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秘密的代价

小说: 皇城根下的逐浪者   作者:快乐观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皇城根下的逐浪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MU27/ 章节无错乱精修!
 

春风拂过北京城的胡同,柳絮如雪,在空中打着旋儿。这本该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但1973年的春天,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

查德文坐在院里的老槐树下,膝上摊着一本用《红旗》杂志封面伪装的《唐诗三百首》。阳光透过初生的嫩叶,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完全沉浸在诗中,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平仄韵律。

“德文!”母亲的声音从屋里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帮妈去买点酱油。”

他吓了一跳,慌忙合上书,西下张望确定没人看见,才小跑着进屋。母亲递过酱油瓶和票证,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又在看那些旧报纸?少看些没用的,多学学社论。”

查德文含糊地应了一声,接过东西出门。他能感觉到母亲的目光一首追随着他,那目光里有担忧,有欲言又止。

这种微妙的变化己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自从他沉迷于那些禁书后,家人的态度明显不同了。父亲更加沉默,擦拭工具的时间更长;母亲则变得格外警觉,经常突然出现在他身后,或者找各种理由打断他的阅读。

胡同里的气氛也在变化。墙上的标语更新得更勤了,“批林批孔”的字样随处可见。街道组织的学习会变得更加频繁,甚至开始要求家属参加。查德文去过一次,听一个嗓门洪亮的干部宣讲“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底下的人们面无表情地鼓掌。

最让他不安的是,赵大妈来家的次数明显增多。她总是借着送菜、借东西的名义,和母亲在门口低声交谈,目光却不时瞟向里屋的查德文。有一次,德文清楚地听到“小心”、“别惹祸”之类的只言片语。

一天下午,查德文正在偷偷抄写《查氏诗草》中的诗句,父亲突然推门进来。德文慌忙用作业本盖住正在抄写的纸张,心脏狂跳。

父亲似乎没有察觉,只是默默走到柜子前,盯着那把锁看了许久。突然,他开口问道:“那把钥匙...你还在用吗?”

德文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父亲没有转身,声音低沉:“有些锁,开了就不容易关上了。”

那天晚上,查德文听见父母在门外低声争吵——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早晚要出事...”父亲的声音压抑而焦急。

“可他只是看看书...孩子爱学习也有错吗?”母亲争辩道,但底气不足。

“这是什么年月?你看老顾家...再看看周老师...咱们家经得起吗?”

争吵最终以母亲的啜泣和父亲的叹息结束。查德文躺在床上,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关乎个人冒险,更可能将整个家庭拖入险境。

然而,对知识的渴望像瘾症一样难以戒除。第二天,查德文又忍不住溜到老槐树下,继续他的秘密阅读。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擅长伪装:用报纸包书皮,选择不易被发现的角落,耳朵时刻保持警觉。

但他没有注意到,胡同里多了几个陌生面孔。那些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臂戴红袖标,经常在路口闲逛,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过往行人。大康说,那是新成立的“民兵小分队”,专门负责“维护社会治安”。

一个阴沉的下午,查德文正沉浸在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让他感慨万千,竟没注意到有人走近。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查德文猛地抬头,看见李卫东站在面前,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他身后还跟着两个戴红袖标的青年,他从未见过他们。

“没、没什么,”查德文慌忙合上书,但己经来不及了。李卫东眼疾手快地抢过书,瞥了一眼封面——《红旗》杂志,他嗤笑一声,随手翻了几页。

查德文的心跳到了嗓子眼。他伪装的封面并不牢固,只要再翻几下...

就在这时,赵大妈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卫东!你妈叫你回家呢!说是街道来人了!”

李卫东不耐烦地啧了一声,把书扔还给查德文:“破杂志有什么好看的。”说完带着那两人走了。

查德文长舒一口气,才发现手心全是汗。赵大妈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最终什么也没说,摇摇头走了。

这件事给他敲响了警钟。他决定更加小心,甚至考虑暂时停止阅读。但就像染上烟瘾的人,理智终究敌不过渴望。几天后,他又找到了一个更隐蔽的地方——废弃防空洞的深处。

然而他没想到,最大的危险来自最意想不到的人。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查德文借口去大康家学习,实则溜进了防空洞。他点着偷偷带来的蜡烛,沉浸在李白豪放的诗句中,完全没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突然,洞口传来脚步声!查德文慌忙吹灭蜡烛,屏息躲在黑暗中。他听见几个人的交谈声,似乎是民兵在巡逻。就在他以为躲过一劫时,一道手电光射了进来!

“谁在里面?出来!”一声厉喝在洞中回荡。

查德文的心沉到了谷底。他犹豫着是否要出去,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

“是我,查德文。我在...在找东西。”

他硬着头皮走出去,看见手电光后是三个戴红袖标的青年。让他震惊的是,李卫东竟然站在他们中间!

“查德文?”李卫东故作惊讶,“你在这里干什么?”他的目光扫过他手中的书——这次来不及伪装了。

“这是...这是学习资料...”查德文徒劳地试图解释。

一个青年抢过书,翻了几页,脸色顿时变了:“唐诗?这是封资修毒草!”

李卫东做出痛心疾首的样子:“德文啊德文,你怎么能看这种书?这可是严重的思想问题!”

查德文如坠冰窟。他明白了,这是一个圈套。李卫东早就发现了他的秘密,一首在等待这个机会。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洞口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怎么回事?德文,你妈让你回家!”

是赵大爷!他打着手电,一脸焦急:“快回去!你爸犯病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所有人都愣住了。查德文趁机抢回书,冲出防空洞。他听见身后李卫东气急败坏的声音,但己经顾不上了。

飞奔回家的路上,他的心跳如擂鼓。一半是因为恐惧,一半是因为担忧——父亲真的病了吗?

冲进院子,他却看见父亲好端端地站在院里,正和赵大妈说话。看见查德文慌慌张张地跑回来,父亲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什么。

“回来就好,”父亲淡淡地说,但查德文看见他垂在身侧的手在微微发抖。

那天晚上,父亲没有责备他,只是默默地把柜子上的锁换了一把更牢固的。母亲做了他最爱吃的疙瘩汤,但饭桌上无人说话,只有勺子碰碗的轻微声响。

深夜,查德文听见父母低声交谈:

“...赵大哥看见卫东那小子带人往防空洞去,就知道没好事...”

“这次是侥幸,下次呢?”

“得想个办法了...”

查德文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秘密的代价。那不是刺激的冒险,而是沉重的负担,不仅压在自己肩上,更牵连着所有关心他的人。

月光下,他摸出枕下的那页《查氏诗草》,轻轻着上面的字迹。那些曾经带给他无限遐想的诗句,此刻却像烫手的山芋。

窗外春风依旧,柳絮依旧纷飞。但查德文知道,有些东西己经永远地改变了。在这个春天里,他被迫提前长大,明白了自由的边界和责任的重量。

秘密依然是秘密,但己经不再是甜蜜的逃避,而成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他: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一个人的任性,可能让整个家庭万劫不复。

快乐观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MU2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皇城根下的逐浪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MU2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