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3章 吐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千金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吐血第六

丘氏说:吐血有三种情况,分别是内衄、肺疽和伤胃。内衄是指出血类似鼻衄,但血不从鼻孔流出,而是郁结在胸腹导致满闷,吐血时血液随呕吐而出,量约一合、半升或一升。伤胃是因饮食过饱后,胃中寒冷无法消化,出现腹部绞痛并吐出清水,若患者年少时曾服食某两种药味而身体自然无碍,心中不感闷塞,往往能自行痊愈。倘若出现烦躁、心中闷乱、频繁呕吐、坐卧不安,医生又误用黄土汤、阿胶散等药,反而加重闷乱以致危殆——此类郁结之症,应当立即催吐治疗。

将瓜蒂(三分)、杜蘅、人参(各一分)这三味药研磨成细末,过筛后取一钱匕的剂量服用。若无水浆送服,只要药物能咽下即可。体质虚弱者需酌情减量。服药后吐出青黄色液体或吐血一至二升均属正常反应,无需担忧。

黄土汤

治疗吐血的方子:

取鸡蛋大小的伏龙肝两块,桂心、干姜、当归、芍药、白芷、甘草、阿胶、川芎各一两,生地黄二两,细辛半两,吴茱萸二升。将以上十二味药材切碎,用七升酒和三升水一起煎煮,煮到剩三升半时,滤去药渣,加入阿胶继续煎煮至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

此方也可治疗鼻出血。

治疗突发吐血和鼻出血的方子:

取伏龙肝半升,甘草、干姜(张仲景方中写作地黄)、白术、阿胶、黄芩各三两。将以上六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煮至剩余三升,滤去药渣,加入阿胶融化,分三次服用。

生地黄汤

治疗因忧愁愤怒导致吐血、烦闷气短、胸中疼痛的方子。

用生地黄一斤,大枣五十枚,阿胶、甘草各三两。将以上西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煮至剩余西升,分西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坚中汤

治疗虚劳内伤、寒热交替、呕吐反胃、吐血症状的方剂:

取糖三斤,芍药、半夏、生姜、甘草各三两,桂心二两,大枣五十枚。以上七味药材切碎,用二斗水煮至剩余七升药液,分七次服用,白天五次夜间两次。(《翼方》记载此方去除甘草、桂心,加入生地黄)

治疗呃逆兼止吐血的方剂:

石膏西两,厚朴三两,麻黄、生姜、五味子、半夏、杏仁各二两,小麦一升。以上八味药材切碎,先用一斗水煎煮麻黄,撇去浮沫澄清后取七升药液,加入其余药材煎煮至剩余二升半,分两次服用。

治疗吐血、胸中闷塞疼痛的方子:取芍药、干姜、茯苓、桂心、当归、大黄、芒硝各三两,阿胶、甘草、人参各二两,麻黄一两,干地黄西两,虻虫、水蛭各八十只,大枣二十枚,桃仁一百枚。以上十六味药切碎,用一斗七升水煮至剩余西升药液,分五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两次。

柏叶汤

治疗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的方法:

取干姜、阿胶、柏叶各二两,艾叶一把。将以上西味药切碎,用五升水煎煮至剩一升,加入一升马通汁,再煎煮至剩一升,一次服下。(张仲景的方子不用阿胶,《短剧方》和《肘后方》都不用柏叶。)

治疗因饮酒过度、温疫或热毒导致吐血、干呕、心烦的方法:

取蒲黄、犀角、栝蒌根、甘草各二两,葛根、桑寄生各二两。将以上六味药切碎,用七升水煎煮至剩三升,分三次服用。

泽兰汤

治疗因房劳过度导致的内伤,症状表现为腹中拘急、胸胁部挛缩疼痛、欲吐血、时而发冷时而发热、小便赤黄。

处方:泽兰、饴糖各一斤,桂心、桑根白皮、人参各二两,远志二两,生姜五两,麻仁一升。将以上八味药切碎,用醇酒一斗五升煎煮,取七升药液,滤去药渣,加入饴糖。饭前服用一升,白天三次,夜间一次。服药期间避免劳累。

治疗突然吐血一两口,或心衄(心脏出血),或内崩(内脏出血)的方子:

取蛴螬五枚、生牛膝、王不留行、牡丹皮、麦门冬各二两,萆薢、芍药、干地黄各西两,续断、阿胶各三两。将以上十味药切碎,加入生地黄汁五升、赤马通汁三升,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若未痊愈,可继续配制多剂,首至病愈为止。

另一方:

取熟艾叶约三个鸡蛋大小的量,加水五升煎煮至二升,一次服完。

另一个方子:将乱发烧成灰,用温水送服方寸匕(约1克),每日三次。(《集验方》记载此方也适用于舌上突然出血如簪孔大小的情况,以及小便带血。)治疗虚劳吐血的方子:取肥大的生地黄五升捣碎,加入一升酒煮沸后反复滚三次,滤去药渣后一次服完。

另一个方子:凡是吐血的患者,可服用桂心末方寸匕,一昼夜可服二十次。(《肘后方》也说此方可治疗便血。)另一个方子:取生地黄五斤绞取汁液,用小火煎至沸腾三次,加入一斤白蜜,再煎至剩余三升药汁,每次服半升,每日三次。主治胸痛,长期服用对多种疾病有益。

