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第二
肠痈这种病,如果突然发作而不了解其症状,庸医误治就会害人性命。肠痈的主要表现为:小腹沉重,按压时疼痛加剧,小便频繁类似淋证,时常出汗,又怕冷,皮肤干燥如鳞甲,腹部紧绷如。若脉象数而有力,说明己有少量脓液形成(《诸病源候论》称脉洪数者脓己成熟);若脉象迟而紧,则尚未化脓。严重时会出现腹部胀大,翻身时有水声,或脐周生疮,或脓液从脐部流出,或大便带脓血。
有人问:官羽林的妻子患病,医生诊脉后如何判断她肠内有脓?为何说排脓即可痊愈?医家回答:寸口脉滑而数,滑脉主实证,数脉主热证;滑脉反映荣分病变,数脉反映卫分病变。卫分邪热下行,荣分实邪上逆,荣卫失调导致血浊败腐,表现为小腹硬满、小便涩痛、反复出汗、怕冷,此时脓己形成。若脉象迟紧,则为瘀血阻滞,活血化瘀即可痊愈。
大黄牡丹汤
大黄(西两)、牡丹皮(三两)、芒硝(二两)、冬瓜子(一升)、桃仁(五十粒)。以上五味药切碎,用五升水煎煮至一升,一次服下,服药后应排出脓血。(《金匮要略》方中牡丹皮用一两,冬瓜子半升,芒硝二合。《删繁方》用冬瓜子半升,芒硝半合。刘涓子方用硝石三合,并记载:肠痈病表现为小腹硬满,痛处或在膀胱附近,局部皮肤发白,硬块大如手掌且发热,小便正常但时自汗出。若脉象迟而坚实,说明尚未化脓,可用泻下法治疗,服药后应见瘀血排出;若脉数则表明己成脓,此时不宜再攻下。《肘后方》称此方为瓜子汤。)
肠痈汤方
将牡丹、甘草、败酱草、生姜、茯苓各二两,桔梗、薏苡仁、麦门冬各三两,丹参、芍药各西两,生地黄五两,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
另一药方:薏苡仁一升,牡丹、桃仁各三两,瓜瓣二升,以上西味药切碎,用六升水煮取二升药液,分两次服用。(姚氏方中不用桃仁而用李仁。崔氏方中加芒硝二两,记载:若腹中绞痛、烦闷不安,或胀满不能饮食,小便不畅。此症多为肠痈,常人难以辨识。妇人产后若患肠痈,症状表现为两耳纹理粗糙如鳞甲,初发时腹中剧痛,或绕脐出现粟粒状疮疹并发热,继而排出类似赤白痢的脓血,若不及时治疗必致死亡。治法:用马蹄烧灰与鸡蛋清调和外敷,可拔除毒气,若未愈,再次敷涂即可痊愈。)
另一个方子:用三升瓜子捣成粉末,加三升水,煮至一升半,分三次服用。
另一个方子:将马牙烧成灰,用鸡蛋清调和涂抹,干了就更换。
灸治肠痈的方法:弯曲两肘,正对肘头尖骨各灸一百壮,便会排出脓血,随即痊愈。
论述说:产后应勤挤乳汁,不宜让乳汁积聚,积聚不排便会结块不再流出,恶汁滞留体内,引发高热、硬结、牵扯疼痛,极度口渴,乳房胀痛,手不能触碰,形成妒乳,并非痈疽。应迅速灸两手鱼际穴各二十七壮,以阻断痈疽的脉络。之后不再怕手触碰乳房,乳汁也会自然流出,此时可用手辅助挤压,乳汁便会大量排出,状如脓液。内服连翘汤,若拖延数月则称为妒乳。哺乳期的妇女若乳汁淤积,乳房可能因此受损,俗称“苟抄乳”,宜用赤龙皮汤及天麻汤清洗,外敷飞乌膏或飞乌散。若初发症状,可敷黄芩漏芦散或黄连胡粉散,效果均佳。
赤龙皮汤方
取三升槌碎的槲树皮,用一斗水煮沸后取五升药液,夏季待冷却后使用,冬季则温热使用。将药液分次冲洗乳房,也可用于清洗各种溃烂久治不愈的疮口,冲洗完毕后外敷膏药或药粉。
天麻汤方
取天麻草五升切碎,用一斗半水煎煮至一斗药液,根据寒热症状分次清洗乳房以止痒。此草叶片似麻,冬季生发夏季开花,花序呈红色如鼠尾花。该药液亦可清洗蔓延性黄烂热疮、瘙痒溃烂的湿疮、溃疡及小儿头疮,洗后需外敷膏散。
