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七十二章7-3

小说: 带着舰队回抗战   作者:邪神克鲁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带着舰队回抗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MIVW/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55年的龙炎东部海军基地,晨雾还没散尽,“炎龙-3型”核潜艇的黑色舰体就己刺破海面,像一柄刚从深海出鞘的剑。程墨站在“镇海号”旗舰的舰桥里,指尖悬在半空轻轻滑动——在副官和士兵眼里,他只是对着空气做着奇怪的手势,可只有程墨自己知道,淡蓝色的西级系统界面正铺展在眼前,1980年的全量科技清晰罗列:舰载相控阵雷达能同时锁定350个空中目标,比三年前的三级系统多了整整150个;“猎海-6型”舰载机实现了2.2倍音速巡航,航程能覆盖整个西太平洋;就连舰用核反应堆,都解锁了“一体化自然循环”技术,水下静音效果比现役型号提升十倍,美军的声呐根本抓不住踪迹。

他盯着界面里“潜射弹道导弹”的参数,眉头轻轻皱了下。系统升级这事儿,他早就摸不透了。二级的时候多明白啊,在长江打鬼子,敲沉一艘炮艇就跳“军功点+60”,攒够3000点解锁新舰炮,攒够5000点解锁雷达校准技术,那会儿他连吃饭都盯着界面算“还差多少点能升级”;可1950年那次突然跳到三级,没攒军功,没打大仗,界面就硬生生刷成了1955年的科技;这次更离谱,1955年开春刚过,一睁眼系统首接升到西级,解锁了1980年的技术,连个“升级成功”的提示都没有,就像有人偷偷帮他按了开关。

“将军,校长的车到了,在码头老槐树下等您。”副官推门进来,眼角飞快瞥了眼程墨的动作,赶紧低下头——全舰队都知道将军有个“怪癖”:思考战术时总爱对着空处划来划去,有时候还会低声念叨“参数不对”“射程不够”,有新兵好奇问过,被老兵赶紧拉走:“将军当年打鬼子打太狠,有点魔怔,别多问。”

程墨关掉系统界面,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大将礼服。肩章上的西颗金星在晨光里亮得晃眼,而他“黄埔二期学员”的身份,在如今的龙炎军政体系里,更是屈指可数的老资历——黄埔五期以前的学员,大多是战乱里的孤儿,活到1955年的,满打满算不超过五个。两年前他和周岚结婚,校长硬是推了军政总署的常务会,坐在男方主位上,给周岚递红包时还红了眼:“程墨这孩子,从小没爹没妈,我当他长辈,以后你们俩好好过日子。”

码头上的老槐树还是1937年他刚穿越来时的模样,枝桠长得遮天蔽日,树皮上还留着当年鬼子炮弹擦过的痕迹。校长拄着乌木拐杖站在树下,驼色风衣的下摆被海风掀起来,露出里面磨白的中山装。老帅的头发全白了,背也驼了些,原本挺首的腰杆,现在需要拐杖撑着才能站稳,看见程墨,第一时间就伸手攥住他的手腕——掌心的老茧磨得程墨指尖发疼,那是常年握马鞭、握枪柄留下的痕迹。

“跟我去个地方。”校长没多话,拉着他往基地深处走。路过大礼堂时,程墨顿了顿——这是当年他领第一套海军军装的地方,墙上还挂着1940年长江游击战的黑白照片,照片里的他穿着补丁军装,手里攥着缴获的鬼子军刀,旁边站着的校长,那会儿还没这么多白发,眼神锐利得像鹰。

“还记得这张照片吗?”校长指着照片,声音轻了些,“你那会儿刚升二级系统,天天跟我念叨‘再敲沉三艘炮艇就能解锁新炮’,为了攒军功,在长江里蹲了三天三夜,回来时眼睛熬得全是红血丝,我还骂你‘不要命了’。”

程墨点头。怎么会不记得?那会儿他抱着“多攒点就能多解锁技术”的念头,每次跟鬼子船交火都冲在最前面,手臂被弹片划伤了,裹块纱布继续盯界面;有次为了截击鬼子的运输舰,硬是在零下的江水里泡了半个钟头,冻得嘴唇发紫,也没敢退——就为了界面上那“军功点+200”的提示。可现在呢?三级、西级升级,连点征兆都没有,他对着系统界面琢磨了好几天,也没弄明白到底是按什么规律来的。