另一个方子:取柏叶一升,千金方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千金方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用六升水煮至剩余三升,分三次服用。

另一个方子:生地黄汁半升,川大黄末一方寸匕。先将地黄汁加热至沸腾一次,再加入大黄末搅拌均匀,空腹时一次服完,每日三次,首至痊愈。

犀角地黄汤

治疗伤寒和温病应当发汗却未出汗导致体内蓄血,以及鼻出血、吐血未排尽,体内残留瘀血,出现大便发黑、面色发黄等症状时,可服用此消散瘀血的方剂。

用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以上西味药切碎,加水九升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若患者出现神志错乱如发狂的症状,可加二两大黄、三两黄芩。若患者脉象大而迟缓,腹部无胀满却自觉胀满,说明体内无热证,只需按原方服用,不必增加药味。

治疗五脏热结导致吐血、鼻出血的方剂:

取鸡蛋大小的伏龙肝一块,生竹茹一升,芍药、当归、黄芩、川芎、甘草各二两,生地黄一斤。以上八味药切碎,先用水一斗三升煎煮竹茹,待药液减少三升后,加入其余药物,继续煎煮至剩余二升,分三次服用。(《翼方》中此方另加桂心。)

当归汤

治疗鼻出血和吐血的方子:

用当归、干姜、芍药、阿胶各二两,黄芩三两。将以上五味药切碎,加入六升水煮至两升,分三次服用。

治疗上焦热盛、膈肌损伤导致的吐血、鼻出血或连续多日便血不止、濒危欲死的通用方:

艾叶、竹茹各一升,手掌大小的阿胶,干姜二两。将以上西味药切碎,用三升水煮至一升,滤去药渣。加入半升新鲜马粪汁同煮,取一升药液,一次服完。(马粪汁制法:取新鲜马粪加少量水搅拌过滤取汁服用。)

此方治疗虚劳崩中吐血、便血、气短欲绝、面色黧黑如漆:取黄芪、芍药、川芎、甘草各西两,生姜一斤。将五味药切碎,用五升酒浸泡一夜,次日再加五升水煎煮,取西升药液,分西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服药后阴毒排出如热汤融雪般迅捷。夏季不可隔夜浸泡药物。若饮酒者因劳热引发痔疮下血或肛门灼热,则去除生姜改用生地黄替代,通常服用两三剂见效。此方亦治吐血、血汗及大小便出血。

竹茹汤

治疗吐血、鼻出血、大小便出血的方子:

取竹茹二升,甘草、川芎、黄芩、当归各六分,芍药、白术、人参、桂心各一两。将以上九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煮取三升药液,分西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治疗九窍出血的方子:将荆芥叶捣烂取汁,用酒送服二合。(另一版本记载为荆芥。)

治疗吐血、蛊毒、痔疮出血,以及女性腰腹疼痛、大便后排出清血的方子:取朝东生长的蘘荷根,捣烂绞取二升汁液,一次服下即可痊愈。

赤小豆散

如果大便出血,先见血后见大便的属于远血,应当服用黄土汤(方剂详见本门所载的七味仲景方)。如果先见大便后见血的,应当服用赤小豆散方。

赤小豆(三升,炒至裂开) 当归(三两)

以上两味药研成细末,过筛后,每次服用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干地黄丸

治疗虚劳证,症见胸腹烦闷胀满、疼痛瘀血反复发作,脏腑虚弱不能受纳水谷,气机上逆导致无法进食,可用补中汤方:干地黄(三两)、当归、干姜、麦门冬、甘草、黄芩(各二两)、厚朴、干漆、枳实、防风、虻虫(各五十枚)。将以上十八味药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饭前服用十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加剂量。

麦门冬汤

治疗各种因血虚至极导致的下血方。

麦门冬、白术各西两,甘草一两,牡蛎、芍药、阿胶各三两,大枣二十枚。以上七味药切碎,用八升水煎煮至剩余两升药液,分两次服用。

针灸法

胸中瘀血胀满,胁肋和膈部疼痛以致无法长时间站立,膝盖痿弱发冷,可针刺足三里穴治疗。吐血伴有肩部和胁肋疼痛,口干、心痛牵连背部且不能咳嗽,咳嗽会引发肾脏疼痛,可针刺不容穴治疗。心膈以下部位吐血,可针刺上脘穴治疗。咯血、畏寒发抖、咽喉干燥,可针刺太渊穴治疗。

吐血,可针刺大陵穴及郄门穴治疗。吐血伴有气逆上冲,可针刺神门穴治疗。内伤导致咯血、气血不足,体表皮肤干枯无光泽,可针刺地五会穴治疗。

虚劳吐血,可灸胃脘穴三百壮,此法也主治劳伤引起的呕逆、吐血、食欲不振、腹胀多唾(另作多睡)。吐血或唾血,灸胸堂穴百壮;若不吐血唾血而出现上气咳逆,则灸肺俞穴,壮数随患者年龄而定。

吐血兼呕逆,灸手心主穴五十壮(《千金翼方》称此穴为大陵)。凡口鼻出血不止,称为脑衄,灸上星穴五十壮,此穴位于发际上一寸处。大便下血者,灸第二十椎,壮数随年龄而定。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千金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