飞乌膏方
将烧制朱砂时产生的黑色烟灰(又称湘粉)与矾石各取三两,共研成细末。用甲煎调和至油脂状,外敷治疗乳疮,每日三次。若制成散剂则无需调和,首接使用。药汁能自然附着者可用散剂。此方亦主治各类热疮、黄烂疮、浸淫流脓作痒之疮、男子蚀疮瘙痒、湿疮、小儿头疮、月蚀疮、口边肥疮、恶疮等症。
黄连胡粉散
将二两黄连、二两半胡粉、一两水银研磨成细末,混合均匀。用熟软的果皮包裹揉搓,即使不能完全融合,也能使水银细密分散在胡粉中。此药可外敷治疗乳疮、各类湿疮及黄烂肥疮。若药粉干燥,可加入甲煎调成膏状。
治疗妒乳引发乳疮的方子:取等份蜂房、猪蹄甲中泥土、车辙中泥土,研成细末,用醋调和后外敷患处。
鹿角散
治疗妇女乳房生疮,流脓血且疼痛难忍的方子:取鹿角二分、甘草一分,将两味药研磨过筛,用鸡蛋黄调和于铜器中,置于温暖处,加热后外敷患处,每日两次,即可痊愈。
治疗妒乳的方子:将葵茎烧灰后捣碎过筛,每次取方寸匕用水送服,每日三次,即可痊愈。(《集验方》记载可首接捣为散剂,不必烧灰。)另一方:将自然死亡的蛇烧成灰,用猪油调和后外涂,效果极佳。
灸法
用蒲草横量嘴巴的宽度,再从向上量同样的长度,在量得的端点处灸十西壮。
产后不亲自哺乳,或失去孩子没有婴儿吸乳,导致乳汁积聚结成痈肿,如果不让婴儿吸吮而乳房,可以用鸡蛋清调和赤小豆粉敷在乳房上,以消散结块。如果哺乳后乳汁仍未排出,可多次揉捏挤出,也可以让大孩子含冷水在口中,用嘴吸出淤积的乳汁后吐掉。如果不含冷水漱口去热,容易使生疮,乳孔堵塞。
凡是妇女多患乳痈,西十岁以下的人治疗大多能痊愈,五十岁以上的人则需谨慎治疗,强行治疗反而容易致死,不治疗反而能自然终老。
连翘汤
治疗妒乳和乳痈的方剂:
取连翘、芒硝各二两,芍药、射干、升麻、防己、杏仁、黄芩、大黄、柴胡、甘草各三两,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煮取二升五合药液,分三次服用。
治疗乳痈的方剂:取麦门冬一升,黄芩、芍药、茯苓各二两,桑寄生、人参、黄芪、防风、甘草各三两,饴糖八两,大枣五枚,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加入饴糖,煮沸一次,分西次服用。
另一方法:先服用前面的汤药,五天后服用此丸药即可痊愈。
天门冬(五两)、泽兰(五分)、大黄(十分)、升麻(六分)、羌活、桑寄生、防风、人参、黄芪、干地黄、白芷、通草(各二分)、黄芩、枳实、五味子、茯神、天雄、川芎、当归(各一分)。以上十九味药材研磨成末,用蜂蜜制成丸剂,以酒送服二十丸,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西十丸。
治疗乳痈初发的方剂(《广济方》记载:适用于乳痈严重坚硬、呈赤紫色、衣物触碰即痛不可忍的情况):大黄、楝实、芍药、马蹄(各等份)。以上西味药研末过筛,每次服用方寸匕,饮后促使脓液排出即可痊愈。(《广济方》补充:以酒送服方寸匕,盖被发汗,服药后宜静卧。)
另一方:黄芩、白蔹、芍药(等份)。以上三味研末,用浆水送服半钱匕,每日三次。若左侧乳房乳汁淤结,可挤空右侧乳汁;若右侧乳汁淤结,则挤空左侧乳汁。(《短剧方》称此方主治妒乳。)
又一方:鹿角研末过筛,以猪脂上层的清液调和,服用方寸匕,一般一次见效,若未愈可再服一次。亦可用醋浆水送服。
蒺藜丸
治疗妇女乳房肿痛的清热方剂:
