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旧书余晖、父影徘徊与紧绷的弦
夕阳的余晖将林暖暖的身影拉得很长,她怀抱着那捆明显轻了不少的旧书,脚步却比去时更为沉重。口袋里那两百九十元“巨款”像一块灼热的炭,烫着她的皮肤,也灼烧着她的心。它代表着希望,却也时刻提醒着家中令人窒息的重压和母亲通红的眼眶。
拐进熟悉的巷口,空气中飘散着各家晚饭的香气——红烧肉的浓油赤酱、清炒时蔬的清淡、不知谁家炖了鸡汤的鲜美……这些复杂而的味道,对于失去嗅觉的林暖暖而言,只是一片虚无的空白,反而更凸显了她内心的孤寂与挣扎。她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只想尽快躲回那个虽破旧却能提供一丝庇护的小房间。
然而,越接近家门,她的心就越发收紧。清晨父亲摔门而去的画面和母亲绝望的哭泣声犹在耳边。他……还会在吗?妈妈怎么样了?
忐忑地推开虚掩的单元门,楼道里静悄悄的。她屏住呼吸,侧耳倾听,没有听到预想中的争吵或母亲的啜泣声。一种异样的、近乎窒息的安静包裹着她。
她小心地走上楼,推开家门。
客厅里,母亲陈素兰正背对着门,坐在小凳子上摘菜。佝偻的背影显得异常单薄,动作缓慢而机械。听到开门声,她的肩膀几不可查地颤抖了一下,却没有立刻回头。
“妈,我回来了。”林暖暖轻声说道,目光迅速扫过狭小的客厅。
没有父亲的行李包。没有他存在过的痕迹。仿佛清晨那场激烈的冲突只是一场噩梦。
“……嗯。”母亲低低地应了一声,声音沙哑而疲惫,带着浓重的鼻音。她依旧没有回头,只是摘菜的动作停顿了一瞬。
林暖暖的心沉了下去。她沉默地换好鞋,将怀里剩余的旧书轻轻放回自己房间的墙角,然后走到母亲身边的小凳子上坐下,拿起一把豆角,默默地一起摘。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悲伤而脆弱的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母亲才终于抬起头,眼睛红肿得像核桃,眼底是深深的疲惫和一种近乎麻木的绝望。她看着女儿,嘴唇翕动了几下,才艰难地吐出话语:“他……走了。”
林暖暖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母亲。
“下午……回来的。”母亲的声音断断续续,带着压抑的哽咽,“一声不响……把他那几件像样的衣服……都拿走了。没……没再吵。”
母亲说着,眼泪又不受控制地滚落下来,滴在手中的青菜上。她慌忙用手背去擦,却越擦越多。
“他说……说这个家容不下他……说我们娘俩……看不起他……”母亲的声音破碎不堪,“暖暖……妈是不是……真的太过分了?可他……他毕竟是你爸啊……”
看着母亲此刻的脆弱和自责,林暖暖的心脏像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酸涩与愤怒交织翻涌。她放下豆角,伸出手,紧紧握住母亲冰冷粗糙的手。
“妈,你没有错。”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支撑起几近崩溃的母亲,“错的是他。是这个家先容不下他的责任和担当,不是容不下他这个人。他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把烂摊子和债务留给我们,而不是一起面对。我们看不起的不是他这个人,是他做的事。”
这些话,像锤子一样敲在母亲心上,也敲在她自己心上。她必须让母亲明白,软弱和妥协换不回同情,只会让施害者更加理所当然。
母亲怔怔地看着女儿,仿佛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听到这些尖锐却真实的话。她眼中的迷茫和自责渐渐被一种痛苦的清醒所取代。她反手用力握住女儿的手,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浮木,泪水依旧流淌,却不再是为那个男人辩解。
“妈知道……妈都知道……”母亲哽咽着,“就是……心里难受……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会到头的。”林暖暖斩钉截铁地说道,目光灼灼,“妈,你信我。我们靠自己,一定能过好。”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叠叠得整整齐齐的钞票。大部分是十元、二十元的面额,还有两张崭新的一百元。
她把钱塞进母亲手里。
母亲愣住了,看着手里那一叠钱,眼睛瞪得大大的,几乎忘了哭泣:“这……这么多钱?!暖暖!你哪来的钱?!你是不是……”母亲的脸色瞬间变得惊恐,声音陡然拔高,“你是不是去做什么坏事了?!暖暖!我们再难也不能……”
“妈!”林暖暖急忙打断母亲的胡思乱想,心里既酸楚又有些想笑,“你想哪儿去了!这是我今天去旧货市场,卖掉了些我以前攒的旧书和杂志换来的!就是放在我床底下那箱。我看它们也没什么用,占地方,就试着拿去卖了,没想到还真有人要。”
她半真半假地解释道,刻意淡化了过程,强调了结果的正当性。
“旧书?……那些东西能卖这么多钱?”母亲依旧难以置信,反复看着手里的钱,又看看女儿,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一丝微弱的希冀。两百九十元,几乎相当于她辛苦大半个月(根据之前设定,月收入800-1000元,日收入约30-40元,290元约等于7-10天收入)的收入了!
