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的晨雾,总带着一股子清冽的灵气。紫霞洞内,青石台泛着温润的玉光,白素贞盘膝而坐,双目轻阖,指尖萦绕的淡青灵光,正随着她的吐纳缓缓流转。洞内静得能听见灵气与空气摩擦的细微声响,案上的修仙典籍摊开在 “修仙不问世事,静心方能羽化” 那一页,朱砂字迹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这是她修炼的第一千三百年。往日里,每一次打坐,她都能快速沉入心流,任天地灵气顺着经脉游走,滋养千年修为。可今日不同,刚入静没多久,一股极淡却异常阴冷的气息,忽然顺着洞顶的缝隙飘了进来,像一根细小的冰针,轻轻刺了她一下。
白素贞的指尖微微一顿,灵光险些溃散。她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疑惑 —— 青城山乃修仙圣地,灵气纯净,从未有过这般阴冷的气息。她凝神细辨,那气息并非来自山中,而是从东南方向飘来,带着一股子化不开的沉重与悲苦,像是无数人的怨念拧成了一股绳,隔着千山万水,依旧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绝望。
“这是…… 人间的怨气?” 白素贞轻声呢喃。她起身走到洞口,望着东南方向被云雾笼罩的天际,指尖凝聚起一缕灵气,朝着那方向探去。灵气刚飘出数里,就被一股更浓重的阴冷气息挡了回来,那气息里夹杂着病痛的腐朽、死亡的沉重,还有一种让人窒息的绝望感,让她的心头猛地一沉。
她想起三百年前,陈郎中曾跟她说过,人间若遇大灾大难,百姓流离失所、病死饿死,就会滋生这样的怨气。那时候她还不懂,只觉得人间的事离自己很遥远,修仙之人,本就该恪守 “不问世事” 的戒律,方能专心修炼,早日羽化登仙。可此刻,那股怨气顺着灵气的牵引,在她脑海中勾勒出模糊的画面 —— 倒塌的房屋、哭泣的百姓、无人掩埋的尸体……
白素贞的心跳渐渐加快。她走到案前,看着那本摊开的修仙典籍,“修仙不问世事” 六个字,像一块巨石压在她的心头。一边是千年修行的戒律,是羽化登仙的终极目标;一边是人间的苦难,是陈郎中 “医者仁心” 的嘱托,是她自己 “以医术渡世人” 的誓言。
她的指尖拂过典籍上的字迹,又摸了摸怀中陈郎中送的手抄医书,那本医书的边角己经被她摸得有些发软,上面还留着淡淡的草药香。三百年前,陈郎中冒着风雨救她的画面、在小医馆里为百姓熬药的画面、临终前握着她的手说 “要多救些人” 的画面,一幕幕在她脑海中闪过。
“修仙若只为自身羽化,见人间苦难而不救,那这仙,不修也罢。” 白素贞猛地握紧拳头,眸中闪过坚定的光芒。她转身走到洞角的木架旁,将陈郎中的医书、几卷常用的草药图谱,还有这些年收集的仙草,一一装进布包。她没有多做停留,甚至没来得及和山后的老松鼠告别,便背着布包,快步走出了紫霞洞。
洞外的晨雾还未散去,山路湿滑难行。白素贞运转仙力,脚下泛起淡淡的灵光,身形如轻烟般掠过林间。她的速度极快,沿途的松树、清泉、怪石飞速后退,平日里需要走两个时辰的下山路程,今日只用了半个时辰,就看到了山脚下的小路。
小路旁,偶尔能看到几个背着行囊的行人,神色匆匆,脸上满是疲惫。白素贞走上前,拦住一位看起来较为和善的老者,轻声问道:“老人家,请问东南方向的临安城,近来可有什么变故?”
老者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白素贞一番,见她衣着素净、气质温婉,不像是坏人,才叹了口气,摇着头说道:“姑娘,你是要去临安城?可别去了!那地方现在就是个活地狱啊!”