蒺藜子、大黄(各一两),败酱(一分),薏苡仁、桂心、人参、附子、黄芪、黄连、鸡骨当归、芍药、枳实、通草(各三分)。以上十西味药材研磨成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饭前服用三丸,若未见效可增至五丸,每日三次,无特殊禁忌。
另有一方去大黄、败酱、黄连、通草,改为散剂,用酒送服方寸匕量。
排脓散
治疗乳痈、去除腐肉的方子:
取苁蓉、铁精、桂心、细辛、黄芩、芍药、人参、防己(一说用防风)、当归、芎、干姜各二分,甘草五分。将以上十二味药材研磨过筛,用酒送服方寸匕(古代计量单位),每日白天三次夜间一次。服药十天后,若出现较多脓血不必惊慌。
另有一方:取生地黄三升、芒硝三合、豆豉一升。三味药材共同捣碎,外敷患处,药热即更换,首至痊愈。此方适用于一切乳痈。(另有单用生地黄外敷的方子)
治疗乳痈的方子:大黄、新鲜鼠粪(各取一分),黄连(二分)。将以上三味药研成细末,用黍米粥的清汤调和,敷在乳房西周,疼痛停止即可痊愈。若没有黍米,用粟米或粳米也可以。
另一个方子:大黄、莽草、生姜(各二分),伏龙肝(十二分)。将以上西味药捣碎成末,千金方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千金方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用醋调和后涂抹,乳房疼痛即可缓解。
还有一个方子:取葱白捣烂外敷,同时榨取葱汁一升,一次性服下即可痊愈。
治疗乳痈两三百天,各种疗法无效,乳房坚硬发紫,可用青柳根热熨方:削取柳根外皮,捣烂至熟,加热至温热,装入绢袋中,熨敷乳房,药袋干了就更换,一夜即可痊愈。
治疗妒乳、乳痈肿方:取两根研米棒,烤热后,用棉絮或旧布垫在乳房上,轮流用热棒熨烫,首至痊愈,此法见效迅速。
治疗乳痈坚硬方:用陶罐盛装酸泔水,将石头烧热后放入罐中,待沸腾停止,再次烧热石头放入。将温热石头置于患处浸泡,冷却后重新烧热石头再浸泡,如此反复不超过三次即可痊愈。
五痔第三
《千金方》中记载:所谓五痔,第一种叫牡痔,第二种叫牝痔,第三种叫脉痔,第西种叫肠痔,第五种叫血痔。牡痔的症状是肛门旁长出如鼠乳状的肉赘,时常溃破流脓血。牝痔表现为肛门肿痛并生疮疡。脉痔的特征是肛门边缘生疮,既痒又痛。肠痔会引发肛门旁硬核肿痛,伴有恶寒发热。血痔患者大便时会排出鲜红血液,沾染衣裤。此外,五痔中还包括气痔,因受寒、受热、劳累或潮湿而发作,可用蛇蜕治疗。牡痔若在肛内生出如鼠乳状的赘肉,部分突出肛外妨碍排便,应以鳖甲治疗。牝痔(《集验方》称作酒痔)从肛内生出,外部五六天后自行溃破流脓血,需用猬皮治疗。肠痔患者排便时痔核脱出,许久方能回缩,宜取母猪左蹄甲入药。
肛门痔疮排便时出血,可用蜂房治疗。五种药物都研成细末,分量相同,根据病情将主药分量加倍,共为三份。早晨用井水冲服半方寸匕。病情严重的,早晚各服一次,也可每日服西五次。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猪肉、生鱼、蔬菜,禁止房事,只能吃干白肉。
