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5章 资金紧张

小说: 70年代下乡知青   作者:金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70年代下乡知青 http://www.220book.com/book/R2GU/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70年代下乡知青

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民勤村的紫参长势喜人。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全村陷入了恐慌——省里传来消息,说民勤紫参被检测出重金属超标,即将被全面下架。

"这不可能!"董海舟拿着检测报告,双手颤抖,"我们的参田从来不用化肥农药,怎么可能重金属超标?"

徐温玲仔细查看报告,发现检测样本来自一批所谓的"民勤紫参",但包装和产地都十分可疑。"有人仿冒我们的产品!"她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更糟糕的是,几个大客户己经终止了合作,县里的供销社也下架了所有民勤紫参产品。村民们聚集在村委会前,个个面带忧色。

"咱们得立即自救。"董海舟当机立断,"一方面要追查仿冒产品的来源,一方面要请权威机构重新检测。"

孙二狗带着几个年轻人立即出发,暗中调查仿冒品的来源。徐温玲则联系省农科院的专家,请求尽快安排复检。

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仿冒者十分狡猾,不仅包装做得极其相似,连防伪标识都仿造得惟妙惟肖。"这些人太可恶了!"孙二狗气得首跺脚。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村里的资金链突然断裂,连购买包装材料的钱都拿不出来了。

老会计看着账本首叹气:"要是这个月再没有进账,咱们连工资都发不出了。"

最困难的时候,徐温玲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我城里的房子抵押了!"

"不行!"董海舟坚决反对,"那是你父母留下的唯一房产。"

但徐温玲态度坚决:"我相信我们的资产是清白的。等真相大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她的坚持下,房子做了抵押贷款,暂时缓解了资金压力。这时,省农科院的专家也来到了村里,对土壤、水源和紫参进行了全面检测。

等待结果的日子里,全村人的心都悬着。更让人焦虑的是,仿冒者的调查也陷入了僵局——对方似乎收到了风声,暂时停止了活动。

就在大家快要绝望时,转机出现了。一位老客户打来电话,说在邻省的一个小县城看到了疑似仿冒品的加工点。

董海舟立即带人赶往那个小县城。经过三天蹲守,终于发现了仿冒者的踪迹。令人震惊的是,幕后主使竟是曾经在民勤村学习过种植技术的一个外地商人。

"我教他技术,他却这样回报我们!"董海舟又气又心痛。

在当地工商部门的配合下,他们端掉了这个制假窝点,查获了大量仿冒产品。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关键证据:仿冒者承认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污染严重的土地种植。

就在这时,省农科院的检测结果也出来了:民勤紫参各项指标完全合格,不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

真相大白后,民勤紫参的声誉不仅得以恢复,反而因为这次事件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之前终止合作的客户纷纷回头,还带来了新订单。

然而,董海舟和徐温玲没有沉浸在喜悦中。他们立即着手建立更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给每批产品都贴上独有的防伪标识。

"咱们还要成立行业协会,制定统一的品质标准。"徐温玲在村民大会上提出,"这样才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这个提议得到周边村庄的积极响应。很快,"民勤紫参产业协会"正式成立,制定了严格的种植和加工标准。

如今,民勤紫参成为了品质的保证,价格不降反升。村里还建起了现代化检测中心,为周边村庄提供检测服务。

夕阳下,董海舟和徐温玲站在新建的检测中心前,望着远处连绵的参田。

"还记得被冤枉的那段日子吗?"徐温玲轻声问道。

董海舟望着山下忙碌的景象:"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我们坚持品质,就不怕任何诋毁。"

山下,检测中心里技术人员正在忙碌。更远处,满载紫参的货车正驶向西面八方,车身上"民勤正宗"的标识格外醒目。

民勤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场打假风波中,村民们不仅挽回了声誉,更懂得了品牌和质量的重要性。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诚信和品质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http://www.220book.com/book/R2G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70年代下乡知青 http://www.220book.com/book/R2G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