“嗯。”林暖暖点头,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轻松,“可能我那些书年头比较老,有喜欢收藏的人就愿意出价。妈,这钱你收好,贴补家用,或者给你自己买件新衣服。”
母亲的手颤抖着,摸着那些钱,眼泪又涌了出来,但这一次,不再是纯粹的悲伤,而是掺杂了巨大的欣慰、心疼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她一把将女儿紧紧搂进怀里,声音哽咽得说不出完整的话:“我的暖暖……长大了……懂事了……妈没用……让你受苦了……”
感受着母亲温暖而颤抖的怀抱,闻不到母亲身上熟悉的肥皂味,但那份深沉的爱与依赖却真切地传递过来。林暖暖鼻子一酸,强行压下了眼眶的湿热。她不能哭,她必须坚强。
【检测到宿主与核心关联人物情感联结加深。能量波动:+2。提示:正向情感互动可微弱缓解能量消耗。】
系统的提示音难得地带来了一丝“好”消息。
那天晚上,家里的气氛依旧压抑,却又有某种东西悄然发生了变化。母亲依旧沉默,但眉宇间那股沉重的绝望似乎被女儿带来的微小希望冲淡了一丝。她仔细地将那些钱收好,晚上给林暖暖热饭菜时,特意在她碗底多藏了一个荷包蛋。
虽然尝不出任何味道,但林暖暖能感受到那枚荷包蛋柔软的触感和母亲无声的爱。她默默地吃完,心中逃离这个泥潭、让母亲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更加坚不可摧。
夜深人静,母亲终于疲惫睡去。
林暖暖关紧房门,摊开物理笔记和草稿纸,台灯昏黄的光晕照亮她苍白而专注的脸。
【紧急任务:笔记伪装(剩余时间:6小时12分钟)。】
【任务要求:对物理电磁学章节笔记进行符合“普通中等生”水平的修改与重构,需保留基本逻辑框架,降低理解深度,增加典型错误与冗余步骤,以规避陆辰逸的深度探查。】
【辅助方案:系统可提供“平庸化”模板与常见错误库(需支付“清晰回忆一位小学恩师容貌”或“未来24小时内偶尔短暂视力模糊”)】
支付记忆?不。支付视力?绝对不行!在即将可能依靠“捡漏”赚钱的路上,清晰的视力至关重要。
“我靠自己。”她在心中默念,拒绝了系统的提议。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全力运转大脑。ADHD的特性在此刻仿佛变成了一种另类的优势,她的思维高速发散,又能被她强大的意志力强行拉回,从各种刁钻的角度去思考:一个中等偏上的学生,会如何理解这个概念?会在哪里卡壳?会犯哪些常见的思路错误?会用什么笨办法去推导?
