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2章 立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大秦:从匠奴到诸侯 http://www.220book.com/book/MZMG/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青元君”推荐阅读《穿越大秦:从匠奴到诸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御史台的风波虽被秦王一言压下,但那股无形的压力却如同咸阳冬日里潮湿的寒气,渗透进骨髓。元青清楚地认识到,上一次的侥幸过关,全赖王翦那封恰逢其时的信件和隗状不愿事态扩大的暗中斡旋。自身根基浅薄,仍是最大的软肋。对手王稷及其背后的势力,如同潜伏在暗处的饿狼,一次扑击不成,只会更加耐心地等待下一个时机。魏媪的身份,始终是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

他需要立威。不是依靠上峰的赏识或联姻的庇护,而是凭借实实在在的、让人不敢轻侮的功绩与力量。他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堵住所有质疑者的嘴,来夯实自己在这大秦朝堂上的位置。

机会很快到来。国尉府下达指令,因对赵战事吃紧,需在三个月内,于秦国北境新建一座中型粮秣转运要塞,以保障前线大军补给。此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且地处边境,时有匈奴游骑骚扰,风险极大。以往此类苦差,往往派些不得志的官吏或戴罪之身前去,做好了是分内之事,做不好便是重罪。

当少府令隗状在议事中提及此事,并询问何人可担此任时,堂下诸官皆低头垂目,鸦雀无声。

“末将愿往!”

一个清晰而坚定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众人愕然抬头,只见元青出列,躬身请命。

隗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沉吟道:“元令丞,北境苦寒,工期紧迫,且非比内地,你有把握?”

元青抬头,目光灼灼:“启禀大人,筑城之要,在于统筹与工法。末将于郑国渠工地上,对大型工程调度略有心得。且边境筑城,需兼顾防御,末将近日研习军械城防,亦有几分浅见。三月之期,虽紧,但若调度得当,工法得宜,末将以为,并非不可为。恳请大人予末将此次机会,必当竭尽全力,按期完工!”

他这番话,自信而不张狂,有理有据。隗状深知此役艰难,但见元青主动请缨,且言之有物,心中倒也存了几分期望。若能成,自是解了燃眉之急,也能大大彰显少府能耐;若不成……他看了一眼元青,这个年轻人近来风头太盛,受些挫折磨砺,或许也非坏事。

“好!”隗状拍板,“既然元令丞有此信心,此任便交予你!国尉府那边,本府自会协调。一应人员物资,由你酌情调配。三个月后,本府要看到一座可用的要塞!”

“末将领命!”元青声音铿锵。

消息传出,少府内外一片哗然。有人认为元青是自寻死路,北境筑城岂是儿戏;也有人佩服其胆识,但更多是持观望态度。王稷等人闻讯,则是暗中冷笑,只等着看元青的笑话。

元青无暇理会这些议论。他深知,这是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硬仗。他立刻行动起来,展现出惊人的效率。

第一,点将。他没有选择那些资历老、却可能阳奉阴违的官员,而是从匠作区和与自己合作过的军中,挑选了一批年轻、有冲劲、精通业务且对自己信服的骨干。田穰被委以副总管之责,负责后勤统筹;几名在郑国渠表现出色的工师被任命为各工段负责人;甚至他还从蓝田大营借调了数十名精通土木作业的工兵。这支队伍,年轻而富有活力,指挥起来如臂使指。

第二,精算。他并未立刻出发,而是带着核心团队,花了整整五天时间,研究北境地图、气候资料(尽可能收集到的),以及要塞的设计图样。他运用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将整个工程分解为勘察、筑基、砌墙、营造、防御设施安装等数十个关键节点,精确计算每个节点所需的人力、物料、时间,制定了详尽的进度表和物资需求计划。他甚至考虑了恶劣天气、匈奴骚扰等风险因素,制定了应急预案。这份周密到令人咋舌的计划书呈送到隗状案头时,连这位见多识广的少府令都为之动容。

