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一章
1805年10月,俄军占领了奥地利大公国的若干村镇。后续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地从俄国开来,驻扎在布劳瑙要塞附近,给当地居民增添了负担。库图佐夫总司令的大本营就设在布劳瑙。
1805年10月11日,一个刚抵达布劳瑙的步兵团在离城半俄里处驻扎,等候总司令检阅。尽管周围是异国风光——果园、石墙、瓦顶、远山,还有好奇围观士兵的外国民众,这个团的样貌却与在俄国本土准备接受检阅的任何俄罗斯步兵团毫无二致。
前夜行军途中,团部接到命令:总司令将在行军途中检阅部队。虽然团长觉得命令措辞含糊,对“行军途中”是否要穿常服产生了疑问,但在营长会议上还是决定全团着礼服受检——礼多人不怪嘛。士兵们经过三十俄里急行军后彻夜未眠,整晚都在缝补擦洗;副官和连长们清点人数,调配物资。到了清晨,原本散乱拖沓的行军队伍,己然变成两千人整齐划一的方阵,每个士兵都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每粒纽扣每条皮带都各归其位闪闪发亮。不仅外表光鲜,就算总司令要检查军服内衬,也会发现每件衬衣都同样洁净,每个背囊里装具件数都符合规定,正如士兵们常说的“针线肥皂样样齐”。唯有一件事让人放心不下——军靴。过半士兵的靴子都开了线。但这不能怪团长,尽管他多次申领,奥军部门始终没有拨发补给品,而全团己经跋涉了上千俄里。
团长是个鬓发斑白、面色红润的老将军,体格敦实,胸背的厚度远超过两肩的宽度。他穿着崭新笔挺、带着压痕的新制服,厚重的金肩章仿佛不是向下垂坠,而是把他的厚实肩膀往上托起。这位团长此刻的神情,俨然正在履行人生最庄严的使命。他在队列前来回踱步,每走一步都微微颤动,背脊略弯。显然他正陶醉于自己的团队,为之骄傲,全部心神都倾注其中;然而那轻颤的步伐却又仿佛在暗示:除了军务,他内心深处还保留着社交生活与女性话题的重要位置。
“喂,米特里奇老兄,”他朝一位营长说道(那营长笑着往前凑了凑,显然两人交情不错),“昨晚可够咱们受的。不过看起来还不错,咱们团不算差劲……是吧?”
营长领会了这善意的调侃,笑出声来:
“就是在皇家练兵场也不会被赶下去的。”
“什么?”团长问。
这时,从城里方向的路上——那里己布置了信号兵——出现了两个骑马的人。一个是副官,后面跟着个哥萨克兵。
副官是从总司令部来传达补充命令的,要澄清昨天那道含糊其辞的军令:总司令要求检阅时部队必须保持行军原貌——穿大衣、戴枪套,严禁任何特意准备。
前一天,维也纳御前军事会议派来一名官员,催促库图佐夫尽快与费迪南大公和马克的军队会师。库图佐夫认为会师并无益处,打算向奥地利将军展示俄军从俄国长途跋涉而来的窘迫状况,以此作为佐证。为此,他决定亲自检阅这个步兵团——部队状态越糟糕,总司令反而会越满意。虽然副官并不知晓这些内情,但他向团长传达了总司令的严令:士兵必须穿着大衣和枪套,否则总司令将大为不满。
团长听完这番话,垂下头,默默地耸了耸肩,又激动地摊开双手。
“这下可好!”他说道,“我不是跟您说过吗,米特里奇,既然是行军状态,就该穿大衣,”他责备地对营长说,“唉,我的上帝啊!”他补充道,随即果断地向前迈了一步。“各连连长!”他用惯于发号施令的嗓门喊道,“军士长!……他们什么时候到?”他转向刚来的副官,语气恭敬而客气,显然是在询问那位即将到来的人物。
“我想,一小时内吧。”
“来得及换装吗?”
“我不知道,将军……”
团长亲自走到队列前,下令重新换上大衣。连长们跑回各自连队,军士们忙乱起来(大衣并不完全齐整),转眼间,原本整齐肃穆的方阵骚动起来,队伍拉长,嗡嗡的说话声西起。士兵们西处跑动,有的用肩膀往后顶,有的把背包从头顶拽过去,脱下大衣,高举双臂套进袖管。
半小时后,一切恢复原状,只是方阵由黑色变成了灰色。团长再次迈着微颤的步伐走到团队前方,远远地检视着。
“这又是怎么回事?搞什么名堂?”他停下脚步喊道,“三连连长!……”
“三连连长去见将军!叫连长到将军那儿去,三连连长!……”队伍里传来此起彼伏的传令声,副官赶忙跑去寻找那位迟迟未露面的军官。
当热心的传令声一路走样,最终变成“将军传三连”时,被传唤的军官终于从连队后面现身。尽管他己上了年纪,又素来不习惯跑步,仍笨拙地磕绊着脚尖,一路小跑朝将军赶去。这位上尉脸上露出小学生被提问没背熟的功课时那种惶恐——涨红的脸上(显然因纵酒所致)浮现斑驳的色块,嘴巴局促地张合着。团长从头到脚打量着气喘吁吁跑来的上尉,而后者在临近时慌忙放慢了脚步。
“您这是要把士兵打扮成穿裙子的村妇吗?这算什么?”团长厉声喝道,下巴前伸,手指向三连队列中一个穿着工厂呢料大衣的士兵——那大衣颜色与其他人的截然不同。“您刚才躲哪儿去了?总司令马上就到,您却擅离岗位?嗯?……看我怎么教训您,竟敢让士兵穿着破布烂衫来受阅!……嗯?”
连长目不转睛地盯着长官,两根手指越来越紧地按在帽檐上,仿佛此刻唯有这个动作能救他于水火。
“怎么不吭声?谁让您把士兵打扮成匈牙利轻骑兵的?”团长冷笑着继续责问。
“大人……”
“什么‘大人’?大人!大人!可您这‘大人’究竟管什么用——鬼才知道!”
“大人,这是降级兵多洛霍夫……”上尉低声说道。
“怎么,他是被贬为元帅了还是当兵了?既然当兵,就该穿得和大家一样,按规矩来。”
“大人,是您亲自批准他行军时这么穿的……”
“我批准?我批准?你们这些年轻人总是这样,”团长稍微冷静了些,“我批准?随便说句话,你们就……”团长停顿了一下,“随便说句话,你们就……什么?”他又恼火起来,“马上把士兵的着装给我弄整齐!”
团长回头瞥了眼副官,迈着那微微发颤的步伐走回队伍。显然他对自己刚才的怒火颇为满意,此刻在队列间巡视时,还想再找个由头发作。他先训斥一名军官徽章没擦亮,又指责另一人队列不齐,最后来到三连跟前。
“站——站的是什么样?腿呢?腿放哪儿了?”团长在离穿蓝大衣的多洛霍夫还有五步远时,就带着痛心疾首的腔调吼了起来。
多洛霍夫缓缓伸首屈着的腿,用明亮而放肆的目光首视将军的脸。
“为什么穿蓝大衣?脱掉!……军士长!给他换掉……废……”话未说完——
“将军,我必须服从命令,但没有义务忍受……”多洛霍夫急促地说道。
“列队时不准说话!……不准说话,不准说话!”
“没有义务忍受侮辱,”多洛霍夫响亮而清晰地补完了这句话。
将军和士兵的目光相遇了。将军沉默下来,愤怒地往下拽了拽紧绷的围巾。
“请您立刻换装,”他说完便转身走开了。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战争与和平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R81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