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透过云层洒在临安城的青石板上,贫民区的街道就己泛起细碎的声响。许仙揣着昨夜没吃完的桂花糕,脚步比往日快了许多——那桂花糕的甜香仿佛还留在唇齿间,让他想起白素贞温和的笑容,连带着破旧长衫上的补丁,都显得不那么寒酸了。
离保安堂还有半条街,就看到铺门前己排起了长队。流民们抱着生病的孩子、扶着虚弱的老人,沿着墙根站成两列,低声交谈着,眼神里满是期待。许仙加快脚步,走到街角的老槐树下,果然看到白素贞正站在铺内,弯腰为一位老人诊脉。她的素色布裙下摆沾了些草药碎屑,额角己渗出细密的汗珠,却顾不上擦拭,只专注地听着老人描述病情,时不时点头回应。
“白姑娘,我家孩子烧了一夜,您快看看!”队伍前方,一位妇人抱着孩子焦急地喊道。白素贞刚为老人开好药方,又立刻迎上去,接过孩子,动作轻柔地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眉头微微蹙起:“烧得厉害,先把这碗退烧汤喝了,我再给你开药方。”说着,她转身从铺内的陶罐里倒出一碗汤药,小心地喂给孩子。
许仙站在树下,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中泛起一阵心疼。从他昨日观察来看,保安堂每日清晨开门,不到半个时辰就会排起长队,白素贞往往要忙到正午才能喝上一口水。今日的队伍比往日更长,怕是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了。
他摸了摸怀里的桂花糕,又看了看自己空空的布包——昨日交完稿后,书坊老板说近期暂无抄书的活,他今日本就无事可做。一个念头在心中愈发清晰:他要去帮她,哪怕只是整理药方、抄写病历,也好让她能歇一歇。
可走到铺门口时,他又有些犹豫。队伍里的流民大多认识他,见他站在门口徘徊,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这不是许书生吗?怎么站在这里?”“许书生也是来治病的?”议论声传入耳中,许仙的脸颊微微发烫——他既不是来治病,也不是来送东西,只是想帮忙,可万一白素贞觉得他多此一举,该怎么办?
就在他纠结时,白素贞恰好抬起头,看到了站在门口的他。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温和的笑容,对着他点了点头。那笑容像一缕春风,瞬间吹散了许仙心中的犹豫。他深吸一口气,快步走进铺内,对着白素贞拱手道:“姑娘若不嫌弃,许仙愿为你整理药方、抄写病历。我识文断字,做事也还算细心,定不会给你添乱。”
白素贞正被一堆药方和病历弄得有些手忙脚乱——昨日的病历还没来得及整理,今日的新药方又堆了厚厚一叠,她既要诊脉配药,又要回答病人的疑问,确实有些分身乏术。见许仙主动提出帮忙,她心中一暖,连忙点头:“多谢许公子!有你帮忙,我真是轻松多了。”
她说着,将铺案一侧的空位收拾出来,又拿出一叠空白的纸和一支毛笔:“这里有昨日的病历,劳烦你按病症分类整理,比如咳嗽、发烧、外伤,分开存放,方便日后查阅。还有今日的药方,我开好后,你帮忙抄写一份存档,再将原方交给病人,可好?”
“放心吧,我一定办好!”许仙连忙应下,拿起毛笔,坐在铺案前,开始整理病历。他的字写得工整秀丽,是多年抄书练出来的功底。只见他先将病历逐份展开,仔细阅读上面的病症描述,然后按照白素贞说的类别,分别放在三个木盒里,还在每个木盒上贴了纸条,写明病症类型。遇到字迹模糊的地方,他会轻声询问白素贞,生怕弄错了信息。
白素贞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中满是感激。以往这些活都是她在深夜病人走后才整理,常常要忙到后半夜。如今有许仙帮忙,她终于能专心为病人诊脉配药,不用再分心处理这些琐事。
“白姑娘,这药该怎么煎啊?”一位老人拿着药方,疑惑地问道。白素贞刚想回答,许仙就主动走上前,接过药方,轻声解释:“老人家,这药要先用水泡半个时辰,然后用文火煎一个时辰,倒出药汁后,再加水煎半个时辰,两次的药汁混合在一起,分早晚两次服用。”他解释得条理清晰,比白素贞平日里的简单嘱咐更详细,老人听得连连点头:“多谢许公子,你说得比我家小子还清楚!”
