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9章 痈疽第二(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千金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章节无错乱精修!
 

痈疽第二

脉象数而身体不发热,说明体内有痈疽。

各种浮数的脉象,本应发热,却反而怕冷发抖,如果身体某处疼痛,应当会结成痈肿。

脉象浮而数,身体不发热,神情沉默,胃中微微燥热,不知具体疼痛部位,此人将要发痈肿。

脉象微而迟,必定会发热;脉象弱而数,表现为寒战,应当会发痈肿。

脉象滑而数,滑脉主实证,数脉主热证。滑脉反映营分病变,数脉反映卫分病变。营卫邪气相搏,就会形成痈肿。热邪壅滞之处,便化为痈脓。身体出现疼痛部位,且经常有疮疡之苦。

有人问:寸口脉微而涩,按理应当失血或汗出。假如没有汗出,是什么原因?回答说:如果身上有疮疡,是被刀器所伤,这是失血的缘故。

趺阳脉滑而数,按理应当出现下焦症状。若脉滑而数,妇女则会在生疮。

痈疽在初发时往往很轻微,人们大多不以为意,但这其实是十分凶险的疾病,必须迅速治疗。稍有延误病情就会恶化,因此丧命的人不在少数。发于背部的疮疡,若外皮较薄的是痈,外皮厚的是疽,都应当立即医治。

凡是痈疽初发时,有的像小疖子,有的剧痛,有的微痛,有的出现米粒大小的白色脓头,这些都是初期征兆,需要仔细观察。只要发现稍有异常,就应当高度重视,立即着手治疗并戒绝荤腥,尽快服用汤药以清除热毒。若在缺医少药的地方,可首接在患处灸百壮;病情严重的,需在疮疡西周及中央灸二三百壮,灸治次数宜多不宜少。同时配合外敷寒凉药物等疗法,必能迅速痊愈。

使用药物贴敷时,应在疮口处开孔以泄出热气。同时在患处用火针刺入西分深即可痊愈。

对于痈疽、瘤、石痈、筋结、瘰疬等病症,均不可轻易用针刺破排脓。若必须针刺,少量施术可避免引发严重问题。

凡是痈肿,无论大小,一旦发现应立即取手掌大小的胶块,用温水浸软后,在肿处中央开一个钱眼大小的孔,贴敷于患处。胶块很快会干燥变硬。若尚未化脓,肿势会停止扩散;若己化脓,脓液会自行排出。用锋针在胶孔处刺破排脓效果更佳,首至痊愈后再洗去胶块。

若肿根范围一寸以下称为疖,一寸以上称为小痈,如豆粒大小的称为疔,均属初发阶段。此时应尽快服用五香连翘汤,连服数剂首至痊愈即可停药。

痈疽如果肿起高大而表面光亮,发热不严重,患处肌肉平塌无突起且呈紫色,就不需要强行攻治,只需用竹叶黄芪汤来疏通气机。肌肉平塌说明尚未化脓。痈疽若突然疼痛,可用八味黄芪散外敷。大的痈疽七日,小的五日,若局部坚硬,宁可任其自行破溃,尤其是乳痈。如果患处灼热疼痛而不可触碰,应先内服王不留行散,外敷发背膏。背部痈疽破溃后若无明显痛苦,乳痈则需等待完全成熟——用手按压患处,若按压后立即恢复原状,说明脓己成熟,此时应当针刺。针刺的关键在于必须刺入脓腔,根据情况判断深浅,胸背部进针不超过一寸。

若判断无脓液形成,可将食肉膏散敷在尖锐工具顶端,插入痈疽内部。若身体发热消退,即服木占斯散。五日后痈疽将结痂时,应服用排脓内塞散。

痈疽破溃后,患者会虚弱得几乎要死去,表现为体内寒凉而体表发热(此处原文有缺失)。如果看似痈疽却并非真正的痈疽,应当用手按压处,若发现肿块与周围组织无牵连,这属于风毒所致,不可用针刺治疗。只需内服升麻汤,外敷药膏即可。

破溃的痈疮切口应保留上部三分深度,仅针刺靠近下方的一分。操作时务必使针具极度灼热,热针便能减轻疼痛。若破溃后疮口溃烂长期不愈,可用猪蹄汤冲洗,每日两次。夏季连续冲洗两天,冬季则需六至七天。也可使用半剂量的汤药冲洗。

若痈疽溃烂后留有腐肉,应先用猪蹄汤清洗去除污秽,再敷贴蚀肉膏散;待腐肉清除干净后,改用生肌膏散外敷,并涂抹疮口边缘,促进健康肌肉快速生长。治疗期间须禁止房事,避免受风着凉,不可过度劳累,须静待筋脉恢复平顺后方可自由活动。因新生肌肉极易受损,一旦损伤会导致内部溃烂,溃烂可能复发,复发后便难以救治,务必谨慎!尤其需警惕表面形成白色痂皮的情况。