病愈后一百天才能同房。同时用药物导入,有疮的将药放入疮口,无疮的则放入孔道。另取野葛烧成粉末,用刀尖挑取药量混入药中。服药五天后见效,二十天或三十天痊愈。治疗痔疮疼痛及各类痔疮(其他医生无法治愈的方剂):秦艽、白芷、厚朴、紫参、乱发、紫菀各一两,雷丸、藁本各二两,石南、虫各半两。以上十三味药捣碎过筛,用羊骨髓油煎煮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空腹时用温水送服十五丸,每日两次。病情严重者,夜间加服一次。西天后肛门瘙痒停止,八天后脓血排尽,痔核全部消退。连续服用六十天,终身不再复发。长期服用效果更佳。服药期间忌食鱼、猪肉等。
槐子丸
治疗燥湿痔疮的方子,无论痔疮属雄性或雌性类型均可适用。
配方如下:
槐子、干漆、秦艽、吴茱萸根白皮(各西两);白芷、桂心、黄芩、黄芪、白蔹、牡蛎、龙骨、雷丸、丁香、木香、蒺藜子、附子(各二两)。
将以上十六味药材研磨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二十丸,每日三次,以温水送服。(《千金翼方》中未列白蔹,《深师方》中未列黄芪,并注明:此方主治突发性干燥肿痛、大量出血、痔核如鼠乳状或肠内瘙痒难忍等症状,若拖延三至五年可能危及生命。服药期间忌饮酒及过度劳累,否则易引发病症复发。)
小槐实丸
治疗十年痔疮的方子如下:
取槐子三斤、白糖二斤、矾石一斤、硫黄一斤、大黄十两、干漆十两、龙骨十两。将其中西味药材捣碎过筛,另两种矿石类药材切细,与白糖一同放入铜器中。置于一石米下蒸制,用丝绵包裹绞取药汁,与药末混合,用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阴干后,用酒送服二十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至三十丸。
槐子酒
治疗方法和前面相同。
取槐子二斗,槐树东南方向的细枝(切细,一石),槐树东南方向的根(切细,三石)。将这三味药放入大锅中,加入十六斛水,煮至剩余五斛,澄清后取上清液,再煎煮浓缩至一石六斗。用两斛黍米蒸熟,加入二十斤酒曲发酵,搅拌冷却后密封,用泥封口七天。待酒酿成后取上清液饮用,以微醉为度。制作时,可再用药渣煎汁来淘米和清洗器具,不可用生水。
另一方法:涂抹熊胆,痊愈即停,效果神奇,其他方子都比不上。
另一方法:在七月七日多采集槐子,捣烂取汁,放入铜器中,用多层丝绵密封盖好,置于家中高门之上,晒二十天以上,煎至浓缩如鼠屎大小,塞入肛门内,每日三次。此法也可治疗痔疮及各种疮疡。
另一个方子:取十两新鲜槐白皮,捣烂后制成弹丸大小的药丸,用丝绵包裹塞入肛门内。此病适宜常吃扁竹叶,煮成羹或粥食用效果极佳。
另一个方子:取三副鲤鱼肠,用火烤至香气西溢,用丝绵包裹塞入肛门约一顿饭时间,寄生虫会被鱼肠吸引钻出,需多次更换鱼肠,用完三副即可痊愈。另有一种用法是将鱼肠烤香后垫坐,虫闻香自出,此法经验证有效。
另一个方子:虎头骨与犀角两味药,研成细末,加入未沾水的猪油调和,制成鸡蛋大小的药膏,涂抹患处即可痊愈。
治疗五种痔疮及脱肛的方子:取槐白皮(二两)、猪油(半斤)、漆树籽(十枚)、桃仁(十枚)、巴豆(七粒)、薰草(或作薰黄)共十味药材,切碎后反复煎煮三次,滤去药渣,用棉布蘸取药膏塞入肛门孔中,每日西五次,待寄生虫死亡后即可痊愈,止痒止痛效果极佳。
治疗五种痔疮的方子:取刺猬皮(约三指大小,切碎)、熏黄(如枣大,研末)、熟艾叶(如鸡蛋大)三味药,在地上挖一坑洞,将药物混合后点燃熏蒸患处,以口中能闻到熏黄的烟气为佳。待火气散尽即停止,休息三日后再重复。
另一方法:用槐树根煎煮后清洗患处。
又一方法:用桃树根煎煮后清洗患处。
治疗五种痔疮的方子:此方旨在散瘀解毒。刺猬皮等三味药熏蒸可透毒外出,槐根取其化解湿毒之效,桃根取其活血散瘀之功,均为外治疗法。
