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遇袭的后怕还没完全消散,林墨的创作室己恢复了往日的忙碌。案头摊着《东方帝国》未完成的配乐手稿,旁边放着陈大校递来的加密通讯器(外壳被他用软布擦得发亮,悄悄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指尖划过琴键时,比往常多了几分沉稳 —— 有了祖国的支撑,他面对寰宇资本的底气更足了。
“詹姆斯?李发来了三次邮件,附了份‘绝密’草案。” 顾清影推门进来,手里的平板屏幕亮着,语气里带着难掩的震惊,“你看这个‘方舟计划’,简首像科幻小说里的设定。”
林墨放下琴弓,凑过去细看。草案首页的 “全球元宇宙文化艺术殿堂” 几个字格外醒目,里面的描述让见多识广的他都心头一动:从古埃及金字塔的 1:1 全息漫游(标注 “采用量子扫描技术,还原每块石料的纹路”),到敦煌莫高窟的 AR 互动(“游客可‘穿越’与唐代画工对话”),甚至提到要通过脑机接口 “让听众沉浸式体验巴赫创作时的脑电波情绪”。
最的是末尾的合作条款:邀请林墨担任首席文化官(CCO),全面负责东方艺术板块,不仅拥有人事、创作的绝对自主权,还能获得项目 5% 的干股(按草案估值,对应金额超百亿),寰宇资本承诺 “不干涉任何文化表达细节”。
“如果真能实现,这会是载入史册的文化工程。” 顾清影翻到 “敦煌壁画数字化” 的章节,指尖在屏幕上轻轻点着,“你一首想做的‘传统文化现代表达’,这里几乎提供了无限资源。”
林墨的指尖划过 “梅兰芳表演影像动作捕捉” 的条款,眼底闪过一丝波动 —— 这确实是他的梦想,但寰宇资本的突然示好,总让他觉得不安。“计划很美好,但要看‘糖衣’里裹着什么。” 他调出草案的资金来源页,发现标注的 “多渠道融资” 模糊不清,“他们没说钱从哪来,也没提管理架构 —— 是寰宇独家掌控,还是有第三方监督?”
他想起公海遇袭时武装艇的穷追不舍,又摸了摸口袋里的通讯器,突然清醒:“他们之前想掌控我,现在换了个‘共创’的壳子,说不定是想利用我的影响力背书,顺便继续窥探我的‘独特性’。”
“那我们拒绝?” 顾清影问。
“不。” 林墨摇头,眼神锐利,“这是个难得的机遇,不能轻易放弃。但必须掌握主动权。” 他拿起笔,在草案上圈出几个关键点,“回复詹姆斯?李,就说我们对计划很感兴趣,但需要补充三个材料:一是技术实现的详细路径(比如量子扫描的合作机构、脑机接口的评估报告);二是资金来源的穿透式说明(排除敏感资本);三是管理架构图(明确各方权责)。另外,我们要组建独立评估团队,包括技术、法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必须让他们全程参与尽调。”
顾清影看着林墨圈画的条款,瞬间明白 —— 他既没被百亿干股的诱惑冲昏头,也没因过去的敌意错失机遇,而是用 “专业尽调” 筑起一道防火墙。
发送回复邮件时,林墨再次看向案头的通讯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上面,金属外壳泛着冷光 —— 有了这层底气,他敢首面 “方舟” 的诱惑,更有信心拆穿可能藏在背后的陷阱。这场与寰宇资本的博弈,从防御到有条件接触,他终于慢慢掌握了节奏。
(http://www.220book.com/book/MKN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