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3章 危机与机遇

小说: 70年代下乡知青   作者:金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70年代下乡知青 http://www.220book.com/book/R2GU/ 章节无错乱精修!
 70年代下乡知青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70年代下乡知青最新章节随便看!

秋日的阳光洒在民勤村的参田上,沉甸甸的紫参即将迎来收获。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省里规划的铁路新线要穿过民勤村最好的参田。

"这铁路怎么能从咱们参田过呢?"孙二狗拿着规划图的手在发抖,"这可都是上好的参田啊!"

董海舟仔细研究规划图,眉头越皱越紧。铁路规划要占用五十亩优质参田,其中十亩还是正在培育的新品种试验田。

更让人焦虑的是,铁路建设方给出的补偿标准远低于参田的实际产值。"这点补偿款,连本钱都不够!"老会计急得首跺脚。

村民们聚集在村委会前,群情激愤。有人主张组织阻工,有人建议去省里上访。徐温玲冷静地分析形势:"铁路是国家的重点工程,咱们不能阻拦。但也要争取合理的补偿。"

她带着几个年轻人,走访了沿线其他村庄,学习征地补偿的经验。董海舟则去省里请教专家,了解相关政策。

在村民大会上,徐温玲提出了一个建议:"咱们要求提高补偿标准,同时争取在车站附近获得商业用地。"

这个提议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然而与铁路局的谈判却异常艰难。"补偿标准是统一的,不能因为你们种参就特殊。"铁路局的领导态度坚决。

谈判陷入僵局时,转机出现了。一位省领导来考察铁路规划,偶然听说了民勤村的情况。在参观完参田和加工厂后,领导感慨道:"这么好的产业,确实应该保护发展。"

在他的协调下,铁路局最终同意提高补偿标准,并在车站附近划拨商业用地给村里。

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被征用的参田需要移植,但适合移植的季节己经过了。"这个时候移植,参苗成活率很低!"孙二狗忧心忡忡。

董海舟带着技术小组,日夜研究移植方案。他们采用带土球移植法,给参苗搭遮阳棚,日夜喷水保湿。那段时间,全村人吃住在参田里,像呵护婴儿一样照料每一株参苗。

就在移植工作快要完成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又给了他们沉重一击。新移植的参苗被雨水冲得七零八落。雨夜里,董海舟第一个冲进参田,用手一棵棵扶正参苗。村民们见状,也纷纷加入。大家冒着大雨,一首干到天亮。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精心管护,大部分参苗都成活了。但铁路施工又带来了新的问题:震动和灰尘影响了周边参田的生长。

徐温玲想出了办法:在参田和铁路之间建隔音墙,种植防护林带。这个建议得到施工方的支持,他们主动提供了数苗和技术指导。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铁路修通后,给民勤村带来了新的机遇。交通便利了,来村里考察的客商越来越多。村民们利用车站附近的商业用地,建起了紫参展销中心和农家乐。

如今,民勤村的紫参产业越做越大。铁路不仅没有阻断他们的梦想,反而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夕阳下,董海舟和徐温玲站在新修的站台上,望着远处连绵的参田。

"还记得当初听说要修铁路时,大家有多绝望吗?"徐温玲轻声问道。

董海舟望着铁轨上飞驰的列车:"只要我们肯想办法,危机也能变机遇。"

山下,展销中心里客商云集。更远处,满载紫参的列车正驶向远方。

民勤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每一天都在书写新的篇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R2G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70年代下乡知青 http://www.220book.com/book/R2G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