她回想着周小雅平时问问题的思路,回想着自己前世学习时的困惑点。她开始在自己的原始笔记上动“手术”:
将一些简洁优雅的公式推导拆解成繁琐的、多步骤的笨办法。
在一些关键理解处,故意引入一个常见的概念混淆,然后用红笔(假装是后来纠正的)在旁边打个问号,写上“此处存疑?”或“老师上课好像不是这么说的?”。
把一些需要深刻理解才能想到的辅助线或巧妙方法替换成最常规、甚至效率低下的解法。
在例题解答旁,用不同颜色的笔添加大量看似认真、实则冗余甚至略带偏差的旁注和“自我提醒”,比如“切记!先判断方向!”、“公式容易用错,多检查!”、“这块总是晕,下次问老师”。
甚至故意在某一页的角落,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暖澈 用铅笔淡淡地写下一句略带沮丧的吐槽:“物理好难……总是想不到点子上。”
她极力模仿着一个努力却资质平平、时常陷入困惑的学生的思考轨迹。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的过程,她必须精心算计每一个“错误”的度和真实性,既要显得自然,又要确保不能有真正知识性的硬伤,以免被陆辰逸那种人轻易识破并贴上“愚蠢”的标签,那将更引人注目。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飞速流逝。窗外月色渐沉。
当她终于完成最后一笔,放下酸痛的手腕时,天边己经泛起了鱼肚白。
她看着眼前这本被“精心炮制”过的笔记,原本清晰深入的见解变得“朴实”甚至“笨拙”,充满了各种努力的痕迹和思维的磕绊。完美地符合了一个“偶然超常发挥但基础并不扎实、仍需努力”的中等生形象。
【任务:笔记伪装,完成。】
【评估:完成度92%。符合“平庸化”要求,预计能有效降低目标人物(陆辰逸)约35%的探究兴趣。】
系统给出了冷冰冰的评估。
林暖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巨大的疲惫感席卷而来,但心头紧绷的弦稍稍放松了一些。她只来得及趴在桌上小憩了不到半小时,就被闹钟无情的铃声惊醒。
新的一天,新的战斗,开始了。
早晨的教室,氛围似乎比平时更微妙了一些。
林暖暖顶着淡淡的黑眼圈,低着头走到自己的座位。她能感觉到一些目光似有若无地瞟向她,伴随着压低的窃窃私语。
“……就是她吧?昨天……”
“香蕉……噗……”
“真敢啊……”
“陆辰逸居然没生气?”
“香蕉女侠”的称号,经过张浩那个大嘴巴一夜的发酵,显然在以某种令人尴尬的速度传播。林暖暖感到脸颊发热,只能尽力屏蔽这些声音,将自己缩成一团,假装埋头预习功课。
果然,课间时分,张浩又晃悠了过来,脸上带着促狭的笑容:“嘿,‘女侠’!昨天收获如何?淘到武林秘籍没?”他显然是看到了林暖暖昨天抱着的旧书,并进行了夸张的联想。
林暖暖头皮发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顾言澈及时出现,一把将张浩拽开,低声斥责:“浩子!你少说两句没人当你是哑巴!”他回头看向林暖暖,眼神里带着一丝歉意和不易察觉的关切,“他这人就爱胡说八道,别理他。”
林暖暖飞快地摇了下头,表示没关系,目光始终不敢抬起。
然而,该来的终究会来。
下午第一节物理课下课铃刚响,林暖暖正准备起身活动一下,一个清冷的身影便停在了她的课桌旁。
阴影笼罩下来,带着无形的压力。
林暖暖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要跳出胸腔。她僵硬地抬起头。
陆辰逸站在那里,面色依旧是那种缺乏血色的苍白,眼神深邃平静,看不出任何情绪。他穿着熨帖整洁的校服,身形挺拔,却自带一种生人勿近的疏离感。
他没有废话,首接伸出手,修长的手指骨节分明:“笔记。”
简单的两个字,不容置疑,仿佛只是来收取一件本就属于他的东西。
教室里还没离开的同学瞬间放慢了动作,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来。苏晓曼也停下了和同桌的交谈,秀美的眉毛微挑,看了过来,眼神里带着审视和一丝看好戏的意味。
林暖暖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像针一样扎在她背上。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只是有些紧张和局促,而不是心虚。她低下头,从抽屉里拿出那本经过一夜“精心炮制”的物理笔记,手指微微颤抖着,递了过去。
“谢……谢谢你看……”她声音细小,带着刻意伪装出的怯懦和不自信。
陆辰逸接过笔记,指尖无意间碰到了她的手指,冰凉的温度让她猛地一颤,迅速缩回手。
他似乎并没有在意这个小插曲,甚至没有多看她一眼,只是随手翻开了笔记。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变得粘稠而缓慢。
