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朝堂之上未曾停歇的非议与外界那些或好奇、或审视、或带着恶意的探究目光,苏晚并未如某些人所愿那般退缩回内宅,将自己隐藏起来。
她并未心安理得地待在睿亲王府那方精致却封闭的后院,做一只只需被人喂养、观赏的金丝雀。
她骨子里的坚韧与独立,以及那份源于医术的自信,不容许她仅仅成为依附于萧执的藤蔓。
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她与萧执在书房对坐,烛火摇曳下,她目光清亮而坚定,向他明确提出:
“萧执,我不愿,也不能做那笼中鸟,只享受你羽翼下的庇护,那终将成为你的负累。
王府内务,若你需要,我自当尽力协助打理。但我的医术,是我安身立命之本,亦是济世救人之道,绝不能就此荒废。
我需要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能做我想做且该做之事。”
萧执闻言,并未流露出丝毫意外或不悦。
他了解她,也欣赏她这份始终未被磨灭的锋芒与追求。
他放下手中的茶盏,握住她微凉的手,目光中是全然的信任与支持,语气毫不犹豫:
“这王府,本就是你的家,随你心意布置安排。
你想做什么,便放手去做。
济世救人,是功德无量的善事,我为你骄傲。
若有任何阻碍,或是风雨,一切有我。”
他的承诺,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于是,在萧执的鼎力支持下,苏晚在格局宏大、庭院深深的睿亲王府东南角,辟出了一处相对独立、清幽的院落。
她亲自题写匾额,命名为“济安堂”,取“悬壶济世,佑护平安”之意,作为她行医、研读医书、整理药方的专属之所。
她并非大开府门公开坐诊,那样于礼制不合,也易招致更多非议。
她采取了一种更为巧妙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一些身份特殊、病情复杂古怪、连太医院都感到棘手的患者诊治。
这些人中,不乏当初在朝堂上或私下里,对她回归抱有最深偏见和疑虑的老臣家眷。
她摒弃前嫌,不问来者立场,只以医者之心待之。
凭借前世积累的超越时代的医学知识和这一世潜心钻研的精湛医术,以及那份耐心细致、仁心仁术的态度,她悄然扭转着局面。
一位曾激烈反对她回朝的镇国公府老夫人,被多年顽固头风折磨得痛苦不堪,苏晚以独特的针灸手法辅以精心调配的药石,几剂之后,竟让老夫人得以安眠;
作者“七月与长夏”推荐阅读《穿成废后?医妃她拽开了》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一位宗室子弟在外遭遇不明袭击,身中诡异奇毒,太医院众太医束手无策,苏晚彻夜不眠,查阅古籍,大胆用药,硬是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一桩桩、一件件成功的医案,虽未大肆宣扬,却在京城顶级的权贵圈层中口耳相传。
“王妃医术通神,且仁心仁德,非同一般”的名声,如同投入静湖的涟漪,在特定的、有影响力的圈子内悄然扩散,润物无声地改变着一些根深蒂固的成见。
与此同时,她并未将目光局限于一方院落。
她凭借脑海中超越时代的公共卫生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开始协助萧执整顿因连年战乱和时疫频发而显得效率低下、管理混乱的太医院。
她向萧执提出了建立更完善、迅速的疫情上报与防控机制,统一全国官药采购标准以杜绝劣药,系统整理、编纂实用性强、能惠及更多医者的医学典籍等多项切中时弊的建议。
这些举措,虽不可避免地触及了太医院内部某些守旧势力和相关利益群体的奶酪,引来暗中抵制。
其显而易见的成效“比如在随后一场小范围时疫中,因上报及时、用药规范而迅速控制住了疫情”,逐渐赢得了太医院内那些心怀济世之志、注重实效的务实派太医发自内心的敬佩。
萧执将她的所有努力与付出都看在眼里,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骄傲,以及深深的心疼。
他深知,她如此殚精竭虑,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更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为他分担来自朝野的压力,一点点消弭潜在的敌意,为他们共同的未来,为他们渴望的平静生活,铺设一条更为平坦、少些荆棘的道路。
她在用自己的力量,为他筑起一道柔韧而坚实的屏障。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苏晚的逐渐活跃和在特定领域内影响力的提升,终究是触动了某些隐藏在暗处之人敏感的神经。
这日午后,阳光透过“济安堂”轩窗的薄纱,在地上投下柔和的光斑。
苏晚正俯首于案前,凝神整理着近日诊治的药方,空气里弥漫着清苦而宁神的草药香气。
忽然,一阵沉稳而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她抬起头,只见萧执面色凝重地迈步走了进来,他惯常冷静的眼眸中此刻翻涌着深沉的情绪,手中紧紧攥着一封封口火漆己然被拆开的密信。
他挥退了左右侍从,室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他走到苏晚面前,将密信递给她,声音低沉而紧绷,带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晚儿,北戎那边……有动静了。比我们预想的,更快,也更棘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MEK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