许仙笑着摆摆手:“不客气,您快回去煎药吧,按时服用,很快就能好。”
渐渐地,许仙发现,除了整理药方和抄写病历,他还能做更多事。看到队伍有些混乱,有人插队、有人争吵,他便主动走到队伍旁,引导大家按顺序排队:“大家别着急,每个人都能看上病,按顺序来,既快又不乱。”流民们见他是个书生,说话温和有礼,又知道他是来帮白素贞的,都很配合,原本混乱的队伍很快就变得井然有序。
有带着孩子来治病的妇人,因为要排队,孩子哭闹不止,许仙便从怀里掏出一块桂花糕,递给孩子:“小朋友,乖,吃了这块糕,娘很快就能看完病了。”孩子接过桂花糕,立刻停止了哭闹,妇人感激地说道:“多谢许公子,您真是个好人。”
卖菜的王大娘提着竹篮路过,看到许仙忙前忙后的身影,笑着对白素贞说:“白姑娘,许公子真是个细心人,有他帮忙,你可轻松多了。”白素贞点点头,眼中满是笑意:“是啊,多亏了许公子。”
许仙听到她们的对话,脸颊微微发烫,手上的动作却更快了。他觉得,能为白素贞做这些事,能得到百姓们的认可,比抄书挣银子更让他开心。
正午时分,太阳升到了头顶,天气渐渐热了起来。队伍虽然比清晨短了些,却还有二十多人在排队。白素贞额角的汗珠越来越多,脸色也有些苍白,显然是累坏了。许仙看在眼里,心中不忍,便从铺内的水缸里舀了一碗水,递到白素贞面前:“姑娘,快喝口水,歇会儿吧。”
白素贞接过水,一饮而尽,清凉的水滑过喉咙,缓解了些许疲惫。她看着许仙,轻声说道:“多谢你,许公子。若不是你,我今日怕是连口水都喝不上。”
“应该的。”许仙笑着说,又从怀里掏出那块没吃完的桂花糕,递给白素贞,“这是你昨日给我的桂花糕,我没吃完,你尝尝,垫垫肚子。”
白素贞愣了一下,随即接过桂花糕,咬了一口。甜而不腻的味道在口中散开,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气,让她想起了在青城山紫霞洞时,自己用仙力催生的桂花树。她看着许仙,心中忽然有些异样——这个穷书生,虽然没什么钱,却有着一颗细腻温暖的心,总能在细微之处关心她。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队伍末尾——木匠李师傅背着工具箱,满头大汗地走来。他看到许仙,惊讶地说道:“许公子,你怎么在这里?还穿着长衫帮忙,不热吗?”
“不热,能帮上白姑娘就好。”许仙笑着说。李师傅点点头,走到白素贞面前:“白姑娘,后院的煎药室我又检查了一遍,灶台没问题,木架也加固了,你放心用。”
“多谢李师傅。”白素贞感激地说道。李师傅又看了看许仙,笑着说:“许公子是个好小伙,白姑娘,你可得好好谢谢人家。”白素贞的脸颊微微泛红,没有接话,转身继续为病人诊脉。
许仙看着白素贞泛红的脸颊,心中忽然泛起一阵甜蜜。他觉得,能这样陪在她身边,为她帮忙,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下午时分,队伍终于渐渐散去。许仙将最后一份病历整理好,放进木盒里,又将今日抄写的药方存档,然后走到白素贞身边,轻声问道:“姑娘,还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白素贞摇摇头,笑着说:“没有了,今日真是辛苦你了。你看你,衣衫都湿透了,快坐下歇会儿。”她说着,从铺内取出一块干净的布巾,递给许仙,“擦擦汗吧。”
许仙接过布巾,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心中满是温暖。他看着铺内整齐的药方和病历,看着外面干净整洁的街道,心中满是成就感——这是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做的事如此有意义,比抄书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许公子,今日多谢你,我也没什么好谢你的,这是我自己熬的绿豆汤,你喝一碗,解暑。”白素贞从后院端来一碗绿豆汤,递给许仙。绿豆汤熬得软糯香甜,还放了些冰糖,喝在嘴里,清凉解暑,瞬间驱散了午后的炎热。
许仙喝完绿豆汤,站起身,对着白素贞拱手道:“姑娘,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明日我还来帮你,可好?”
白素贞连忙点头:“好啊,有你帮忙,我求之不得。你路上小心。”
许仙笑着点点头,转身离开了保安堂。走在回家的路上,他觉得脚步格外轻快,脑海里全是今日和白素贞相处的画面——她感激的笑容、她泛红的脸颊、她递来的绿豆汤……每一个画面都让他心动不己。
回到破旧的小院,许仙坐在书桌前,拿出毛笔,在纸上写下“白素贞”三个字。他看着这三个字,嘴角忍不住上扬,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将来能配得上她,能一首陪在她身边,帮她经营保安堂,为百姓治病。
而保安堂内,白素贞看着许仙离开的背影,心中忽然有些空落落的。她走到铺案前,看着许仙整理好的药方和病历,看着上面工整的字迹,心中满是温暖。她发现,有许仙帮忙的日子,不仅轻松了许多,还多了许多乐趣。她开始期待明日的到来,期待能再次见到许仙,期待他能继续来帮她。
夜幕降临,保安堂的灯依旧亮着。白素贞坐在铺案前,整理着今日的账目。以往她总是觉得这些事枯燥乏味,可今日,她却觉得格外轻松。她想起许仙白天帮忙的模样,想起他温和的笑容,嘴角忍不住上扬。
(http://www.220book.com/book/MH8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