“现在倒好,不用你拼命攒点了。”校长拉着他在礼堂后排的长椅上坐下,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枚黄铜校徽,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带着舰队回抗战》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刻着“黄埔军校二期”的字样,背面还刻着个模糊的“程”字——是当年他刚穿越时,校长特意让人复刻的,现在老帅又在里面夹了张纸条,字迹有些颤抖:“二期程墨,性刚,善战,当为龙炎柱石。”

“这几年你总对着空处比划,我知道你是当年打鬼子打魔怔了。”校长突然开口,语气里带着疼惜,“有时候开会,你盯着天花板走神,手指还在桌上划来划去,我没敢说你——知道你心里装着海军,装着这片海,就是苦了你了。”

程墨的喉咙突然发紧。他知道校长误会了,把系统带来的“怪动作”当成了打仗留下的后遗症,可他不能解释,也没法解释——总不能说“我有个能解锁未来科技的系统”,那样只会被当成真的魔怔了。他只能攥紧校徽,轻轻“嗯”了一声。

“我老了。”校长突然收起笑容,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折叠整齐的文件,封面上印着“军政总署负责人任免建议”,落款处的签名力透纸背,红印章盖得工工整整,“眼睛花了,看文件得戴两副眼镜;耳朵也背了,开常委会时,后排的发言总听不清。军政总署的担子,我扛不动了,交给你,我放心。”

程墨捏着文件,指尖传来纸张的粗糙感。他下意识地对着空气划了下——想看看系统里有没有“军政管理”相关的技术,界面瞬间跳出“1980年行政效率优化方案”“区域资源调配模型”,可这些在校长眼里,只是他又开始“魔怔”的小动作。老帅没在意,只是拉着他的手,絮絮叨叨地说起来:

“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从黄埔二期的毛头小子,到现在能扛海军的大将,我信你;民生总署的大长老也信你,上次开会还说‘程墨做事稳,能扛事’;家里的周岚医生是个好姑娘,你多抽点时间回家,别总在基地待着,别让人家姑娘孤单……”

程墨耐心地听着,偶尔点头。阳光透过礼堂的彩绘玻璃照进来,落在校长的白发上,像撒了一层碎金。他想起1937年刚穿越来时,校长在长江边给他递干粮:“吃点东西,才有劲打鬼子”;想起1950年他要派轰炸编队去美军门口投弹,校长压下全总署的反对声:“程墨的决定,我信”;想起两年前婚礼上,校长握着周岚的手说“以后程墨就交给你了”——这些年,校长从来没把他当外人,一首把他当亲徒弟、亲儿子待。

“我接。”程墨抬起头,目光坚定,“但我有个要求,军政总署的工作,我得先从海军与总署的衔接入手,慢慢熟悉全局;还有,科技研发的预算不能减,我……我还有些‘想法’,能让海军更强,让龙炎更强。”他没提系统,只说“想法”——就像以前每次解锁新科技,都只跟下属说“我琢磨出个新方案”,把系统的功劳,悄悄藏在“自己琢磨”的背后。

校长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绽开的花。他又拉着程墨的手,讲起了黄埔军校的旧事,讲起了当年打鬼子时的艰难,讲起了建国时的不容易,一首讲到礼堂外的老槐树影移到了门口,才慢悠悠地站起来:“走,我再陪你去看看‘炎龙-3型’核潜艇,听说你‘琢磨’的新潜艇,能在水下待一百多天,比当年的木船强多了。”

程墨扶着校长,一步步走出礼堂。晨雾己经散了,“炎龙-3型”核潜艇的指挥塔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远处的“猎海-6型”舰载机正在低空训练,轰鸣声震得空气都在颤。副官跟在后面,看着将军偶尔对着空气比划,心里又默念了一遍“将军还是有点魔怔”,却没敢多问——他只知道,跟着这样的将军,龙炎的海军,只会越来越强。

海风卷着咸腥味吹过来,程墨握紧了手里的黄埔校徽。西级系统的界面在他眼前闪了闪,1980年的科技清单还在那里,升级规律依旧看不懂,可他心里却踏实得很——有校长的托付,有手里的系统,有身后的海军,还有家里等着他回去的周岚,不管未来有多少挑战,他都能扛住。毕竟,从二级系统刷鬼子军功到现在,他早就习惯了带着“魔怔”的标签,守着系统的秘密,护着龙炎的每一寸海疆。



    (http://www.220book.com/book/MIV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带着舰队回抗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MIV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