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的铁门锈得厉害,徐温玲费了好大劲才推开。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地板上积了厚厚一层灰,留下她清晰的脚印。角落里那台报废的气象仪还保持着当年的位置,金属外壳上爬满锈迹。
她蹲下身,手指轻轻抚过气象仪底座上刻着的"1985"——这是当年董海舟告诉她的暗号。底座比想象中沉重,挪开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露出的小暗格里,静静躺着五个密封的玻璃管,每支管子里都装着不同颜色的种子:冰蓝、翠绿、深紫、金黄,还有一管黑得发亮的特殊样本。
"果然在这里..."徐温玲长舒一口气,指尖触到玻璃管的瞬间,背后突然响起"咔嗒"一声——是手枪上膛的声音。
"徐所长,深夜造访,好雅兴啊。"
郑卫国的声音像毒蛇吐信。徐温玲慢慢转身,看见他站在门口,金丝眼镜反射着冷冽的月光,手里的五西式手枪稳稳对准她。
"我猜你就会来这儿。"郑卫国踢了踢地上的脚印,"老董当年那点小把戏,骗骗孙建国还行。"
徐温玲悄悄把玻璃管往身后藏:"郑组长这么晚带枪视察工作?"
"别装了。"郑卫国突然厉喝,"把种子交出来!"见徐温玲不动,他冷笑一声,"你以为陈老头还能保你?他这会儿正在军区写检查呢!"
月光被乌云遮住,气象站陷入黑暗。徐温玲趁机将玻璃管塞进袖口,却听见郑卫国"啪"地打开了手电筒,强光首射她眼睛:"小动作不少啊。知道为什么非要这些种子吗?"
手电光下,郑卫国的脸扭曲得可怕:"美国公司开价五百万美元买断金穗系列,但有个条件——必须确保中国境内没有留存。你那些改良品种,己经影响到跨国公司的市场了!"
"所以你放火烧实验室?"
"聪明。"郑卫国居然笑了,"可惜老董比我想的狡猾。不过没关系..."他晃了晃手枪,"今晚过后,金穗系列就真的绝种了。"
徐温玲后背渗出冷汗。她太了解郑卫国了,这人说到做到。正僵持间,窗外突然闪过车灯,接着是急促的刹车声。
"妈的!"郑卫国咒骂着拽起徐温玲,"从后门走!"
后门外是片杂木林。郑卫国用枪顶着徐温玲的腰,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林子深处走。远处传来呼喊声,手电光柱在树丛间扫射。
"老实点!"郑卫国压低声音,"否则我现在就..."
"砰!"
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郑卫国惨叫一声,手枪掉在落叶上。徐温玲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股大力扑倒,滚进旁边的沟渠。
"别出声!"是苏晓芸的声音!这姑娘不知何时摸了过来,手里还举着把老式猎枪,"我打中他胳膊了!"
远处脚步声越来越近。郑卫国捂着流血的手臂,恶狠狠地瞪了她们一眼,转身消失在黑暗中。
"你怎么..."
"董老师不放心,让我跟着。"苏晓芸拉起徐温玲,"快走!车在路边!"
吉普车在乡间土路上飞驰。徐温玲这才发现开车的是阿月!这丫头什么时候从云南来的?
"赵爷爷让我送样东西。"阿月从座位底下掏出个竹筒,"说是能治坏人。"
竹筒里装着几页发黄的纸——竟然是当年周厅长与外国公司的秘密协议复印件!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名义控制中国种子市场,还有郑卫国作为中间人的签名。
"这...赵书记从哪弄到的?"
"岩坎叔在矿场发现的。"阿月得意地说,"藏在保险箱夹层里。"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他们赶回了农科院。令人意外的是,大院里停满了军车,陈司令员正带着一队士兵搜查郑卫国的办公室。
"丫头!"老将军看见徐温玲,大步迎上来,"你没事吧?"
原来昨晚陈司令员被紧急召去军区,是接到了中央纪委的电话——有人举报郑卫国勾结外国势力,危害粮食安全。举报材料里附着的,正是周厅长当年那些见不得光的协议。
"郑卫国跑不了。"陈司令员拍拍腰间的手枪,"全省公安都出动..."
话音未落,办公楼里突然传来尖叫。一个女办事员慌慌张张跑出来:"不好了!郑组长...郑卫国劫持了董院长!"
顶楼会议室的窗帘在风中狂舞。郑卫国用胳膊勒着董海舟的脖子,手枪顶在他太阳穴上。董海舟脸色惨白,嘴角有血丝渗出,但眼神依然清明。
"都别过来!"郑卫国歇斯底里地吼着,"给我准备车和护照!否则我打死他!"
徐温玲的心跳快得要蹦出胸腔。她注意到郑卫国的右臂无力地垂着,苏晓芸那枪确实打中了。陈司令员正试图谈判,但郑卫国的情绪越来越失控,手枪在董海舟太阳穴上压出深深的凹痕。
"郑卫国!"徐温玲突然大喊,"你看看这是什么!"
她举起那管冰蓝色的种子,阳光透过玻璃,在地面投下梦幻的光斑。郑卫国的目光果然被吸引,手臂稍稍松了松:"给我!"
"想要?"徐温玲作势要松手,"接好了!"
玻璃管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郑卫国本能地松开董海舟去接,就在这电光火石的瞬间,陈司令员拔枪射击!
"砰!"
子弹精准击中郑卫国的手腕。他惨叫着跪倒在地,被冲上来的士兵死死按住。董海舟踉跄着向前扑倒,被徐温玲一把接住。
"没事了..."她紧紧抱住这个瘦削的男人,发现他的后背全是冷汗,"都结束了。"
郑卫国被拖走时还在嘶吼:"你们不懂!这是大势所趋!跨国公司的时代来了..."声音渐渐消失在楼梯口。
风波过后,农科院迎来了真正的春天。中央工作组进驻,彻底清查了与外国公司的所有"合作项目"。金穗系列被列为国家战略资源,禁止任何形式的外流。徐温玲正式出任育种研究所所长,董海舟的副院长职务也恢复了。
立夏那天,徐温玲带着修复好的亲本材料回到试验田。烧毁的实验室旧址上,新苗己经破土而出。她蹲下身,轻轻抚摸着那些嫩绿的叶片,突然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幼苗——叶片边缘泛着奇异的蓝紫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这是..."跟着来的苏晓芸瞪大眼睛。
"自然突变。"徐温玲小心翼翼地标记出这株幼苗,"可能是火灾高温诱发的。"她望向远处正在指导学生的董海舟,阳光给他瘦削的轮廓镀上金边,"看,生命总会找到出路。"
风吹过田野,千万株新苗随风摇曳,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金穗的故事还在继续,正如那些深埋地下的种子,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70年代下乡知青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70年代下乡知青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R2G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