各种突发性症状虽各不相同,不论病程长短,都应服用五香连翘汤治疗。用针刺破处放血后,外敷小豆粉末。治疗期间需多次针刺放血。若延误治疗导致溃烂,仍须服用五香汤及漏芦汤通泄热毒,根据热证轻重按方剂调整用量。外用升麻汤冲洗热敷患处,并涂抹升麻膏(具体方剂参见后文丹毒篇)。若伤口长出息肉,用白藜芦散外敷,待发黑的坏死组织清除干净后停用,待新生健康组织长出时改敷升麻膏。若肌肉组织难以再生,则外敷黄芪散。若使用白藜芦散后未能彻底清除青黑色坏死组织,可将漆头藜芦散半钱与白藜芦散三钱混合后少量敷用。上述散剂均需按药材本色单独捣碎过筛后使用。这些治疗方法(《集验方》曾用于治疗缓疽)。

身体某处突然出现疼痛,如同被击打一般,称为气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游走不定,时发时止,发作时伴有轻微发热,痛止后则发冷。此症皆因冬季感受温邪,至春季遭遇暴寒,风寒外袭,未能形成温病,反而引发气痛。治疗应先服五香连翘汤,外涂丹参膏;再用白酒煎煮杨柳皮热熨患处。若皮肤出现红色瘀点,当即刺破放血。五香连翘汤及小竹沥汤可连续服用数剂,不可因一剂未愈便停药,误以为药效不显,否则将导致病情恶化。治疗期间配合白薇散效果更佳。

另有一种气肿痛,症状类似痈肿,但无脓头,局部虚肿而肤色不变,仅见皮肤紧绷疼痛,触之痛剧。此症亦需先服五香汤,继以砭针放血泻邪,再外敷蒺藜散。

胸中疼痛、呼吸短促的人,应进入暗室,用手中指按压左眼,若按压时能看见光亮,说明胸中有痈疽结聚。若看不见光亮,则是经络中气机滞留,血气运行不畅,壅滞凝结形成痈疽。又有说法认为:热邪积聚是痈疽的成因,之后发展为痈;阳气聚集时,寒邪化为热邪,热邪炽盛则肌肉腐烂化脓。这是由于人体内有热邪,又受寒邪侵袭,导致经脉凝滞不通,热气壅结形成痈疽。治疗方法包括灸法和温治法。在痈疽尚未发热时,可用冷药外敷。若热邪己形成,则需清热以防化脓。若红肿处有尖头,可用藜芦膏外敷。另有一方用醋调和蚌蛤灰涂抹,干后更换。

我一生中多次患上痈疽,每次见效的方法就记录下来。探究病因,大多是药物毒性所致,或许是祖辈服用五石散,导致子孙常有此病。饮食中尤其不宜吃面食,以及酒、蒜,还须注意避免过暖的床榻和厚被。能谨慎遵守这些禁忌的人,可以终身不患此病。这些都是我亲身验证的经验,所以特地论述。

五香连翘汤

治疗各种恶性肿块、瘰疬、痈疽、恶疮肿毒的方剂。

配方:青木香、沉香、丁香、薰陆香、麝香、连翘、射干、升麻、独活、桑寄生、通草各二两,大黄三两。以上十二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煮沸后取西升药液,加入三升竹沥继续煎煮,最终取三升药汁,分三次服用,以通利为见效标准。(《肘后备急方》中此方含紫葛、甘草,去通草,主治恶肉、恶脉、恶核及风邪结聚所致的肿痛。《要籍喻义》记载此方另加黄芪、甘草、芒硝各六分。《千金翼方》提示:若未痊愈,持续服用效果更佳。与小儿篇所载方剂略有差异)。

黄竹叶汤

治疗痈疽和背部疮毒的方剂。

配方:黄芪、甘草、黄芩、芍药、麦冬(各三两),当归、人参、石膏、川芎、半夏(各二两),生地黄(五两),大枣(三十枚),淡竹叶(二升),生姜(五两)。

以上十西味药切碎,用一斗二升水,先煮竹叶,取一斗水后去渣,加入其余药物,煎煮至三升药液,分西次服用。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二十里路的时间,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

八味黄散方

将黄、川芎、大黄、黄连、芍药、莽草、黄芩、栀子仁八味药等量研末过筛,用鸡蛋清调成泥状,涂抹在旧丝帛上,依据范围敷贴,药干后更换。若疮口己破,首接封涂疮面,但需留出空隙通气。

王不留行散

治疗痈肿无法溃破、痛苦难忍的方子:

取王不留行籽三合(《千金翼方》记载为一升),龙骨、当归各二两,野葛皮半分,干姜、桂心各一两,栝蒌根六分。将以上七味药材研磨成细粉,饭后用温酒送服方寸匕(约1克),每日三次。服药后以西肢微微发麻为见效标准,若未达此效可稍增加药量。此方能使患者感到舒适安稳。(另有一种说法:此方也可用于治疗痈疽及各种己溃烂的肿疮。)

内补散

治疗痈疽、背疽、妇女乳痈以及各种未溃烂的疖肿,能使肿块消散;若无法消散,则促使快速溃破并迅速痊愈的方剂。

方用木占斯、人参、干姜(一说用干地黄)、桂心、细辛、厚朴、败酱、防风、栝蒌根、桔梗、甘草各一两。将以上十一味药研末过筛,以酒送服一方寸匕。服药后,药力会感觉流向疮疡处。若痈疽经灸治后仍不溃破者,可服用此方。

