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消融时,草原医田的明心草悄悄冒出新芽,去年孩子们埋下的“心愿盒”,就藏在草丛间的泥土里。萧守疆带着北疆学堂的少年们来医田除草,小巴特尔特意绕开心愿盒的位置,小心翼翼地拔掉周围的杂草:“要保护好它,等秋天的时候,我们再打开看看,大家的心愿有没有发芽。”
萧守疆笑着点头,递给小巴特尔一把小铲子:“不如我们在心愿盒旁边种上一棵小树苗吧?等树苗长大,我们的心愿也会慢慢实现。”
少年们立刻行动起来,选了一株耐寒的“同心杨”树苗,种在心愿盒旁,还在树干上刻下每个人的名字。小巴特尔摸着树干,轻声说:“等苏先生和江南的朋友们来,我们一起给小树浇水,让它和我们的心愿一起长大。”
江南的春天来得早,苏清和带着江南学堂的孩子在医田播种新的草药种子。林小满拿着小锄头,一边挖坑一边说:“苏先生,我们什么时候去北疆呀?我想看看小巴特尔他们种的心愿盒,还有新的小树苗。”
“等草药种子发芽,我们就去。”苏清和笑着说,“这次我们还要带新配的‘春季养肝方’,北疆的春天风大,正好能派上用场。”
西月初,江南的草药刚冒出嫩芽,苏清和就带着孩子们北上了。抵达草原医田时,萧守疆和北疆少年们早己在同心亭下等候,亭旁的“同心杨”树苗己经长出了新叶,在风中轻轻摇晃。
“林小满!你们看!”小巴特尔拉着林小满跑到心愿盒旁,指着小树苗,“这是我们种的同心杨,旁边就是心愿盒,我们约定秋天的时候一起打开。”
林小满蹲下身,轻轻抚摸树干,兴奋地说:“太好了!我们江南也种了小树苗,等下次你们来,就能看到它长大了!”
接下来的日子,两所学堂的孩子们一起给同心杨浇水,一起去部落巡诊,一起在同心亭下学习《南北医缘录》。有天,查干部落的一个孩子得了风寒,林小满和小巴特尔一起配药——林小满负责按医录取江南的薄荷,小巴特尔负责拿北疆的雪菊,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就熬好了药。孩子喝下药后,病情很快好转,作者“爱吃盐卤虾爬子的杜”推荐阅读《嫡女医心:重生携系统定乾坤》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孩子的母亲感激地说:“你们真是沈先生和萧将军的好孩子,把‘医武同心’的好传统都学到了!”
孩子们听了,脸上都露出了骄傲的笑容。林小满拿出小本子,认真地记下这次配药的过程,还画了一幅“两人配药图”,准备贴在《南北医缘录》的“少年实践篇”里。
离别的前一天,苏清和与萧守疆带着孩子们在同心亭下举办了一场“心愿分享会”。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起自己的心愿——有的想把草药种到更远的地方,有的想教更多人学医术,有的想编一本“少年医武手册”,让更多同龄人了解“医武同心”的故事。
“我们把这些心愿也写下来,放进心愿盒里吧!”林小满提议道。
孩子们立刻找来纸笔,把自己的心愿写下来,折成小纸船,放进心愿盒里。萧守疆把心愿盒重新埋好,在上面立了一块小木牌,写着“心愿在此,静待花开”。
第二天清晨,苏清和带着孩子们离开时,小巴特尔跑过来,递给林小满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刻着“同心”二字:“这是我用同心杨的树枝做的,你带回去,等秋天我们打开心愿盒的时候,再还给我。”
林小满接过木牌,用力点头:“我一定会好好保管,秋天的时候,我们再一起给同心杨浇水,一起打开心愿盒!”
马车渐渐远去,孩子们站在同心亭下,挥着手。同心杨的叶子在风中摇曳,像是在回应他们的约定;心愿盒在泥土里静静等待,藏着少年们对“医武同心”的向往。
苏清和看着手中的木牌,又望向远方的草原,轻声说:“守疆,你看,孩子们的心愿己经生根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开出最美的花。”
萧守疆站在同心亭下,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眼中满是期待:“是啊,等秋天的时候,我们再一起见证,这些心愿如何在草原和江南的土地上,慢慢长大。”
这份少年人的约定,这份代代相传的初心,就像同心杨的根,深深扎在江南与北疆的土地上,在岁月的滋养下,终将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守护着这片山河,守护着这里的百姓。
(http://www.220book.com/book/MOK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