第三,利器。针对北境冻土施工难的问题,元青改进了破土工具,设计了大型的夯土机(利用杠杆和重物),并大量采用了在郑国渠验证过的标准化构件预制法,将城门、箭楼等复杂部件在咸阳提前制作好,运至现场组装,极大缩短了工期。

准备就绪后,元青率领着这支千余人的筑城队伍,押送着堆积如山的物资,浩浩荡荡开赴北境。

北境的风光与关中截然不同,天高地阔,朔风凛冽。选定的筑城地点是一片背风的山坳,靠近水源,但土地冻得坚硬如铁。条件比想象的还要艰苦。

元青身先士卒,与工匠、役夫同吃同住。他不再是那个坐在值房里的令丞,而是皮肤皲裂、满身尘土的工地总指挥。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施工方案。冻土难挖,便组织人手日夜不停地燃火烘烤地面,化一层挖一层。材料运输困难,便开辟多条运输路线,分段接力。

他尤其重视防御。城墙根基打得极深,墙体采用夯土包砖结构,异常坚固。在城墙尚未完全合拢时,他就指挥安装提前预制好的弩砲和瞭望塔,并派出精锐斥候,日夜警戒,防范匈奴游骑。

然而,麻烦还是来了。开工不到一月,一队约三百人的匈奴骑兵果然闻风而至,试图骚扰破坏。当时城墙仅筑起一半,形势危急。

“所有人!停止作业!工匠役夫退入内圈!工兵队、护卫队,随我上墙!”元青临危不乱,大声下令。他亲自登上半截城墙,指挥有限的兵力进行防御。

匈奴人仗着马快,呼啸而来,箭如飞蝗。元青冷静观察,发现匈奴人主要是骚扰,并无重型攻城器械。他下令弩砲集中射击匈奴马匹,又让士兵将烧融的沥青泼下,阻止敌人靠近。

一场激战,匈奴人见占不到便宜,又忌惮秦军援兵可能到来,丢下几十具尸体和伤马,悻悻退去。此战,虽有小伤亡,但成功击退了敌军,保住了工程,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振了士气!所有人都看到,这位年轻的元令丞,不仅懂工程,更能临阵御敌!

经此一役,元青在筑城队伍中的威望达到了顶点。令行禁止,效率倍增。他趁机推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表现优异者不吝赏赐,对懈怠犯错者严厉惩处。

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三个月的时间在紧张的施工中飞速流逝。当最后一块城砖垒上垛口,当“大秦北疆第三转运塞”的匾额挂上城门楼时,整个工地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一座崭新的要塞,如同磐石般矗立在北境荒原上。城墙高厚,瓮城、箭楼、马面等防御设施一应俱全,城内粮仓、兵营、水井井然有序。比原定计划,甚至还提前了五天!

当少府令隗状和国尉府派来的验收官员看到这座在短短三个月内拔地而起的坚固要塞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尤其是国尉府的军官,仔细查验了城防之后,对元青更是刮目相看,此城的设计和坚固程度,远超一般边境堡垒。

捷报传回咸阳,朝野震动。秦王政闻讯,再次对元青赞赏有加,特旨褒奖,赏赐丰厚。元青“能吏”、“干才”的名声彻底打响,再也无人敢因其出身而轻视。这一次的功绩,含金量极高,是实打实在艰难环境下完成的军国重任。

王稷等人的诋毁,在这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暂时偃旗息鼓。

站在新筑成的要塞城头,迎着猎猎北风,元青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只有一种历经磨砺后的沉静与坚定。他知道,立威的目的己经达到,但这仅仅是开始。北境筑城的成功,为他赢得了宝贵的声望和秦王更深的信任,也让他真正拥有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班底。

然而,北境的风沙也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秦国外部的威胁和内部潜藏的危机。返回咸阳,等待他的,将是更加复杂的局面和更巨大的挑战。但他的腰杆,己然比离去时挺首了许多。下一步,他要将这股威势,转化为真正的权力和力量。灭赵的战鼓己经擂响,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在真正的战场上,证明自己的价值。



    (http://www.220book.com/book/MZM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大秦:从匠奴到诸侯 http://www.220book.com/book/MZM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