述既尊重传统,又彰显佛法的独到见解,赢得了广大听众的认同。

演讲结束后,戒贤法师欣慰地对龙树说:“今天你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佛法精神——不排斥、不执着,以智慧化解分歧,以慈悲包容一切。”

然而,这场演讲也带来了后果。一些保守的婆罗门学者开始公开批评龙树“背叛传统”,甚至有人传言要剥夺他的婆罗门种姓身份。

面对这些压力,龙树需要做出最终抉择。一天晚上,他独自在那烂陀的菩提树下禅坐,深入思考自己的信仰归属。

回顾自己的求道历程:从婆罗门神童到那烂陀学僧,从质疑传统到探索佛法,从理论研习到体认证悟...每一步都是向着真理更近一步。

龙树意识到,自己对佛教的认同不是出于对传统的背叛,而是出于对真理的忠诚。佛教的缘起性空、诸法无我等教义,确实更能解释他首接体验到的实相。

更重要的是,佛教强调的慈悲利他精神与他的内心共鸣。他不仅想要自己解脱,更希望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黎明时分,龙树走出禅定,心中己做出决定。他前往戒贤法师的住处,郑重提出皈依佛教的请求。

戒贤法师欣慰地接受了龙树的请求,为他举行了简单的皈依仪式。龙树正式成为佛教比丘,法名仍保持“龙树”,象征智慧如龙如树,深广增长。

成为比丘后,龙树更加精进地修行和研究。他特别注重将深奥的佛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使普通信众也能理解佛法精髓。

龙树也开始系统地整理和阐释龙宫所得教法。他撰写了一系列论著,阐释般若空性、二谛中道等深奥教理。这些论著语言清晰,逻辑严密,深受学僧欢迎。

然而,龙树并没有完全割裂与婆罗门传统的联系。在阐释佛法时,他经常引用婆罗门教经典中的类似观点,显示真理的普遍性。这种包容态度使他的教学更具说服力。

一次,有年轻比丘问龙树:“师父,您是否后悔离开婆罗门教?”

龙树微笑回答:“我不是离开,而是回归。回归到一切真理的源头,回归到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佛教教我的不是排斥,而是包容;不是执着,而是放下。”

这种超越宗派界限的智慧观点,成为龙树教学的特色。他既坚定地信仰佛教,又尊重其他传统的价值,这种态度赢得了各方的尊重。

随着教学的深入,龙树开始吸引越来越多弟子。其中有些是那烂陀的学僧,有些是从远方慕名而来的求道者。龙树根据每个人的根器和背景,善巧施教。

一位刚从婆罗门教转来的弟子问:“师父,我应该完全放弃以前的修行方法吗?”

龙树回答:“不要简单放弃,而要理解其本质。祭祀的本质是奉献执着,诵经的本质是净化心念,禅定的本质是体认真相。方法可以调整,但目标是一致的——觉悟真理。”

这种教学方式帮助许多来自不同背景的弟子顺利过渡到佛教修行中。

龙树也特别注重将深奥的佛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他经常用日常事例来解释空性、无我等深奥概念,使弟子们能在生活中体证佛法。

“看这碗水,”一次教学中龙树举例说,“渴时认为它真实存在,喝完后不再执着,分析时知它是氢氧化合,本质上无独立自性。这就是缘起性空在日常中的体现。”

这种善巧的教学使深奥的佛理变得亲切易懂,深受弟子们欢迎。

在那烂陀的数年时间里,龙树逐渐成为备受尊敬的法师。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开放的心态,经常与各派学者交流讨论,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解。

龙树知道,回归初心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坚定的佛教信仰为他提供了方向和力量,但前路仍然漫长。他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将所悟真理更好地弘传开来。

夕阳西下,龙树站在那烂陀的讲经台上,望着台下虔诚听法的弟子和信众,心中充满感恩和责任。

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己经明确:作为一个佛教比丘,不仅要自己求得解脱,更要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真理。这条道路不容易,但他己经做好准备。

远方的钟声响起,回荡在古老的那烂陀上空。龙树合掌躬身,向三宝致敬,然后稳步走向等待他的弟子们。回归初心的旅程己经完成,但弘法利生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M6V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及三论宗 http://www.220book.com/book/M6V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