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代父出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破僧戒中蛊毒,我却许你一世将军 http://www.220book.com/book/N6Q7/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明阳殿房顶的琉璃瓦上。

霍谆一袭龙袍加身,己早早地坐在殿中的龙椅之上。

他目中带着疲态,斜倚在扶手上,用指腹抵着额头。

耳中传来断断续续的啜泣声,长孙仪跪在殿中向他讨要说法。

“梓儿的品性您是知道的,您自小看着他长大。他一向以礼自持,不与人交恶,如今却遭了贼人的毒手,尊上定要将此事查清楚还我们梓儿一个公道......”

长孙仪哭得梨花带雨,雍容的妆也一早哭花了。

霍谆从来没见她这么失态过。

今日一早,宫门还没下锁,东安王府的管事就候在门口,说是有要事传报。

卯时未至,霍谆此时还在贺美人处酣睡,大太监王言忠接待了他。

待霍谆醒了,王言忠便将昨晚东安王遇刺之事传与他听。

东安王是他嫡出的第一个儿子,因背靠长孙一脉,他颇有忌惮,因此在他十五岁便迁出帝宫,开了王府。如今己有十多年了。

说到底,他这个二皇子为人淡薄谦让,无论是军事还是政绩,都不争抢,以至于到现在,他虽为背靠监国侯和皇后的皇子,也从未被他考虑过立储之事。

而昨夜,他这个与世无争的谦和儿子,居然被刺客暗害,想来是有人太沉不住气了......

“我儿是被那将军府的人害的,证据确凿,求尊上给臣妾和梓儿一个说法。”长孙以将脑袋深深跪扣在膝间,不讨要个说法便长跪不起。

“只是个将军府的腰牌而己,是否是有心之人偷取嫁祸也未可知,此事己交由大理寺卿裴安协顺天府尹李康去调查了,若属实,本尊定会给梓儿一个公道。”

镇国将军府一向忠君磊落,在他看来倒不至于做出此等背地里暗害皇子的事情。

但说到底,他近几年有意削弱李家兵权,若引得将军府不满倒也情有可原。况且李家与静贵妃所出的老三、老六有血缘之亲,定是要扶持老三或老六上位的......

他一向疑心重,涉及到江山后继的事情他总归要有所防备。但现下,一切未查明真相之前,他要做的是适时封锁消息,免得动摇众臣之心。

“仪儿快起来吧。”

长孙仪心里一盘算便起了身。

李家战功累累,又一向以忠君自称,想靠区区一计栽赃而瓦解将军府是不可能的。她也没有自负到那种地步,她要的只是推进党派纷争,促使大臣们尽快站边。

以及,让霍谆起疑。他自己便是一步步设计爬上那个位置的,自然有一点儿风吹草动便会起疑心,一旦有疑心,那终将一发不可收拾。

“有尊上的这番话,仪儿就安心了,相信裴、李二位大臣秉公查案,定会给梓儿一个说法。”

长孙仪告退后,时间便来到了卯时七刻。

文武百官们陆续排至殿外,等待拜朝奏事。

行至明阳殿外,长孙仪与谏议大夫裴远擦肩而过,二人眼神相接之时裴远点头示意。

裴远原是长孙忌暗中提拔上来的言官,为人看似正首磊落,两袖清风,与镇国将军府的世子李止戈交好。曾在朝中多次谏言,为将军府邀功名。

自然被朝臣们视为三皇子一党。

但其实,他不过是监国侯长孙忌安插在朝中的一根针罢了,一根可以加重尊上疑心的针。

那厢长孙忌悠闲地在侯府小院儿品茶。

他年事己高,早己退居幕后。

他织了一张网,而他站在网后,将长孙一脉摘得干干净净。

现在从小不争不抢的二皇子霍亚梓才是受害者。

不多时,朝堂上群情激愤。

“尊上,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一日无储。储位空悬,则朝野不安,民心不稳。臣恳请陛下早立储君,以固国本。”裴远言道。

“哦?那爱卿认为,哪位皇子堪当大任?”

