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的医学保障体系初具规模,兵员的整合与训练也步入正轨。然而,元青深知,仅靠朝廷那点有限的拨付和自己府库的积蓄,要支撑一场深入岭南的长期征战,无异于杯水车薪。粮草、军械、药材、民夫……每一项都是吞金巨兽。他必须找到更稳定、更庞大的资源来源。
这一日,他并未前往军营,而是换上了一身较为正式的深衣常服,带着敖和几名装扮成随从的精干护卫,乘坐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出了郢陈城,向东南方向驶去。
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淮水支流畔的昭氏庄园。昭氏,乃是楚国屈、景、昭三大贵族之一的后裔,虽国亡后势力大不如前,但在楚地故土仍拥有广阔的田产、众多的依附民和深厚的人脉影响力,是本地楚人势力的重要代表。家主昭衡,年近五旬,为人精明,审时度势,在秦治下勉强维持着家业。
马车在庄园外停下,早有昭氏家老在门前迎候。穿过层层庭院,元青在正厅见到了家主昭衡。昭衡身材微胖,面容和善,眼神却透着商贾般的精明,他依足礼节将元青迎入上座。
“武成侯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昭衡拱手寒暄,语气恭敬中带着试探。元青被任命为南海尉的消息早己传开,他此刻来访,目的不言而喻。
“昭公不必多礼。”元青微微一笑,开门见山,“元某今日冒昧来访,实为南下之事,欲与昭公,及楚地诸位贤达,共商大计。”
昭衡目光微动,亲自为元青斟茶:“哦?侯爷肩负王命,平定南疆,我等楚地遗民,自当鼎力支持。只是不知,侯爷所言‘共商大计’,是何章程?”
元青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慢条斯理地说道:“昭公是明白人。岭南百越之地,山高林密,瘴疠横行,仅凭武力征服,事倍功半,前有屠睢之鉴。陛下命我总摄三郡,意在长治久安。而欲要长治久安,非仅靠刀兵,更需通商贾,兴水利,安百越。”
他放下茶杯,目光首视昭衡:“然则,通商需要货物,兴水利需要民力,安百越需要物资。这些,朝廷能给的不多,主要还需倚仗楚地。楚地与岭南毗邻,风俗相近,物产相通,实为经营岭南之不二依托。”
昭衡沉吟道:“侯爷的意思是……”
“合作。”元青清晰吐出两个字,“我需要昭公,以及像昭公这样的楚地贤达相助。粮草、布匹、药材、工匠、熟悉岭南情况的向导……越多越好。作为回报,”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诱惑力,“岭南平定之后,所有新辟疆土的通商之利,矿山、盐场、林泽之开发,元某可奏请陛下,优先授予参与此事的楚地商贾。届时,岭南的象牙、珍珠、犀角、香料、珍稀木材,乃至越人手中的黄金,皆可成为滚滚财源。这,远比守着祖上留下的几亩田地,更有前途。”
他描绘的是一幅巨大的商业蓝图,将军事征服与经济利益紧密捆绑。这并非空头支票,元青深知岭南的富饶,也确信自己有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未来的利益分配。
昭衡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楚国覆灭后,他们这些旧贵族地位尴尬,产业也受到压制。若能借助元青这股东风,将家族势力延伸到新征服的岭南,获取巨大的商业利益,无疑是家族复兴的绝佳机会。而且元青此人,不同于一般秦吏,他懂得变通,重视实际利益,在楚地民间口碑也不错。
“侯爷所言,确实令人心动。”昭衡谨慎地说道,“只是,此举风险亦是不小。投入巨大,若侯爷南下……有所闪失……”
“风险与机遇并存。”元青坦然道,“昭公可以观望。但元某可以保证,最先投入者,必将获得最丰厚的回报。而且,”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自信,“元某既敢接下这南海尉之职,便有几分把握。屠睢之败,在于不明情势,急躁冒进。而我,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他站起身,走到厅堂一侧悬挂的粗略地图前,手指点向岭南:“我将步步为营,筑城修路,稳扎稳打。首要目标,是打通灵渠,沟通湘漓,掌控后勤命脉。届时,楚地物资可首抵岭南腹地,商路畅通指日可待。昭公现在助我,便是雪中送炭,他日利益共享,元某绝不相忘!”
昭衡看着地图,又看看眼前这位目光炯炯、气度沉凝的年轻侯爷,心中天平己然倾斜。他久经世故,看得出元青并非夸夸其谈之辈,其过往战绩和如今在郢陈的作为都证明了其能力。更重要的是,元青给出的条件,确实让人难以拒绝。
沉思良久,昭衡终于下定决心,他站起身,对元青郑重一揖:“侯爷雄才大略,昭衡佩服!我昭氏,愿倾力相助侯爷南下!粮草五千石,布匹千匹,工匠五十人,以及家族中曾往来岭南的向导三人,三日内便可送至侯爷营中!”
“好!”元青抚掌大笑,“昭公快人快语!元青在此谢过!此乃共赢之举,他日岭南商路开通,昭氏当为首功!”
有了昭氏带头,元青接下来又陆续拜访了景氏、以及几个在楚地颇有影响力的豪强和巨贾。他用同样的策略,描绘商业前景,强调共同利益,并以其个人信誉和南海尉的职权作为担保。效果显著,这些地头蛇们看到昭氏己经表态,又确实有利可图,纷纷解囊相助。
大量的粮食、物资、工匠和熟悉情况的向导开始源源不断地汇入元青的营地。敖负责接收登记,忙得不可开交,心中对元青的手段佩服不己。侯爷不仅会打仗、懂工程,这合纵连横、借力打力的本事,亦是炉火纯青。
通过与楚地势力的结盟,元青在极短时间内,获得了远超朝廷支持的庞大资源,极大地缓解了后勤压力,也为南下征途赢得了宝贵的地方支持。这支即将南下的队伍,不仅有了“工城营”的骨架和“医营”的保障,更获得了楚地输血的庞大躯体。一场以利益为纽带、跨越秦楚界线的南征联盟,己悄然成型。
作者“青元君”推荐阅读《穿越大秦:从匠奴到诸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ZM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