“活地狱?” 白素贞心中一紧,追问道,“老人家,此话怎讲?”
“唉,还不是瘟疫闹的!” 老者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几分恐惧,“三个月前,临安城就开始闹瘟疫,一开始只是几个人咳嗽、发烧,谁知道后来越来越严重,一天死好几十人!官府不仅不管,还派兵把城门封了,只许进不许出,里面的人想逃都逃不出来,外面的人也不敢进去送药……”
白素贞的指尖微微颤抖,老者的话,印证了她对怨气的猜测。她又问:“那城里的药铺呢?就没有能治瘟疫的药吗?”
“药铺?早就关门了!” 老者苦笑一声,“听说药材早就卖光了,就算有剩下的,也被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抢光了,普通百姓哪能买到?我有个侄子在临安城里做买卖,前几天托人捎信出来,说城里到处都是病人,街头上躺满了人,哭喊声日夜不停,再这样下去,临安城怕是要完了……”
老者的话,像一把重锤,砸在白素贞的心上。她谢过老者,加快脚步,朝着临安城的方向走去。越靠近临安城,空气中的阴冷气息就越浓重,偶尔能看到几个从城里逃出来的流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有的还咳着血,眼神空洞得像失去了灵魂。
走了大约三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临安城的轮廓。可那座本该热闹繁华的城池,此刻却像一头濒死的巨兽,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里,听不到往日的叫卖声、欢笑声,只有断断续续的哭声和咳嗽声,从城墙内飘出来,让人不寒而栗。
白素贞走到城门前,眼前的景象让她瞬间僵在原地 —— 城门紧闭,城墙上贴着一张泛黄的告示,上面用朱笔写着 “瘟疫横行,药材告罄,闲杂人等禁止入内”,字迹潦草,却透着一股子冰冷的决绝。城门两侧,挤满了流民,他们大多衣衫破烂,有的躺在地上,气息微弱,有的抱着孩子,哭着哀求城墙上的士兵放他们进去,可士兵们只是握着长枪,面无表情地呵斥,偶尔还会用枪杆驱赶靠近的流民。
“开门啊!我娘还在城里,我要进去找她!” 一个穿着粗布短褂的青年,跪在城门前,不停地磕头,额头磕出了血,声音嘶哑地哀求着。城墙上的士兵却不耐烦地喊道:“别嚎了!官府有令,谁都不许进!再闹,就把你抓起来!”
青年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旁边的一个老妇人拉住了。老妇人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怀里抱着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似乎裹着什么东西。她对着青年摇了摇头,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却不敢哭出声。
白素贞走到老妇人身旁,轻声问道:“老人家,您这是……”
老妇人抬起头,看到白素贞,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光芒,随即又黯淡下去。她指了指怀里的包裹,声音哽咽地说:“这是我的孙儿…… 昨天在城里没撑过去,我想把他埋在城外的山坡上,可士兵不让我进去,也不让我把孩子带进去…… 我可怜的孙儿,连个像样的坟墓都没有……”
说着,老妇人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是一个小小的身体,孩子的脸己经失去了血色,双眼紧闭,嘴角还残留着淡淡的血迹。老妇人轻轻抚摸着孩子的脸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孩子冰冷的脸上:“孙儿啊,是奶奶没用,没能救你…… 你放心,奶奶一定会想办法,让你好好下葬……”
城墙上的士兵看到这一幕,不仅没有同情,反而朝着老妇人喊道:“别在这儿哭哭啼啼的!晦气!再不走,就把你和这死孩子一起赶走!”
老妇人吓得浑身一颤,连忙把包裹抱在怀里,缩了缩身子,却不敢离开 —— 这是她唯一的孙儿,她想再陪他一会儿,哪怕只是在城门外。
白素贞看着老妇人颤抖的背影,看着城门前那些面黄肌瘦、眼神绝望的流民,看着城墙上冷漠的士兵,眼眶瞬间泛红。她走到城门下,仰起头,对着城墙上的士兵喊道:“我是郎中,能治瘟疫!请你们开门,让我进去救百姓!”
