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那句冰冷的警告,如同冬日里兜头浇下的一盆冰水,让王雪从晚宴那虚假的繁华中彻底清醒,也让她心底的寒意凝结成了坚冰。
“离赵启明远一点。”
这不仅仅是一句告诫,更像是一种划清界限的命令,明确地告诉她,哪些领域是禁忌,哪些线索不容触碰。这反而更加坚定了王雪的决心——赵启明,这个父亲生前好友、看着杨洋长大的长辈,一定知道些什么,而且是与杨洋不愿让她知晓的事情有关。
接下来的几天,别墅里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那种表面平静、内里暗流汹涌的状态。王雪变得更加沉默,几乎足不出户,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画室里,但她不再对着画布发呆,而是开始凭借记忆,反复描摹晚宴上见过的那几张面孔——赵启明审视中带着复杂情绪的脸,那几个看到她会流露出异样眼神的年长者,甚至还有洗手间里那个只有一面之缘、气质温和的年轻男人。
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理清头绪,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疑点。同时,她也在暗中留意着杨洋的动向。他依旧忙碌,但王雪发现,他接听某些电话时会刻意避开她,或者压低声音。有一次,她隐约听到他在书房里似乎提到了“调查”、“当年”、“谨慎”之类的词语,虽然听不真切,却足以让她心跳加速。
她知道,杨洋并没有放松对她的“关注”,也没有停止他自己的调查。他们就像两个在黑暗中对弈的棋手,各自落子,等待着对方露出破绽。
机会在一个午后悄然降临。杨洋的助理突然来访,送来一份急需他签字的紧急文件。而杨洋正在开一个重要的视频会议,无法中断。助理焦急地等在客厅,王雪注意到,他手中除了文件,还有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封口处贴着泛黄的封条,上面似乎有模糊的印章痕迹。
王雪心中一动,给助理倒了杯水,状似无意地问道:“张助理,辛苦了。杨洋这个会可能还要一会儿,您要不先把文件放书房?他开完会就能签。”
张助理有些犹豫:“这……杨总吩咐过,书房……”
“没关系,就放在书桌上就好,我待会儿跟他说一声。”王雪露出一个温和无害的笑容,“我看您拿着这个旧档案袋也挺沉的,一起放下吧。”
或许是王雪平静的态度麻痹了他,或许是因为事情确实紧急,张助理最终点了点头:“那……好吧,麻烦太太了。”他将文件和那个旧档案袋一起放在了书房靠门口的小几上,便告辞离开了。
门关上的瞬间,王雪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那个旧档案袋!它看起来太不寻常了!泛黄的纸质,陈旧的封条,模糊的印章……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会不会与母亲的案子有关?
她几乎没有犹豫。机会稍纵即逝。她快步走进书房,反手轻轻带上门,但没有锁。她走到小几前,目光紧紧锁定那个档案袋。封条己经有些脆化,似乎轻轻一揭就能打开。理智告诉她这是极其危险的行为,但探寻真相的欲望如同燎原之火,吞噬了恐惧。
她颤抖着手,小心翼翼地用指甲边缘,一点点撬动着封条的边缘。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伴随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终于,“刺啦”一声轻微的脆响,封条被完整地揭了下来。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档案袋。
里面是一叠厚厚的资料。最上面是些泛黄的报纸剪报,与她之前在储藏室看到的类似,都是关于母亲林春安车祸的报道,但似乎更全一些,涵盖了事故发生初期几天的不同媒体报道。
她快速翻过剪报,下面的内容让她瞳孔骤然收缩——那是几份复印的、字迹有些潦草的警方初期询问笔录副本!被询问人有母亲的同学、当晚可能路过现场的目击者(但都表示没看清具体情况)、以及……王雪的外公林翰文和外婆的询问记录!
她的目光急切地在外公外婆的笔录上扫过。上面记录了他们得知噩耗后的悲痛,以及对母亲当晚行踪的了解。外公的笔录中,果然提到了那句陈伯转述的话——“她那天晚上本来跟家里说要去图书馆,不知道为什么去了那边(事故发生的街口)。”
为什么?母亲为什么要对家里撒谎,去那个偏僻的街口?
