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抉择
临行前,沈清韵将家人唤到一旁。她手中拿着他们仅剩的、从洪水中侥幸保存下来的几件稍微值钱的小物件——一枚苏婉清头上的银簪,一对沈清韵原本戴着的珍珠耳坠。这是他们最后的财物。
“祖母,母亲,”沈清韵语气平静却坚定,“张老伯一家于我们有救命之恩,雪中送炭之情,重于泰山。我们如今落魄,无以为报,我想将这几件东西留给他们,略表心意。”
周氏看着那枚熟悉的银簪,那是儿媳的陪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随即化为释然:“理应如此。钱财乃身外之物,恩义不可忘。韵儿,你做得对。”
苏婉清也轻轻点头,将耳坠取下,放入女儿手中:“娘明白。若非张老伯,我们昨夜还不知如何度过。这点心意,该当的。”
沈墨轩也毫无异议,经历了生死,他早己看淡了这些身外之物。
沈清韵将银簪和耳坠用一块干净的布包好,走到张老三和老妪面前,深深一礼:“张老伯,张大娘,大恩不言谢。这点微物,不成敬意,还请二老务必收下,贴补家用。”
张老三一看那银簪和珍珠,连连摆手,惶恐道:“使不得,使不得!姑娘,这太贵重了!我们山野人家,就是一碗水一顿饭的事,哪能收这么贵重的东西!”
老妪也在一旁附和。
沈清韵态度坚决,将布包塞到张老三手中:“老伯,大娘,您二位若是不收,便是瞧不起我们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只是我们一点心意,请您务必收下。他日若有机会,定当厚报!”
见她言辞恳切,态度坚决,张老三推辞不过,只得颤抖着收下,老眼有些:“这……这……姑娘,你们真是……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
辞别了千恩万谢的张老三夫妇,沈家西人再次上路。沿着张老三指的小路,果然在午前找到了一条被洪水冲刷得坑洼不平、但明显宽阔许多的官道。
站在官道的岔路口,一个问题摆在了面前。
沈墨轩望着官道,有些犹豫地开口:“韵儿,我们……是否要在此等待?或许会有官差沿路搜寻我们?若是我们自行前往云朔城,是否会被视为逃逸,罪加一等?”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按照流放程序,他们应由官差押解至目的地。如今官差失踪,他们自行前往,确实存在风险。
苏婉清和周氏也看向沈清韵,等待她的决断。
沈清韵目光扫过荒凉的官道,回想起张老三描述的云朔城景象,眼神逐渐变得坚定。她沉声道:“兄长,等待意味着将命运交予未知。官差是否幸存?何时会来搜寻?都是未知数。我们干粮有限,在此荒郊野岭等待,无异于坐以待毙。”
她顿了顿,继续分析,条理清晰:“反之,我们主动前往云朔城报到。一来,可早日安顿,避免流落荒野之苦;二来,我们手持流放文书,主动投案,并非逃逸,只需说明途中遭遇山洪、与官差失散的情况,于情于理,都站得住脚。即便有责罚,也比困死荒野强。最重要的是——”
她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我们必须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等待施舍,不如主动争取。云朔城再苦,也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早一日到达,早一日了解情况,早一日谋划将来!”
抉择时刻,沈清韵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远见和魄力。她选择了一条看似冒险,实则更能掌握自身命运的道路。这份主动出击的勇气,赢得了家人的一致认同。
“好!就依韵儿所言!”沈墨轩率先表态。
“娘听你的。”苏婉清柔声道。
周氏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赞许。
方向己定,西人不再犹豫,踏上了通往云朔城的官道。这一次,他们的脚步更加坚定,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道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M8Q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