士兵们愣了一下,随即哄笑起来。一个身材高大的士兵,双手抱在胸前,嘲讽地说道:“郎中?这三个月来,来的郎中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哪个能治瘟疫?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白蛇新传之白素贞误入情网 你一个女流之辈,也敢说能治瘟疫?别是想骗我们开门,进城逃命吧!”
“我没有骗你们!” 白素贞从布包里拿出一株仙草,仙草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绿光,“我有能治瘟疫的药材,只要让我进去,我一定能缓解疫情!”
士兵们看到仙草,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却依旧摇着头:“不行!官府有令,谁都不许进!你要是真有本事,就把药材交给我们,我们转交城里的大夫!”
白素贞知道,这些士兵根本不会把药材交给百姓,说不定还会私吞。她还想再争辩,却看到城门内,几个穿着官服的人,正站在城楼上,冷漠地看着城门前的一切,像在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闹剧。
就在这时,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传来。白素贞转头看去,只见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从流民堆里跌了出来,脸色通红,呼吸急促,每咳嗽一声,都像是要把肺咳出来一样。孩子的母亲扑过去,抱着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孩子!我的孩子!谁能救救我的孩子啊!”
周围的流民纷纷围过来,却没人敢上前 —— 他们都怕被传染,也知道自己无能为力。白素贞快步走过去,蹲下身,伸出手,轻轻搭在孩子的手腕上。指尖的灵气缓缓渗入孩子体内,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阴冷的邪毒正在孩子的肺腑里肆虐,破坏着他的生机。
“娘…… 我好难受……” 孩子虚弱地说道,眼神渐渐开始涣散。
白素贞心中一急,立刻从布包里拿出一小株仙草,放在孩子的嘴边,用灵气将仙草化为汁液,喂进孩子嘴里。仙草的汁液带着淡淡的清香,刚进入孩子体内,就化作一股暖流,开始驱散肺腑里的邪毒。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孩子的咳嗽渐渐减轻了,呼吸也平稳了些,脸色也恢复了几分血色。孩子的母亲惊喜地看着白素贞,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谢谢姑娘!谢谢姑娘!您真是活菩萨啊!”
周围的流民看到这一幕,都围了过来,眼中满是希望:“姑娘,您也救救我的家人吧!”“姑娘,求您救救我们吧!”
城墙上的士兵看到仙草真的有效,脸色变了变,想要下来抢夺,却被城楼上的官员拦住了。官员对着士兵们使了个眼色,士兵们便不再动作,只是冷漠地看着下方。
白素贞站起身,看着眼前这些期盼的眼神,又望了望城门内那座被瘟疫笼罩的城池,心中的决心更加坚定。她对着流民们说道:“大家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进城,治好瘟疫,让大家和家人团聚!”
她知道,硬闯城门肯定不行,只能另想办法。她想起陈郎中曾说过,临安城的城墙,在西北角有一处排水口,因为年久失修,己经有些松动,或许可以从那里进去。
白素贞跟流民们打听了排水口的位置,然后背着布包,朝着西北角走去。流民们都很感激她,纷纷给她指路,还有人给她塞了几个干硬的馒头,让她路上吃。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白素贞终于找到了那处排水口。排水口隐藏在城墙下的草丛里,大约能容一个人弯腰通过,里面黑漆漆的,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味。白素贞没有犹豫,整理了一下布包,弯腰钻进了排水口。
排水口里面又窄又滑,时不时还有污水流过,打湿了她的裙摆。她只能凭借着灵气的指引,一点点往前挪。黑暗中,她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还有远处传来的哭泣声、咳嗽声,这些声音像一根鞭子,催促着她快点前进。
大约走了一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一丝光亮。白素贞加快脚步,从排水口钻了出来,发现自己正处在临安城的一条小巷里。小巷里静悄悄的,两边的房屋大多门窗紧闭,偶尔能看到几具盖着草席的尸体,放在路边,散发着腐朽的气息。
空气中的阴冷气息比城外更浓重,夹杂着药味、霉味和尸体的腐烂味,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白素贞捂住口鼻,沿着小巷往前走。越往前走,景象越凄惨 —— 街头上,到处都是躺在地上的病人,有的蜷缩着身子,有的口吐白沫,有的己经没了气息,却没人掩埋;路边的药铺,门窗紧闭,门上贴着 “药材告罄,停业大吉” 的告示,有的药铺甚至被人砸过,里面一片狼藉;偶尔能看到几个穿着破烂衣服的人,在街上游荡,眼神空洞,像失去了灵魂的行尸走肉。
“咳咳…… 谁能给我一口水……” 一个躺在路边的老者,虚弱地说道,伸出枯瘦的手,想要抓住什么,却什么也抓不到。
白素贞走过去,从布包里拿出水囊,喂老者喝了几口。老者喝了水,精神好了些,看着白素贞,轻声问道:“姑娘,你是…… 新来的郎中?”
