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番外二十二:药柜传情,天涯共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嫡女医心:重生携系统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MOKC/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爱吃盐卤虾爬子的杜”推荐阅读《嫡女医心:重生携系统定乾坤》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从江南村落回来后,苏清和与萧守疆便开始筹备“流动便民药柜”计划——他们想把村落里的“便民药柜”推广到更多偏远地方,让草原的牧户、江南的山村,都能随时拿到治病的草药和药方。

萧守疆回到北疆后,立刻组织士兵制作轻便的木质药柜,每个药柜都刻上“医武同心”的字样,分层摆放常用草药,还附上图文并茂的用法说明。苏清和则在江南召集医者,修订《简易治病手册》,特意加入“看图识症”的内容,让不识字的百姓也能对照找药方。

这年夏天,两人带着“流动药柜”分头行动——苏清和去江南的深山村落,萧守疆去北疆的偏远牧户区。出发前,他们在同心亭约定:秋收时在草原医田汇合,分享各自的经历。

苏清和带着江南的孩子,背着药柜翻山越岭。深山里的村落交通不便,有的地方只能步行,孩子们却从不喊累,还主动帮着背草药。在一个叫“清溪村”的地方,村里的老郎中去世后,百姓们看病成了难题。苏清和不仅留下药柜,还手把手教村里的年轻人辨认草药、测量体温,临走前还约定:每月派少年堂的学生来巡诊。

萧守疆则带着北疆少年,骑着马穿梭在牧户之间。有户牧民生了重病,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萧守疆不仅留下草药,还帮他们修补了破损的蒙古包,教孩子如何用附近的草药缓解头痛。牧户感动得热泪盈眶,非要送他一匹小马,萧守疆婉拒了,只收下了一袋晒干的草药种子,说要种在草原医田。

秋收时节,两人如约在草原医田汇合。苏清和带来了江南村落的草药种子,萧守疆则带来了牧户送的草药标本。他们坐在同心亭下,翻开《南北医缘录》,各自记录这段时间的经历——苏清和写“清溪村留药柜,教村民辨药,解看病之难”,萧守疆画下牧户的蒙古包和小马,旁边注着“北疆牧户赠种,愿医田常青”。

“明年,我们把流动药柜连起来吧?”苏清和突然说,“江南的药柜缺草原的雪菊,北疆的药柜缺江南的江离草,我们可以定期互通草药,让两地的百姓都能用到最好的药。”

萧守疆眼前一亮,立刻点头:“好!我们还可以在药柜上挂个铜铃,百姓取药时铃响,就像我们在身边一样,也像在告诉先祖,我们没辜负他们的初心。”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忙着打通“南北草药通道”——江南的药柜定期向北疆运送江离草、薄荷,北疆的药柜则向江南运送雪菊、防风草。每个药柜旁都挂着一对小铜铃,风吹铃响,成了偏远地方最温暖的声音。

离别的时候,萧守疆送给苏清和一个小小的铜铃,和药柜上的一模一样:“这个你带在身边,听到铃声,就知道有百姓在药柜旁取药,我们的约定,正在帮到更多人。”

苏清和接过铜铃,系在手腕上,与银锁轻轻碰撞。她轻声说:“明年春天,我们去看看最远的药柜吧?看看那里的百姓,听听他们的故事,把这些都写进医录里。”

萧守疆用力点头,眼中满是期待。马车远去,草原医田的风吹过,药柜上的铜铃与同心亭下的铜铃遥相呼应,像是在诉说着:不管天涯海角,只要有需要,“医武同心”的温暖,就会准时抵达。

而《南北医缘录》的书页,在风中轻轻翻动,那些关于药柜、铜铃、百姓的故事,正一点点填满空白,将沈清辞与萧惊寒的初心,传向更远的地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MOK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嫡女医心:重生携系统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MOK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