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命既下,如同战鼓擂响。整个郢陈武成侯府及其掌控的势力范围,瞬间进入了一种紧张而有序的临战状态。元青深知,朝廷允诺的“十万兵马”鱼龙混杂,绝非可倚仗的核心力量。他必须在此之前,打造出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兼具工程与作战能力的骨干队伍——一支新的“工城营”。
招募的告示迅速贴满了郢陈城内外的大小市集、乡亭里闾。告示由元青亲自拟定,言辞恳切而富有煽动力,不仅承诺优于寻常秦军的粮饷待遇,更着重强调了“建功立业”、“开发南疆”、“共享富贵”的前景。尤为关键的是,告示明确表示,招募不限出身,楚人秦人,一视同仁。
起初,应者寥寥。楚地百姓对秦人官府本能地不信任,而本地秦人则对远赴瘴疠之地心存恐惧。黑獾带着几名护卫在招募点守了整整一日,也只招到了十几个走投无路的流浪汉和几个好奇心重的半大少年。
消息传回,元青并不气馁。他吩咐敖,将第一批招募到的人,无论素质如何,全部收下,立刻发放安家粮饷,并换上赶制出来的崭新戎服,由黑獾亲自带着,在郢陈城外新划出的营地中进行最基本的队列操练。
同时,他采取了更主动的策略。
他亲自带着一队护卫,走访了那些曾在他的水利工程中以工代赈、受益颇多的村落。在棠溪里,他站在村口的打谷场上,面对聚拢过来的村民,没有高谈阔论,只是用带着口音却真诚的楚语说道:
“乡亲们,前些日子,我们一起修了水渠,用了新农具,地里的收成,是不是比往年好了些?”
人群中有不少人点头,目光中少了些戒备,多了些认可。
“如今,朝廷命我南下,去开发岭南。那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一年可种三季稻米!但那里也有瘴气,有不服王化的越人。我需要人手,需要信得过的自己人!愿意跟我走的,我元青在此立誓:绝不亏待!军饷足额,立功受赏,若有战死伤残,抚恤加倍,家中老幼,由我侯府供养!将来在岭南打下基业,人人可分田置产,共享太平!”
他指着身后那些己经穿上新军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首批募兵:“看看他们!跟着我元青,或许会吃苦,会冒险,但绝不会有冤屈,绝不会饿肚子!我要带的,是一支能创造、能建设,也能保卫自己家园的队伍,不是去送死的炮灰!”
真诚的话语,实实在在过往的恩惠,以及对未来清晰的许诺,逐渐打动了人心。尤其是那些家中田地少、人口多的贫苦青年,以及一些渴望改变现状、建功立业的楚地豪侠子弟,开始心动。
“元侯爷是实在人,修水渠没骗我们!”
“听说他在北边打仗就很厉害,跟着他,说不定真能搏个出身!”
“总比在这穷地方苦熬强!”
从棠溪里开始,陆续有青年站出来,愿意应募。有了榜样,其他村落的观望者也纷纷效仿。与此同时,黑夫带领的匠人队伍,也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元青给予的优厚待遇,吸引了不少郢陈本地的铁匠、木匠、皮匠等手艺人加入,他们将被编入工兵序列。
招募工作迅速打开局面。短短十余日,便有超过一千五百名青壮应募,其中楚人占了七成以上。这个比例,让田樾郡守暗自心惊,却也无法阻拦。
新兵营地设在郢陈城外一处背山面水的开阔地。元青完全摒弃了传统秦军单纯强调纪律与杀戮的训练方式,而是融入了大量现代军事理念和“工城营”的传统。
每日拂晓,队伍先进行艰苦的体能训练——负重越野、泅渡、攀爬。随后是严格的队列与兵器操练,黑獾及其手下老兵担任教官,要求极其严苛。午后,训练内容则转为工程技能——挖掘壕沟、修筑营垒、架设桥梁、辨识草药、防治伤病,甚至包括简单的读写算数,由元青幕僚中识文断字者教授。晚上,则进行思想灌输,由元青亲自或委派敖等人,讲述军队的纪律、荣誉,以及南下开发岭南的意义,强化集体认同感。
元青几乎每日都泡在营地里。他与士兵一同用餐,检查营房卫生,亲自示范器械操作,甚至挽起袖子与士兵一同挖掘工事。他记得许多士兵的名字,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这种与士卒同甘共苦、视若兄弟的作风,极大地凝聚了军心。
一支与众不同的军队正在快速成型。他们不仅拥有逐渐强悍的体魄和军事技能,更开始具备工程作业能力、基础文化知识和强烈的归属感。士兵们私下里,己经开始自豪地称自己为“侯爷的亲兵”,或者更首接地,沿用了那个威震天下的旧称——“工城营”!
这一日,元青正在校场上观看士兵们进行壕沟挖掘竞赛,敖快步走来,低声道:“侯爷,朝廷拨付的第一批兵员到了,约三千人,己至城外十里亭。带队的是个军侯,名叫赵佗。”
元青目光一闪,赵佗?这个名字,在他模糊的历史记忆中,似乎与南越国有着莫大的关联。他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一丝弧度。
“走,我们去看看陛下给我们送来的‘厚礼’。”他整理了一下衣甲,对黑獾道,“集合队伍,随我出迎。”
新的工城营,将如何消化这些来自朝廷的“杂兵”?赵佗的到来,又将在元青的南征班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南下的征途,尚未开始,内部的整合与博弈,己然拉开序幕。
作者“青元君”推荐阅读《穿越大秦:从匠奴到诸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ZM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