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号”驱逐舰的轮机声在舱壁间低吟,程墨坐在舰长室的海图前,指尖第一次主动触碰到淡蓝色的系统面板。之前在龙潭司的算计与疲惫还没散尽,可当“军功点统计”的界面弹出来时,他眼底还是掠过一丝意外。
面板上的数字清晰跳动:“累计军功点:785000点。”下方还附着明细——龙潭司战役击毁东瀛军坦克23辆、击落战机5架,获350000点;长沙会战阻击东瀛军师团级进攻,获280000点;淞沪会战掩护友军撤退,获155000点。每一笔都对应着他从陆军到现在的硬仗,数字叠加起来,竟比他预想的多了近三成。
“师座,海军司令部又来电话,问您要不要参加下周的舰队协同演练。”林晚秋推门进来,手里拿着记录板,见程墨对着空气出神,声音放轻了些,“还有,重庆那边没再发急电,好像是默认您先在舰上待着了。”
程墨收回指尖,面板隐去。他拿起桌上的水杯,指尖在杯壁上:“演练的事先推了,就说‘宁海号’需要检修雷达系统。”顿了顿,他忽然问,“你觉得,用这些军功点,能不能撑起几个军团的装备?”
林晚秋愣了愣,以为他还在想陆军的事:“师座,您不是不想管陆军的事了吗?再说,军团级的装备可不是小数目,光靠军功……”
“不是陆军。”程墨打断她,目光落在海图上“舟山群岛”的标记上,“是海军。系统解锁的1945年舰船里,有‘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还有‘弗莱彻级’驱逐舰的改进型,要是能兑换几艘,再配属陆战队,至少能守住东南沿海的航线。”
这话让林晚秋更意外了。她跟着程墨这么久,只见过他在陆地上指挥作战,从没听过他提海军的规划。可看着程墨眼底重新亮起的光,她忽然明白——不是他没了进取心,只是之前的算计让他把锋芒藏了起来,现在回到熟悉的海上,那份想打硬仗的心思,又慢慢冒头了。
程墨没注意到她的神色,指尖再次点开系统面板,切换到“装备兑换”界面。他滑动屏幕,把“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兑换条件调出来:“单艘需200000军功点,含舰载机编队(F6F地狱猫战斗机24架、TBF复仇者鱼雷机18架)。”下方的“弗莱彻级改进型驱逐舰”更便宜些,单艘35000点,配备的127毫米主炮射程比现役的“宁海号”远了近两公里。
“785000点……”程墨低声盘算,指尖在面板上模拟组合,“一艘航母加十艘驱逐舰,就是200000+35000×10=550000点。剩下的235000点,还能兑换三个营的海军陆战队装备——M1加兰德步枪、M1919重机枪,再配上几门迫击炮,足够守住航母的外围防御了。”
系统似乎察觉到他的意图,自动弹出“军团编制模拟”界面。程墨指尖拖动,很快拼出一个小型混合舰队的框架:1艘航母为核心,10艘驱逐舰分属左右护航,3个陆战队营部署在附属岛屿,再搭配2艘补给舰,刚好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战单元,应对东瀛军的舰队突袭绰绰有余。
“师座,您在跟谁说话呢?”林晚秋见他对着空气比划,忍不住问。之前在陆军,她只当程墨是“凭首觉”打仗,可现在看他精准地报出装备参数,倒像是真的在跟什么人商量。
程墨回过神,笑了笑——这还是他第一次在林晚秋面前没掩饰系统的存在,虽然没明说,却也没刻意回避:“算是……一个能提供装备建议的‘顾问’吧。他给的方案,至少能让咱们的海军少走十年弯路。”
林晚秋没追问,只是把记录板放在桌上:“不管您想做什么,我都跟着您。之前在陆军是,现在在海军也是。”
程墨点点头,目光重新回到面板上。他忽然想起之前在龙潭司,戴笠和东瀛军勾结时,要是有一支海军舰队能从背后切断东瀛军的补给线,也不至于打得那么被动。现在有了足够的军功点,不仅能守住海上,还能反过来支援陆军——只是这次,他要按自己的方式来,不再受军统的掣肘。
“系统,确认军功点兑换装备的交付方式。”程墨在心里默念。面板立刻弹出提示:“可选择‘港口伪装交付’(通过海军军械库渠道,伪装为‘美式援助物资’)或‘隐蔽海域投放’(夜间在指定海域空投,需自行接收)。”
“选港口伪装交付。”程墨毫不犹豫——他现在不想再惹麻烦,用“美式援助”的名义,既能避开军统的查问,也能让海军司令部更容易接受。毕竟,突然多出来的装备要是没有合理的理由,难免又会引来“通敌”的闲话。
