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刚过,北京城的天空却依然阴沉。寒风卷着沙尘,抽打着胡同里光秃的槐树枝,发出呜呜的哀鸣。但比天气更冷的,是查德文和伙伴们的心——上山下乡的名单,像悬在头顶的剑,随时可能落下。
预感离别在即,三个少年像被困在笼中的鸟,开始了一场无声而疯狂的“最后狂欢”。
这场狂欢始于一个阴沉的午后。大康突然踹开防空洞口的杂物,声音嘶哑地喊:“操他妈的!玩不死就往死里玩!”
小宁推推眼镜,罕见地爆了粗口:“玩!玩够本!”
查德文没说话,只是默默跟进去。洞里阴冷潮湿,却成了他们最后的避难所。
大康从墙缝里掏出藏了很久的“宝贝”——半瓶二锅头、一包挤碎的动物饼干、还有一本皱巴巴的《水浒传》。
“今天!”大康眼睛通红,“不醉不归!”
小宁补充:“不读完不回!”
酒很辣,饼干受潮了,书页残缺不全。但三个少年像举行某种仪式般,庄严地分享着这一切。你一口我一口,酒烧得喉咙发痛;你一块我一块,饼干渣掉了一地;你一段我一段,读着梁山好汉的悲壮故事。
“老子要是宋江,”大康醉醺醺地挥拳,“就带兄弟们杀回北京!”
小宁苦笑:“然后被当反革命枪毙?”
德文没接话,只是狠狠灌了一口酒。液体烧灼着胃,却压不住心里的冰凉。
这场“酒会”最后以三人吐得一塌糊涂告终。但某种枷锁,似乎也被吐掉了。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开始了更疯狂的“告别巡礼”。
深夜,他们爬上废弃的城门楼——那是明令禁止的“西旧建筑”。大康用偷来的手电筒照亮斑驳的雕花,小宁仔细拓下石碑上的文字,查德文则默默抚摸那些弹孔——据说这是庚子年间八国联军留下的。
“狗日的洋鬼子!”大康骂着,不知是在骂侵略者,还是骂命运。
小宁轻声念着模糊的碑文:“‘正阳门’...咱们的正阳门啊...”
查德文望着脚下沉睡的北京城,忽然觉得这一切熟悉又陌生。
白天,他们溜进早己关闭的颐和园。翻墙时大康划破了裤子,小宁摔碎了眼镜,德文手心扎满了刺。但站在昆明湖边,看着结冰的湖面和荒芜的万寿山,三人却放声大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笑出了眼泪。
“乾隆老儿要是看见咱们这样,”大康喘着气,“准气得从坟里爬出来!”
小宁擦着笑泪:“爬出来更好!问问他怎么保住这园子的!”
查德文没笑,只是默默捧起一抔土,装进准备好的小瓶里——这是北京的土。
最冒险的是去护城河捞“宝贝”。冰刚化,水刺骨。大康脱得只剩裤衩跳下去,摸出一把生锈的刺刀;小宁用磁铁吸上一串子弹壳;德文则捞到半块青花瓷片。
“妈的!都是破烂!”大康冻得牙齿打颤。
小宁却仔细擦拭瓷片:“说不定是明代的呢..."
德文突然说:“埋个念想吧。”
三人把“宝贝”装进铁盒,深埋在槐树下。“等咱们回来挖!”大康说,但没人接话——都知道,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这场狂欢的高潮,是在一个雪夜偷骑自行车。大康撬开废车棚,推出三辆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破车。
“走!绕皇城!”他眼睛发光,像最后的骑士。
雪夜的长安街空旷无人。三个少年疯狂地蹬车,任雪花扑打在滚烫的脸上。他们穿过天安门广场,绕过故宫角楼,沿着筒子河飞驰...
“北京!老子爱你!”大康嘶吼。
“北京!再见!”小宁哽咽。
德文没喊,只是拼命蹬车,仿佛要把这座城市的每一寸都烙进记忆。
最后,他们瘫倒在午门前的雪地里,喘着白气,看着雪花在红墙黄瓦间飞舞。
“像不像...《水浒传》里雪夜上梁山?”大康突然问。
小宁叹气:“咱们是被迫的...”
查德文抓起一把雪,塞进嘴里,任冰凉在口中化开——这是北京的味道。
狂欢终有尽头。当三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胡同,看见街道门口新贴的通知:“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座谈会”。
泡沫碎了。
第二天,查德文得知:大康哥哥正式分到云南兵团,五天后出发;小宁表哥要去内蒙古插队,就在下周;而街道李主任再次“关心”了查家的“报名准备”。
最后的防线崩溃了。三人重回防空洞,相对无言。
“怎么办?”大康第一次露出恐惧,“我哥...真要走了。”
小宁低头修眼镜:“我爸妈开始给我准备行李了...”
德文摸出那瓶北京土,紧紧攥在手心。
突然,大康跳起来:“最后玩把大的!”
他所谓的“大的”,竟是去偷听区委礼堂的征兵动员会。三人混在人群里,听见喇叭里激昂的演讲:“...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热血青春献边疆!...”
台上,李卫东胸戴大红花,作为“积极分子代表”发言,声音亢奋得变形;台下,许多家长默默流泪,年轻人表情麻木。
“虚伪!”大康咬牙。
小宁拉他:“小声点!”
德文却怔怔地看着一个细节:李卫东发言时,手一首在抖。
散会后,他们跟着人群出来。看见李卫东被记者围着拍照,笑得很僵;看见他父母躲在角落,母亲不停抹泪;看见雷干事拍拍李卫东肩膀,递过一张纸——似乎是调令回京的“保证书”。
真相赤裸得残忍。
回去的路上,三人沉默如石。最后的大狂欢,以最残酷的方式,揭穿了现实的谎言。
夜里,他听见窗外传来口琴声——是大康在吹《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曲调忧伤而缠绵。这是 “苏修”的曲子,严禁演奏的。
查德文没有劝阻,反而推开窗,让琴声飘进来。小宁的窗口也亮了,他静静听着,没有点灯。
三个少年,隔窗相望,用沉默完成最后的告别。
当查德文望了一眼沉睡的北京城,他忽然明白: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一场被迫的成长,一次无奈的远行,一代人共同的命运。
雪不知何时又下了起来,覆盖了车辙和脚印,仿佛要抹去所有狂欢的痕迹。
(http://www.220book.com/book/MU2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