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7章 :巧手生财(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边疆流放怕什么?先分田地再建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M8Q6/ 章节无错乱精修!
 边疆流放怕什么?先分田地再建国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边疆流放怕什么?先分田地再建国最新章节随便看!

第37章:巧手生财(下)

苏婉清的学习速度超出了沈清韵的预期。不过两三日功夫,她不仅熟练掌握了基础的平编、绞编技巧,还能在此基础上变化出简单的花纹,编出的草垫、小篮子显得格外精巧结实。沈清韵自己也凭着记忆和摸索,复原出了草鞋的编法,虽然最初几双略显笨拙,但胜在用料扎实,穿着舒适。

原料取之不尽,手艺初步掌握,下一步,便是将产品转化为实际收益,并借此迈出“聚众志”的第一步。

这日清晨,沈清韵拿着几件成品——一双草鞋、一个小巧的菜篮、一张平整的草垫,来到了隔壁那位曾为她指路的老妪(姓孙)家。孙婆婆正在门口吃力地劈着柴火,她的儿媳,一个面色蜡黄的年轻寡妇,则在一旁洗着寥寥几件破旧衣物。

“孙婆婆,王大嫂。”沈清韵笑着打招呼,将手中的草编物件递过去,“您二位看看这个。”

孙婆婆和儿媳王氏停下手中的活计,疑惑地接过东西,仔细打量起来。她们摸着草鞋结实的底子,看着篮子上细密的花纹,脸上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沈姑娘,这……这是你编的?”孙婆婆难以置信地问,“这草鞋可比市集上卖的那些软塌塌的结实多了!这篮子也好看!”

王氏也小声赞叹:“编得真细致,比俺娘当年编的还好哩。”

沈清韵笑道:“是我和家母一起琢磨的。想着这野草遍地都是,浪费了可惜,编成物件,或许能换点零用。孙婆婆,王大嫂,我想请附近的几位手脚麻利的婶子、嫂子们一起做这个活计。我负责教大家手艺,提供样子,编好的东西,我们拿到集市上一起卖,换了钱或粮食,按各家出的力多少来分,你们觉得可行吗?”

她没有首接说“施舍”或“雇佣”,而是提出了“一起做”、“按劳分配”的模式,这既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也符合公平原则,更容易让人接受。

孙婆婆和王氏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心动和犹豫。她们的日子过得极其艰难,孙婆婆年老体衰,王氏寡妇失业,还要拉扯一个年幼的孩子,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若能有个稳定的进项,哪怕是微薄的,也是天大的好事。但她们又有些害怕,怕这是否是陷阱,怕得罪了什么人。

沈清韵看出她们的顾虑,诚恳地说:“婆婆,大嫂,我们初来乍到,别无他长,只想靠双手挣口饭吃。这手艺不难学,原材料也不费钱,就算卖不出去,自家用也是好的。就当是邻里之间互相帮衬,一起找条活路。”

她语气真诚,目光清澈,再加上之前暗中帮助李老栓的事情己在丙字区悄悄传开,孙婆婆和王氏心中的天平逐渐倾斜。

孙婆婆一咬牙:“成!沈姑娘,俺看你不是坏人!这活计,俺和俺儿媳干了!啥时候开始学?”

王氏也用力点头。

成功说服了第一家,沈清韵信心大增。她又陆续走访了另外几户平日里看起来较为和善、手脚勤快的人家,包括那位木匠老刘头的妻子刘婶,以及带着幼子的寡妇张嫂。她同样以“一起找活路”、“按劳分配”为由,邀请她们加入。

大多数人在看到实实在在的精致草编样品,并了解到无需本钱、现学现卖的模式后,都心动地答应了。只有极少数人因为胆小或疑虑而婉拒,沈清韵也不强求。

很快,沈清韵家那间破旧的茅草屋,便成了一个小型的“手工坊”。每天,苏婉清和沈清韵便会轮流教导几位妇人学习草编技艺。沈清韵负责传授基础的技法和平民实用的款式(如草鞋、提篮、草席),苏婉清则发挥其审美特长,指导大家如何编出更美观的花纹和更精巧的小物件(如杯垫、小饰盒)。

破旧的屋子里,第一次充满了女人们专注学习、互相交流的生机。巧手之下,平凡的野草开始焕发出新的生命与价值。巧手生财的计划,终于从沈清韵一家的构想,变成了连接几户贫苦邻里的现实纽带。一股微弱却充满希望的力量,正在这云朔城最底层的角落,悄然孕育。



    (http://www.220book.com/book/M8Q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边疆流放怕什么?先分田地再建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M8Q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