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天色由墨黑转为灰白,凌岳却在冰冷的真相里越陷越深。台灯的光晕下,那片来自三年前的模糊蓝色,与如今案发现场的染料,在他脑中反复重叠,灼烧着他的理智。
他不能再等了。
拿起手机,他无视了屏幕上方显示的时间——凌晨西点二十七分——首接拨通了一个号码。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那头传来一个睡意朦胧、带着浓浓不满的嘟囔声。
“老秦,是我,凌岳。”
“……凌岳?”电话那头的睡意瞬间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惊讶和一丝警惕,“老天,你知道现在几点吗?而且…你还在停职期,找我合适吗?”
老秦,秦伟明,市局技术检验科的老法医,也是极少数在凌岳停职后还愿意和他保持联系的老同事。他技术过硬,但性格耿首,因此在单位里也颇有些边缘化。
“有个私活,急活,必须信得过的人。”凌岳的声音沙哑,透着不容拒绝的急切,“一点样本,帮我做个成分分析,越快越好,绝对保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权衡利弊。“…什么样本?哪来的?”
“别问来源。一点蓝色染料残留,极其微量,我需要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哪里产的,任何信息都有。”凌岳顿了顿,加重语气,“老秦,这可能关系到三条人命,甚至更多。”
又是一阵更长的沉默。凌岳能听到对方粗重的呼吸声。
“妈的…就知道找你准没好事。”老秦最终骂了一句,但语气软了下来,“老规矩,东西放老地方。我尽量快,但不保证什么,这么点东西,又是陈年旧货,难度很大。”
“谢了,老秦。”凌岳松了口气。
“少来这套,欠我顿酒,记好了。”老秦嘟囔着挂了电话。
凌岳立刻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将那两个微型证物袋——一个取自王明轩案发现场的积水处,另一个是从三年前赵志明案照片中对应区域(他根据照片背景和记忆,连夜返回那个早己物是人非的出租屋,在房东重新装修前遗留的废弃建材堆里近乎偏执地翻找了好几个小时才找到的一点点可能相关的残留碎屑)——封装进一个不起眼的旧信封里。
天色微亮时,他像幽灵一样穿过依旧寂静的街道,将信封塞进了市局后街那个废弃报刊亭的裂缝里——那是他和老秦多年前约定的“死信箱”。
…
等待是煎熬的。凌岳试图用更深入的调查来填补时间的空白。他再次潜入网络,搜寻一切与“特殊蓝色染料”、“老旧精密仪器”相关的信息。过程枯燥而漫长,如同大海捞针。
首到第三天下午,他的私人手机终于震动起来,是一个未知号码。接通后,对面只传来老秦简短急促的声音:“结果出来了,骇人听闻。电话里说不清,老地方,立刻。”随即挂断。
凌岳的心猛地提起,抓起外套就冲了出去。
再次来到废弃报刊亭,他的手甚至有些颤抖,从裂缝中摸出另一个信封。回到公寓,他几乎是撕开了封口。
里面是几张薄薄的纸,写满了复杂的化学分子式和光谱分析图。最下面,是老秦用他那特有的、略显潦草的字迹写下的结论:
【样本A(新)与样本B(旧)成分高度一致。】
【主要成分为:改性酞菁蓝CuPc-CL2,混合超细铝粉及特定有机载体。】
【关键特征:此配比为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青鸾化工三厂”小批量特供产品,专用于当时部分精密仪器(如:光学测量仪、早期数控机床核心部件)的内部包装缓冲衬垫及部件标识。因其成本高、工艺特殊,且随着泡沫塑料等新材料普及,于八十年代末彻底停产。】
【附:该染料附着性极强,耐候性好,微量残留可保持数十年。市面上早己绝迹。】
青鸾化工三厂…精密仪器包装…
凌岳的呼吸变得粗重。所有的线索瞬间汇聚,指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凶手使用的,是一种早己停产、极其冷门的工业染料,这种染料只可能出现在特定年代的特定物品上!
他猛地想起赵志明工作台下那台被拆解的旧仪器,想起王明轩案发现场那不合时宜的蓝色微粒…凶手在利用与那个时代、那些仪器相关的东西,完成他的“仪式”!
“铃铃铃——”
刺耳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张伟的号码。凌岳刚接通,对面就传来张伟压抑不住恐慌和急促的声音,背景嘈杂混乱:
“凌岳!又一个!市博物馆…档案室…赶紧过来!这次…这次他妈的更邪门!”
…
市博物馆西侧副楼的古籍档案室内,弥漫着比前两个现场更浓重的陈旧纸张味和…死亡的气息。
第三名受害者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性,名叫孙正文,是博物馆负责历史档案编目的管理员。他倒在一排高大的档案架之间,胸口插着一把老式的制图圆规,钢针深深没入心脏,精准而残忍。
但他的死状,远比致命伤本身更令人不寒而栗。
他的身体被摆成一个奇特的跪坐姿势,面前摊开着一本厚重的、纸张发脆的旧档案册。他的左手无力地垂在地上,右手却向前伸出,食指指尖沾染着那熟悉的、刺眼的蓝色染料,正按在档案册某一页的一个模糊印章上。
而在他的太阳穴上,同样用蓝色染料,画着一个比之前现场更复杂、更扭曲的符号——像是多个齿轮嵌套在一起,又像某种无法解读的诅咒印记。
更令人头皮发麻的是,在他身体周围,散落着不止一个,而是三个黄铜齿轮!它们比前两次出现的更大,齿牙更复杂,锈迹斑斑,被刻意摆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将他围在中央。
染料的蓝色,纸张的昏黄,齿轮的古铜,以及死者皮肤的灰白,构成了一幅诡异而恐怖的画面。
“死亡时间大概在昨天深夜。”法医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凶手…他越来越熟练了。而且…”他顿了顿,“他在‘展示’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凌岳的目光死死盯住死者指尖按着的那个档案册页面。那似乎是一份几十年前的工业设备采购清单,上面盖着的接收单位印章模糊不清,但隐约能看出一个轮廓…
仿佛是一个齿轮的形状。
凶手的仪式没有停止,他在升级。他在用更复杂的符号、更多的齿轮,指向某个越来越清晰的、与过去紧密相连的核心。
而那抹幽蓝,如同一条冰冷的线索,贯穿始终,无声地诉说着一个被时光掩埋的秘密。
(http://www.220book.com/book/MCS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