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五章 故友重逢,薪火相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嫡女医心:重生携系统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MOKC/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嫡女医心:重生携系统定乾坤

转眼又是三年,承安己长成十岁少年,不仅跟着萧惊寒学习兵法骑射,还常溜去惠民医馆,看沈清辞诊治病人——他虽偏爱武事,却也明白“医者仁心”能安定人心,暗自记下不少急救之法。承悦则成了沈清辞的得力助手,能独立诊治感冒、咳嗽等常见病,医馆里的老伙计们都夸她“青出于蓝”。

这日,医馆来了位特殊的客人——忠伯。当年忠伯被救后,便回了老家休养,如今身体硬朗了,特意来京城探望沈清辞一家。

“二小姐,不,该叫县主了!”忠伯看着沈清辞,又看了看一旁忙碌的承悦,眼眶微红,“没想到一晃这么多年,县主不仅成了名医,连小姐都这么能干了,老奴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沈清辞连忙扶忠伯坐下,递上热茶:“忠伯,您身体还好吗?当年多亏了您,我们才能拿到靖王的罪证,这份恩情,我们一首记着。”

“好!好得很!”忠伯笑着摆手,“老家的乡亲们知道我认识县主,还总托我问,能不能请您有空去看看,那边缺医少药,好多孩子得了小病都熬着……”

沈清辞心中一动,看向萧惊寒——这些年她一首想把医术传到偏远之地,只是碍于医馆和孩子,未能成行。萧惊寒读懂她的心思,轻声道:“你若想去,我便陪你。承安和承悦也大了,正好让他们跟着去历练历练,看看民间疾苦。”

承安和承悦一听,立刻围了上来,满眼期待:“娘亲,爹爹,我们也能去吗?”

“当然能。”沈清辞笑着点头,“承悦可以帮我诊治病人,承安则负责保护大家,你们都有重要的事做。”

几日后,沈清辞一家带着忠伯,还有医馆的两名老伙计,装上满满两车药材,往忠伯的老家——江南水乡的青溪镇出发。

青溪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却因交通不便,医疗条件极差。沈清辞一行人刚到,就被乡亲们围了起来,不少人抱着生病的孩子,眼里满是期盼。

沈清辞立刻在镇上的祠堂搭起临时医馆,承悦帮着登记病人,承安则维持秩序,萧惊寒则去镇上的铁匠铺,让人打造简易的医疗工具。忠伯和老伙计们忙着煎药、分发药材,一家人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有个三岁的孩童得了严重的咳喘,脸色发紫,气息微弱。沈清辞立刻用银针为孩子施针,缓解症状,又让承悦配出清肺止咳的汤药,亲自喂孩子喝下。几日后,孩子的咳喘渐渐好转,能跑能跳了,孩子的爹娘拉着沈清辞的手,感激得泪流满面。

在青溪镇的一个月里,沈清辞不仅治愈了许多病人,还挑选了五名聪明好学的年轻人,教他们基础医术和防疫知识,留下了足够的药材和药方。临走前,她对这五人说:“医者不分高低,只要你们心怀善念,认真治病,就能帮到更多人。日后若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就往京城惠民医馆送信,我定会回复。”

离开青溪镇时,乡亲们扶老携幼,在村口送别,手里捧着自家种的蔬菜、晒的干货,硬是往马车上塞。承安看着这一幕,轻声对沈清辞说:“娘亲,我以前总觉得,只有像爹爹一样打仗,才能保护百姓。现在我知道,您用医术治病,也能守护大家。”

沈清辞摸了摸他的头:“无论是习武保家,还是行医救人,只要能帮到别人,就是有意义的事。”

回程途中,他们路过云隐山——当年发现宝藏线索的地方。沈清辞带着孩子们登上山顶,指着远处的京城,轻声说:“这里曾藏着前朝的宝藏,但真正的‘宝藏’,不是金银珠宝,而是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安稳日子,是能代代相传的善念与担当。”

承悦似懂非懂地点头,握紧了手中的药箱:“娘亲,我以后要像您一样,把医术传到更多地方,让所有人都能健健康康的。”

萧惊寒从身后搂住沈清辞的肩,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眼中满是欣慰:“我们的孩子,都长大了。以后的路,我们一起走,把这份‘薪火’,一首传下去。”

夕阳下,云隐山的轮廓被染成金色,一家人的身影依偎在一起,温暖而坚定。往后的岁月里,他们或许还会遇到新的挑战,但只要同心同德,心怀百姓,便定能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让“医者仁心”与“家国担当”,在时光中代代相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MOK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嫡女医心:重生携系统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MOK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