确定完交付方式,程墨又点开“陆战队编制”界面。系统解锁的1945年海军陆战队战术里,有“两栖突击”和“岛屿防御”的完整方案,刚好能应对东南沿海的地形。他想着,等装备到位后,先从海军现役士兵里挑选有战斗经验的,组成第一支陆战队营,再慢慢扩编——反正他有募兵权,不用走兵部批文,这倒是陆军时期留下的唯一便利。
“师座,水兵来报,说发现东侧海域有不明舰船的雷达信号,距离咱们大概五十海里。”通讯兵突然跑进来,脸色有些紧张,“信号特征不像咱们的船,也不像美军的,倒像是东瀛军的侦察舰。”
程墨立刻站起身,快步走向舰桥。林晚秋跟在后面,看到他眼底的疲惫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锐利。到了舰桥,程墨接过望远镜,望向东侧的海平面——虽然还看不到舰船,可系统面板上己经弹出了“目标识别”:“东瀛军‘夕立号’驱逐舰,满载排水量2000吨,配备127毫米主炮4门,正在进行海域侦察。”
“系统,计算‘宁海号’与‘夕立号’的火力差距。”程墨在心里下令。面板瞬间弹出数据:“‘宁海号’主炮射程15公里,‘夕立号’主炮射程18公里;‘宁海号’航速23节,‘夕立号’航速35节。当前距离下,‘宁海号’处于劣势。”
“下令,转向西南,拉开距离。”程墨放下望远镜,对着航海长说,“同时,启动雷达干扰,别让他们锁定咱们的位置。”
“舰长,咱们为什么不打?”旁边的枪炮长忍不住问,“东瀛军的侦察舰一般只有一艘,咱们拼一把说不定能把它打沉!”
“没必要。”程墨摇摇头,指尖在空气中轻轻调整雷达参数,“现在打沉一艘侦察舰,只会引来东瀛军的舰队报复。等咱们的新装备到位,再跟他们算总账。”
枪炮长还想再说,林晚秋却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子——她知道,程墨现在的决定,肯定有他的道理。
“夕立号”的雷达信号在屏幕上越来越远,程墨却没放松警惕。他对着空气说:“系统,把‘夕立号’的航线记录下来,同步到海军司令部的加密频道——就当是‘宁海号’的常规侦察报告,别暴露系统的存在。”
“己同步航线数据,伪装为‘雷达常规探测结果’。”系统提示弹出。
程墨松了口气,靠在舰桥的栏杆上。海风拂过脸颊,带着咸湿的味道,比陆军阵地上的硝烟好闻多了。他想着,等新装备交付后,先在舟山群岛搞一次实弹演练,让海军司令部看看他的实力——到时候,就算重庆再催他回陆军,他也有底气拒绝,专心把海军的事做好。
“师座,您要不要去食堂看看?炊事班今天做了您爱吃的红烧肉,说是特意从岸上买的新鲜猪肉。”林晚秋见他脸色好转,笑着说。
程墨点点头,跟着她走向食堂。路上,他想起之前在龙潭司,炊事班也是这样,总想着给他留些好吃的。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最可爱的永远是这些基层的弟兄们。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好手里的军功点,兑换足够的装备,让弟兄们不用再拿着落后的武器跟东瀛军拼命。
食堂里,水兵们看到程墨进来,都纷纷站起来敬礼。程墨笑着摆摆手,让他们继续吃饭。他坐在角落的桌子旁,看着碗里的红烧肉,忽然觉得——之前的算计和疲惫都没白费,只要能守住国家的海疆,能让弟兄们有更好的装备,就算再受些委屈,也值了。
吃完饭,程墨回到舰长室,再次点开系统面板。他看着“785000点”的军功点,又看了看“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图片,嘴角慢慢勾起一抹笑容。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有了系统,有了足够的军功点,他不仅能守住海上,还能让中国的海军,在1945年的战场上,真正站起来。
带着舰队回抗战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带着舰队回抗战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MIV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