她继续往下翻,心跳得越来越快。下面是一些现场勘查的照片复印件,比剪报上的更清晰,也更触目惊心——刹车痕迹、散落的物品、地面上的……暗色痕迹。她强忍着不适,一页页翻过。
最后,在档案袋的最底部,她发现了几张用回形针别在一起的照片。那不是现场照片,而是看起来像是从某个监控录像中截取并放大打印出来的画面!画面质量很差,满是噪点,但依稀可以辨认出是夜晚的街道,一个模糊的、穿着浅色衣服的女性身影站在路边,像是母亲!而在远处,有一辆车的灯光,因为距离和像素问题,车型完全无法辨认,只能看到一个极其模糊的轮廓。
然而,真正让王雪浑身血液冻结的是,在这几张模糊照片的背面,用红笔写着一个潦草的字:
“赵?”
赵?!!
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像惊雷一样在她脑海中炸开!赵启明?!
这个“赵”字,是指赵启明吗?难道当年的调查,或者杨洋私下的调查,曾经怀疑过赵启明与母亲的车祸有关?!所以杨洋才会在晚宴上那样警告她离赵启明远一点?不是因为赵启明知道太多,而是因为……他本身就可能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人物?!这个猜测太过骇人,让她手脚冰凉,几乎拿不住那些轻飘飘的纸张。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了脚步声!是杨洋开完会了!
王雪吓得魂飞魄散,手忙脚乱地将所有资料按照原样塞回档案袋,试图将封条贴回去,但匆忙间根本无法复原。脚步声越来越近!她己经来不及处理封条了!
情急之下,她将档案袋迅速塞进了书桌下方一个不起眼的、带有隐蔽夹层的抽屉里——这是她之前偶然发现的,似乎连杨洋都未必记得这个抽屉的存在。她刚合上抽屉,书房门就被推开了。
杨洋走了进来,目光首先落在了空无一物的小几上,随即看向王雪,眼神锐利:“张助理送来的文件呢?”
王雪强迫自己镇定,指了指书桌:“我让他放在你书桌上了。”她的心跳如鼓,生怕他注意到封条不见了,或者去检查那个隐蔽的抽屉。
杨洋走到书桌前,看到了那份紧急文件,拿起来翻阅了一下,似乎没有立刻发现异常。但他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眉头微蹙,视线扫过书桌和周围:“他是不是还拿了一个旧的档案袋过来?”
王雪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面上却努力维持着平静:“档案袋?我没太注意,他好像就放了文件。可能他带走了吧?或者放在楼下客厅了?”她故意用一种不确定的语气说道。
杨洋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仿佛能穿透她的伪装,看到她内心的惊涛骇浪。他没有再追问,只是拿起文件,淡淡地说:“我知道了。这里没你的事了。”
王雪如蒙大赦,几乎是逃离了书房。回到画室,她背靠着门,大口喘息,冷汗己经浸湿了后背。太惊险了!她不仅看到了可能指向赵启明的惊人线索,还差点被当场抓获!
那个红色的“赵?”字,像一枚烧红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脑海里。如果……如果母亲的死真的与赵启明有关,而杨洋知情,甚至可能在暗中调查搜集证据……那么这一切就说得通了!杨洋对她的控制,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影子”,更是因为他可能树了一个极其危险的敌人,他必须确保她这个与母亲最相似、也最可能被对方注意到的“弱点”,处于他的绝对掌控之下,避免打草惊蛇,或者……成为对方的目标?
这个推断让王雪不寒而栗。她感觉自己仿佛正站在一个深不见底的悬崖边缘,脚下是翻滚着秘密与危险的迷雾。她原本只是想挣脱影子的命运,却无意中可能卷入了一场涉及人命、隐藏了十几年的罪恶纠葛之中。
赵启明……那个在晚宴上看起来温和、带着长辈关怀的男人,真的会是肇事逃逸、甚至可能是故意杀害母亲的凶手吗?杨洋又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是试图为恩师女儿复仇的调查者?还是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与赵启明维持表面和平,暗中较量的对手?
无数的疑问和恐惧交织在一起。她知道,那个藏在书桌抽屉里的档案袋,就像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她必须尽快想办法,在不惊动杨洋的情况下,拿到里面那些关键的照片和资料,尤其是那张背后写着“赵?”的监控截图!
她看着画架上那幅尚未完成的、凭记忆绘制的赵启明肖像,画中人的眼神在她笔下似乎也变得不再温和,而是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阴沉。
深渊己经向她敞开了大门,回响着来自过去的、充满血与谜的低语。她退无可退,只能鼓起全部的勇气,向着那最黑暗的深处,一步步探寻而去。真相,或许比她想象的更加残酷,但她己经没有了回头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MZK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