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8章 第一个春节

小说: 皇城根下的逐浪者   作者:快乐观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皇城根下的逐浪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MU27/ 章节无错乱精修!
 

腊月二十三,小年。陕北高原的风像刀子一样,刮过光秃秃的黄土峁,卷起漫天黄沙,把天空搅得昏黄一片。张家沟生产队的气氛却与这酷烈的天气格格不入,一种压抑的、掺杂着思乡和惶惑的沉寂,笼罩着知青点的窑洞。

春节要到了。

对于土生土长的陕北农民来说,年关是劳累一年后难得的喘息,是祭祖祈福、阖家团圆的盼头。可对这群离家千里的北京知青而言,这个即将到来的春节,像一道无形的伤口,每一次关于“年”的提及,都往那伤口上撒一把盐。

“今年...就在这儿过了?”孙卫平裹着破棉袄,蹲在灶坑前,看着那点半死不活的火苗,声音带着哭腔。

没人接话。窑洞里死气沉沉,只有风从门缝钻进来的呜咽声。

大康猛地踹了一脚炕沿,尘土簌簌落下:“妈的!过!凭什么不过!老子偏要过!”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被困的野兽:“凑份子!咱自己包饺子!”

这话像颗火星,短暂地照亮了窑洞里的昏暗。包饺子?在这?面呢?肉呢?馅儿呢?

希望渺茫得可笑,但绝望中的人,抓住一根稻草也是好的。

接下来的几天,知青们像执行一项悲壮的任务,开始为这顿年夜饭奔波。

面粉是最大的难题。口粮本就紧张,精白面更是稀罕物。查德文硬着头皮去找张队长,磨了半天嘴皮子,才用积攒的几张工业券和几句好话,换来了小半袋掺了麸皮的黑面。

“娃娃们...唉,过个年吧。”张队长叹口气,眼神复杂。

肉更是奢望。村里只有年前杀了一头老瘦猪,家家户户分不到几两。大康不知从哪捣鼓来一小块咸肉干,硬得像石头,宝贝似的揣在怀里。

“剁碎了掺进菜里,好歹是个荤腥!”他咧着嘴,笑容却比哭还难看。

菜只有窖藏的老白菜和萝卜,蔫头耷脑。小宁贡献出他偷偷藏的一小包五香粉,说是从北京带来的,一首没舍得用。

年三十那天,天阴得厉害,像要下雪。知青窑洞里却难得有了一丝热气。女知青们和面、剁馅,男知青们笨拙地擀皮、包饺子。面黑,皮厚,馅少,包出来的饺子奇形怪状,有的咧嘴傻笑,有的垂头丧气,摆在盖帘上,像一群打了败仗的残兵。

可气氛却渐渐活络起来。大家互相嘲笑对方包的饺子丑,回忆着北京家里过年时饺子的模样,母亲的手法,父亲调的馅儿...话题起初还带着笑,说着说着,声音就低了下去,有人悄悄背过身抹眼睛。

傍晚,饺子下了锅。破铁锅里,黑乎乎的饺子在翻腾的水花里沉浮。香味很淡,却勾得人肚里的馋虫蠢蠢欲动。

饺子捞出来,盛在豁了口的粗瓷碗里。没有醋,没有蒜,只有一点盐沫儿。大家围坐在炕上,端着碗,一时没人动筷。

“吃吧!”大康吼了一嗓子,带头夹起一个塞进嘴里,嚼了两下,含糊地喊,“香!真他娘香!”

众人这才动起来。饺子确实算不上好吃,面皮粗糙,馅料寡淡,咸肉干硌牙。但这是他们离家后,第一顿像样的、带着“年”味的饭。

吃着吃着,不知是谁先哼起了歌,不成调,很快有人跟着哼。是那首《在北京的金山上》。歌声起初微弱,渐渐响亮,带着哽咽,在狭小的窑洞里回荡,撞在土墙上,又反弹回来,敲打着每个人的心。

饭后,不知谁提议搞个联欢会。

所谓的联欢会,就是大家挤在炕上,轮流表演节目。有人唱跑了调的革命歌曲,有人念干巴巴的诗,有人学说绕口令,结结巴巴,引来一阵哄笑。笑声很大,却透着一股虚张声势的凄凉。

大康被起哄着来了段“样板戏”,他比划着架势,吼着唱词,动作夸张,表情滑稽,把大家都逗乐了。可笑着笑着,查德文看见大康眼角有东西亮晶晶的。

小宁推了推眼镜,轻声说:“我给大家背首诗吧。”

他背的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窑洞里彻底安静了。只有油灯的火苗轻轻跳动,映着一张张年轻却写满风霜的脸。远处传来几声零星的狗吠,更衬得这寂静沉重得压人。

突然,窑洞门被敲响了。张队长和几个村干部端着个小簸箕进来,里面是些炒南瓜子、几个冻得硬邦邦的柿饼,还有一小壶自家酿的糜子酒。

“娃娃们,过年好!”张队长脸上挤出些笑容,“公社让送来点年货,凑合着吃点。”

这意外的慰问带来一丝暖意,大家忙不迭地道谢。村干部们没多待,说了几句“安心过年”、“好好锻炼”的套话就走了。他们带来的那点温暖,像寒风里划着的火柴,亮了一下,很快就熄灭了,反而更清晰地照出了知青们“外来者”的孤寂。

村干部一走,窑洞里的气氛又沉了下来。大家嗑着瓜子,小口抿着辛辣的糜子酒,没人说话。

守岁的时间格外难熬。查德文借口透气,走到窑洞外。风小了些,天空墨黑,没有一颗星星,像一口倒扣的铁锅,沉重地压在整个黄土高原上。远处村子里,隐约有零星的鞭炮声传来,那是当地老乡在祭神祈福,更反衬出知青点的冷清。

他面向东方,那是北京的方向。想象着此刻的北京,胡同里该是灯火通明,孩子们穿着新衣追逐嬉闹,空气中弥漫着炖肉和鞭炮的香气,家里...父母该是对着空了的座位发呆吧?

思念像潮水一样汹涌而来,冲得他眼眶发热,喉咙发紧。他紧紧咬着牙,任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仿佛这疼痛能稍微抵消一点心里的酸楚。

未来像这漆黑的夜,看不到一点光亮。还要在这里待多久?一年?两年?一辈子?迷茫和恐惧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住心脏,越收越紧。

窑洞里传来压抑的哭声,很低,但在这死寂的夜里格外清晰。不知道是谁,终于忍不住了。

查德文没有回头,只是仰起头,死死盯着漆黑的天空,把那股热辣辣的液体逼了回去。他不能哭,至少不能在这里哭。

在这个远离家乡千万里的黄土高坡上,在这个寒风刺骨的年三十夜里,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年,用一顿粗糙的饺子、几句跑调的歌、和强忍的泪水,完成了他们对故乡和童年最后的告别。

年的味道,是掺着沙子的黑面味,是咸肉干的硌牙味,是糜子酒的辛辣味,更是思念的苦味和未来的涩味。

当远处村庄传来第一声模糊的鸡鸣时,查德文深吸了一口冰冷彻骨的空气,转身走回窑洞。

新年来了。

皇城根下的逐浪者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皇城根下的逐浪者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MU2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皇城根下的逐浪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MU2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