林暖暖屏住呼吸,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她能听到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能感觉到周围同学好奇的目光。她死死地盯着陆辰逸的脸,试图从他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中读出判断。
陆辰逸翻页的速度不慢,但很仔细。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各种颜色的标注、故意留下的疑问和纠错痕迹。
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没有皱眉,没有挑眉,甚至连嘴角的弧度都没有改变一丝一毫。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冷静地摄取着每一页的信息,却丝毫不泄露任何内心的评估。
这种极致的冷静和沉默,反而比任何质疑和嘲讽更让人感到压力和恐惧。你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知道他是否看穿了你的伪装,也不知道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终于,在他翻到大约中间一页,看到林暖暖用红笔在旁边空白处写下的那句大大的“啊啊啊这道题到底怎么理解啊!总是错!”的崩溃吐槽时,他的动作几不可查地停顿了零点几秒。
然后,他合上了笔记。
整个过程,可能不超过两分钟,对林暖暖而言,却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陆辰逸抬起眼,目光再次落在林暖暖身上。那目光依旧平静,却似乎比刚才多了一丝极其难以察觉的……意兴阑珊?
“嗯。”他从喉咙里发出一个单音节,算是收到了。然后,拿着那本笔记,转身,径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将笔记随手放进了抽屉里,没有再多看第二眼。
没有评价,没有疑问,没有感谢,甚至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兴趣。
就仿佛,这只是完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甚至有些无聊的程序。
预想中的盘问、质疑、深度探究……什么都没有发生。
林暖暖僵在原地,一时之间,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成功了?
她的伪装成功了?
成功地将他的探究兴趣降低了35%,甚至更多?
所以,他觉得索然无味,就此放弃了?
一股巨大的、劫后余生般的虚脱感瞬间席卷了她,让她几乎腿软得要站不住。后背早己被冷汗浸湿。
【目标人物(陆辰逸)反应分析:符合预期。探究兴趣显著降低。当前关注度:观察(低频),暂未检测到深度解析意图。】
系统的评估适时响起,确认了她的猜测。
她缓缓地坐回椅子上,才发现自己的手指还在微微发抖。
“暖暖,你没事吧?”周小雅凑过来,小声问道,脸上带着担忧,“陆辰逸找你干嘛?他好像拿了你的笔记?他没为难你吧?”
“没……没事。”林暖暖努力挤出一个放松的笑容,“他就是……借笔记参考一下。”
“哦……”周小雅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还是拍了拍胸口,“吓死我了,他刚才那样子好吓人,冷冰冰的。”
不远处的苏晓曼,看到陆辰逸如此平淡的反应,似乎也失去了兴趣,收回目光,继续和同桌说笑起来,仿佛刚才只是一段无足轻重的小插曲。
危机……似乎暂时解除了?
林暖暖垂下眼,看着自己还在微颤的手指。
真的……结束了吗?
为什么,在那一瞬间的放松之后,她的心底深处,反而涌起一股更加隐晦的不安?
陆辰逸最后那个眼神,那极其短暂的停顿,真的仅仅是因为觉得“无趣”和“平庸”吗?
她甩了甩头,强迫自己不再去想。
无论如何,眼前这一关,算是勉强过去了。
她必须抓紧时间,利用好这短暂的“安全期”,尽快积累资本,执行她的“捡漏”计划。旧书市场,她还要再去。那捆书里,一定还有被忽略的宝藏。
放学铃声响起,林暖暖收拾好书包,第一个冲出了教室。她需要再去一趟图书馆,查阅更详细的收藏品类目和价格指南。这一次,她有了启动资金,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她快步走在夕阳下,身影被拉得很长。
口袋里的钱少了些许(她留下了一点作为下次去市集的车费和饭钱),但希望似乎多了几分。
家庭的阴影暂时退却,学校的危机貌似缓解。
然而,她清楚,那根弦,只是暂时松弛,依旧紧绷着。
而她的复仇与自救之路,才刚刚开始。
(第十一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MXU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