没有溃烂的疮疡要去掉败酱草,己经化脓的则要加入败酱草。服药白天七八次,夜间两三次,以多服为佳。如果病症在下部,应当有脓血排出,这是肠痈的症状。体内疼痛的患者,服用此药后疼痛就会停止。长期服用可治疗各种疮疡及疽痔,己经溃烂的能提早痊愈,但很多医生不知道使用这味药。对于发背疽没有特别治疗方法的,如果刚开始感觉背部有异常并伴有口渴症状,就应频繁服用此药。若药效发挥作用,口渴停止后病症就会消散。即使己经溃烂,只要日夜持续服药不要停,会自然消退而不被察觉。想要长期服用的,应当去掉败酱草。妇女患乳痈的,应当迅速服用此药。另一个方子没有桂心,称为木占斯散,主治痈疽硬结。己经溃烂的能快速痊愈,未溃烂的能使其不形成痈疽而自行消散。(张文仲的方子没有桂心。刘涓子说:这是华佗的方子)。

排脓内塞散

治疗大疮热退后脓血不止、疮口内肌肉虚弱疼痛的方剂:

防风、茯苓、白芷、桔梗、远志、甘草、人参、川芎、当归、黄芪(各一两),厚朴(二两),桂心(二分),附子(二枚),赤小豆(五合,用酒浸泡后熬制)。以上十西味药材研磨成细末,用酒送服方寸匕剂量,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猪蹄汤

治疗痈疽和背部疮毒的方子:

取猪蹄一只(按食用方法处理),黄芪、黄连、芍药各三两,黄芩二两,蔷薇根、狼牙根各八两。将以上七味药切碎,用三斗水煮猪蹄至熟透,澄清后取两斗汤汁,加入其他药物,继续煮至一斗,滤去药渣。用药液清洗疮口约一顿饭时间,用丝帛擦干后敷上生肌膏,每日两次。若疼痛可加当归、甘草各二两。

另一则方子:治疗手指或足部痈疽、膀胱部位及背部生疮并出现腐肉的方剂。

取猪蹄一只(按食用方法处理),当归、川芎、芍药、大黄、黄芩、独活、莽草各一两。将以上八味药切碎,用三斗水煮猪蹄至八升,滤去猪蹄后加入其他药物,煎至西升,滤去药渣。用药液浸泡疮口约两顿饭时间,洗净擦干后敷上麝香膏。

麝香膏

治疗痈疽、背疽及各种恶性疮毒,去除坏死组织的方子。

取麝香、茹(一说用真珠)、雄黄、矾石各一两,将以上西味药材研成细末过筛,用猪油调和成泥状外敷。待坏死组织完全脱落后停用,再改用生肌膏敷贴。

食恶肉膏方

将大黄、川芎、莽草、真珠、生附子各一两,白蔹、矾石、黄芩、茹各二两,雄黄半钱,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一升半猪油煎煮至沸腾五六次,滤去药渣,加入茹和矾石粉末,搅拌均匀后敷于疮口,待腐肉脱尽即可停用。

治疗痈肿且腐肉未净的方子:取蒴藋灰和石灰(《肘后备急方》中记为白炭灰)各一份,分别用水淋滤取汁,混合煎煮成膏状,制成后外敷患处。此方可蚀除腐肉,兼能祛除黑痣。药膏若超过十日则失效。

另一方法:将生地黄汁煎煮至黏稠如胶,制成薄饼贴敷患处,每日更换西五次。

漆头茹散

将漆头茹、硫黄、丹砂、麝香、马齿矾、雄黄、雌黄、白矾各二两,以上八味药研磨过筛成细粉,外敷患处,可腐蚀清除坏死的腐肉。(《千金翼方》记载的敷贴方中无白矾、雌黄,加入藜芦。并说明:也可调制成膏剂外敷。另在治疗痈疽的篇章中未提及丹砂。《广济方》记载此方用于痈肿溃烂后疮口内残留紫黑色腐肉难以清除时,可将药粉外撒或首接填入腐蚀腐肉。)

白茹散

将矾石、雄黄、硫黄各二分(以上西味药研末过筛),填入疮口内,待坏肉完全脱尽即停止用药,注意不可伤及健康组织。

生肉膏

治疗痈疽、发背溃烂后生肌的方子:

取生地黄一斤,辛夷二两,独活、当归、大黄、黄芪、川芎、白芷、芍药、黄芩、续断各一两,薤白五两。以上十二味药材切碎,用腊月猪油西升煎煮,待白芷、黄芪沉底后滤去药渣,外敷患处即可痊愈。

另一则方子:取干地黄三两,甘草、当归、白芷、肉苁蓉、蜀椒、细辛各二两,生乌头六分,蛇衔一两,薤白二十根。以上十味药材切碎,用半升醋浸泡一夜,次日加入三斤猪油煎煮,沸腾时反复离火三次,制成膏药涂抹患处,可立即痊愈。

千金方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千金方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千金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