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岳的公寓与其说是个家,不如说是个扩大了无数倍的案件档案室。
空气中漂浮着旧纸张和灰尘特有的沉闷气味。西面墙壁几乎被高耸的文件柜和钉满照片、剪报的白板所吞没。地上散落着各种颜色的文件夹,蜿蜒堆叠,形成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小径。唯一的生活气息来自窗台上几盆半死不活的绿植,和角落里一张堆满书、勉强能睡人的窄床。
勘察完两个案发现场回来后,那种熟悉的、被某种关键线索卡住的感觉,如同骨鲠在喉,让凌岳坐立难安。那抹诡异的蓝色,像幽灵一样在他脑海里盘旋。
他踢开脚边几个空泡面盒,在一排标注着“未结案/疑点”的柜子前停下。手指掠过一个个标签,最终停在一个标注着“三年前 - 赵志明失踪案”的厚实文件夹上。
抽出来时,灰尘簌簌落下。
赵志明。他的线人。一个胆小却总想干票大的小混混,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带着凌岳的职业生涯也一同坠入了泥潭。
他深吸一口气,将沉重的文件夹摊在唯一还算整洁的小茶几上,打开了台灯。
惨白的光线照亮了那些他早己烂熟于心的照片和文字:最后见到赵志明的巷口监控截图、胡乱扔在租住屋里的个人物品、通讯记录分析、以及他那份最终被认定为“方向错误、指挥失当”的行动报告。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赵志明是因为卷入一桩毒品交易黑吃黑而失踪或被杀。只有凌岳固执地认为,赵志明当时在查别的、更危险的东西。
他的目光一遍遍扫过现场照片的每一个角落。赵志明那个混乱逼仄的小屋,杂物堆积如山。当时技术科的重点都集中在寻找搏斗痕迹和血迹上,对背景里这些无关紧要的杂物只是一带而过。
凌岳拿起一个高倍放大镜,俯下身,几乎是逐像素地检视那些被忽略的背景细节。散落的工具、烧毁的电路板、拆解到一半的不知名零件…
汗水从他的额角渗出。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窗外的天色从昏黄变为墨黑。
突然,他的动作僵住了。
放大镜停在一张照片的角落。那是在赵志明的工作台底下,一堆沾染油污的废弃棉纱和零件包装纸里,隐约露出的一小片异色。
一片模糊的、带着金属光泽的蓝色。
虽然被污渍沾染了大半,但那独特的色调和质感,与他今天在第一个案发现场积水处取样、在第二个案发现场桌面上看到的符号,几乎一模一样!
心脏猛地一沉,仿佛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
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
三年前,那个同样令人窒息的夜晚。他带队冲进赵志明的出租屋,空气中弥漫着廉价香烟和某种化学试剂的刺鼻气味。屋里一片狼藉,显示主人离开得极其匆忙,或者…并非自愿。
当时,他的注意力全在寻找赵志明可能留下的暗号或线索上。他似乎瞥见过工作台下那点不合时宜的蓝色,但在那种紧张混乱的情况下,它看起来就像一堆垃圾的一部分,他甚至没有多想,更没有下令重点取证。
后来,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毒品交易,上级要求结案,他的坚持变成了笑话,他的质疑变成了无能的表现。那片蓝色,连同他那个模糊的印象,彻底被埋没在厚厚的卷宗和失败的定论之下。
首到今天。
凌岳猛地向后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收紧,几乎将手中的放大镜捏碎。
不是巧合。
绝对不可能是巧合。
同样的特殊蓝色染料,出现在三年前线人失踪的现场,和现在两起离奇命案的现场。
这意味着什么?
赵志明的失踪,根本与毒品无关?他当时到底在查什么?这蓝色染料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凶手在三年后,又开始使用这种染料,并且配上了那种古老的齿轮?
无数个问题像毒蛇一样钻进他的大脑,撕咬着他的神经。
他一首以为三年前的失败是因为自己的判断失误和冲动。可现在,这片蓝色的出现,仿佛在无声地指控着更深层的黑暗——也许他当时的方向并没有错,只是触碰到了某些不该触碰的东西,而被强行按下了停止键。
那枚齿轮…是否也曾在赵志明的案子里以某种形式出现过?只是当时所有人都被误导了,根本没有注意到?
沉重的负罪感和一种被欺骗的愤怒,如同潮水般涌上,几乎将他淹没。他闭上眼睛,能清晰地回忆起赵志明最后一次给他传递消息时,那紧张又兴奋的语气:“凌哥,这次可能挖到个大家伙,跟那些小打小闹不一样…”
当时他只当是赵志明又在吹嘘。
现在想来,那或许是绝望的求救。
台灯的光晕下,凌岳的脸色苍白得吓人。他独自坐在堆积如山的案件材料中央,仿佛被遗弃在时间的荒原里。
过去的阴影,从未散去。
它只是潜伏着,等待着合适的时机,以更狰狞的方式,破土而出。
而此刻,它正透过那抹幽蓝的染料,冷冷地凝视着他。
作者“飞越星空”推荐阅读《暗河之交》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CS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