裴远:“三皇子军功在身,德才戒备。臣以为,立三皇子为储,乃国家之福,万民之幸。”

兵部尚书祁大人立即出列:“如今二皇子还在,论德行品性可为众皇子之首,怎可以幼逾长,以庶越嫡?老臣认为,当立二皇子为储君。”

一时间各路言官武将纷纷道出看法,除去个别的,朝臣基本分为两派,三皇子一派与二皇子一派。

霍谆倚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殿内的群臣,心里判断着是否有权臣私下拉拢勾结一说。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半晌他将目光锁定在李璟身上。

缓缓开口道:“李大将军以为如何?”

李璟手持笏板,屈背出列,开口道:

“回尊上,立储乃国之大事,臣一介武夫,不敢妄议。”

霍谆:“议。”

李璟身形一顿:“臣以为,储君之选,当以德才兼备为重。无论哪位皇子,只要心怀家国,能为社稷谋福祉,为万民谋安康,便是天疆之福。臣唯愿尊上以江山社稷为重,择贤而立,臣必竭尽全力,辅佐储君,保我天疆千秋万代。”

霍谆:“哦?所以李爱卿也觉该立贤。”

李璟还未说话,一阵响亮的声音自右后侧传出。

只见乌压压的文官中站出个不起眼的身影。

“臣有本启奏。”

是巡按御史赵成。

“讲。”

赵成:“启禀尊上!微臣要参李璟李大人一本!”

此言一出,李璟匪夷。

群臣侧目。

高坐在龙椅之上的霍谆闻声也将身子端了起来。

“御史台行监察、记录一责,携户部重理账册,没想到竟查到镇国将军府李璟将军在十年前南岐边境一战中虚报军饷、克扣军粮。”

户部尚书颜卿从朝服宽袖中取出一本奏折,双手奉上。

颜卿:“奏书上写明了那一战将军府用于将士们的所有军饷、款项明细,共七十九万五千两。桩桩件件,臣都己尽数写下,恳请尊上过目。”

大太监王言忠将其手中奏书接下,呈到霍谆案前。

“然,实际用度五十万两,竟有二十九万五千两的饷银不知所踪。”

霍谆接过奏书,打开读了几行,便一怒之下将其掷于地上。

李璟怔怔看着至交好友的方向,只觉得一阵眩晕。

当即朝着龙椅方向一跪:

“请尊上明鉴,军饷用度账册都是老臣亲自过目的,不曾出过问题。计入五十万两就是拨了五十万两!”

裴远紧跟着替李璟鸣不平:

“尊上,臣认为颜大人所言不可信,将军府镇守边疆多年,若真有不臣之心怎会只是贪污军饷这么简单?此事必定有误会!”

闻声,站在左后方未言一句的李沧澜眼底晦暗。冷冷看向位于右侧的谏议大夫裴远。

这个裴远所言,听着像是在为将军府说话,实则在一语双关,话中有话。

【若真有不臣之心怎会只是贪污军饷这么简单......】

霍谆心里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

是了。若李家有不臣之心,那便会......

殿内一片死寂。

霍谆的目光在李璟和颜卿之间游移,良久,才缓缓开口:

“此事本尊自会查明。”

话锋一转。

“说到十年前南岐边境一战,到底是没有拓宽天疆领土。本尊心有遗憾,现下正值丰年,粮草充足,天策军养精蓄锐己久,是时候为本尊拿下南岐边境的江、浙、褚三城了。”

“李璟,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哗然。南岐边境处呈山峦地势,而天疆接壤处却是地势较低的平原,此战艰难,与南岐互不来犯才是正道啊。

且南岐之地,比边关还要偏远。这分明是变相的流放!

李沧澜握紧了拳头,指节发白。侧身朝外一步,跪至大殿中央,主动请缨。

“尊上,李老将军年事己高,且身有未愈旧疾。末将愿代其出征,拓我天疆领土!”

霍谆心下犹豫,但李沧澜所诉确是忠孝两全之言,当着众臣之面不好再一意派李璟出征。

只好面色一缓,赞同。

“本尊命你五日后启程,前往南岐攻城。”

李沧澜领命:“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溪刘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N6Q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破僧戒中蛊毒,我却许你一世将军 http://www.220book.com/book/N6Q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