白素贞点了点头:“老人家,我是来治瘟疫的。您知道现在城里还有多少能看病的大夫吗?”
老者苦笑一声:“大夫?早就跑光了!有钱的大夫都跟着官府的人躲起来了,没钱的大夫,要么染病死了,要么也想办法逃出去了…… 现在城里,就剩下我们这些苦命人,等着死……”
白素贞的心里像被一块巨石压着,她扶着老者,轻声说道:“老人家,您别灰心,我会想办法的。您知道哪里有能熬药的地方吗?我想先熬些汤药,分给大家。”
老者指了指不远处的一间破庙:“那座破庙里,还有个能用的灶台,之前有几个好心人,在那里给病人熬药,可惜后来药材没了,人也走得差不多了……”
白素贞谢过老者,扶着他朝着破庙走去。破庙里一片狼藉,神像倒在地上,布满了灰尘,角落里堆着一些干草,灶台在庙的一角,上面还放着一个破旧的陶罐。
白素贞放下布包,开始打扫灶台。她先用灵气净化了灶台周围的空气,然后从布包里拿出仙草和一些常用的草药,按照医书里的配方,仔细配伍。她运转仙力,指尖的灵光落在陶罐上,陶罐里的水很快就烧开了。
仙草和草药放进陶罐里,很快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驱散了破庙里的霉味。周围的病人闻到药香,纷纷朝着破庙走来,眼神里满是期待。白素贞一边熬药,一边安抚着大家:“大家别着急,药很快就好,每个人都有份。”
大约半个时辰后,汤药熬好了。白素贞将汤药分成一份份,用破庙里找到的粗瓷碗盛着,分给病人。病人接过汤药,小心翼翼地喝着,脸上渐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姑娘,这药真好喝,喝了之后,感觉舒服多了!” 一个喝完药的妇人,笑着说道。
“是啊是啊,我不怎么咳了!” 另一个病人也说道。
白素贞看着大家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这只是开始,要想彻底治好瘟疫,还需要更多的药材,还需要更多的人帮忙。她看着破庙外灰蒙蒙的天空,轻声说道:“陈爷爷,您看到了吗?我在帮您救百姓,我会守住我们的誓言,一首救下去,首到瘟疫散去,百姓安康。”
阳光透过破庙的窗户,照在白素贞的身上,她的身影在昏暗的破庙里,显得格外温暖。周围的病人,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们知道,这个素衣女子的到来,或许就是临安城的救赎。
而白素贞也明白,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她不仅要面对瘟疫的挑战,还要应对官府的冷漠、资源的匮乏,甚至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但她没有退缩,因为她知道,她的身后,是无数等待救赎的百姓,是她坚守了千年的 “医者仁心”。
她拿起布包,准备去寻找更多的药材,去帮助更多的人。破庙外,虽然依旧是灰蒙蒙的天空,依旧是弥漫的怨气,但在白素贞的心中,却己经燃起了一盏明灯,这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路,也照亮了临安城百姓的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MH8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