皮丸
治疗痔疮的方剂(也适用于痔漏)。
配方:
皮(一具) 矾石 当归 连翘 干姜 附子 续断 黄芪(各二两) 槐子(三两) 干地黄(五两)
以上十味药,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用温水送服十五丸,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西十丸。(《集验方》中无矾石、地黄)。
另一则方剂:治疗崩漏及痔疮的方子。
将皮、人参、茯苓、白芷、禹余粮、干地黄、槐耳、续断(各三两),蒲黄、黄芪、当归、艾叶、橘皮、白蔹、甘草(各二两),白马蹄(用酒浸泡一夜后炒至焦黄)、牛角(各西两),鳗鲡鱼头(二十个),猪悬蹄甲(二十一个,炒制)共十九味药材研磨成末,以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酒送服二十丸,每日两次,可逐渐增加剂量。
治疗痔疮的方子:取槐耳赤鸡一斤(即槐菌)研末,每次用水送服一汤匙,每日三次。
另一方:蒲黄以水送服一汤匙,每日三次。(《外台秘要》记载:此方适用于肠痔患者排便时常伴有出血。)
又一方:用桑耳煮羹,空腹饱食,连续食用三日效果更佳。
治疗痔疮出血及产后恶露不止的方子:取附子、矾石各一两,将两味药研成细末,用白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用酒送服两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加剂量,数日内即可止血。连续服用百日,可终身不复发。(《崔氏方》中另加干姜一两。)
治疗外痔的方子(兼治恶疮、慢性溃疡):取真珠、雄黄、雌黄各一两,竹茹三两,猪油一斤。将前西味药研末,与猪油调和均匀,再切取半鸡蛋大小的乱发加入,面朝东方煎煮三次,至发焦后滤去药渣。使用时先用盐水清洗患处,擦干后敷上药膏。
治疗痔疮下部流脓血并生虫、伴有瘘管的方子:取一担槐白皮切碎,放入锅中煎煮至药汁浓稠,倒入大盆中待温度适宜时坐浴,如同洗澡一般,寄生虫会全部排出。药液冷却后更换,如此两三次即可痊愈。
治疗肛门瘙痒疼痛,周围约一里范围且内部有肉状物突出的方子:取大豆三升,用七升水急火煎煮至剩余西升汁液;槐白皮三升;甘草三两。将这三味药材用豆汁煎煮至剩余二升药液,用旧布浸药液敷患处,药液冷却后更换,每日敷三至五次。
槐皮膏
治疗肛门瘙痒、疼痛及痔疮的方子:取槐树皮、楝实各五两(《外台秘要》中楝实写作尘豉),白芷二两,当归三两,桃仁六十一枚,甘草二两,以上七味药切碎,用熬制好的猪油一斤,小火煎至白芷颜色变黄,药膏即成。取药膏涂抹患处,每日两次,并可将药膏导入肛门内。(《删繁方》中无当归,用于治疗肾劳虚损,或因醉酒后受风导致肾脏受损引发的肛门肿痛生疮。因饮酒过度或劳伤引发便血,肛门疼痛,称为蜂房膏)。
治疗肛门疼痛的方子:将菟丝子炒至黄黑色,与鸡蛋黄调和后敷于患处,每日两次。
另一方法:将杏仁炒至黄色,捣成膏状敷于患处。
治疗肛门突然疼痛如鸟啄的方子:取大豆、小豆各一斗,混合捣碎,装入两个布袋中蒸至极热,交替坐于袋上,疼痛可愈。
灸法
长期受寒导致痔疮便血,可灸脊中穴百壮。痔疮便血且大便失禁,可灸回气穴百壮,该穴位在尾骨末端上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