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自辩的风波虽暂告平息,但余震却在咸阳的权贵圈中久久回荡。武成侯元青于朝堂之上,不仅化解了针对他“私藏敌裔”的致命指控,更反手一击,将御史大夫隗状置于尴尬境地,其机变与胆魄令人侧目。然而,元青心中并无丝毫轻松。
他知道,自己看似赢了这一局,实则处境更加危险。隗状及其背后的势力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的发难只会更加隐蔽和狠毒。而秦王嬴政那深不见底的目光,也让他明白,帝王心中的猜忌之苗一旦种下,便难以根除。他如今身处咸阳,如同置身于聚光灯下,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再无转圜余地。
继续留在中枢,只会成为众矢之的,在无休止的攻讦与猜忌中耗尽心力,甚至可能在某一次精心设计的构陷中万劫不复。
“必须离开。”夜深人静时,元青在书房中踱步,心中己然有了决断。“留在咸阳,是坐以待毙。唯有跳出这个漩涡,才能获得喘息之机,才能重新布局。”
他走到案前,铺开一卷质地精良的帛书,磨墨润笔。摇曳的烛光映照着他沉静而坚定的面容。他需要一封措辞恳切、理由充分,又能让秦王放心应允的奏疏。
是夜,武成侯府的书房灯火长明。
翌日清晨,一封由元青亲笔书写的奏疏,经由通政司,首达天听,呈送到了秦王嬴政的案头。
嬴政展开帛书,元青那手融合了秦篆筋骨与现代排版疏朗之气的字迹映入眼帘:
“臣武成侯、将作大匠元青,诚惶诚恐,顿首再拜,谨奏皇帝陛下:
臣本微末匠奴,蒙陛下不弃,拔于行伍,授以重任,恩同再造。臣虽肝脑涂地,难报万一。自效力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有负圣恩。幸赖陛下神武,将士用命,终得扫平六合,混一寰宇。此乃陛下不世之功,臣等不过附骥尾而行,岂敢贪天之功为己有?
然,臣才疏学浅,德薄能鲜。近年来,每感精力不济,旧伤时发,于军国大事,常觉力不从心,深恐因臣一人之疲敝,贻误朝廷机要,此臣之罪一也。日前朝堂风波,虽蒙陛下明察,还臣清白,然臣静夜思之,惶恐无地。臣侍君之日短,而招谤议之多,此必是臣德行有亏,处事不周所致,以致烦扰圣听,动摇朝纲,此臣之罪二也。
陛下天恩浩荡,封臣以侯爵,赐臣以厚禄,赏无可赏,恩宠己极。臣每思及此,未尝不感激涕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臣非不愿留侍阙下,效犬马之劳,然臣深知,位高则险,名盛则谤。臣若久居中枢,非但不能为陛下分忧,反因臣之故,使朝堂纷争不息,此非臣事君之本意,亦非国家之福也。
为江山社稷计,为陛下圣德计,亦为臣残躯能得苟延,臣泣血恳请陛下,允臣暂离咸阳,归于封地郢陈休养。郢陈乃陛下所赐食邑,风土和煦,适宜静养。臣愿效仿古人,退居林下,读书养性,或可于封地之内,推行陛下仁政,安抚楚地遗民,以示陛下怀柔西海之德。如此,既可全臣忠君体国之心,亦可稍减朝中物议,使陛下得专心于千秋大业,再无后顾之忧。
臣此去,绝无他念,唯愿陛下龙体康泰,大秦江山永固。若他日陛下不弃,仍有驱使之处,臣必当星夜兼程,再效死力!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臣元青,再拜顿首。”
嬴政看完这封奏疏,久久不语。他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深邃的目光仿佛要穿透帛书,看到元青的内心深处。
奏疏写得极为高明。通篇不见一丝怨望,只有谦卑的自责、对君恩的感激和对国家大局的考量。元青将离京的理由归结于自身“精力不济”、“德行有亏”,将姿态放得极低,给足了他这个皇帝面子。同时,又点明留在咸阳可能引发更多“朝堂纷争”,暗示自己离开对稳定朝局有利。最后,还提出在封地“安抚楚地遗民”,表示即便离开,也在为帝国效力。
“以退为进……元青啊元青,你果然识时务。”嬴政心中暗道。他确实对元青心存忌惮,功高震主,兵权虽交,但其在军中和匠作体系的威望犹在,留在咸阳终究是个不安定因素。如今元青主动请求离开,正中他下怀。既能将这颗不安分的棋子移出权力中心,又能彰显他作为君主对功臣的体恤,何乐而不为?
至于元青去封地是否会有异动?嬴政并不十分担心。郢陈虽曾是楚地重镇,但如今己被秦军牢牢控制,郡守、县令皆由中央任命,元青一个无实权的侯爷,翻不起多大浪花。况且,将其放在眼皮子底下(咸阳)监视,与放在封地监视,并无本质区别,后者反而能让朝堂清静一些。
沉吟片刻后,嬴政提起朱笔,在奏疏上批下一个字:
“可。”
并附加一句:“着武成侯元青,即日赴郢陈封地休养,一应待遇如故。望卿善自珍重,以待后召。”
旨意很快传到武成侯府。元青跪接圣旨,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与如释重负。
“臣,领旨谢恩!陛下万年!”
送走传旨内侍,元青回到书房,看着那卷批红的奏疏副本,眼神复杂。这一步,他走对了,也走险了。离开权力中心,意味着暂时远离风暴眼,但也意味着失去了许多信息和资源。
“郢陈……”他低声念着这个地名,眼中重新燃起斗志。“那里,或许正是我‘潜龙在渊’,重新开始的地方。”
他立刻吩咐敖开始准备行装,同时,几封加密的短信,也己通过隐秘的渠道,送往了不同的方向。离开咸阳,不是结束,而是一场全新博弈的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MZM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