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又是三年。苏清和己成为江南安靖医馆的核心医者,她将“北疆游学”定为少年堂的传统,每年都带着孩子们去草原,让“医武同心”的种子在更多少年心中扎根。萧守疆也成长为北疆军营的得力干将,不仅能独当一面守护边境,还在苏清和的建议下,在军营旁建了一座“草原医帐”,定期邀请牧民来义诊,让《民间简易医方集》的智慧惠及更多人。
这年春天,苏清和带着少年堂的孩子们再次来到北疆时,惊喜地发现——三年前种下的“同心林”己枝繁叶茂,每棵树上的小木牌都被精心擦拭过,“医武同心,守护家国”的字迹在阳光下格外鲜亮。
“是守疆哥哥做的!”江南的孩子们一眼就认出了萧守疆的身影,他正带着北疆的少年们给小树浇水,腰间挂着那本翻旧的《民间简易医方集》。
萧守疆笑着走上前,递给苏清和一个布包:“这是今年新采的雪菊和天山雪莲,我按照你教的方法晒好了,能治风寒,你带回去给医馆用。”
苏清和接过布包,心中暖暖的。这次她带来了新修订的《民间简易医方集》,里面补充了“草原春季防疫方”:“今年草原雨水多,容易滋生湿气,这个方子能帮牧民预防湿痹症,你让医帐的人多熬些,分发给各个部落。”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清和带着孩子们在医帐帮忙,教他们辨认草原春季常见的草药,为牧民测量体温、分发防疫汤药;萧守疆则带着孩子们去边境巡逻,给他们讲萧惊寒先祖守护北疆的故事,教他们如何辨别边境的危险信号。
有天傍晚,查干部落的老首领带着一个小男孩来找苏清和——小男孩得了“春季咳喘”,咳得满脸通红。苏清和让江南的孩子们帮忙递药材、烧热水,自己则耐心地为小男孩诊脉、配药,还教他的家人如何用草原的生姜和蜂蜜熬制止咳水。
“苏姑娘,你还记得这个孩子吗?”老首领笑着说,“三年前你治好了他的寒疾,他总说要像你一样,以后当大夫救草原的人。”
小男孩仰着小脸,认真地对苏清和说:“姐姐,我现在己经能认出五种草药了!等我长大了,也要和你、萧哥哥一起,守护草原!”
苏清和摸了摸他的头,眼中满是欣慰:“好啊,姐姐等着你长大,我们一起为牧民治病。”
游学接近尾声时,苏清和和萧守疆带着两地的孩子们来到“同心林”,在每棵树下埋下一个小小的“心愿瓶”——里面装着孩子们写的心愿,有的想当医者,有的想当守边将士,字里行间满是对“守护”的向往。
“等明年我们再来,就看看这些心愿会不会发芽!”萧守疆笑着说,伸手拍了拍身边的小树,“就像这棵树一样,只要我们坚持初心,心愿总会实现的。”
离别的那天,草原上吹着温柔的风。萧守疆送给苏清和一块刻着“同心”二字的玉佩,和他自己佩戴的“守疆”玉佩是一对:“这是我用草原的玉石做的,你一块,我一块,就像我们的约定,永远在一起,永远守护草原和江南。”
苏清和接过玉佩,将它系在腰间,轻声说:“明年春天,我还会带着孩子们来,看看我们的同心林,看看草原的牧民,也看看你。”
马车渐渐远去,萧守疆站在“同心林”旁,望着苏清和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离开。他伸手摸了摸腰间的“守疆”玉佩,又看了看身旁枝繁叶茂的小树,心中满是坚定——他知道,只要初心不改,约定就不会褪色;只要薪火相传,沈清辞与萧惊寒的故事,就会在他们这一代人的手中,继续书写下去,永远温暖,永远明亮。
而远方的江南,苏清和看着腰间的“同心”玉佩,嘴角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她知道,跨越江南与北疆的,不仅是距离,更是一份代代相传的初心,一份永不褪色的约定。这份初心与约定,会像“同心林”的小树一样,茁壮成长,永远长青。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嫡女医心:重生携系统定乾坤(http://www.220book.com/book/MOK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