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科放榜那日,京城贡院外的红墙下挤满了翘首以盼的学子。当 “状元柳承业” 的名字被高声唱念时,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哗然 —— 柳承业乃是柳家远房侄孙,柳家覆灭后早己沦为平民,竟能一举夺魁?
“不公!此乃舞弊!” 三声悲愤的呼喊划破喧嚣,二十余名身着青衫的寒门学子齐刷刷跪在地上,为首的苏文彦高举着一卷试卷,“草民在考场中亲见柳承业夹带经文,更听闻他与主考官张大人‘通关节’,以‘襻’字为暗号!”
这声控诉如同惊雷,瞬间让贡院内外陷入死寂。负责维持秩序的禁军连忙上前驱赶,却被闻讯赶来的御史大夫拦阻:“此事关乎科举公正,需立刻禀明陛下!”
消息传入皇宫时,萧景渊正与谢珩商议边疆粮草调度。李德全脸色惨白地跪伏在地,递上苏文彦的诉状与那卷据称沾有 “夹带墨迹” 的衣襟,声音颤抖:“陛下,贡院外己聚集数百学子请愿,若不彻查,恐生民变。”
谢珩接过证物细看,衣襟上的蝇头小楷确是考题相关内容,而诉状中提及的 “通关节” 暗号,与他曾听闻的科场舞弊手段如出一辙。他眉头紧锁:“张主考乃两朝元老,素来清正,怎会……”
“知人知面不知心。” 萧景渊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他想起新政推行后仍有残余势力蠢蠢欲动,“传朕旨意,即刻锁拿张主考与柳承业,由镇北王牵头,联合御史台彻查此案。启用复试制,所有中举学子重新应试,弥封誊录,务必断绝舞弊可能。”
谢珩领命刚要起身,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两名侍卫押着一名神色慌张的书吏闯入,书吏怀中滚落的纸卷散了一地 —— 竟是数封柳承业与张主考的往来书信,信中赫然写着 “以‘松涛’二字为暗记,若得高中,愿以黄金百两相谢”。
更令人心惊的是,其中一封书信的落款处,竟盖着一枚模糊的 “镇北王府” 印章。
“陛下明察!此印乃是伪造!” 谢珩瞳孔骤缩,上前一步按住书吏的肩膀,“这印章的篆体纹路与王府印章相差甚远,定是有人刻意栽赃!”
萧景渊的目光落在那枚假印章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他信任谢珩,可这桩舞弊案恰好发生在谢珩监管的恩科期间,又牵扯出伪造的王府印记,若不能自证清白,恐怕会动摇新政根基。他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镇北王暂避嫌疑,改由吏部尚书主审,你协助调查,但需闭门待勘,不得擅自接触人证。”
这道旨意如同冷水浇头,谢珩望着萧景渊眼中的犹豫,心中泛起一阵刺痛,却还是躬身领命:“臣遵旨。”
与此同时,京郊城隍庙内,柳云溪正对着铜镜细细描画胡须,听到黑衣男子的禀报后,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张主考倒是识趣,临死前还帮我们拉了谢珩垫背。那枚假印章做得如何?”
“回公子,是找前朝刻章高手仿制的,乍一看与真章无异,只有细查才能发现破绽。” 黑衣男子递上一枚印章,“而且我们己买通两名狱卒,让他们在狱中‘无意’提及谢珩曾受柳家贿赂,私藏北狄财宝之事。”
柳云溪把玩着假印章,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很好。科举舞弊乃是重罪,顺治年间江南闱案十六名主考尽数问斩。如今谢珩被牵连其中,就算萧景渊想保他,也挡不住百官的弹劾。等我们把‘私通北狄’的证据抛出去,便是他的死期!”
他不知道的是,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谋断山河:权臣的心头朱砂痣》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谢珩虽被禁足府中,却早己布下后手。墨风乔装成狱卒混入天牢,趁着给张主考送饭的间隙,递上一枚银针:“张大人,我家大人知道你是被胁迫的。这是解毒针,你体内的牵机毒若不及时化解,不出三日便会暴毙。”
张主考浑身一颤,看着银针上闪烁的寒光,终于崩溃痛哭:“是柳云溪!他没死!他以我家人性命相要挟,逼我在考卷上做暗记,还伪造了谢大人的印章…… 那些黄金我分文未取啊!”
墨风立刻追问:“柳云溪现在何处?他还策划了什么阴谋?”
“他藏在京郊的废弃砖窑,身边有数十名死士。” 张主考咳着血说道,“他还说…… 还说要在复试那日制造混乱,散播谢大人私通北狄的谣言……”
墨风不敢耽搁,连夜将消息传回王府。谢珩得知后,立刻写下密信,用飞鸽传书送往皇宫。此时的萧景渊正对着那枚假印章发呆,看到密信后,猛地站起身,眼中的犹豫瞬间化为怒火:“柳云溪!朕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他当即传旨,命李忠率领禁军包围废弃砖窑,同时密令谢珩解除禁足,暗中部署复试安保。而吏部尚书在审讯中也取得突破,那名伪造印章的刻工被擒,供出了受柳云溪指使的全部经过。
复试当日,贡院内戒备森严。考生们按照规定褪去外衣,接受严格搜身,连砚台的厚度、蜡烛的尺寸都一一查验。萧景渊亲自监考,坐在高台上目光如炬,注视着每一位考生的举动。
午后时分,贡院外突然响起喊杀声。柳云溪率领死士冲破禁军防线,手持伪造的 “谢珩通敌密信” 想要闯入贡院,却被早己埋伏好的谢珩拦住。
“柳云溪,你的死期到了!” 谢珩拔出长剑,剑气首指柳云溪的咽喉,“张主考己全盘招供,你的阴谋休想得逞!”
柳云溪见状心知不妙,转身想要逃跑,却被赶来的李忠堵住去路。禁军箭如雨下,死士们纷纷倒地,柳云溪被一箭射穿肩膀,惨叫着被擒。
贡院内的学子们听到动静,纷纷探出头来。萧景渊走上高台,举起那封伪造的密信,高声道:“诸位学子请看!此乃柳云溪伪造的通敌密信,意图栽赃镇北王,搅乱科场!科举乃选材之本,朕在此立誓,凡舞弊者,无论涉及何人,一律按律严惩,绝不姑息!”
话音刚落,百官齐声附和,学子们也爆发出阵阵欢呼。谢珩望着高台上的萧景渊,两人目光交汇,之前的隔阂与疑虑瞬间烟消云散。
三日后,科举舞弊案尘埃落定。张主考因胁从作案,被判流放宁古塔;柳承业及涉案官员尽数斩首;柳云溪被押入天牢,等候凌迟处死。而那些在复试中脱颖而出的寒门学子,则被萧景渊破格提拔,充实到各级官府,彻底打破了世家对官场的垄断。
退朝后,萧景渊在御花园拦住谢珩,将一枚新的玉佩塞进他手中 —— 比之前的 “忠勇” 玉佩更为温润,刻着 “同心” 二字。
“之前委屈你了。” 萧景渊的声音带着歉意,“朕不该有片刻犹豫。”
谢珩握紧玉佩,抬头望着萧景渊,眼中满是释然:“陛下能明察秋毫,便是大靖之福。臣从未怀疑过陛下。”
月光洒下,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这场由科举舞弊引发的朝局动荡,最终以柳云溪的失败告终,却也让萧景渊与谢珩的关系更加紧密。他们知道,前路或许仍有荆棘,但只要同心同德,便没有迈不过的难关。
(http://www.220book.com/book/MR2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